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企業扎堆IPO,2021年或再迎上市熱潮?

2021-01-18 騰訊網

過去一年,IPO大爆炸,美股、港股、A股同時迎來上市熱潮。

根據Wind數據,截至去年12月22日,2020年A股IPO新上會企業總共有606家,過會580家,通過率達95.71%。

港股市場也表現出強大的活力。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0日,香港市場2020年的IPO募資總額達到468.80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二。

短視頻、AI、社區團購、新消費等領域被看作是2021年公認的IPO重點行業。隨著中概股回歸熱潮延續,2021年也將有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二次上市。

展望2021年,上市熱潮或依舊持續,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雲集。

一、快手:計劃2月第一周上市,目標估值500億美元

2021年伊始,港交所將迎來首家重磅新經濟公司快手的IPO。1月14日,騰訊新聞《一線》報導,快手公司已於今天下午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2月第一周上市。

1月18日開始,快手公司上市保薦人團隊將開始分析師路演,隨後快手公司正式進入招股階段。目標估值達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

截至2020年6月30日,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達3.02億,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超過85分鐘;平均月活躍用戶則達到7.76億。主要通過銷售虛擬物品,提供多種形式的網上營銷服務,以及收取電商銷售佣金變現。

快手巨大的流量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看好。目前,快手共經歷了10輪融資,背後的投資方包括騰訊投資、博裕資本、雲鋒基金、淡馬錫、紅杉資本中國、百度投資併購部等。

招股書顯示,IPO前,快手CEO宿華持股12.648%、聯合創始人程一笑持股10.023%,機構投資者方面,騰訊持股21.567%,為快手最大股東。五源資本持股16.657%,其他投資者合計持股34.614%。

若能順利上市,快手也將憑藉國內「短視頻第一股」的頭銜再上一個臺階。

消息來源:騰訊新聞《一線》

二、滴滴計劃於2021年赴港IPO,估值600-800億美元

頭頂「融資最多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光環——滴滴出行也曾多次傳出即將上市的新聞。

1月4日,據《晚點LatePost》報導,滴滴計劃於2021年上市,上市選擇地或將選擇香港,目標估值約為600-800億美元,目前正與包括高盛、摩根大通在內的投行接洽。

2012年,程維從阿里巴巴辭職,成立了小桔科技,並推出了網約車軟體「嘀嘀打車」(後更名為「滴滴打車」)。

天眼查顯示,滴滴出行的關聯公司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創始人兼CEO程維,其持股49.19%,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王剛持股48.23%,與程維同為最終受益人。王剛也是滴滴的第一個投資人,2012年7月王剛作為天使投資人為滴滴投資70萬元。

成立的八年間,滴滴完成了多輪融資,融資總額合計超200億美元,被稱為中國市場融資輪次最多的公司,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投資、螞蟻金服、軟銀中國資本、金沙江創投、鼎暉投資、紅杉資本中國、高瓴資本、GGV紀源資本、經緯中國、H Capital等一眾知名機構。

若此次滴滴上市消息屬實,對於眾多知名機構和投資人來說,也將是一場資本盛宴。

消息來源:《晚點LatePost》

三、知乎:成立十年,估值35億美元

據媒體曝料,知乎正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上市地點可能在港股或美股,尚待確認。

知乎的創始人周源,1980年出生,從事過底層資料庫開發,也當過3年雜誌記者。在選擇投資人方面,周源曾表示,我們不是在找金主,而是隊友。

2010年底,知乎開始內測,並在2011年1月正式上線。成立第二年,知乎便用3頁紙的商業計劃書,20分鐘就拿到了創新工場的150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時至今日,F輪融資過後的知乎估值35億美元。

知乎身後站著一眾知名VC/PE機構,如創新工場、賽富投資、啟明創投、騰訊投資、搜狗、今日資本、華興資本等超10家知名VC/PE機構。

站在成立十年的節點上發出上市信號,知乎似乎已經做好準備。

消息來源:BT財經

四、「AI四小龍」陸續奔赴科創板,曠視科技啟動科創板上市輔導

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備案公告顯示,曠視科技正在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擬以公開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的方式在科創板上市。

三位清華學霸創業,成立9年做出300億元估值,曠視科技自帶「創業明星」的光環。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印奇曾以中考「裸分狀元考入蕪湖市一中理科實驗班。通過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進入了赫赫有名的「姚班」。正是在姚班,曠視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楊沐走到了一起。

至此,「AI四小龍」都陸續奔赴科創板——依圖科技於2020年9月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雲從科技也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唯有商湯科技,還沒邁出IPO實質性的一步。

從三家獨角獸搶佔科創板IPO的急迫動作來看,2021年,AI獨角獸上市潮的蝴蝶效應正在形成。

消息來源:新浪科技

五、唱吧準備上市,姚明何炅謝娜持股

1月12日,北京證監局公布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建投證券」)關於北京唱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唱吧」)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輔導基本情況。

中國青年企業家俱樂部發起理事、唱吧音樂集團創始人兼CEO陳華持有唱吧32.48%的股份。

唱吧APP是陳華的二次創業項目,聚焦於線上K歌服務。

2013年,陳華曾公布數據稱,唱吧註冊用戶量已經超過1億,其中月活躍用戶超過3000萬,遠遠領先於當時一眾競爭對手。

唱吧的股東陣容很豪華,除紅杉中國、祥峰投資等知名資本以外,還有不少明星。

何炅、汪涵和謝娜曾在2016年以湖南芒果盈通創意文化投資合夥企業聯合投資唱吧,持股10.55%;姚明也以自然人股東身份,持有唱吧0.35%的股份。

消息來源:市界

柔宇科技8年做出500億估值,80後高考狀元劉自鴻衝刺IPO

2020年最後一天,「柔宇科技」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擬科創板掛牌上市。柔宇科技此次IPO擬募資144.34億元。

換言之,柔宇科技的估值已經高於此前傳聞的80億美元。一旦成功上市,其市值有可能達到千億人民幣。

柔宇科技的創始人劉自鴻是一位超級學霸。出生於江西南城縣,劉自鴻從小成績優異,17歲以當地理科高考狀元的身份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6歲拿到了史丹福大學的博士學位。

2012年,29歲的劉自鴻創立柔宇科技。去年,他以14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第15位。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談到,中國經濟作為後發經濟,從製造上看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看到了造」,而非「想到了造」,而發達國家很多是「想到了造」,他認為,柔宇科技在柔性顯示領域便是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是為數不多「想到了造」的企業代表。

消息來源:投資界

七、奈雪、喜茶、蜜雪冰城,誰是奶茶第一股?

1月1日,奈雪的茶宣布已完成C輪約1億美金的融資,領投方為PAG太盟投資集團,雲鋒基金也是投資人之一。

作為新式茶飲的頭部品牌,奈雪的茶已經完成了5輪融資,背後天圖投資、深創投均是重要的資本推手。據彭博社消息,本輪融資後,奈雪的茶估值將接近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億元。

奈雪的茶背後是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2015年,彭心與趙林夫妻倆正式創辦了奈雪的茶,前者持股44%,後者趙林持股44%。

有消息稱,「奈雪的茶」已委任招銀為上市負責行,香港上市計劃在初步階段,上市時間表及集資規模或會出現變化。

除了奈雪的茶,2020年9月曾有報導稱,中國另一家連鎖茶飲品牌喜茶計劃於2021年底之前赴香港上市,預計融資4億美元至5億美元。

最近四年裡,喜茶共經歷四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3月。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跳躍到了160億元,暴漲近八成。

目前喜茶已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近500家門店,隨著融資金額的不斷暴增,根據「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顯示,喜茶創始人、29歲的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據《晚點 LatePost》報導,蜜雪冰城首輪融資已完成,由龍珠資本、高瓴資本聯合領投,雙方各自投了 10 億元。融資完成後,蜜雪冰城估值超過 200 億元人民幣。這也是這家成立已經 23 年的公司的首輪融資。

據了解,蜜雪冰城計劃在 A 股上市,上市的籌備已到最後階段,交表已經在倒計時中,預計年內完成上市流程。

這一輪融資競爭激烈,吸引了不少頭部機構,而創始人對機構在消費品行業的影響力亦要求極高。據悉,龍珠資本最早被確認領投,而後高瓴也被選中。兩個機構都派出重要負責人來爭奪項目:龍珠資本的創始合伙人朱擁華,高瓴創投合伙人、新消費負責人曹偉。

回顧2020年,中國消費品公司堪稱IPO大爆炸——既有農夫山泉、藍月亮等老牌公司上市,也有完美日記、泡泡瑪特等屬於年輕人的品牌敲鐘。或許,2021年也將迎來新式茶飲上市潮。

消息來源:《晚點 LatePost》

八、微醫即將赴港上市,資本「加碼」數位化醫療產業

一個月前,有媒體報導,網際網路醫療平臺微醫已完成3.5億美元融資,並計劃推進其業務拆分後的數字醫療服務業務板塊申請在港上市,分拆上市部分在最新一輪融資前估值超過60億美元,計劃在農曆新年前後提交招股說明書。

早前有報導稱,微醫已聘請招銀國際、花旗、摩根大通協助上市,募資最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微醫集團由廖傑遠及其團隊於2010年創建。截至2020年10月,微醫平臺連接了全國7600多家醫院、25萬餘名醫生,實名註冊用戶數超過2.14億。

微醫董事長廖傑遠曾表示,不希望將微醫定義為一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而是一個「醫療健康科技平臺」,並認為接下來的趨勢是科技驅動醫療。

受衛生事件和行業等因素驅動,數字健康市場進入多巨頭時代。作為專注於數字醫療服務的微醫,或將成為內地首個登陸港交所的數字醫療服務巨頭,這也將成為嚴肅醫療服務完成數位化遷移的一個裡程碑。

消息來源:獨角獸早知道

九、B站赴港二次上市,或打響2021年中概股赴港ipo第一槍

1月14日,據騰訊新聞《一線》消息,B站已經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請,計劃3月在港上市。報導稱,B站上市時間或在3月,融資規模由20億美元加碼至25億-30億美元,預計在未來2個月內完成交易。B站相關負責人對上述消息不予置評。

B站於2018年3月2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發行價為11.50美元,截至1月12日美股收盤,報每股115.4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9倍,總市值超過401.08億美元。2020年一年,其股價暴漲360.37%,在二級市場表現亮眼。

「在中國低於100億美金這個體量的內容平臺都將被淘汰,100億美金意味著公司收入至少要達到每年100億人民幣。我提的不是一個『目標』,而是過不了這根線我(B站)就會死。」2019年9月,B站董事長、CEO陳睿曾對媒體如此表示。

據其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B站營收達81.7億元,再創新高,其中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4%,達到32.3億元。收入模式上,B站也從上市初期以遊戲為主要收入來源,進階到遊戲、直播、大會員、廣告等多領域協同發展的格局。

消息來源:騰訊新聞《一線》

十、騰訊音樂尋求在港二次上市

據雷帝網報導,騰訊音樂正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募資20億美元。

騰訊音樂則前後整合了QQ音樂、酷狗、酷我,全民K歌,並進一步整合了音樂版權市場。

2018年12月,騰訊音樂在紐交所正式上市。截至2020年3月25日,騰訊持有騰訊音樂55.6%的股權,及78.7%的投票權,為第一大股東。

騰訊音樂2020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75.8億元(約11.2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65.1億元相比增長10.7億元,同比增幅為16.4%。騰訊音樂第三季度淨利潤為11.3億元(約1.67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0.3億元相比增長10%。

騰訊音樂第三季度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長至13.5億元(約1.98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2.4億元。

截至目前,騰訊音樂市值達到360億美元。

消息來源:雷帝觸網

十一、商業火箭企業星際榮耀擬科創板上市

據北京證監局網站消息,天風證券、中信證券和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星際榮耀」)於2020年12月24日分別籤署了上市輔導協議,星際榮耀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

據悉,星際榮耀成立於2016年10月,公司致力於研發優秀的商業運載火箭並提供系統性的發射解決案,為全球商業航天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優質、更具性價比的發射服務,以大幅提升人類自由進出空間的能力。

星際榮耀被公眾所熟知,源於2019年的一次成功發射。2019年7月25日13時00分,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多顆衛星及有效載荷精確送入預定300公裡圓軌道。

伴隨著發射成功,星際榮耀創造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歷史上的三個首次: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一箭多星發射入軌;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實現太空廣告並視頻回傳。

消息來源:信息時報

十二、香港上市26年後,聯想發布公告稱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1994年2月,聯想集團成功在香港上市。26年過去,第一次在A股上有了新的動作。

1月12日晚間,聯想集團發布公告稱,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公告稱,董事會已批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根據該建議,聯想集團擬發行新普通股,佔公司經擴大後的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數不多於10%。所募得資金將用於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相關產業戰略投資,及補充公司營運資金。

最新媒體報導中,楊元慶回應:「宣布的回A股上市計劃,將有助於增強公司戰略與國內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的緊密連接,提升內地投資人投資聯想的便利性。」

據聯想集團20/21財年第二財季業績顯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的2021財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8.8%至220.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26.1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79%;除稅前溢利13.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4億元),同比增長22.7%。

消息來源:財新網

十三、汽車之家換帥,傳正籌備在港二次上市

1月12日,汽車之家發布公告,任命龍泉出任公司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陸敏按計劃榮休,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兼CEO。該任命自公告發布起生效。

此前有消息稱,汽車之家計劃今年一季度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正與高盛在內的投資銀行合作,為香港上市做準備。

2013年12月,定位為汽車垂直類網站的汽車之家在紐交所上市。2016年4月,中國平安通過旗下雲辰資本完成對汽車之家的收購,獲得了汽車之家的控制權,隨後任命時任陸敏擔任汽車之家董事長兼CEO。

汽車之家對陸敏在職期間所做出的重大貢獻表示衷心感謝。過去4年,汽車之家營收、利潤、流量均實現翻番,已經成功地轉型成為中國領先的汽車生態系統平臺。

根據汽車之家三季度財報,該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淨營收為23.16億元,同比增長7%;淨利潤為8.47億元,同比增長32%。

推動汽車之家業績持續增長、實現二次上市、完善中國平安汽車生態圈……這些或將是龍泉上任後的重要任務。

消息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十四、嘀嗒出行尋求本月通過上市聆訊,或成為「順風車第一股」

據IFR報導,嘀嗒出行尋求本月通過上市聆訊,在港募資約39億港元。

嘀嗒出行已於去年10月遞交港交所,或成為「順風車第一股」。

據招股書披露,嘀嗒出行成立於2014年,隸屬於北京暢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機構股東包括蔚來資本、IDG、崇德投資、易車、高瓴資本、京東、攜程在嘀嗒出行上市前持股比例分別為17.34%、9.07%、7.15%、4.95%、4.14%、4.14%、2.86%。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順風車搭乘次數計算,嘀嗒出行經營著中國最大的順風車平臺,佔據66.5%的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在全國366個城市提供順風車平臺,擁有約1920萬名註冊私家車主,包括約980萬名認證私家車主。自成立至2020年6月30日為止,公司為約3670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

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營收在增加,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嘀嗒出行的營收約3.1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逾66%,期內虧損7.22億人民幣,而2019年同期虧損僅約1806.4萬人民幣。

消息來源:資本邦

十五、攜程擬在港二次上市,募資最少10億美元

近日,有消息稱攜程計劃在今年上半年赴香港二次上市,募資最少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4.75億元),中金、高盛、摩根大通為承銷行。對於此消息,攜程表示不予置評。

攜程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旅遊集團。2003年12月,攜程旅行網於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2020年的旅遊業雖因疫情影響陷入寒冬,後來隨著在線旅遊市場復甦,攜程的業績開始扭虧為盈。作為在線旅遊行業的頭部企業,攜程股價自三月份起一直呈上升趨勢。截至美國時間1月13日收盤,攜程網股價為32.98美元,上漲0.98%,總市值為195.59億美元。

外媒消息稱攜程將在港二次上市,分析人士認為,攜程在港二次上市其協調複雜度很高,需要漫長的過程。

消息來源:野馬財經

十六、百度赴香港二次IPO,自動駕駛技術擠進智能汽車賽道

此前有消息傳,百度計劃最快在2021年上半年在港上市。知情人士稱,百度已選擇中信裡昂證券和高盛幫助安排二次上市事宜;該交易或籌資至少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

這距離百度正式啟動回港上市已經過去了半年有餘。早在2020年7月下旬,包括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內的高管分批見了些投行,正式啟動回港二次上市計劃。

此外,百度以自動駕駛技術擠進智能汽車賽道,掀起市場對「百度造車」的關注。2021年1月11日,百度與吉利汽車官宣了聯手造車的消息,也意味著百度即將加速落地Apollo領先的自動駕駛技術。

百度表示,將正式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製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吉利汽車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將成為新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消息來源:艾德證券期貨

十七、唯品會、歡聚時代被傳赴港二次上市,中概股回歸潮湧向香港

1月12日,唯品會被傳出即將赴港二次上市,融資目標不超過20億美元,對此,唯品會回應稱,「不予置評」。

截至1月13日美股收盤,唯品會報收於28.59美元/股,總市值193.6億美元。

唯品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成立於2008年,主營業務是網際網路在線銷售折扣商品,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是唯品會主要的商業模式。

據wind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唯品會的淨利率維持在5%以內,但在2020年前三季度,唯品會淨利率上漲到5.25%,營業總收入達到66億元。

受疫情影響,2020年,大部分服裝品牌銷售都受到一定的衝擊,庫存居高不下成了影響現金回流的難題,主打折扣特賣的唯品會成了解決問題的答案之一。

此外,還有消息稱歡聚時代也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歡聚集團成立於2005年4月,於2012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

可以預見的是,2021年香港將迎來一波中概股回歸熱潮。

消息來源:電商報

相關焦點

  • 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 或引發新一波打新潮
    原標題:【原創】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 或引發新一波打新潮   剛剛過去的2020年,港股IPO市場十分火爆,這份熱度延續到了2021年。
  • 新經濟企業扎堆赴港上市或引發新一波打新潮
    剛剛過去的2020年,港股IPO市場十分火爆,這份熱度延續到了2021年。記者注意到,僅2021年1月-3月,便有包括快手科技、嘀嗒出行、字節跳動、喜茶、奈雪等十家內地明星企業或將登陸香港市場。業內人士指出,這些標的一旦上市,勢必將引發一波又一波的打新熱潮。
  • 2021年港股IPO前瞻:多家新經濟企業排隊上市
    步入2021年,因美國限制中資上市及疫情等因素,業界預計香港新股市場仍將熱鬧紛呈。多家熱門公司已經計劃年內在香港上市,包括快手、嘀嗒出行、醫渡科技、喜茶、奈雪等一批內地明星企業。這些公司無論是國內新經濟企業上市,或是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都將給港股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優質標的及活力,相信將會引爆一輪又一輪打新行情。
  • 物業公司上市熱潮再升溫:15家上市企業7家破發
    (原標題:物業公司上市熱潮再升溫:15家上市企業7家破發 估值分化加劇)
  • 新風光電子IPO過會,新山東能源集團將迎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資料顯示,新風光電子註冊資本10496萬元,註冊地址位於汶上縣經濟開發區,前身是創建於1970年的國營汶上無線電廠,2004年改制為有限公司,最初由何洪臣、李瑞來、徐衛龍、孔凡東、安守冰及路則勝6名自然人股東共同發起設立。
  • 生物醫藥企業扎堆赴美上市背後:資本進場加速研發步伐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生物醫藥企業扎堆赴美上市背後:資本進場加速研發步伐,高額成本倒逼上市記者 于娜 見習記者 郭怡琳 北京報導2020年,可謂是生物醫藥版塊的「IPO井噴」年。對整體賽道而言,高額研發成本是企業發展的一道挑戰。自媒體觀察員、微博大V財經林妹妹向《華夏時報》記者坦言:「今年是新經濟產業年,站在企業角度,不管有沒有其他幹擾因素,它們都會選擇赴美IPO。只有上市融資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儘管因為疫情,美國即將復甦的經濟可能再次大幅下滑。但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受關注的資本市場,同樣也是流通性最好、關注度最高的金融市場。
  • 扎堆上市+謀劃定增 食品企業競速資本市場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扎堆上市+謀劃定增 食品企業競速資本市場 來源:上海證券報今年以來已有10家食品行業企業在A股上市近日,有「香菇醬一哥」之稱的仲景食品在深圳創業板上市;有消息稱憑藉辣條聞名全國的衛龍計劃2021年在香港IPO,擬募資10億美元。與此同時,已上市的食品企業紛紛發布定增預案,欲通過募資擴產、補流。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經過這一輪藉助資本的群雄逐鹿之後,未來食品行業尤其是休閒零食等細分領域,市場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 物業公司上市熱潮再升溫:15家上市企業7家破發,估值分化加劇
    來源: 奇點商業資本論2019年12家,2020年已達15家,物業企業的上市熱潮仍在升溫。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2019年相比,今年上市的物業企業呈現出破發率高、估值分化加劇等新特點。如在12月9日登陸港交所的華潤集團旗下華潤萬象生活和佳源國際旗下的佳源服務。
  • 新經濟企業500強:資本依賴 上市速度快
    作為研究單位,中指研究院承擔完成的《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在會上隆重發布。報告首次對我國新經濟發展情況和新經濟優秀企業進行了系統研究和評價,分析結果顯示:入圍企業資本依賴度高,以非主板上市為主,而且上市速度越來越快。
  • 分拆上市又一家!電池巨頭科創板IPO註冊通過
    近日,天能動力擬分拆電池板塊業務於上交所上市有了新進展。起點鋰電大數據獲悉,12月15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天能動力子公司即天能股份科創板IPO註冊。去年12月底,港股上市公司天能動力宣布拆分旗下電池業務赴科創板上市,並獲上交所受理。
  • 金融科技巨頭扎堆上市,背後反應了怎樣的行業趨勢?
    10月8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陸金所披露上市招股書,擬在紐交所上市,據傳聞,有望成為美股最大的金融科技IPO。算上IPO審核狀態為「已問詢」的「京東數科」,三家金融科技巨頭可謂扎堆上市了。為什麼三巨頭都在這個時候上市,背後反應了怎樣的行業趨勢?
  • 金迪克科創板IPO,國內第二家上市銷售四價流感疫苗的生產企業
    金迪克是一家專注於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生物製藥企業。2017年-2019 年和 2020 年 1-6 月,金迪克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 0、0、6,709.47 萬元和 8,740.83 萬元,金迪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分別為-3,352.77 萬元、-2,952.83 萬元、-2,017.36 萬元和 5.53 萬元。
  • 萬業企業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大獎
    (原標題:萬業企業榮獲「2020中國新經濟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大獎)12月15日,由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財聯社主辦的2020投資峰會在上海正式開幕。
  • 經濟學人:為什麼IPO融資又流行起來了? | 金融英語
    十多年來,金融界的許多人一直擔心上市公司的衰落。大公司通過回購股票來縮減其資本基礎。而快速增長的公司,包括數百家科技「獨角獸」公司——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選擇繼續由私人控股,而不是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其結果是風險更大的公司資產負債表,普通投資者被排除在經濟中最激動人心的公司的所有權之外。
  • 淪為IPO門外流浪漢,車貸平臺富勤金融還能上市嗎?
    來源:ipo觀察國內企業選擇海外上市,除了上市標準相比國內寬鬆外,美股的上市審批時間短、效率高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幾年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如宜人貸、信而富、和信貸,從披露招股書到掛牌平均周期僅在30天左右,最長的樂信為38天。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在此狂潮下,除了傳統的IPO發行方式,一些急著趕上好時機上市的企業紛紛「曲線救國」,採取借殼上市的方式,使得這種過去較冷門的上市方式也火了一把。根據Dealogic的數據,今年截至10月初,通過借殼上市籌集的資金佔據所有IPO籌資的40%以上,而過去10年的平均比例僅為9%。  除了創紀錄的發行規模,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
  • 信安世紀IPO上市前大規模突擊分紅,利潤提升依靠退稅!
    信安世紀原計劃是在創業板ipo,但是在2019年7月,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信安世紀終止了與招商證券的合作,科創板ipo的券商換成了西部證券,當然,官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信安世紀稱此舉是因為由於實際情況發生了變化,誰都知道,這只是表面說辭,具體背後的原因不詳,投資人士分析,一方面可能是雙方合作出現了裂痕,另一個原因就是科創板融資速度要快,因為在科創板推出是,漲跌幅是沒有明確限制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看到科創板的瘋狂後的風險
  • 科創板再迎農業「考生」 新朝陽IPO擬募資5.77億元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科創板再迎農業「考生」新朝陽IPO擬募資5.77億元⊙記者 祁豆豆 ○編輯 全澤源又一家高科技農業企業「趕考」科創板。7月17日晚間,上交所受理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朝陽」)科創板上市申請,後者擬募資5.77億元。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達到407家。這是繼秋樂種業之後,科創板迎來的又一家高科技農業企業。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新朝陽是一家專注於綠色農業的生物科技公司,是行業領先的植物源生物農藥科技企業,也是綠色農業的倡導者和先行者。
  • 去年佛山9家上市過會企業中8家為順企!順德是如何做到的?
    今(4)日,佛山順德召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據悉,在過去一年中,順德深入推進「科技順德」建設,資本市場「順德軍團」表現搶眼。值得關注的是,順德全面把握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政策機遇,推動一批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科技創新動能。
  • 上海市財政局關於2021年非上市企業貫徹實施企業會計準則若干問題...
    2021年是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重要一年。根據財政部相關規定,已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非上市企業,應當自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收入準則、新金融工具相關準則和新租賃準則等新企業會計準則(以下簡稱「新收入等系列會計準則」);根據財政部《關於保險公司執行新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有關過渡辦法的通知》(財會〔2017〕20號)規定,符合暫緩執行新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條件的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保險公司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企業會計準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保險公司和其他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