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昆明市累計實施扶貧產業項目839個

2021-01-10 開屏客戶端

12月28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會上昆明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袁玲介紹,5年來,昆明市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64199.29萬元,累計實施項目839個。

5年來,昆明市85641戶貧困戶全部實現產業增收脫貧

袁玲表示,自2016年以來的5年,昆明市農業農村系統不斷引導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緊緊嵌在產業鏈上,推動「輸血扶貧」向「造血扶貧」轉變,產業扶貧取得了顯著成效。

5年來,全市有扶貧任務縣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產業發展條件的貧困戶85641戶326389人,全部實現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脫貧,為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脫貧根基。有扶貧任務縣(區)參與產業扶貧的新型經營主體增加至1780個,其中帶貧企業數量285個,帶動建檔立卡戶34319戶,帶貧合作社數量1408個,帶動建檔立卡戶62049戶,主體帶動率100%,對有產業發展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帶動全覆蓋。

5年來,昆明市始終將困難群體脫貧增收致富作為產業扶貧工作核心目標,創新建立「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落實「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雙綁機制,綁定企業204個、合作社642個、貧困戶84315戶321690人,「雙綁」覆蓋率為98.45%。

袁玲表示,5年來昆明市累計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64199.29萬元,累計實施項目839個,其中種植養殖加工服務類553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類13個,光伏類21個,農田水利設施和產業路類60個,特色產業保險類4個,扶貧小額信貸貼息類34個,其他類154個。

5年來,昆明市蔬菜、花卉、林果(含林下經濟)、山地牧業(重點為肉牛業)、特色水產、中藥材6個產業及茶葉、咖啡2個產業精深加工即「6+2」重點產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主導產業集聚輻射帶貧能力顯著提升。

同時,重點在172個貧困村實施「菜單式」產業扶貧,累計建成產業扶貧基地1259個,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脫貧戶每戶有增收門路、家家有發展項目,為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的產業發展基礎。

昆明市如何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過渡轉變,加快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袁玲表示,昆明市將繼續保持產業扶貧投入力度。落實專項扶貧資金總額的70%重點用於產業發展、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總額不低於30%的比例投入產業扶貧,保持對全市3個脫貧重點縣區財政專項產業資金直接投入,堅持財政投入、金融投入、社會投入多管齊下,持續助力產業扶貧。高標準農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代農業產業園、綠色食品牌、「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等項目向脫貧地區保持傾斜。同時,堅持規劃龍頭引領產業扶貧,將產業扶貧納入全市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來統籌謀劃、科學規劃、協調推進,突出特色和全產業鏈開發,加快農業「接二連三」全產業鏈培育發展步伐。

打造特色產業

「昆明市將打造特色產業,分類推進雲嶺牛、功山羊、乾熱河谷區作物、中藥材、青花椒等10個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袁玲介紹,同時提升林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和森林生態旅遊。強化農產品加工業,加快形成農產品初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加強現代服務業,加強交易市場建設和農產品流通及電商體系建設。開發鄉村旅遊業,促進農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豐富鄉村產業發展形態,培育新動能。壯大勞務產業,提高農民就業、創業能力。加強產業發展風險監測,完善扶貧產業風險防範機制,健全風險預警機制。

強化品牌打造和產銷對接

昆明市將強化品牌打造和產銷對接,以花卉、林果、蔬菜、山地牧業、特色水產、中藥材及茶葉、咖啡精深加工「6+2」為重點產業,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全國有名的昆明「綠色食品牌」,帶動扶貧產業整體提質增效。加快推進建設田頭市場、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農產品初加工等設施,推動農產品流通企業、加工企業、電商、批發市場與脫貧地區建立穩定的產供銷關係。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還將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做好資金項目、金融保險、用地用電、人才培養等方面傾斜扶持,支持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主體帶貧益貧機制,完善企業農戶聯動體系,推動各類主體更好帶動脫貧戶、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此外,昆明市還將充分發揮產業發展專家庫及技術專家組作用,持續為脫貧縣區、出列貧困村和脫貧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繼續強化科技特派員與出列貧困村結對服務。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的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隊伍。繼續落實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將產業發展指導員轉為鄉村振興指導員,加大高素質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培養。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羅宗偉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全市實施4518個產業扶貧項目
    本報訊(季曉明、王芳、張宜利、徐華)近年來,保定市農業部門堅持政策傾斜、項目傾斜,幫助阜平、淶源等貧困縣發展特色農業,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今年以來,該市整合涉農資金17.64億元,實施4518個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村1082個、貧困戶6.7萬餘戶。
  • 林州累計投入專項資金 2.98億元,建設完成915個扶貧項目
    「今年,林州市東崗核桃油項目,在吸納8名貧困戶務工就業的基礎上,訂單收購貧困戶種植的核桃1.8萬斤,通過務工、訂單等形式帶動,讓貧困戶更好地融入產業發展鏈條,實現脫貧增收。」12月17日,在林州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林州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林州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李景清對記者說。2016年以來,林州市持續加大扶貧項目資金投入力度,累計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9894.28萬元,共建設完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產業扶貧等915個扶貧項目,讓困難群眾得實惠、見實效。
  • 昆明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六次新聞發布會
    31件,提升改造供水工程274件,綜合類工程(同時實施上述兩類及以上的項目)58件,惠及全市12個縣區和2個開發度假園區、111個鄉鎮、336個行政村、641個村小組15萬人。我們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保小康、保供給、保增收」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高質量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打下堅實基礎,不斷探索鄉村振興「昆明模式」。一是強化統籌協調,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制定出臺1個戰略總體規劃和8個專項工作方案,督促指導市級空間規劃和縣、鄉、村三級規劃的編制,加快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二是圍繞「產業興旺」,加快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
  • 劉石泉調研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曲靖市富源縣定點扶貧工作
    東川區委書記胡江輝對中國航天科工長期以來在人才交流、產業發展、教育醫療、消費扶貧、民生等領域給予東川定點幫扶,並形成一批「造血式」的「科技+產業扶貧」精準幫扶項目,呈現出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貧協作、對口支援格局給予感。他表示,東川定以實際行動抓實中國航天科工的幫扶項目,充分讓幫扶項目發揮實效,更好地造福當地百姓。
  • 國務院新聞辦就產業扶貧進展成效舉行發布會
    (徐想 攝)一是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快速發展。832個貧困縣全部編制產業扶貧規劃,累計建成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進,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扶貧主導產業。
  • 雲南國資國企投入二十三億多資金實施或引入扶貧項目千餘個——播...
    國有企業在脫貧攻堅戰中實施的產業項目,猶如播下的粒粒扶貧種子,在全省貧困地區長成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片片森林,成為雲南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源頭活水。(雲南)產業投資基金完成了10億元額度的投資,探索出了基金產業扶貧的新途徑,在滇投資涉及工業生產製造加工、農業種植養殖、產業園區建設、資源開發等多個領域……2016年以來,省國資委牽頭聯繫的49戶企業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3.84億元,實施扶貧項目975個,幫助引進項目101個,已實現25104戶88075人脫貧。
  • 【圖文直播】展示輝煌成績 昆明市回眸「十三五」 首場發布會來了
    從今天起,昆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聯合舉辦「昆明市回眸『十三五』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賴昱輝先生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源先生應邀參加發布會的新聞發布會的媒體記者有:中央駐滇、雲南省、昆明市各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今天的發布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昆明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大家集中發布昆明市「十三五」成就;第二階段為記者提問環節。下面逐項進行。
  • 實錄|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產業扶貧進展成效有關情況
    832個貧困縣全部編制產業扶貧規劃,累計建成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進,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扶貧主導產業。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許多貧困鄉村實現了特色產業「從無到有」的歷史跨越,湧現出涼山花椒、怒江草果、臨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區青稞犛牛等一批享譽全國的特色品牌。
  • 康平縣2020年到戶產業扶貧項目管理實施方案
    三、扶持內容 項目扶持資金用於貧困人口的生產經營性支出,根據各鄉(鎮)實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發展「四小經濟」,重點為畜禽養殖類的特色產業項目。對無勞動能力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鼓勵其參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牲畜託養、代耕代種等形式,獲得穩定收益。
  • 廣西舉行實施大健康產業「四個一百」培育工程發布會
    原標題:6月24日廣西舉行實施大健康產業「四個一百」培育工程新聞發布會  6月24日,廣西舉行實施大健康產業「四個一百」培育工程新聞發布會,請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陳娟、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王祝廣、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馬義生、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姚春、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溫達勤介紹有關情況
  • 新聞發布會丨甘肅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消費扶貧
    近年來,東部協作四市累計投入我省財政援助資金89.66億元,實施協作項目4400餘個,動員東部社會力量捐款捐物14.78億元。同時,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框架內開展土地增減掛鈎節餘指標交易,國家累計下達我省增減掛鈎節餘指標調出指標6.02萬畝,調劑資金總額111.1億元,收益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二是勞務協作逆勢增長。
  • 商洛扶貧領域累計投入資金523.41億元
    今天(12月15日)上午,在商洛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牢記囑託接續新奮鬥 攻克堡壘創造新生活」脫貧攻堅市直專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商洛市財政局局長劉仲林向與會媒體介紹了全市財政扶貧工作情況。全市701個貧困村實現集體經濟組織全覆蓋 惠及貧困戶7.6萬戶五年來,通過扶貧資金的投入和扶貧項目的實施,全市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脫貧步伐進一步加快,貧困村面貌顯著改善,截止目前,全市7縣區全部摘帽、7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7.28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 河北省農業廳今年遴選產業扶貧100個典型案例
    楊強強攝 河北新聞網11月12日訊(記者孔思遠)今天下午,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高質量發展扶貧產業」新聞發布會,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遴選了貧困縣、貧困村、帶貧主體、產銷對接、科技幫扶、駐村幫扶、社會幫扶、貧困戶等八類100個產業典型,為河北產業扶貧提供了可學習、可複製、可借鑑的成功案例。
  • 昆明市政協系統唱響脫貧「大合聲」
    昆明市政協把助推行動與牽頭66家市級單位幫扶深度貧困縣區東川區脫貧結合起來,廣聚共識、廣聚力量。三年來,協調66家幫扶單位向東川區投入幫扶資金3.04億元,實施幫扶項目423個,協調解決了紅土地鎮2776戶貧困戶無幹部結對幫扶的問題,為東川區精準脫貧注入了強大動力。三年來,市政協班子成員帶頭、機關幹部和派出的駐村隊員,走村入戶,與貧困戶同勞動、謀發展。
  • 習近平總書記點讚陝西柞水央企扶貧項目:小木耳,大產業!
    這次總書記調研的柞水木耳,正是出自中國中鐵一局定點扶貧縣柞水縣幫扶的項目。2018年以來,中國中鐵一局作為陝西省國資委第九合力團副團長單位,在柞水圍繞木耳等特色農產品產業扶貧,幫扶實施了木耳「生產、包裝、銷售」產業鏈三大項目。同時,還積極通過消費扶貧等方式,推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
  • 昆明市人民政府大事記(2017年11月)
    傳達學習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和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七次全體會議精神;研究11項事項:關於漢能控股集團「移動能源信息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及組建產業投資基金的有關問題,《昆明市、雲南滇中新區各級黨委(黨工委)、政府(管委會)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昆明市滇池流域河道生態補償金使用管理辦法》,《關於加強城市空間管控和特色風貌塑造的指導意見》,經開區小新冊城中村改造項目有關問題
  • 銅陵市義安區精準扶貧成果新聞發布會
    自2016年以來,義安區克服自身財政困難,累計投入資金3088萬元,幫助樅陽縣湯溝鎮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建成交通、農業、城建、水利等方面幫扶項目共計29個。通過項目建設,湯溝鎮鎮區形象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美譽度進一步提高。  (三)深入開展農村困難群眾幫扶。
  • 銅陵市義安區精準扶貧成果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實錄-銅陵市人民...
    自2016年以來,義安區克服自身財政困難,累計投入資金3088萬元,幫助樅陽縣湯溝鎮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增加群眾收入,建成交通、農業、城建、水利等方面幫扶項目共計29個。通過項目建設,湯溝鎮鎮區形象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美譽度進一步提高。  (三)深入開展農村困難群眾幫扶。
  • 濬縣:選產業上項目 強化利益聯結扶貧帶貧增收
    濬縣鑫林牧業有限公司是該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圍繞特色養殖精準選育的重點產業項目之一。該縣結合產業扶貧實施方案,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局、縣工信委、縣林業局等部門出臺了「1 N」政策,科學規劃產業扶貧、完善政策體系,努力實現戶有致富項目、村有特色產業、鄉有主導產業、縣有支柱產業,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
  • 大理市「五力並舉」引領產業扶貧全覆蓋
    2020年,大理市累計投入財政專項產業扶貧資金3791.15萬元,累計實施了貧困戶到戶產業和帶貧經營主體獎補項目、11個貧困村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雙廊鎮產業扶貧項目、2020年扶貧小額信貸項目、高標準農田項目5大產業扶貧項目,所投入的產業扶貧資金佔全市投入扶貧資金總額7654.54萬元的49.5%,項目主要覆蓋全市25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1個貧困村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