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學習的重點是得筆法,得筆法者就會一通百通

2020-12-22 藝素簡

書法和寫字是有區別的,在這個問題上,懂書法的人都是認可的。雖然很多人有疑問,書法不就是寫字嗎?用筆不就同拿筷子嗎?用得多了自然就會。

毛筆不同於硬筆的一點,就是硬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拿起來就寫,但是,毛筆就不同了,很多的時候,初拿毛筆的人是寫不成點畫的,毛筆的筆頭時而左時而右,用不按照他們的意願行動。

清朝書法家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也說:「書重用筆,用之存乎其人,故善書者用筆,不善書者為筆所用。」用筆如用獵鷹,得筆者是筆的主人,不得筆者筆成了他的主子。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書法鼻祖蔡邕說過一句話,「惟筆軟而奇怪生焉!」正是由於毛筆的筆頭是軟的,因為軟就沒有支撐力,用筆的時候不能像用硬筆那樣直接用力,而是要用巧力。董其昌所說「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用毛筆不是壓得住筆,而是要提得起筆,所以我們漢語的寫字就有了「提筆寫字」這麼一個詞。

張旭 二月八日帖

但是蔡邕所說的「奇怪」,不是初次拿筆寫字的人,出現的不同於硬筆的奇怪現象。而是行為筆頭的軟彈,使用起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狀況。當然這些現象中,有好的現象,也有不好的現象。

所謂得筆,也就是駕馭毛筆,控制毛筆的能力,說白了就是讓毛筆聽話的能力。如果你的毛筆訓練的如同獵人訓練的獵鷹那樣聽話,王羲之那樣的法帖你也能寫!這麼說來,毛筆運筆時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算正確的呢?

蔡邕 熹平石經 殘經

這就提到董其昌所說的「提得筆起」,為什麼不讓毛筆隨意運行,而要提著它呢?董其昌給出了答案:「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使毛筆不會倒下,那有什麼好處?還記得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中,張旭對他傳授筆法時的對話嗎?

顏真卿問張旭用筆的神妙之法是什麼,張長史說他的筆法得於他老舅陸彥遠。陸彥遠說他自己雖然用了很深的功夫,但是墨跡一直不能達到絕妙的程度,後來褚遂良原因,褚河南說「用筆一定要象印印泥一樣」。

顏真卿 三表記 局部

張旭聽了不是很能理解,後來去江邊,看見一大片沙灘,勾起了他書寫的欲望。便一個尖利的東西刻畫書寫,那種勁險明麗真實妙不可言。從此便悟出了書法用筆,就是要藏鋒點畫中,使點畫沉著勁險,呈欲透過紙背的感覺。

書法的法就是這個中鋒,蔡邕叫它「藏鋒」,褚遂良叫它「印印泥」,張旭叫它「錐畫沙」,懷素叫它「折釵股」,顏真卿叫它「屋漏痕」,柳公權叫它「筆正」,董其昌叫它「提得筆起」。凡作書都要中鋒,這是書法的規矩、法則。其他的手法一定是在中鋒狀態下的運動。

褚遂良 陰符經局部

掌握了中鋒立筆的方法,篆隸楷行草,任何的書體,都不失規矩。至於有人說某某聖人書寫的法帖看著象側鋒,這真是沒看準確,即便真有也只是白璧上的微瑕。但是對於學習者來說,這是不能學的。就如同白璧上的就算是「微瑕」,不學它,努力克服它,它還存在呢,更別說還要學它!

董其昌放歐陽詢千文冊

不知道張旭是不是覺得今天的人會不相信草書也用中鋒,於是他說了,「真草用筆,悉如畫沙,點畫淨媚,則其道至矣!」草書真書都用錐畫沙的方法,真書包括篆隸楷,也叫做正書。當真是,掌握了用筆的法則,也就是得了筆,五體也就全通了。

可見,書法的規矩就是中鋒,掌握了中鋒狀態下的各種運筆方法,提按頓挫、執使轉用,就叫得到了筆法。

相關焦點

  • 有沒有筆法是書法的標誌,能不能寫出個人風格,結字才是關鍵
    每一個學習書法的人或許都有一個美好的夢,總想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寫出自己的風格來。如果沒有,你肯定也會對自己鍾情的字帖有一種疑問,這種書法作品怎麼就會在人人寫毛筆字的時代脫穎而出了呢?小時候寫字,聽到別人誇字寫得漂亮,心裡就暗自高興。
  • 書法筆法論
    這就產生了書法評價或欣賞的最基本的藝術標準,筆法要正確,不能有筆病,這是書法及格不及格的門檻。筆法是最難以掌握的技術,又是最為重要的環節。系統、紮實而長期不間斷的筆法訓練是書法藝術的基本功,沒有捷徑,無法投機取巧。從歷史上評價書法作品時有「得筆」及「得執筆法」等評語來看,不是任何書法家都能有此褒獎的,有些很有名的書法家在用筆方面是被指有缺點的。
  • 紙上談兵:書法的基本理論及十大「筆法」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一 書法的基本理論書法在我國歷史悠久,愛好者甚眾,唯其如此,流派紛呈,理論術語特別多。但是最好不要把它神秘化(如說什麼長橫的「藏鋒」「回鋒」形成了太極圖的軌跡之類,這些大而不當的無稽之談,視作娛樂即可),對初學者來說更是如此,看再多理論都是紙上談兵,歸根結底還是得加強實踐練習。
  • 法帖臨摹:唐後學習書法的無奈之舉|歐陽詢|筆法|顏平原|虞世南|晉...
    看看人家這排場,皇帝李世民親抓的重點項目,重點班,這是第一個光環。  再來看教頭(相當於高研班導師),都誰呢?虞世南、歐陽詢,那可是書法史上一等一的高手,現在誰再自信大概也不敢說比這兩位厲害,其實後來還有一位厲害的角褚遂良也出任過教頭。「初唐四家」有三位在這個班教學,這是第二個光環。這還不算,咱們再看看人家用來臨摹的字帖!咱們不是老是認為自己的字帖哪個印刷得好啊,高級啊,前無古人。
  • 沈尹默告誡書法愛好者:間架結構是死的,掌握筆法才能成書法家
    一般書法愛好者學習寫字,都喜歡從間架結構入手,而不是從點畫上去下功夫。這種學習方法,由來已久,因為按照傳統書論,這是一種便捷方法。古人通常更重視字的整體結構,認為「先學間架,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馮班《鈍吟書要》)。
  • 王羲之書法筆畫質量如此高,如「萬歲枯藤」,他用的是什麼筆法?
    先對前面的內容做一個小總結:第一節講「點」,是告訴你「點」是所有筆畫的縮小版,掌握「點」的筆法,再學其他筆畫基本就沒有什麼筆法問題了。在其中我著重講了王羲之一個重要的筆法,讓你輕鬆寫出一個「點」。第二、第三節講了王羲之的起筆、收筆的重要筆法。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提按」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筆法,很多人練書法都是從「提按」開始的。提筆點畫細,按筆點畫粗。「提按」結合,運用恰當,便能寫出和字帖上類似粗細的筆畫,所以它一直是很受近人推崇的一種筆法。嚴格地說,用筆法寫成的字才是『書法』。」而中央美院的博導、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藝術學院院長邱振中先生,則認為「絞轉」才是最重要的筆法,他認為宋代以後「絞轉」筆法失傳,改為以「提按」為主,導致後人書法成就平平。
  • 什麼是中鋒與偏鋒,寫書法時又該如何使用這兩種筆法呢?
    筆法是書法學習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最初學習的內容。掌握不好筆法,就等於漢語沒學好漢字,英語沒學全字母,是無法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的。許多初學者在初學筆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中鋒與偏鋒的說法,它們也是最基礎的筆法。那麼到底什麼是中鋒與偏鋒呢?
  • 25篇常用漢字的草書筆法字帖,楷書對照示意,書法學習進階之選
    一般人在練習書法之初,往往多是找來字帖臨摹,能夠模仿得一模一樣就很滿足了。因此,往往停滯在字法階段的人還是比較多的。眾所周知,一幅書法的好壞,還要看整個畫面的構圖美。好看的字湊在一起,不一定是好的書法。相反的,有時候個別的字不算好看,但整幅作品卻能使人賞心悅目,這就是章法的作用。
  • 筆法的秘訣是什麼?
    一.筆法的秘訣是什麼? 筆法既不神秘也不難,只要了解了三組關係,就能快速掌握,創造出千變萬化的效果。筆法自古以來就被神秘化,實際上再簡單不過。把筆法這個問題搞清楚了,中國書法的問題就解決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分別是構成的問題和人的問題。
  • 乾隆皇帝書法欣賞,筆法瀟灑飄逸,行書堪比書聖王羲之!
    乾隆皇帝在治國方面也是非常的有才華,算是一位明君,而乾隆皇帝平時也喜歡收藏古代名家的字畫,因此乾隆皇帝的書法也是非常的漂亮,一位皇帝能把中國的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那是非常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學習,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乾隆皇帝的書法真跡呢?甚至在沒有看到乾隆書法作品時大家也會質疑,難道一位皇帝能把中國的書法寫得有多好?
  • 丁祥紅行書創作的新風向,筆法自然流暢,結體行雲流水,真書法也
    《綠蔭亭集》中說:「字有疏密,密處緊腠理,疏處展丰神,語默動靜、寒暑、生殺之機寓焉,非通乎人情,得乎天理,未可與於斯。」因而,疏密得宜則結字熨貼,在結體中通過用筆的長短、大小、肥瘦等開合伸縮的方法表現出來。凡獨體字結體難於密,合體字結體難於疏,而重疊字忌過長,橫疊字忌過闊,掌握好開合伸縮,那麼結體就會疏密得宜,修短合度。
  • 劉曉慶曬書法:影壇常青樹再現才藝另一面,筆法遒勁有力寫得好!
    前2張照片是劉曉慶於庚子年春剛剛創造完成的書法,一幅書法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另外一幅書法則是「寧靜致遠」。大家都知道,劉曉慶是一位表演藝術家,是影壇的常青樹,可是最近的劉曉慶卻常常大秀書法,而她的書法也是寫得非常好,筆法精道有力,遒勁有力!
  • 書法創作須具備三法:筆法墨法章法,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十分重要
    草書,書法藝術最高境界。草書創作最難,一件高境界的草書作品不僅體現書法家的技能功夫,書法創作基本「三法」筆法、墨法、章法,還有一點也十分重要,是草書創作必須掌握的書寫動力,那就是節奏。書法書寫節奏在所有書體都有所要求,相對而言,草書、行書最講究節奏。
  • 褚遂良的筆法是如何形成的
    褚遂良傳世書法以楷書為最,唐代張懷瓘《書斷》以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及陸柬之四人隸書(楷書)並列「妙品」。元代虞集則謂:「楷書之盛,肇自李唐。若歐、虞、褚、薛,尤其著名也。」後世皆以褚遂良為初唐書法之代表,列為「初唐四家」之一,更將其稱為「廣大教化主」。褚遂良為什麼會得到這樣高的評價呢?筆者以為褚遂良最重要的貢獻之一是調和南北、裁剪唐法,本文也對他筆法的形成過程做了分析。
  • 孫過庭書譜超清長卷及筆法解析
    宋米芾以為「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孫過庭專習王羲之草書,筆法精熟,唐代無人能與他相比。這是對書法基本技法的很切要的總結。另外,「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亦是學習書法的方法,「察」就是研究,「擬」就是模仿,是很重要的學習書法的方法。
  • 顏真卿書法《多寶塔碑》遒勁的筆法和穩健的結構
    遒勁的筆法。筆法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書法基本用筆方法即起、行、收、提、按;二是書法在藝術實踐中在筆勢、筆意方面都有獨特風格的用筆方法。我們在這裡分析的是後者。《多寶塔碑》的筆法以「遒勁」二字統之,其象徵意味已在其中。
  • 新疆書法博士牛子老師,漢字寫出書法藝術美,單字放大筆法漂亮!
    那肯定聽說過牛子老師的名字吧,而且也見過牛子老師的書法作品,牛子老師的書法真的非常的漂亮,而且憑藉自己的書法還成功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牛子的書法作品,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字也太漂亮了吧,雖然只有幾個大字,但是我們從這幾個字中看到了中國傳統書法的藝術美,很多懂書法的朋友也從這幾個字中看到了我國魏碑的書法影子,看來牛子老師平時也非常的喜歡魏碑書法,這功底真的是太漂亮了,筆法圓潤,力透紙背,讓我們領略到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看到這樣的字以後大家是不是對牛子老師的書法更加的喜歡呢?下面我們把牛子老師書法單字放大欣賞,看看會有什麼新的發現!
  • 油畫藝術:黃賓虹之筆法理念,值得學習!
    淥龍鈛潡唊樺枰咺諏穩鶺豌鵁舊銨咩訣撓鴔瀜儠櫈燏賾鹼訨橲呆滜閅蹯請瘳圬鬩溠嬦幈穎莝瞚樑蘋彉齠戊鬵竘蹅傪他對傳統筆法的總結主要在以下五個方面,這些筆法觀的基點是建立在書法用筆基礎上的。錖橪軂虌銛鷟啟篧穴嘢歓軞偋舯拶啻促痚蝅八瑁囂杈椱驓銖澱纗丿崝歎攜騬渾喁關窨謭柆懗矡銠頒郌骺嫗菻伺璻慆
  • 徐靜蕾的書法進步明顯:各種字體隨意轉換,對王羲之筆法領悟極高
    徐靜蕾喜歡水彩繪畫,同時也喜歡在自己的空間分享一些書法作品。近期有不少網友聊到徐靜蕾的作品,翻開她以前的作品和現在的作品對比,筆者發現徐靜蕾的書法作品又有了明顯的進步,而且進步的空間非常大。短短幾年,徐靜蕾的字體就已經有了質的改變,寫出來的作品更隨意了,而且各種字體隨意的轉換毫無壓力,這一點似乎和王羲之的筆法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