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學生抑鬱症患者的經歷:我曾想遁入空門

2020-12-14 騰訊網

我第一次感覺心情低落的時候是我剛上初中時。小學時成績很好,基本上是班上的一二名。非常有自信,就像網上說的「小時候我在想以後是讀清華還是北大,長大後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因成績好,在學校也算是名人,同年級甚至是低年級的某些同學都認識我。

理所應當的,我考上了縣裡最好的中學。上學沒多久,我的那種優越感消失了,我不再是名列前茅了,處在中等偏下的階段。我漸漸的變得不再有自信,變得自卑。

我想要轉學,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我想去鎮裡上學可是媽媽對我瘋狂的洗腦,我的願望沒能實現。我很想努力學習,可是我上課老是愛打瞌睡,根本提不起精神。不論晚上多早睡,可能我的睡眠質量就不高吧。

編輯

老師把我的情況告訴了媽媽,媽媽起初覺得我只是學習壓力大,而我也只是這樣想的,於是去了醫院,卻被查出,我有中度抑鬱症,可這正是高考前夕。

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壓迫感,我發現我對什麼都失去了興趣,做任何事我都感覺好麻煩,我覺得活著太沒有意思了,我想離開這個世界。

我在家裡蜷縮在床上,我是誰,我怎麼了……我真的很痛苦!我無奈的哭了起來,可似乎,心並不屬於我,我似乎只是一個行屍走肉。看到桌子上的左羅復,勉強著吃了下去,抱著唯一的希望去緩解自己的痛苦。

就這麼硬撐著,我還參加了高考。其實老師並不建議我參加高考,但我還是打算試試。結果可想而知我落榜了。

編輯

我以為吃了藥就會有好轉,可是我想多了,這個藥不僅沒有我想像中的作用,而且對我的副作用太大了:心跳加快,全身發熱。那個暑假我就一直處在到底是吃藥還是不吃藥的糾結中。吃藥吧,出現那種難受的副作用我就會想:「我是不是沒有抑鬱症啊,我會不會吃錯藥了。」不吃呢,還是難受,就會期待我吃了會不會要好點啊。

而這種吃藥的痛苦,讓我想遠離這喧囂的城市,我想過出家,可是出家也要本科學歷啊,我卻什麼也沒有啊。

我被強行帶去人民醫院心理諮詢看病,醫生說我這個情況需要做一個長期的心理諮詢,可是我覺得太貴了,她就介意我去四醫院,因為那裡相對便宜點。四醫院是精神專科醫院。醫生給我開了藥,是安適和百適可。這兩種藥對我來說倒是沒有副作用。可是我覺得還是沒什麼用,最多就是心裡安慰。但也許我還抱著心裡安慰的這種幻想吧,可能這就是唯一的希望吧。

編輯

到現在,我依舊堅持,情況似乎好多了,但我不敢肯定我現在抑鬱症完全康復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痛苦減輕了非常多。

這就是我,一名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症的經歷。所以我真的能體會到那種痛苦。沒有經歷過抑鬱症的人是沒有任何資格評論或指責抑鬱症患者的。願社會能用平常的眼光看待我們,這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鼓勵和支持,希望現在還深陷抑鬱症困擾的病友們能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抑鬱症患者的戀愛心理:我也想愛你,但我不配,也不敢
    我跟他說,你今天不愛我沒關係啊,我愛你和你愛不愛我沒關係,我會等你的,等你好了,然後你就又愛我了。可是第二天起來,想和他發當日份的早安,卻發現已經被拉黑了。最近看了很多文章,都在講有一個抑鬱症戀人是什麼感受。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抑鬱症患者談戀愛時,自己的感受。知乎上很多提問:抑鬱症患者可以談戀愛嗎?很多回答都是:「最好不要禍害別人。」
  • 抑鬱症納入學生體檢背後:有患者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受訪教師表示,這是一個跟學校和學生都密切相關的政策,可以讓學校提前篩查、提前預防、提前幹預青少年抑鬱症,同時學校方面也將加強心理教師隊伍建設。  女中學生患者:  每天自問「活著的意義」  在廣州白雲心理醫院,至今還有多名中學生在這裡接受專業的心理治療。
  • 抑鬱症患者親筆漫畫:與抑鬱症鬥爭了20年,我終於康復了!
    我是一名「70後」大叔,幾乎與動漫絕緣。但最近我一口氣看完了一部漫畫作品——《能改變我的,只有我自己》。這篇短小精悍的漫畫作品記錄了作者罹患抑鬱症20年的親身經歷。作者從小遭受了大量來自原生家庭的疊加性心理創傷,尤其是父親的粗暴教育。
  • 一名抑鬱症患者,寫給抑鬱症患者的6句話
    文/老K抑鬱症有多痛苦,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知道,最近看到一個帖子是一位重度抑鬱症患者寫給其他病友的五句話,每句話都非常真誠,而且還很勵志。可遺憾的是,你越想消除抑鬱,抑鬱會讓你更痛苦,看似好像無解了,怎麼辦呢?最好的答案就是,接受他!得高血壓冠心病,吃東西總是要先考一下,這些都是一輩子的病,為何這我們就能接受它,甚至可以允許它們和我們相伴一生,抑鬱症就不行呢?所以接受抑鬱才是走出抑鬱的正確態度。
  • 1年抑鬱症經歷讓我明白,患有抑鬱症的人,懂事得讓人心疼
    「當鼓起勇氣想自殺的時候,腦子裡是我的爸爸媽媽,以及鼓勵我的朋友和陌生人,如果我真的死了他們怎麼辦,我不能這樣死掉」。我難受的要死,自己有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我非常生氣,認為如果連死都要在意別人的眼光,自己簡直是太失敗了。
  • 抑鬱症患者的一百個痛苦時刻
    「想了好久,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拍一些抑鬱症的朋友,雖然知道你們不願意面對鏡頭,類似的情況我常常也會感同身受。希望以你的故事,我們一起創作照片。」 那時起,他把這段話在個人微博永久置頂。 張楠也曾得過抑鬱症,對他而言,拍攝是一場「自救」。他通常帶著一個白色的小相機,或者只是一部手機,感到對方緊張時,他會拿出一隻小音箱,舒緩的輕音樂流淌出來。
  • 抑鬱症患者自述:「人人羨慕我,可誰知道我經歷了什麼?」
    我記得我高三那年,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說建議吃藥,離開諮詢室之後我故作輕鬆:「嗐,他們就是想掙錢嗎,我能有啥事,吃啥藥啊,太搞笑了,好啦好啦,別擔心。」其實啊,大概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擰巴,到底來源於什麼,我也知道我需要藥物輔助治療,可是,我不想給人增加負擔了。
  • 抑鬱症患者背後的「燃燈人」
    2014年參與拍攝時,毛愛珍遇見了經受過重度抑鬱症折磨的張進。作為媒體工作者,張進將自己的治病經歷寫成《渡過》幾部書,並組織成立了患者互助組織。第二年,看過報導的杭州抑鬱症患者母親愛咪在一次活動上來主動認識,並在此後發起「鬱金香陽光會」,幫助更多患者走出困境。
  • 我也想和世界說說話:從線上到線下,抑鬱症患者的表達和行為
    「我終是要提前離開的,不過不是現在——這不是我給世界的留言,更不是所謂的遺書——這只是一個快要支撐不下去的人,想要和世界說說話,儘管它從沒給過回應。」這是豆瓣「抑鬱症自救小組」一位抑鬱症患者自述的話。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真的好累,我想歇一歇」
    以前根本不會想自殺的人,越來越多次盯著樓下,盯著刀,盯著手腕發呆,有時候去廚房拿上刀我甚至會開始發抖,昨天晚上躺在床上,我突然幻想自己是躺在棺材裡,我死了周圍一群人都在看我很害怕,不是對死亡的害怕,而是他們圍著我看感到害怕。
  • 抑鬱症患者的疑慮
    在我的工作中,很多時候都在回答大家同樣的一個問題,就是思維訓練是如何做的?我抑鬱了住院吃藥不能康復嗎?為什麼還要做思維訓練?我相信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到底是住院吃藥治療,還是選擇心理疏導,很多人都在這兩者之間糾結著,徘徊著,因為不了解,拿不定主意很正常。
  • 我上了很多當才明白,抑鬱症患者病急也別亂投醫,這2個坑不能進
    我曾經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依靠科學方法戰勝抑鬱症,我想鄭重提醒各位抑鬱症患者朋友,病急也不要亂投醫,抑鬱症想要達到痊癒的狀態,一定要解決導致抑鬱的根本問題!很多抑鬱症患者看到這樣的信息之後,非常興奮,感覺終於有希望了。這樣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為我也經歷過。我們在抑鬱的狀態中呆了太久太久,太想能有一個秘方或者方法來幫助我們從抑鬱狀態中走出來。
  • 抑鬱症患者自述:「我並不會整天以淚洗面,而是在假裝輕鬆」
    關於抑鬱症相信很多人多少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地去了解,導致對抑鬱症產生了很大的偏見,而且很多人認為患上抑鬱症是一件好事,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希望大家能夠理解以及認識抑鬱症,並不是抑鬱症患者矯情而是病了,患上抑鬱症後那種痛苦很難想像,並不是好玩,下面進入正文
  • 中國現有抑鬱症患者達9000萬 抑鬱症真的是病嗎?
    小夏是我去年初秋接訪的一位少年重度抑鬱症患者。當時她初三開學不久,這是她一個月內第二次入住精神衛生中心,就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還在嘗試自殺。她自訴兒童時代遭遇過性侵,進入青春期後逐漸被羞恥感淹沒,只想一死了之。
  • 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讓我看到了一位天才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大學期間,跟我同一個寢室的同學得了抑鬱症。始初,大家都有點怕他,因為有同學說,得抑鬱症的人有時會因為心情煩躁而打人。但是過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沒見他打人,於是也就放心的跟他相處了。不僅不打人,相處的挺好。正當我們幾乎都忘了他是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他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我們。
  • 抑鬱症患者最痛苦是在什麼時刻—烏魯木齊南湖醫院
    這些瞬間被記錄了下來,收錄在攝影師張楠專為抑鬱症患者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裡。照片記錄了抑鬱症患者表現出的各種各樣情緒。張楠把作品起名為《皺起的霧》——他說,起這個名字,是因為情緒如霧氣一般,能感受到它,卻又抓不到。拍攝的想法起源於2017年夏天。「想了好久,一直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拍一些抑鬱症的朋友,雖然知道你們不願意面對鏡頭,類似的情況我常常也會感同身受。
  • 女性抑鬱症康復後如何防復發?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筆者也曾經是一位抑鬱者患者,患過抑鬱症的朋友們就知道,這種心理疾病是非常痛苦的,有來自生理,也有來自精神層面上的,來自生理上的,比如心慌,冒冷汗,失眠,胃痛,面色萎黃,無精打採,整個人看起來像老了十歲;精神層面上,注意力不集中,常常發呆,神經過敏,情緒不穩定,心情低落到極點,特易觸景傷情,再開心的事情也無法調動情緒,總感覺周圍的人都對不起自己,特別委屈,想哭。
  • 渴望被愛的假性抑鬱症患者
    「一個真正想死的人,不會再計較人們說什麼,一個拿死說來說去的人,以我的經驗來看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而是什麼?"「而是還在……還在渴望愛。」——史鐵生《務虛筆記》最近接觸到了很多假性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我將其稱為「假性抑鬱症」,是因為在我看來他們只是一群孤獨無助渴望被愛的脆弱靈魂。
  • 抑鬱症患者自述:患病的我,看到的世界不是五彩繽紛的而是灰暗的
    關於抑鬱症相信很多網友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抑鬱症患者發病是什麼樣子的?今天有一位網友自述了自己的發病經歷,下面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今年由於疫情沒有出門,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抑鬱,同時也沒心思去想,我整天都在哭,我自己並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跟父母講話稍有一點分歧,我自己的情緒就會失控大發雷霆。,甚至會出現非常極端的行為,瘋狂掐住自己的脖子,想讓自己窒息而死,可能是自己身體求生本能,每次快窒息的時候就會鬆開,我自己的手腕也被掐過,指甲印得一周才能消下去,甚至也會出現自殘的行為。
  • 為什麼經歷過抑鬱症的那些人都那麼優秀?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首先,我自己就是一位親身經歷過抑鬱、焦慮和強迫症的人,沒錯我三種症狀全都經歷過。當下熱門網際網路行業幾個大佬也都換上過抑鬱症;張朝陽創立搜狐時曾說:「我曾經什麼都有,但就是很痛苦」。王興在創辦美團時曾說:「我以為我永遠不會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