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覆蓋率近23% 2019年完成退耕還林還草80萬公頃

2021-02-17 新華網

    今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第四十二個植樹節。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11日發布《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國土綠化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年共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森林撫育773.3萬公頃,種草改良草原314.7萬公頃。

    截至目前,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2.96%,森林面積2.2億公頃。

    2019年,我國大力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惠民成效顯著。完成退耕還林還草任務80.3萬公頃。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國有天然商品林全部納入停伐管護補助。防沙治沙226萬公頃,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淨減少。全國溼地總面積穩定在0.53億公頃,溼地保護率達52.19%,溼地保護修復進一步加強。城鄉綠化一體化步伐加快,全國國家森林城市達194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11%。首批認定國家森林鄉村7586個。森林旅遊等綠色富民產業蓬勃發展,全國森林旅遊遊客量約18億人次,同比增長12.5%,創造社會綜合產值約1.75萬億元。近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帶動300萬人穩定增收脫貧。

    《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取得新突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正式啟動,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划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東北虎豹、祁連山、大熊貓、海南熱帶雨林4個國家公園完成總體規劃編制。新建國家地質公園8處,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地1處、世界地質公園2處。開展第二次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完成43個項目49個動物物種和300多種植物的調查工作,大熊貓、雪豹、東北虎豹和朱䴉的監測進一步加強,全國共繁殖存活大熊貓57隻,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600隻。

    《公報》顯示,我國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管理成果顯著,森林資源結構不斷優化、質量不斷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目前,全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89.8億噸,年涵養水源6289.5億立方米,年固定土壤87.48億噸。此外,森林督查實現全覆蓋,2019年查處破壞森林資源案件72517宗,查處各類林業行政案件13.56萬起,依法查處各類草原違法案件3500餘起,嚴厲打擊了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象牙等野生動植物走私違法犯罪活動。

    據介紹,近年來,全國綠化委員會創新推出了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等8大類50多種義務植樹盡責形式,上線了「我為古樹名木送溫暖」「我為大熊貓種竹子」等一批網絡義務植樹項目,建立了26個首批國家「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全國「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試點省份達到15個,「隨願植樹、隨處植樹、隨時植樹」變成了現實。

相關焦點

  • 2020年退耕還林還草十件大事
    新世紀以來我國綠色淨增長面積佔全球淨增長總面積的25%,相當於俄羅斯、美國和澳大利亞之和,其中植樹造林佔比達42%。據推算,退耕還林還草貢獻了全球綠色淨增長面積的4%以上,已經成為全球生態治理的典範,極大彰顯了中國致力全球生態保護的國家形象。《自然》雜誌發表文章,對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作了詳細介紹,呼籲全球學習中國的經驗。
  • ...期間實現退耕還林還草285萬畝 9000多萬畝天然林得到休養生息
    新華社西安12月7日電(記者劉彤)記者7日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陝西全省實現退耕還林還草285萬畝,9000多萬畝天然林得到休養生息,「綠色陝西」初步建成。「作為全國退耕還林還草最早開始的省份,目前陝西已累計退耕還林還草4106萬畝,『十三五』期間就有285萬畝。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持續推進,陝西全省9170萬畝天然林得到休養生息。加上堅持實施的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陝西累計綜合治理沙化土地525萬畝,固定或半固定流動沙地860萬畝。」他說。
  • 退耕還林 雅州大地的一場綠色革命
    1999年,中央啟動退耕還林工程。同年,四川省退耕還林試點工作會議召開,當時的雅安地區(現雅安市),率先投入到這場綠色革命之中。  鬥轉星移20載,如今,雅州大地綠樹成蔭,目及之處皆是青山,我市實現了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持續「雙增長」。數據顯示,我市第一輪退耕還林面積94.27萬畝,配套荒山造林(含封山育林)81.4萬畝。
  • 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2.96%,網友:有我功勞丨今日熱詞打卡
    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國土綠化事業取得了新成績,全國共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Forest coverage rate in China has increased to 22.96 percent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 退耕還林種泓森槐,還自然以寧靜
    退耕還林種泓森槐,還自然以寧靜當代人類社會面臨著嚴重的「失序」問題,生態環境退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之一。面對森林砍伐、氣候變暖等生態問題,人們不得不採取一些生態重建對策,力圖使受損生態系統恢復生機和活力。
  • 退耕還林20周年貴州巨變:山川青青不負我心
    退耕還林——退出昨天的荒蕪,還回今天的豐茂退耕還林——退出昨天的困境,還回今天的富足       退耕還林——退出昨天的落後,還回今天的驕傲山川青青不負我心為總結退耕還林工程實施20年來的工作成效,9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在陝西省延安市召開全國退耕還林還草工作會議。
  • 「關於實施多元投入已墾草原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加快草原生態修復工作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6925號)
    「關於實施多元投入已墾草原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加快草原生態修復工作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6925號)  鄂溫克旗位於內蒙古東部
  • 森林覆蓋率:中國近23%、日本是68.5%,那美國、印度、俄羅斯呢?
    照世界糧農組織的說法,過去十年間,全球森林面積增加最多的國家就是咱們中國——預計今年中國的森林面積將達到2.1997億公頃,比2010年增加1936萬公頃。與此相反,全球森林面積卻在不斷減少。咱們中國的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最近20年中國的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森林覆蓋率不斷提升。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已接近23%。而且森林產業也獲得了巨大發展(如旅遊),創造社會綜合產值約1.75萬億元。有部分網友,這接近23%的森林覆蓋率看似不高,與日本等國差距較大。從數據上來看,的確如此。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延長和提高退耕還林補助的建議」復文
    我局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工作,在安排退耕還林還草任務時,對包括馬邊縣在內的廣大彝族地區給予了大力支持。經國務院同意,有關部門2014年聯合印發的《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嚴格限定在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三峽庫區和丹江口庫區15—25度非基本農田坡耕地,且必須將退耕範圍落實到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年度變更調查成果現狀圖上,做到實地與圖上一致,不得擅自擴大退耕還林規模。
  • 近500萬株!「百萬林」工程染綠香格裡拉
    3年來,當地已累計植樹近300餘萬株,到2020年底,累計植樹將近500萬株,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香格裡拉村莊一景據介紹,香格裡拉將在年內造林110萬株,治理陡坡地3000畝、退耕還林2000畝,進一步強化生態保護修護。香格裡拉位於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併流的核心帶,平均海拔3000多米,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中心之一。
  • 貴州省2018年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7%
    孫德菊攝  全省林業工作會議消息,2018年,我省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7%,同時,林業生態脫貧、林業產業發展、綠色貴州建設、林業資源保護、林業改革創新等多個方面也不斷取得新成績。  林業生態脫貧發力,全省森林生態效益不斷釋放。
  • 細沙:退耕還林「還」來綠色銀行!
    近日,永善縣林業局、細沙鄉林業站工作人員正忙著把第一批退耕還林的方竹苗運送到群眾家門口,幫助細沙鄉建設山區「綠色銀行」,助力脫貧攻堅。細沙鄉位於永善縣東北部,最高海拔2730米,最低海拔554米,森林覆蓋率達65.85%,筇竹面積9.7萬畝,有「生態之鄉」「筇竹之鄉」之美譽,但因地處二半山區,群眾多以種植玉米、土豆等農作物為主,產業發展單一、滯後,嚴重製約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 湖南一湖四水實施退耕還林還溼 「溼地綠環」釋放生態紅利
    2015年,湘江保護和治理實施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率先啟動退耕還林還溼試點。此後逐步推廣至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區。至今,全省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溼面積3.85萬畝,建成56個項目區。沿一湖四水「溼地綠環」初步形成,生態功能有效提升,生態紅利源源釋放。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雲南森林覆蓋率增至62.4% 溼地面積達921萬畝
    截至2019年底,雲南省森林面積達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森林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溼地面積達921.69萬畝。為進一步推進生態修復,「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共落實中央和省級林草資金520.9億元,是「十二五」的1.6倍,完成營造林3700多萬畝、義務植樹5.3億株,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396萬畝,爭取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1444萬畝,位居全國第二。
  • 雲南香格裡拉「百萬林」工程將植樹近500萬株
    新華社記者 楊靜 攝新華社昆明6月27日電(記者趙家淞 楊靜)位於「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地帶的雲南省香格裡拉市,計劃今年完成新一輪造林綠化。3年來,當地將累計植樹近500萬株,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
  • 我國首次連續動態評估40年森林生態服務功能
    《中國森林資源及其生態功能四十年監測與評估》一書日前出版,首次披露了我國1973年-2013年實施的8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的數據規律、變化及原因,首次連續、動態地評估了40年間我國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
  • 我國森林碳儲量年均增加2億噸,力爭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4.1%...
    國家林草局副局長劉東生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以來,我國完成國土綠化面積6.89億畝,如期完成了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兩項約束性指標。針對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規劃,劉東升透露,將力爭到2025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
  • 四川省組織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實施情況總結評估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7日訊 為全面系統總結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實施情況,研究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及完善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按照國家有關部委部署,近日,四川省林草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就組織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實施情況總結評估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 2019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摘要)
    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1平方米  ■新增公路綠化裡程20萬公裡、鐵路綠色通道1550公裡    2019年是我國植樹節設立40周年。國務院批准擴大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規模138萬公頃,2019年完成退耕還林還草任務80.3萬公頃。「三北」工程完成營造林58.3萬公頃。長江、珠江、沿海和太行山綠化等重點防護林工程完成建設任務30萬公頃。完成冬奧會賽區周邊及張家口全域綠化12.4萬公頃。國家儲備林完成建設任務62.1萬公頃。  各地大力實施地方性造林綠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