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前總統:放棄漢字就是放棄歷史

2020-12-27 硬拳大衛君

說起國人對韓國的情感總是很糾結。本來大家都是亞洲文化圈,又是鄰居,近代也都曾遭受列強侵略,所以我們總是想把韓國當成共患難的兄弟來對待。

但韓國民眾卻不這麼想,他們因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我們反而很排斥,想要斷絕文化聯繫。例如之前活字印刷術和端午節都被他們認為是自己「發明」的。

那麼最近韓國國內又因為要不要恢復漢字教學吵起來了,引得國內網友調侃:不要把漢字申遺了就好。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由於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的「中小學教育法案」,法案規定教育類的書籍可以使用韓語書寫,但可以根據教育部長的命令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方便更好的表達含義。解釋一下就是以後韓國的小學教科書中也可使用漢字了。

這件事被韓國的《朝鮮日報》報導後瞬間引起韓國民眾的討論,不過大部分都是反對的聲音。韓國的韓語協會就發表聲明說,漢字的使用將阻止韓國進入信息化和現代化,會讓韓國更加不平等。這樣的言論一出來,不禁讓人產生一個大大的問號,難道以漢語為主的東方大國信息化程度比韓國差了嗎?能拿出這個作為理由可以說腦迴路很清奇了。

但是到了近現代我們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國力衰落。韓國人就想極力擺脫藩屬國的地位並斷絕與漢語文化的聯繫。當時韓國國內普遍存在「脫亞入歐」的思想,他們開始認為漢語是一種落後的文化,所以想要擺脫這種「落後的文字」。這種心態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才出現了恢復使用漢字的爭議。

 韓文本身有缺陷,不得不依賴漢語

那麼作為一直想要擺脫漢字的韓國為什麼想要提出恢復使用呢?這就涉及到韓文的歷史了。

韓文是在公元1443年才創造出來,當時的國王李祹為了樹立民族自尊心,便召集了學士發明這一語言。但是韓文被創造出來後,因為其中有很多是表音文字,導致發音類似,很容易產生歧義,所以當時的漢字仍然被廣泛使用於韓國的書寫當中。

這樣的傳統一直保留到了近代。韓國脫離日本殖民後,想要開始徹底排除漢字的使用,甚至在1948年還頒布了韓文專用政策,但因為容易產生歧義的原因還是不得不使用漢語進行標註,例如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就有一個韓國名與中文名注釋。

於是在1997韓國政府又不得不恢復漢字教育。

 放棄漢字等於放棄歷史

在韓國其實也有5000年文化的說法,例如《八萬大藏經》《朝鮮王朝實錄》等古籍的內容大部分都由漢字進行書寫的,這也成為了韓國文化的一部分。如果韓國想要放棄使用漢字的話,意味著他們會與過去的文化斷絕。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就曾說過,繼續無視漢字,就是放棄我們的歷史,將來連自己的歷史都難以理解,這是不能忍受的事情。

目前韓國關於是否恢復漢字還在繼續進行爭論, 但因為自身文化的缺陷,估計韓國政府不得不繼續使用漢字,除非他們想徹底與自己的歷史斷絕,但失去歷史後的韓國還會剩下什麼呢?

相關焦點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漢字在國外的命運,就是中國國運的寫照。正解局出品韓國人最近又爭吵起來。連日本網友都在網上圍觀。原因就是,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小學教科書裡也用漢字(韓漢混用)。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吵翻了,學朝鮮完全摒棄還是學日本,韓國很糾結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現在的日語裡至今保留著近2000個漢字,由於漢字對日本文化影響太深,乃至於在日本假名創製以後,日文中仍無法排斥漢字,假借漢字仍與假名混合使用。歷史上,日本雖有人也倡議廢除漢字,但一直未能實現,反對聲浪太大。二戰以後,日本政府頒布的《當用漢字表》中漢語字數為1850個。1981年,日本政府又頒布《常用漢字表》,字數增至1945個。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用不用漢字是他自己的事情,現在的韓文確實就是古漢語拼音是中國字的韓國發音,跟中國還是有關係。最好改用英文。這樣就跟中國徹底沒關係了!他們會恢復漢字的!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市場在哪,世界性的語言就在哪!看看目前的英語,不就是英國、美國曾是最大的市場嗎?不用擔心,他們有漢字的基因,二十年或五十年後,自然還是講漢語!
  • 如果不是他韓國人現在還在用漢字 如今是一萬韓幣的頭像
    如果不是他韓國人現在還在用漢字 如今是一萬韓幣的頭像 熟悉韓國的人都知道,韓國歷史和法律這兩門專業的學生,漢語是必修課。因為韓國的歷史是漢字寫的,韓國的法律好多也都是漢字寫的。 那大家是否好奇,韓國人為何要放棄漢文,改用韓文呢?
  • 沿用了漢字那麼久的此國,曾多次鬧著要廢除漢字,如今反倒後悔了
    眾所周知,我國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漢字的沿用時長也久。不過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漢字並非只有我們一國一直在使用,其他一些國家也曾長時間使用過我國發明出來的漢字。比如韓國,它從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開始,就一直使用漢字達很長時間。
  • 用不用漢字,韓國應該展現民族自信
    漢字早已是韓國的一部分,恢復漢字教育只是恢復韓國自身的文化。圖為2019年8月7日,韓國新任檢察總長尹錫悅拜訪國會議長文喜相時,獲贈一幅書法,上面用漢字寫著「破邪顯正」。(視覺中國)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
  • 韓國又開始爭論,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關於漢字教育的爭論,在韓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差不多每隔幾年就會被拿出來爭執一番。  最近,他們又吵起來了。  而是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字詞和語句的準確含義,在此基礎上標記漢字」。  為何爭執不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朝鮮半島的民族是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後來,王公貴族開始使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再後來,為了讓大部分朝鮮人也能用韓語書寫,半島歷史上重要的一位帝王:世宗大王於1446年創造了《訓民正音》(韓國諺文字母表),也稱諺文,現代韓語的雛形問世。
  • 為什麼越南會放棄漢字
    放眼世界,現在只有中國在使用象形文字漢字只有中國有綿延5000年的文化,沒有斷層,只有中國普通人才能看懂古代至今的歷史文獻。字母文字由於發音不同,意義不同,到現在沒有人能讀懂古字母文字的意義了,連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詩句也不能被現代人看懂原文。
  • 於正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是韓國人創造的
    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前不久中韓網友為了漢服所屬權爭執不下,韓國網友堅持認為「漢服」的起源地是他們國家,中國網友則態度堅定,明確表示這就是中國的漢服,是後來被韓國人沿用了才有了後來的韓服。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在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日本最初將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日語中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表示。日本奈良時期的《日本書紀》和《古事記》用的就是這種「漢式和文」;到了平安時期,連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漢式和文寫成的。
  • 韓國人身份證上寫漢字是什麼回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國人的身份證,相信很多小夥伴兒們會驚訝,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居然有漢字,那這是怎麼回事?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不用漢字標準,就沒法確定人名了。在古代,韓國擁有自己的語言,但卻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常年依靠漢字作為書寫的載體。在這樣的背景下,世宗大王主導創造了韓文,從而韓語按照漢語語法使用漢字。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孩子漢字,這是後悔了,要恢復漢字教育?
    其實除了這兩個國家,還有兩個國家的經歷很有意思,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和韓國。在過去的幾千年裡,日本和韓國一直非常崇拜中原文化。其實我們也願意把日韓當成跟隨者。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中,韓國一直作為中華帝國的附屬國而存在。所以日韓的上流社會,一大批有見識的階層,對漢語和漢字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日本人和韓國人熟悉漢語,數量也不算多。
  • 韓國人跟漢字淵源甚深,想把漢字申遺看來也不是完全沒理由
    網上有消息說,韓國人曾嘗試把漢字申請為本國文化遺產。而且舉了三個理由:第一,箕子朝鮮的創立者箕子是商朝的王叔,所以商朝是韓國人建立的,甲骨文也是韓國人發明的。第二,韓文跟漢字一樣是象形表意文字,所以韓國人其實是漢字的忠實使用者。
  • 漢字在日本人心中有多高級?日本年輕人:不用假名全用漢字高大上
    所謂「偽中國語」就是在日文中不用假名全部使用漢字,但語序還是按照日文的語序。他們覺得全部使用漢字很酷,很高大上,裝作很有學問的樣子很好玩。透過這種心理,我們可以看出漢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所以,漢字在日文中一直是高級的存在,就是因為這樣,日本年輕人才會覺得使用全部都是漢字的「偽中國語」很高大上,很酷。 還有一個原因,跟日本去漢字化的舉措有關。 二戰前,漢字在日本有絕對的地位。甚至不只是漢字,「漢語」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就連花邊小報都要加兩句中國流行語趕時髦。
  • 廢除漢字幾十年,韓國還是把漢字迎了回來
    韓語所謂的韓國世宗創造韓語,其實就是世宗召集了一批人,以漢字為文本、結合本國的語言習慣,創造一個通用於韓國的韓國標準拼音。它既順應了韓國的民意,民眾想要提高自信,又可以在短時間內派上用場,甚至是方便了韓國人的生活。畢竟,韓國人原來還需要寫字,以後就只需要寫拼音就可以了。讓韓國人感到可惜的是,拼音到底不是文字。
  • 韓國議員提議要教小孩漢字,去漢字50年後的韓國,為何還要恢復?
    ,其實除了這兩個國家之外,還有兩個國家的經歷很有意思,那就是我們的鄰邦,日本和韓國,在過往上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和韓國,一直是非常仰慕中原文化的,我們實際上也願意把日韓,看做跟我們是一個大中華,儒家文化圈的,雖然中原帝國,從來沒有統治過日本,但這不妨礙日本,一直歆慕中華文化,而韓國就更不用講了。
  • 用不用漢字?韓國又糾結了,韓國為什麼不自信?
    2020-12-23 17:32:05 來源: 海外客 舉報   韓國再次為用不用漢字糾結
  • 於正怒懟韓國人搶漢服後,韓國大學教授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而是韓國...
    早前從搶奪泡菜起源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韓國網友的臉皮之厚,不過大家當時似乎都小看了韓國人的無賴稟性。之後又是搶漢服又是搶熊貓,其惡劣行為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前不久中韓網友為了漢服所屬權爭執不下,韓國網友堅持認為「漢服」的起源地是他們國家,中國網友則態度堅定,明確表示這就是中國的漢服,是後來被韓國人沿用了才有了後來的韓服。
  • 廢除漢字數十年後,韓國人如今為何後悔了…
    ▲1949年的韓國首爾,依然是滿城漢字然而,二戰之後,民族主義的興起讓韓國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但是,隨著韓國的新一代從一開始就只接受韓文教育,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認識漢字。不僅韓國的中小學課本越來越少地使用漢字,韓國的報紙、雜誌也從80年代後期逐漸減少漢字採用率。這使得韓國出現一種現象:對漢字的認知斷層非常嚴重。隨之而來的麻煩也越來越多。雖然漢字看上去在退出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漢字留下的影響仍沒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