一天最快能飛150公裡,吃掉百萬人口糧,鋪天蓋地的蝗蟲離中國有多遠...

2020-12-14 新華報業網

  2月11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向全球預警,要求全球高度戒備正在肆虐的蝗災,如蝗災進一步擴大,千萬人將因此面臨饑荒的威脅。

  有報導稱,本次蝗災始於葉門,此後一部分跨海進入東非,一部分到達亞洲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國僅一步之遙。目前,非洲、中東和南亞次大陸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進入緊急狀態。

  這次蝗災到底有多嚴重?是如何發生的?中國會受影響嗎?

  1蝗蟲漫天

  早在2019年的6月,葉門等地就出現了大量蝗蟲,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危害。有關部門號召民眾捕捉蝗蟲食用,以減少蝗蟲,同時彌補食物的短缺,但收效甚微。糧農組織因此發出蝗災警告。

  蝗蟲隨風遷徙,一天之內最快可以移動150公裡。2019年12月份左右,蝗蟲在東非出現,到今年2月,包括吉布地、衣索比亞、肯亞、索馬利亞、南蘇丹、蘇丹、烏幹達在內的國家,都開始遭受嚴重的蝗蟲威脅,數萬公頃農田被摧毀。

  對於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的部分地區來說,這次的蝗蟲災害是25年未遇的。而隨著蝗蟲的湧入,肯亞則面臨著70年未遇的蝗蟲威脅。三國先後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據肯亞地方當局表示,其東北部出現一個長60公裡,寬40公裡的蝗蟲群。一般情況下,1平方公裡的蝗蟲群,可包含4000萬到8000萬隻蝗蟲,而每隻蝗蟲都可以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一天之內可以吃掉3.5萬人的口糧,所以蝗蟲群所過之處,顆粒無存。

  糧農組織首席蝗蟲專家基思克雷斯曼(Keith Cressman)在考察完索馬利亞東北部後,形容蝗蟲:就像「一塊移動的黑黃物質相間的地毯」,每一隻都以相同的方式運動,並且密集地堆積在一起,以至於看不到它們下面的地面。

  農田被啃食乾淨後,緊隨其後的就是饑荒。糧農組織在此前警告說,這些蝗蟲的「規模空前,破壞力巨大」,可能使數百萬人沒有食物。而聯合國最新的數據顯示,估計已有2400萬人面臨糧食短缺問題,僅在衣索比亞,就有800萬人需要糧食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蝗災爆發之前,東非地區就有2000萬人因戰亂、周期性乾旱和洪災等原因,面臨著糧食短缺的威脅。

  據聯合國估計,目前受災最嚴重的衣索比亞、索馬利亞和肯亞三國,蝗蟲數量已達到3600億隻,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打擊、控制,到6月份將會增長500倍,並覆蓋至少30個國家。正如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此前強調的,非洲的蝗災已經屬於「國際層面」,需要國際捐助者們的支持。【註:屈冬玉於2019年6月23日當選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第9位總幹事,成為該組織歷史上首位中國籍總幹事。】

  蝗災不僅對糧食作物危害極大,還可能影響航空安全。

  1月底,一架衣索比亞客機遇到了大群蝗蟲。數量龐大的蝗蟲,撞上了擋風玻璃,被吸入飛機引擎,嚴重影響了駕駛艙窗戶的視野,最終飛機在兩次嘗試降落未果後,轉飛到了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幸運的是,這架飛機在經過徹底的檢查和清潔後,沒有發現損壞。機上的乘客隨後也被轉運到達了目的地。

  除了往西飛到非洲,蝗蟲向東還飛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

  1月31日,巴基斯坦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其上次發生嚴重蝗災是在1993年,但這次顯然更糟糕,此前一些沒有發現過蝗蟲的地區也出現了蝗蟲蹤跡。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已經批准了一項國家行動計劃,預計用73億盧比(折合人民幣約7.1億元)的資金來克服這場危機。

  2月,蝗蟲開始侵襲印度拉賈斯坦和古吉拉特兩邦,37萬公頃農田被掃蕩,造成上百億盧比的經濟損失。

  目前來看,蝗蟲不會攻擊人或動物,也沒有證據表明其攜帶著可能危害人類的病菌。

  2生物「炸彈」

  蝗災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消停過。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蝗災頻發的國家,明成祖朱棣就頒布過《捕蝗令》,要求各地捕殺蝗蟲。明代農學家徐光啟曾言「惟旱極而蝗,數千裡間,草木皆盡,或牛或毛,幡幟皆盡,其害尤慘過水旱」,並在著作《農政全書》裡面總結了許多滅蝗的方法。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和科技實力的提升,蝗蟲對農業影響日益降低,近幾年只發生過小規模的東亞飛蝗隱患,均被很快撲滅。

  放眼全球,許多國家都遭受過蝗災的打擊。

  1875年,歷史上最大的蝗災染黑美國天空。當時,由數萬億隻「落基山蝗蟲」(Rocky Mountain Locusts)組成的蝗群長1800英裡(約2900公裡),寬110英裡(約177公裡),幾乎等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德拉瓦州、緬因州、馬裡蘭州、麻薩諸塞州、新罕布夏州、新澤西州、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的總面積。成千上萬的農戶因此失去了莊稼。慶幸的是,這種落基山蝗蟲在20世紀初就滅絕了。

  2004年11月,約2億隻蝗蟲在吃完北非的農作物後,轉戰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該島隨即爆發了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蝗災。

  2010年12月,澳大利亞遭遇了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蝗害,鼠疫蝗基本蔓延全國,吞吃了維多利亞州1/4的農作物,造成的農業經濟損失達20億澳元。

  其實,上文提到的東亞飛蝗和鼠疫蝗,算是比較好應對的。在所有蝗蟲物種中,破壞力最強的是沙漠蝗,它的食量是鼠疫蝗的四倍,主要分布在非洲。

  歷史上,沙漠蝗的最大成災面積達到2900萬平方公裡,殃及65個國家,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0%,受災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10%以上。1958年,索馬利亞沙漠蝗群曾擴散達1000平方公裡,大約有4億隻。這些蝗蟲一天就吃掉8萬噸糧食,相當於40萬人口一年的口糧。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非洲發生的一次沙漠蝗災,使百萬公頃的農作物和草原受到毀滅性破壞,導致了嚴重的饑荒。人們將這次蝗災比喻成在非洲大陸爆炸的「生物炸彈」,糧農組織花了幾年時間,耗資3億多美元,才最終控制住。

  據糧農組織統計,20世紀中後期,每年因沙漠蝗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350萬-1000萬美元,間接損失則是直接損失的20倍以上。

  3因何成災

  為什麼蝗災如此難撲滅?

  除了非洲的經濟技術水平比較落後外,主要與蝗蟲的特性分不開。

  全世界所記載的蝗蟲有萬種以上,蝗蟲的一生有3個蟲態,即卵、若蟲和成蟲。卵生活在土壤中,不能自由活動;若蟲分5個齡期,也就是說要脫5次皮;成蟲具有能飛翔的翅膀並能交配產卵,繁育後代。

  蝗蟲壽命一般在2-3個月左右,雖然壽命短,但繁殖能力驚人,卵從出生到具備繁殖能力僅需要約30天左右。在溫帶地區,蝗蟲一般一年兩代,在暖溫帶地區一年3代,在熱帶地區一年甚至能繁殖4代,一頭成熟雌性蝗蟲一生平均能產卵200粒以上,最多能達1000粒左右。

  蝗蟲的食量很大,一生大約需要食物100克左右。在它們「未成年」前,多數沒有長出翅膀,被稱為「跳躍者」,但這時也是它們食慾最旺盛的時候。

  蝗蟲還有一個神奇的特性,以沙漠蝗蟲為例,當它們單獨存在時,顏色一般為棕色,沒有攻擊性,吃的也少,當它們集結起來成為一個群體時,顏色會變成粉紅色或者黃色,極具攻擊性,除了能長時間的飛行和食量大增外,還會殺掉掉隊的成員。

  不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全球蝗蟲倡議主任阿里安塞斯表示,不是所有種類的蝗蟲都具有這種聚集性的「變異」屬性。

  除了極強的繁殖能力和「變異」屬性,全球氣候變化無常也可能是導致非洲蝗災爆發的原因。

  蝗蟲是一種喜歡溫暖乾燥的昆蟲,含水量在20%~30%的土壤最適合它們產卵。

  基思克雷斯曼認為,「反常的大量降雨使沙漠蝗蟲的繁殖條件更有利,導致蝗蟲數量急劇增長」。

  受「厄爾尼諾」影響,2019年成為東非地區氣候最潮溼的年份之一。10月至11月,包括肯亞和衣索比亞在內的非洲地區降雨量達到了通常水平的300%。

  洪災之後,大雨浸透了土壤,東非地區陽光照射強烈,隨後來臨的乾燥冬天又慢慢蒸乾大地,為蟲卵創造了適宜的孵化環境。此外,東非地區澇完又旱,植被被破壞,蝗群成熟後,殘存的植物很快被吃完,不得不另尋食物,這進一步加快了蝗災擴散速度,最終導致蝗災在世界範圍內蔓延。

  4無力反擊?

  難道人類就沒有對付蝗蟲的辦法嗎?

  有的,那就是提前預防,把蝗災扼殺在搖籃裡。

  糧農組織就發揮著預警作用。所有受蝗災影響的國家,都會將蝗災數據傳送給糧農組織位於義大利羅馬的全球沙漠蝗信息處(DLIS),信息處再將這些信息與天氣、棲息地數據和衛星圖像等結合進行分析,評估發展態勢,及時向可能受災的國家發出警報。

  具體到國家,一般需要採取興修水利,墾荒種植等方式,減少蝗蟲的棲息地。

  中國的黃河、淮河故道曾是飛蝗的主要發生區,在乾旱的年份,河灘、湖灘裸露,形成飛蝗非常喜歡的產卵場所,使蝗蟲越冬產卵量高,種群密度急劇上升。上世紀50-60年代,科學家們結合黃河、淮河、海河的治理,對大部分蝗區進行了改造,使蝗區面積大幅度縮小,種群密度被長期控制在了較低水平。

  全球生物防治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也在不斷加強。

  如蝗蟲微孢子蟲生物製劑已經實現了商品化生產,蝗蟲微孢子蟲是寄生於蝗蟲體內的一種原生動物,對天敵無害,對環境無汙染,同時具有持續控制作用,即一次施用,多年不需防治。利用蝗蟲的化學信息素如東亞飛蝗的聚集信息素、產卵信息素等,來調控東亞飛蝗聚集行為的研究也取得了顯著成果,不聚集,不「變異」,就能減少蝗災的發生。

  此外,有些地區還會採用牧雞治蝗、牧鴨治蝗,或者引進蝗蟲天敵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於小範圍蝗災,也有抑制作用。

  比如,中國新疆的哈密地區蝗災頻發,當地自2005年起修建鳥巢,總面積已達7000立方米,每年可吸引粉紅椋鳥數萬隻。2012年時,該地區300萬畝土地受蝗蟲威脅,4萬多隻粉紅椋鳥從斯裡蘭卡方向趕來,加入捕蝗行列。粉紅椋鳥食量驚人,一天可以吃掉120-180隻蝗蟲,不僅對蝗災控制起到決定性作用,還能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保護草場,維持草原生態平衡。

  但是,對於非洲遮天蔽日的蝗蟲來說,以上方法都不奏效了。糧農組織認為,增加空中噴灑農藥,是唯一的對抗方法,但對於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來說,這很難完全實現。

  巴基斯坦國家糧食安全部長庫羅斯巴赫蒂亞爾(Khusro Bakhtiar)表示,本來糧食安全部有4架飛機在空中灑農藥,但隨後墜毀了一臺,目前只有3架飛機,正在2萬英畝(約為12萬畝)土地上作業,他們還需要更多的飛機。

  肯亞農業部內閣秘書彼得穆尼亞(Peter Munya)則確認目前只有4架農藥噴灑飛機,將再部署3架來噴灑約20000升液體,但他們需要更穩定的農藥供應。

  衣索比亞目前也只有4架飛機可用於噴灑農藥,治理蝗災。

  消滅蝗蟲是一場昂貴的戰鬥,從2003年至2005年,全球共花費了4.5億美元來控制非洲的沙漠蝗災,但蝗災依然造成25億美元的巨大經濟損失。

  衣索比亞錫達馬地區的居民布尼奧裡薩邦(Buni Orissa)說:「情況非常糟糕,農民正在以傳統方式與之抗爭」。

  因此,糧農組織呼籲各國加大力度援助受蝗蟲威脅的國家。截止到2月10日,已募得2100萬美元援助資金,但與所需的7600萬美元仍有較大差距。

  除了資金的短缺,一些地區還面臨著政治風險。以索馬利亞為例,自1991年因糧食危機導致政權被推翻後,國內就陷入內亂,經過13年無政府狀態才在2004年成立過渡政府。雖然索馬利亞在2012年已經成立聯邦政府,但統治力有限,恐怖組織「索馬利亞青年黨」和海盜活動猖獗,治理蝗災難度極高。

  可以說,非洲地區的蝗蟲治理工作困難重重。

  那麼,本次嚴重的蝗災會不會發展到中國,畢竟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經被「攻陷」?

  有專家表示,很大部分的沙漠蝗成蟲已經在巴基斯坦等國降落產卵,產卵後的蝗蟲遷飛能力將會顯著下降,而且受限於中國與巴、印接壤地區的地形,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也表示,春季發生區的蝗群遷飛方向為印度—尼泊爾—緬甸—我國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考慮到我國邊境地區崑崙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不過,由於西藏南部和雲南西部邊境與尼泊爾和緬甸沙漠蝗發生區毗鄰,不排除有少量蝗蟲隨季風遷入我國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機率很小。

  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比較充足,國內蝗蟲大面積暴發風險很低,危害可防可控。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並安排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加強邊境地區的蝗蟲監測,嚴防境外沙漠蝗遷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內外蝗蟲防控應對準備。

  參考資料:

  1.Swarms of locusts forced Somalia to declare a national emergency. Skin-crawling photos show how menacing their plagues can be.| BUSINESS INSIDER,2020.02.06

  2.Locust plague in East Africa prompts UN to call for international aid|ABC,2020.01.26

  3.蝗蟲,讓全球頭疼|石旺鵬,《環球時報》 (2002年07月04日第14版)

  4.National emergency declared against locusts|Syed Irfan Raza,DAWN,2020.02.01

  5.聯合國呼籲關注全球蝗災:蝗蟲數量一年半增加6400萬倍|王世純,觀察者網,2020.02.10

  6.Ethiopian airliner hits swarm of locusts| Sigomba Ramadhan Omar,Standard Digital,2020.01.31

  7.引進綠僵菌只是開始|張紅,《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8月31日第8 版)

  8.Looking Back at the Days of the Locust|Carol Kaesuk Yoon,The New York Times,2002.04.23

  9.What is a Desert Locust?| FAO

  10.這波蝗災蔓延亞非,已有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徐立凡,新京報,2020.02.13

  11.The Terrifying Science Behind the Locust Plagues of Africa| Matt Simon,WIRED,2020.02.05

  12.新疆哈密300萬畝地受災 4萬多隻粉紅椋鳥滅蝗蟲|中國新聞網,2012.06.07

  13.非洲蝗災危及我國?康樂院士:威脅不大!|中國科學報,2020.02.15

  14.農業農村部:沙漠蝗對我國危害機率很小」於文靜,新華社,2020.02.16

相關焦點

  • 南亞4000億蝗蟲離中國僅一步之遙,2009年早有人預言了這一切
    千億隻蝗蟲鋪天蓋地地從四面八方橫衝直撞,瘋狂吞噬著莊稼,仿佛世界末日。 僅在肯亞東北部的一個蝗蟲群,就長60公裡,寬40公裡,覆蓋面積達2000平方公裡左右。這種蝗蟲生長速度快、好動、攻擊性強、飯量大。
  • 4000億「蝗蟲大軍」入侵印度,席捲巴鐵,鋪天蓋地能把飛機擊落
    中國新聞網2月14日報導稱,位於東非的衣索比亞南部、肯亞部分地區正遭受蝗災入侵。不僅如此,我國的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同樣遭到蝗蟲的襲擊。根據報導有超過4000億隻蝗蟲進入印度拉賈斯坦邦地區。目前世界糧農組織已經發出預警,要求高度重視蝗蟲入侵的威脅。
  • 美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蝗蟲災害,可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現在聯合國糧農組發布報告顯示,一場大範圍的蝗蟲災害席捲了從西非到東非、從西亞至南亞20多個國家,受災面積總計1600多萬平方公裡。在衣索比亞,蝗災使2200多萬人口的糧食短缺問題雪上加霜,該國農業部統計,約有6.5萬公頃作物受災。在東非小國吉布地100多萬人口中,有28萬人面臨饑荒。
  • 百年難遇的蝗蟲災害席捲而來
    據《印度斯坦時報》5月26日報導,成群的蝗蟲已入侵印度中部、西部和北部幾個邦,鋪天蓋地。多地的糧食作物和蔬菜受到威脅。其中蝗災嚴重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目前是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確診超過5萬例。當地農業部門人員開始對農作物和植被進行化學噴灑,以免其受到蝗蟲的侵害。印度首都新德裡也發出了警報。有目擊者稱,蝗蟲群達到兩三公裡長。世界人口第二大國印度,大量蝗蟲的入侵正威脅著糧食供應。
  • 國際觀察丨近30年最嚴重蝗災入侵新德裡,非洲蝗蟲為何「偏愛」印度?
    從非洲到南亞,今年以來,沙漠蝗蟲災害侵襲全球多地。在新冠疫情席捲境內之際,南亞大國印度又遭蝗災襲擊。據《印度時報》報導,6月27日,距離首都新德裡30公裡的印度城市古爾岡遭到大批蝗蟲入侵,成群的蝗蟲鋪天蓋地,使城市居民和官員們陷入恐慌,首都新德裡也進入高度警戒狀態。
  • 經典反思:誰是蝗蟲災害的剋星?唐朝大詩人給出的答案意想不到
    澳大利亞大火震驚世界,中國防控疫情全民動員,而四千多億隻蝗蟲跨過山和大海縱橫東非和南亞,蝗蟲群鋪天蓋地飛過,糧草顆粒無存。一隻體重2克的蝗蟲一天會吃掉2克以上食物,推算下來,四千億隻蝗蟲一天的消耗實在嚇人。我們的近鄰印度和巴基斯坦正與蝗蟲對抗,有人不免擔心,蝗蟲是否入侵中國。
  • 4000億隻東非蝗蟲逼近我國?要緊嗎?以前有3萬隻鴨子救過災
    蝗蟲過境只能用「慘烈」二字形容: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極大地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存。我國的鄰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國同樣壓力山大。巴基斯坦遭遇了非洲蝗蟲與伊朗蝗蟲雙重入侵,創下該國27年未見的蝗災。巴官方表示:如任其發展,國家將會無糧可收。
  • 蝗蟲席捲東非最新消息 蝗蟲或從雲藏疆入侵中國 聯合國發蝗災警告...
    蝗蟲席捲東非最新消息,最近,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發出預警,自去年年中以來,有數千億蝗蟲席捲東非,近日更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距離中國已經是咫尺之遙。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去年12月左右,這些蝗蟲數量已達3600億隻,僅僅過了2個多月,數量就突破了4000億大關。蝗災形成的主要原因蝗災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氣候變遷導致蝗蟲原生地的糧食減產,當成群的「蝗軍」將原產地的食物啃盡後,就會隨風遷徙,飛行速度達150公裡一天。
  • 4000億沙漠蝗蟲逼近中國邊境!恐怖風暴背後的三大懸念
    從東非出發的幾千億隻蝗蟲,以每天150公裡的速度一路向東,席捲而來,已經逼近中國邊境。這不是一般的蝗蟲,而是全球聞名的沙漠蝗蟲,有超強的繁殖力和巨大的胃口。超過4000億隻沙漠蝗蟲,每天幹掉的農作物,相當於9300萬人的口糧。中國首次經受過如此大規模的沙漠蝗蟲入境的考驗。
  • 4000億隻蝗蟲快速逼近!會危及中國嗎?多國進入緊急狀態!浙江曾派3...
    聯合國糧農組織巴基斯坦辦事處的聲明說,「由於氣候變化導致的有利天氣條件,蝗蟲繁殖,災情一直持續。」「今年沙漠蝗蟲活動是前所未有的。」巴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護司技術主管塔裡克·汗說,3000萬到5000萬隻蝗蟲可以覆蓋150公裡,一天吃掉200噸作物。
  • 微博熱搜排第一的沙漠蝗蟲,中國要防嗎?
    蝗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遷徙害蟲,而沙漠蝗蟲是所有蝗蟲中最具破壞性的。一個普通大小的蝗蟲群可有多達4000萬隻蝗蟲,一天之內就可以傳播150公裡,並且在這段時間內可以吞噬掉足夠養活3400萬人的食物。據了解,一個普通規模的沙漠蝗群就擁有4000萬隻成員,它們日行150公裡,消滅約3.5萬人的糧食,被稱為「移動糧食收割機」。它們的繁殖能力也特別誇張,並且在受到攻擊時,會向天敵釋放劇毒氫氰酸,那麼他們是如何出現的,對我國會有影響嗎?我們該如何抵禦這場災難?
  • 千億沙漠蝗來勢洶洶 一天吃70隻蝗蟲的雞鬥得過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千億沙漠蝗來勢洶洶,一天吃70隻蝗蟲的雞鬥得過嗎?千億隻沙漠蝗已飛越紅海,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肆虐。沙漠蝗來勢洶洶之際,央視幾年前的一部紀錄片《牧雞治蝗》意外火了。片中提到,2001年河北草原發生了蝗災,眼看牧草一天天被侵蝕,草原上的牧民開始養雞來抵禦蝗蟲。
  • 沙漠蝗蟲數量暴漲20倍,又一場災難來了?我們先吃一盤嘗嘗味道
    是蝗蟲的腿!5歲的小男孩,嘴裡叼著棒棒糖,手裡揮舞著帶刺的大腿,一顛一顛地跑過來,笑得合不攏嘴……這個場景,真有點細思極恐。我住在東非國家肯亞的首都奈洛比。最近幾天,院子裡突然來了很多像沙漠蝗蟲的昆蟲,個頭很大,褐色,身上有斑點,飛起來的時候翅膀底下是綠色。
  • 4000億隻蝗蟲是什麼概念?看太空圖分析,告訴你多可怕!
    在國人們對抗型冠狀病毒的同時,也在關注著來自地球另一邊的一場災難東非、的蝗災,中國官方對這場肆虐全球的黃色保持著高度的關注,也將密切跟蹤蝗災的一系列變化,如果在未來這些蝗蟲有進入到中國的可能性,相關的人員也好提前得做好防範工作。這場蝗災起源於東非地區。
  • ...會有威脅嗎?20年前曾有三萬隻鴨子坐飛機,趕去新疆吃蟲救災
    巴國家糧食安全和研究部植物保護司技術主管塔裡克·汗說,3000萬到5000萬隻蝗蟲可以覆蓋150公裡,一天吃掉200噸作物。巴基斯坦上一次蝗災是在1993年。印度拉賈斯坦邦財政部長說,4000億隻蝗蟲襲擊了該邦,大量農作物被毀,並有向鄰邦蔓延之勢;在該邦駐紮的70萬印軍因糧食被吃光不得不撤軍。印度學者預測蝗災將造成印度糧食減產30%-50%。
  • 馬達加斯加蝗蟲遮天蔽日 一天吃光4萬噸葉子
    你以為老鷹只會從天而降飛撲捕食,錯!它們還會溜達著靠近你,抓住你!慄翅鷹仙人掌叢林捕食地松鼠,我也是第一次看見溜達著捕食的鷹!距離水潭100公裡,沙雞的巢安在這裡比較安全。因為靠近水源的地方,天敵比較多。
  • 賽先生在線 | 小小蝗蟲 抱團釀大災
    它是世界公認的最具破壞性的遷徙性害蟲之一,每天可隨風飛行150公裡,僅1平方公裡的蝗群,一天就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而且這種蝗蟲還耐高溫耐乾旱,在沒有水的條件下也可以存活一個月。蝗蟲卵 圖片來源:慧聰網蝗蟲是變溫動物,溫度高生長發育就快,它們將卵產於土壤之中,土壤太幹或者太溼都不利於蝗卵孵化出土。
  • 蝗蟲鋪天蓋地飛過巴林,致使城市交通癱瘓,擋風玻璃上都是蝗蟲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1日報導,2月20日,成群結隊的蝗蟲大軍進入巴林境內,所到之處暗無天日,甚至路上的交通也因此陷入癱瘓。據悉,這批蝗蟲從沙烏地阿拉伯蔓延而來,因為近日的強風,蝗蟲已經飛過利雅得、麥加和卡西姆等地。
  • 中國鴨軍團出徵巴基斯坦滅蝗,戰鬥力是雞的3倍?純屬子虛烏有
    其中非洲地區最為嚴重,據稱,每1平方公裡的蝗蟲群一天就能吃掉約3.5萬人一天需要得糧食,而蝗蟲群每天能隨風飛行150公裡,破壞力驚人。其中,受害的國家還包括我們的鄰居巴基斯坦,早些時候,巴基斯坦已經宣布國家緊急狀態,並且請求了國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