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當道的時代,中國圍棋優勢縮小了嗎?

2021-03-06 新民體育

本文共2072字,深度閱讀需10分鐘

剛剛結束的第22屆農心杯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上,有「申工智能」之稱的申真諝九段取得5連勝助韓國時隔三年後捧杯,昨天柯潔關於人工智慧是否拉近棋手間差距的表態,讓AI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在AlphaGo問世四年多後,AI在圍棋運動中確立怎樣的角色?

棋手是如何看待並與它共存的?

在咄咄逼人的勁敵面前,中國棋手又將如何做出應對?

2016年,AlphaGo擊敗世界冠軍李世石,一年後在烏鎮的「人機大戰」,AlphaGo Master戰勝中國的世界冠軍柯潔,讓世界棋壇認識到,AI牽手圍棋的時代真正到來。AlphaGo獲得成功後,其他圍棋AI也迅速發展,這其中有中國研發的絕藝、星陣,還有國外開發的KataGo、Leela等。申真諝在農心杯掀起連勝高潮後,不少聲音提到了KataGo,這款由哈佛大學畢業的人工智慧研究員大衛·吳以AlphaZero技術為基礎開發的圍棋AI,優化了算法,提升了訓練速度,為如今韓國國家隊常用的輔助訓練工具。KataGo支持動態貼目,通過目數的改變,讓後盤的招法更狠,讓人感受到一股強烈的「韓風」。

2017年,柯潔與AlphaGo在烏鎮的「人機大戰」

2016年底,谷歌公司將AlphaGo的代碼開源後,促成了中、韓等水平領先的國家在發展圍棋運動上與AI牽手。騰訊研發的絕藝自2018年起與中國國家圍棋隊合作,改變了國手們的訓練模式,為隊內訓練和賽前備戰提供了很多幫助。絕藝向國家隊開放了多種接口,國手可在對局中或對局後,獲得圍棋AI的數據分析結果。國家隊的教練和隊員可隨時調用絕藝,對一切已結束、進行中、或是隨便擺出的圍棋盤面實時分析。指定時間內,絕藝能迅速為國手提供當前推薦選點、選點勝率以及選點之後的變化圖。國家隊領隊華學明說:「棋手通過AI輔助訓練,更多是增強棋感和敏銳度,開闊思路。」


與絕藝帳號專供國家隊、星陣收費不同,晚一些問世的KataGo代表另一種生態:用戶均可免費使用,只要電腦配置符合運行要求就行。更多棋手因此選擇後者來輔助。因為都是基於人工智慧算法,上述圍棋AI的區別其實並不大。如今除了國家隊,絕大多數棋手都在用KataGo。

上海清一圍棋隊領隊胡煜清說:「圍棋AI絕大多數招法和推薦都是一樣的。現在圍棋AI的棋力遠超人類棋手,就算絕藝比KataGo強一些,這點差距對人類棋手來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有個笑話,過去說棋下臭了,會打比方「你的計算跟電腦一樣簡單」;如今,若能得到「下得跟電腦一樣」的評價,卻是極高的讚譽。對棋手而言,日常已離不開AI。

常見的場景是:一盤棋下完,兩名棋手走出賽場,就各自掏出手機借AI復盤。更多棋手用AI來研究布局,以致有些時候,一盤棋的前50手都似曾相識,也失去圍棋原有的美感。世界冠軍柯潔感嘆,現在想贏棋比過去難了,「對於水平相對較高的棋手,以前可能前50手通過布局就能拉開差距,現在大家有AI輔助,都知道該怎麼下布局。」柯潔目前擁有8座世界冠軍,也是國內達到這一成績時年齡最小的棋手,他卻開玩笑稱,以前李昌鎬、李世石能拿到10個以上世界冠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自己在沒有AI的時候拿了六七個世界冠軍,AI出現後,只拿了一兩個,有點慚愧。

那AI到底拉近了棋手間差距嗎?胡煜清說,藉助AI,這兩年棋手整體水平肯定提高了,「但假設都用功,那麼水平越高的棋手對AI的理解領悟相對也越強。另一方面,在AI時代,棋手的學習能力、刻苦程度更為重要,原先優秀的、成功的棋手總有他優秀、成功的必然性。」

師出無門卻博採眾長的申真諝人送雅號「申工智能」,在LG杯擊敗同胞樸廷桓奪得首座世界冠軍後,00後的他已成為中國圍棋的頭號勁敵。申真諝是藉助AI突飛猛進的優秀棋手代表,他描述自己的棋道「是將AI的招法消化為自己的」。他每天藉助AI的訓練不少於5小時,每年與AI對弈超過2000盤。有了AI借力,事實上像申真諝這樣的頂尖棋手勝率擴大,其他棋手戰勝他們的機會更少了。

在申真諝為韓國贏得農心杯、申旻埈擊敗柯潔贏得LG杯後,有人大聲疾呼:「中國圍棋,狼來了!」這樣的擔心倒大可不必。整體上,中國圍棋仍領先韓國和日本。拿去年的幾項世界大賽來說,個人的,中國棋手包攬夢百合杯四強名額,柯潔贏了三星杯,擊敗的正是申真諝,春蘭杯和應氏杯,將分別由唐韋星和謝科與申真諝爭冠;團體的,去年結束的第21屆農心杯是中國衛冕;女子方面,吳清源杯中國棋手歷史性包攬四強。

不管是否AI時代,聚合集體的力量,更有機會取得突破。這次備戰LG杯和農心杯,韓國國家隊均安排針對性訓練,前五名棋手輪流給出戰的「二申」當陪練。「圍棋還是要和人下的。」這是詢問多名棋手有關AI的感受後,得到最多的回答。前一段時間因為疫情,國內棋手面對面下棋的機會少,都承認狀態有一定影響。現在,柯潔、唐韋星、謝科都等待著再一次與申真諝紋枰手談。隨著疫情好轉,國家隊日前已恢復集體性研究,中國圍棋協會要求國家隊展開針對主要對手的集體研究:「這曾經是我們對付韓國『二李』的法寶,現在用在申真諝身上應該同樣有用,更何況他的水平並未超過柯潔。」

撰文: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金雷

編輯:沈毓燁  

圖片:新華社圖、網絡圖

相關焦點

  • AI會顛覆圍棋嗎?韓國棋手利用AI作弊,網友:變了味的高科技
    接二連三的作弊事件曝光後,"韓國棋手ai作弊事件層出不窮"今天看到韓國棋手ai作弊事件層出不窮這個熱搜,不由得感嘆。我看到最多的言論是,這是醜聞,沒有體育競技精神,我覺得說的非常好,我們探索的路是漫長的,人類用工具戰勝了自己,也就應該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 神秘AI圍棋41連勝被中國棋手終結:人類又看到希望了?
    人類AI圍棋之爭,還在繼續。
  • 圍棋AI時代的弊端:為了勝一盤棋不顧一切的瘋狂舉動
    疫情當前,圍棋面棋比賽大面積停擺,網絡對局越來越多了。圍棋AI時代以2016年阿法狗在首爾4:1擊敗李世石為開端,這就從技術層面上為利用圍棋AI作弊提供了可能。大家都知道下面我要說什麼了,對,總是有的人為了勝一盤棋而做出不顧一切的瘋狂舉動。
  • 圍棋AI時代的弊端:為了勝一盤棋不顧一切的瘋狂舉動
    疫情當前,圍棋面棋比賽大面積停擺,網絡對局越來越多了。圍棋AI時代以2016年阿法狗在首爾4:1擊敗李世石為開端,這就從技術層面上為利用圍棋AI作弊提供了可能。大家都知道下面我要說什麼了,對,總是有的人為了勝一盤棋而做出不顧一切的瘋狂舉動。難道這樣做被發現了會身敗名裂,他們不知道嗎?答案是知道,但是作弊者難免心存僥倖心理。
  • 這也許將是圍棋AI的最後死穴
    無論把圍棋看成競技還是藝術,戰勝自己都是最重要的。世界第一不過是名分而已,無論是人還是機器。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必須決出勝負,如果反叛的AI要求以圍棋裁斷地球的歸屬,如果我們必須向外星人證明人類智慧,那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人還會偶爾失誤,AI難道不是滴水不漏的嗎?也不一定。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可能還會有一根救命稻草:「對抗樣本」。
  • 中國圍棋超越日本了嗎?
    似乎日本圍棋的沒落已經成為圍棋界的共識。日本圍棋日本圍棋果真沒落了嗎?恐怕也沒有這麼簡單。圍棋作為一種益智類遊戲,既有其體育的屬性,也有其藝術的屬性。如果單從其體育競技的屬性看,日本圍棋的沒落無疑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從其藝術屬性來看,也許就要另當別論了。圍棋存在的最根本的意義是什麼,是僅僅為頂尖高手的技術比拼而存在的嗎?
  • 日本圍棋真的這麼差嗎?
    今天我聽到某位小哥說:「日本圍棋,大大的不行。」現在日本圍棋界人才凋零,很難和中韓抗衡。以致於很多人都戲稱日本隊為醬油隊,凡是三國之間的杯賽,第一輪就game over了。說這個話的這位小哥學圍棋沒多久,所以在他的印象裡,中韓是圍棋的巔峰,日本是第三梯隊的。但是我這個老古董可都是學六超棋譜過來的。
  • 棋魂開播,柯潔奪冠,圍棋卻苟延殘喘
    三星杯決賽為例,99.9%的觀眾只能通過ai提供的勝率曲線來判斷形勢,90%的觀眾聽不懂講解。圍棋也好,體育運動也好,網路遊戲也好,參與這些活動,無非是為了以下幾個目的(之一):體會樂趣,強身健體,開發智力,結交朋友,獲取關注。其中獲取關注的前提是這項活動還有人關注。下圍棋有意思嗎?有意思?為什麼下棋的人越來越少?圍棋能強身健體嗎?不能。圍棋能結交朋友嗎?能,但很困難。下棋的人很少,以至於很多大學的圍棋社團只有幾個人參加。
  • 圍棋人機對弈五十年回溯:第一代圍棋AI由中國教授發明
    AlphaGo2.0來到中國, 「人機大戰第二季」激戰正酣。但事實上,AlphaGo已經是圍棋人工智慧的第三代。在開發圍棋人工智慧的道路上,人類已經艱難地探索了將近五十年。世界冠軍柯潔九段對弈AlphaGo圍棋的英譯名Go是日語的發音譯來的,圍棋在日語裡寫成「碁」(即Go的發音),把圍棋譯成Go或者The game of go大概是最蹩腳的翻譯了,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把圍棋譯成Go
  • 王爍:AI顛覆圍棋 人還剩下什麼?
    過往人們認為自己相對於人工智慧的優勢,已經越來越靠不住了。
  • 新浪棋牌的「理想」時代 中國圍棋開始扭轉乾坤
    20年間,中國圍棋熬過了凌冽的「韓流」,漸漸能與韓國圍棋分庭抗禮,近些年隨著柯潔等年輕棋手的崛起,更是大有超越之勢。人機大戰更是把圍棋推向了全世界,這一幕幕精彩背後,都有新浪的大眼睛在注視著。新浪棋牌二十載,世界棋壇風雲幻(二):「理想」時代2000年新浪網在納斯達克上市,同年上市的還有網易和搜狐,中國網際網路媒體進入了三大門戶時代。
  • 來設計:顏值當道的時代,產品設計更講究表裡如一
    來設計:顏值當道的時代,產品設計更講究表裡如一 2020-12-24 18:52:17   來源:網絡
  • AI時代老圍棋書該怎麼看?淺析人工智慧圍棋學習方法及常見誤區
    「想說卻還沒說的,還很多……」然而圍棋上的感悟永遠沒法寫成歌,所以就慢慢地寫來和棋友們探討吧。柯潔vs機械臂上一篇《……過去的圍棋都該扔了嗎》一文只是個引子,現在由於圍棋AI的橫行,給愛好者們看懂職業棋手的局勢提供極大便利。但看個大概,和知其所以然之間,其中有巨大的距離。
  • 韓女子職業棋士會:日新月異的時代倍感圍棋珍貴
    我是第一個參加女子職業棋士會的,在中國學圍時就接到了李知炫會長的提議。 雖然知道會長真的是很好的人,但是一起工作的話肯定會有很多事情,所以也稍微有些苦惱(笑)。  李裕真二段:我沒有特別的職責…… 今年也是首次擔任管理人員。
  • 天才圍棋少女AI作弊
    11月3日,中國圍棋棋手柯潔在2020三星杯圍棋賽決賽以2:0戰勝韓國棋手申真諝,奪得冠軍。與此同時,柯潔達成個人第8個世界冠軍,追平了古力創造的「八冠」紀錄,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八冠王」。 隨後,一部由日本漫畫改編的圍棋電視劇《棋魂》在愛奇藝上映,引發一眾好評,為圍棋運動帶來極大的關注度。
  • 中國圍棋等級分排行榜(2020年10月),柯潔擴大優勢高居第一
    中國圍棋等級分排行榜(2020年10月),柯潔依然高居第一。10月份,柯潔取得了圍棋王中王冠軍,打進了三星杯決賽,等級分較9月漲幅達22分,漲幅最大,領先第二名辜梓豪88分之多,第一的地位無可撼動。等級分前10強辜梓豪10月份雖然在農心杯上取得了兩連勝,但三星杯第一輪就超時負,本月等級分下降3分,楊鼎新趁機將差距縮小至3分。
  • 學AI圍棋,培養不一樣的圍棋思維
    說的是圍棋是堯帝創造,用來教育兒子丹朱的遊戲。據說圍棋的推演和產生跟古代的戰爭有關。所以有棋局如人生,棋場如戰場之說。近些年也因為谷歌人工智慧系統AlphaGo挑戰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柯潔等人的比賽,市場變得異常火熱。國家也對四大國粹之一的圍棋的發展給予了政策支持。
  • 圍棋AI改變了圍棋,大橋拓文的圍棋革命——那些圍棋鬥士們4
    幕末時代的日本人看到黑船時的那種震撼,或許就是這樣的吧」。英國DeepMind團隊在論文中公開的AlphaGo,面對世界頂尖棋手李世石九段,最終以4勝1負的比分告終。此後AlphaGo進一步提升級之後,在2017年5月和世界最強棋手,中國棋手柯潔九段面前收穫了3連勝。那場人機大戰,賽前就對柯潔沒有抱有一絲期望,然後在對局中柯潔離席哭泣的場面,可謂輸得非常悲痛。
  • 微信AI圍棋絕殺同門師兄「絕藝」,國產AI圍棋崛起
    不同的是,Phoenix Go的優勢在於,它基於AlphaGo Zero論文實現,同時做了若干提高訓練效率的創新,並利用微信伺服器的閒時計算資源進行自我對弈。目前,PhoenixGo已經戰勝過200多位人類棋手,這次戰勝「絕藝」倒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 劃時代的圍棋大爆炸嗎? 谷歌圍棋AI分先攻陷職業棋手!
    這個群裡都是世界各地華人精英,也都是圍棋愛好者,大家在熱烈討論的是——計算機已經在圍棋領域戰勝人腦了!  這可不是個新鮮話題,但之前的「戰勝」都是建立在計算機被人讓若干子的基礎上。世界計算機圍棋冠軍受四子、五子戰勝日本老牌超一流已經被認為是了不起的成績,而分先取勝職業高手……大量專家估計,五十年吧,算短的了……  但是——就在這中國的夜深時分,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發出報導,谷歌研究的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AlphaGo)在分先情況下5比0大勝歐洲冠軍、原中國職業二段樊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