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以來西藏發展紀實:寫在世界屋脊上的...

2021-01-12 中國西藏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深切關懷西藏各族人民,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時代治邊穩藏重要論述。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了新形勢下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要原則和著眼點著力點、出發點落腳點,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規劃了一系列重大項目,親自為西藏工作把舵定向、謀篇布局,為新時代西藏的發展進步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開啟了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篇章。

  5年來,西藏自治區黨委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治邊穩藏重要論述,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各項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世界屋脊上創造出一個個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從拉薩出發,沿著雅魯藏布江一路向東,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的建設場地一片火熱景象。前不久,位於山南市加查縣境內的重點標誌性工程藏木雅魯藏布江特大橋成功合龍,標誌著拉林鐵路線下主體工程施工全面完成,有力保障了後續軌道鋪設和電氣化施工,為2021年通車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70多億元,全線47座隧道絕大多數貫通。拉林鐵路的建設,是繼青藏鐵路、拉薩至日喀則鐵路後,在西藏高原建設的又一條鋼鐵大動脈。「拉林鐵路的建成,必將加速西藏對接『一帶一路』建設,向東融入川渝經濟圈和大香格裡拉旅遊圈的進程。」西藏自治區發改委主任馬菁林說。

  近年來,西藏包括鐵路在內的交通飛速發展,公路通車總裡程超過10萬公裡,其中高等級公路660公裡,建成通航機場5個,開通國內國際航線92條,一個由鐵路、公路、航空、郵政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呈現在世界屋脊上。繼滿拉、旁多等一大批水利樞紐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後,西藏水利發展史上投資最大的拉洛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工程竣工在即,青藏、川藏電力聯網工程架起了電力「天路」、點亮了高原,制約西藏發展的瓶頸因素被歷史性的打破。

  「在西藏發展的一個個關鍵節點,總有一支點睛之筆,而手握這支筆的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說,西藏作為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始終受到黨中央的特殊關心關懷,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

  發展是解決西藏所有問題的關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先後確定了「十二五」3305億元和「十三五」6576億元中央支持西藏的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制定了惠及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的一系列特殊優惠政策。

  西藏自治區黨委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處理好「十三對關係」為根本方法,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積極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2019年,西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7億元,經濟增速連續7年居全國前三,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7410元、12951元,兩項指標的增速均居全國前列,絕對貧困基本得到消除,脫貧攻堅決勝在望,全區340多萬各族群眾將與全國人民一道邁進小康生活。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西藏的發展已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社會持續和諧穩定

  西藏的發展,始終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關切的目光。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祖國西南邊陲的隆子縣玉麥鄉卓嘎、央宗姐妹回信,鼓勵她們為守邊護邊、建設美好家園作出更大貢獻。

  西藏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2018年,一條投資2億餘元、總長34公裡的隆子縣扎日鄉曲桑村至玉麥鄉的柏油公路順利建成,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邊境孤島」玉麥,與西藏主幹道路網聯通。「西藏,距離北京雖遠,但我們的心與黨中央貼得更緊了。」卓嘎說。如今,守護神聖國土、建設幸福家園已成為各族群眾的自覺行動。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困難麻煩由政府解決、把方便實惠送給群眾。近年來,西藏把自治區掌握的資金90%以上向基層和民生領域傾斜,爭取每年為群眾辦好10件實事,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過去農牧民孩子最大的願望是有學上,現在他們的目標是上好學。」墨脫縣完全小學副校長格桑德吉說,隨著西藏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墨脫是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如今,當地的辦學條件越來越好,建起了三層教學樓,孩子們有科學實驗室、美術室等,老師們上課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間,孩子們也能上網課。「黨的教育政策越來越好,西藏農牧民子女享受『三包』教育政策,如今我們門巴族孩子入學率和小升初的升學率都達到了100%。」格桑德吉說。

  西藏切實保障和大力改善民生,2019年全區民生福祉大幅提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951元。建成以五大保險為主體、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參保率達95%。367種「大病」不出自治區,2200種「中病」不出地市,人均壽命從2010年人口普查時的68.2歲,提高到70.6歲。

  作為幾年前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區域,西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聚力「兩不愁三保障」,以五級書記抓攻堅,因縣實施差異化政策,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節約為先,大力推進產業支撐、政策激勵、就業優先、援藏扶助、社保兜底各項工作,截至目前,全區7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62.8萬人實現脫貧。

  「讓各族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旗幟鮮明反對分裂、維護穩定,始終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這是高質量發展的目的所在,也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說。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成效

  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近年來,西藏以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為抓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汙染防治與輻射環境管理等各項工作,確保了全區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西藏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目前,西藏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47個,保護區總面積41萬多平方公裡,佔全區國土面積的34%,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0處,面積居全國第一,藏羚羊、野犛牛、黑頸鶴等125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和1200個西藏特有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西藏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美麗西藏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西藏城鎮綠色建築面積達428.2萬平方米,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防沙治沙、「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持續開展,新增造林130.7萬畝,有條件的地方消除「無樹村」「無樹戶」「無樹單位」的目標任務全部提前完成。

  在西藏沿雅魯藏布江一線,根據氣象數據顯示,沙塵天氣由過去的每年60多天減少為0.8天,沙化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雅江防護林已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組成部分。「我們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為西藏生態環境保駕護航。」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羅傑介紹,截至2019年,西藏已累計投入117億元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先後頒布實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規,為高原生態保護提供法治保障。據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最新發布的《2019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西藏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總體穩定,仍是世界上生態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保護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這些年來,西藏自治區積極鼓勵和引導農牧民群眾參與造林綠化、防沙治沙等生態工程建設,努力增加農牧民收入,每年有10萬名以上農牧民直接參與國土綠化,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如今,一幅生活富足、生態美好、民族團結的美好畫卷正在高原大地徐徐展開。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時隔五年再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 習近平給出治藏新方略
    習近平在此次座談會上指出,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改革開放以來先後召開6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每次都根據現實情況作出重大決策部署。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時刻關注西藏發展,對於新時代如何治理西藏,進一步推進西藏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實現西藏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著深刻的思考。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時隔五年再次召開的西藏工作座談會聚焦了哪些問題?
  • 「頭條」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全區婦女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結束後,全區各級婦女幹部群眾通過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報刊等渠道和集中學習、座談討論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使學習和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成為全區各族婦女幹部群眾傳遞的喜訊和熱議的話題,在全區上下迅速掀起了深厚的學習貫徹座談會熱潮
  • 權威解讀:關於西藏工作中央有哪些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
    8月24日至25日,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 落實中央西藏會議精神 | 綠會聯合主辦「美麗公約引領者,守護地球...
    8月28日-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繼2015年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後,中央再次召開的有關西藏工作的重要會議,釋放出的重要信號不言而喻。
  • 薩嘎縣總工會深入古鬱村開展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及勞模精神...
    為學深悟透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實質,強化廣大農牧民工群眾民族團結意識,發揚「勞模精神」,確保會議精神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12月22日,薩嘎縣總工會邀請全國勞模石曲塔布同志深入昌果鄉古鬱村開展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及勞模精神宣講活動,宣講結合勞模自身工作及學習感受,通過身邊人身邊事,運用鮮活事例、詳實數據,對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的重大意義、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的重要內涵等進行了全方位講解,切實讓牧民群眾全面理解掌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引導群眾知黨恩、感黨恩、跟黨走。
  • 建設美麗西藏 守護一方淨土
    1975年,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領導小組成立,1983年正式成立自治區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廳。此後,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法規制度不斷完善,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逐步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2001年中央召開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加大了對西藏的投資力度,提出發展旅遊業、綠色產業等作為西藏可持續發展的支柱產業。
  • 陳全國:積極打造西藏鐵路與「大動脈」「一帶一路」銜接
    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治藏方略,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了新的顯著成就。鐵路部門與自治區密切配合,推動西藏鐵路事業實現了蓬勃發展,為西藏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提供了堅實保障。盛光祖指出,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西藏工作,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全面規劃了西藏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特殊關懷。貫徹落實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把西藏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早日變成現實,迫切需要加快西藏鐵路事業發展,充分發揮鐵路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今日頭條】對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
    全國對口支援西藏20年來,已有近6000名援藏幹部及專業技術人員進藏工作,累計投入援藏資金260億元,推動了西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這是記者24日從對口援藏20周年成就介紹新聞發布會上獲知的消息。
  • 吳英傑在各族各界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標題:在各族各界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朋友們:   在全區上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熱潮、奮力推進新時代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今天我們齊聚一堂,熱烈慶祝自治區成立55周年。
  • 這三組關鍵詞 習近平用來註解新時代「老西藏精神」
    來源:央視網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為未來做好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巧合的是,時隔5年,兩次出席西藏工作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都提到同一種精神——「老西藏精神」。
  • 長沙市對口支援西藏貢嘎縣工作座談會舉行 胡忠雄徐宏源出席
    長沙晚報訊(記者 朱敏)昨日,長沙市對口支援西藏貢嘎縣工作座談會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書記胡忠雄強調,長沙將帶著責任、帶著感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好中央西藏工作歷次座談會精神,進一步加大力度,精準發力,形成合力,堅決完成好對口援藏任務。市委副書記徐宏源主持,市領導舒行鋼、張宏益出席。
  • 從「六個必須」到「十個必須」,深入把握做好西藏工作的綱和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深刻變化,我們深化對西藏工作的規律性認識,總結黨領導人民治藏穩藏興藏的成功經驗,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六個必須」的黨的治藏方略,在實踐中顯示出巨大的科學指導和戰略引領作用。
  • 雲遊四海|世界屋脊——西藏
    西藏位於中國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連四川省,東北緊靠青海省,東南連接雲南省,南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家毗鄰,西與克什米爾地區接壤。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裡,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 西藏主電網全覆蓋 世界屋脊被點亮 退休老人熱淚盈眶
    西藏主電網全覆蓋 世界屋脊被點亮 退休老人熱淚盈眶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 世界屋脊的屋脊被點亮 中國電力近些年大發展,不斷優化電網結構,不斷提升電網等級,提供可靠清潔能源。消滅無電村,消滅無電區,讓每個地方亮起來,享受改革開放成果,享受改革開放紅利,體驗文明的曙光。
  • 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寫在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點亮「世界屋脊的屋脊」——寫在西藏阿里告別「電網孤島」之際新華社記者張京品、王炳坤、格桑朗傑、劉羊暘新時代的雪域高原,一直在創造奇蹟。隨著電力工人合上電氣設備的開關,跨越上千公裡的電流,經線路最後一個220千伏巴爾變電站的調配,源源不斷輸入到阿里城區,這個西藏最偏遠地方長期缺電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12月4日,西藏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正式投運,西藏也由此迎來了主電網覆蓋全區7地市、74縣(區)的統一電網標誌時刻。
  • 經典好書推薦《走過西藏》作者馬麗華,西藏紀實文學大師
    馬麗華在西藏採風創作西藏紀實文學作家一代宗馬麗華朱哲琴。一個在大地上執著行走了 8 年的上海男人,在走了 42000 公裡後,死在了穿越羅布泊的路上。餘純順曾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這樣的成績對西藏某些地區的山民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對西藏之外的人,卻是驚世駭俗的壯舉海子。本名查海生,當代著名詩人。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曾去過兩次西藏,先後寫了《西藏》、《遠方》兩首與西藏有關的詩。
  • 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中新社拉薩9月18日電 題:藏傳佛教高僧大德:中央為西藏宗教發展指明「正見」  作者 江飛波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分重點提出的內容讓我印象深刻:要挖掘、整理、宣傳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近日,西藏山南桑耶寺赤松五明堪布達娃次仁對中新社記者稱,他所在的桑耶寺便是一座見證了西藏佛教與中原文化融合發展的千年古剎
  • 「十三五」期間西藏水土保持工作綜述:守護高原綠水青山 打造生態...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守護高原綠水青山,堅持綠色發展,是新時代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指出,保護好青藏高原生態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 世界屋脊「神秘西藏」十大未解之謎
    中國西藏自治區位於西南邊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有著「世界屋脊」之稱。
  • 走進「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圖)
    這是12月4日在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拍攝的瑪旁雍錯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這裡群山巍峨、河流縱橫、湖泊密布,處處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