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書法筆畫質量如此高,如「萬歲枯藤」,他用的是什麼筆法?

2021-01-10 書法家

先對前面的內容做一個小總結:

第一節講「點」,是告訴你「點」是所有筆畫的縮小版,掌握「點」的筆法,再學其他筆畫基本就沒有什麼筆法問題了。在其中我著重講了王羲之一個重要的筆法,讓你輕鬆寫出一個「點」。

第二、第三節講了王羲之的起筆、收筆的重要筆法。不要小看起筆和收筆,書法筆畫專不專業,質量高不高?主要看筆畫的「兩頭」——起筆、收筆。

如果你練了很多年書法,字寫得還是不漂亮,多從自己的起筆和收筆找找問題。力道啦,筆法問題啦,這些起筆收筆問題,都可能導致你寫的字不漂亮。

如果說前幾節講的是書法的「面子」——起筆、收筆,那這一節我們要講書法的「裡子」,怎樣提高書法筆畫的質量?王羲之那種「萬歲枯藤」的筆法質量是怎麼寫出來的?他用的是什麼筆法?

噹噹當……敲敲小黑板……下面開時講重點……

相關焦點

  • 書法課堂 衛夫人如何教王羲之書法
    "橫"如千裡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撇"如陸斷犀象。"弋"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
  • 王羲之號稱「書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很高,他的書法好在哪裡?
    在衛夫人的言傳身教下,王羲之熔古鑄今,書法水平穩步提高,到後來自成一格,成為一代開宗立派的大師,被譽為「書聖」,在書法史上有極高地位。關於書法,衛夫人有一句名言:橫如千裡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撇如陸斷犀象。折如百鈞弩發。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雷奔。橫折鉤如勁弩筋節。
  • 書法作品氣脈不通,試試這種筆法!在蘭亭序中,王羲之多次使用
    書法作品好不好,氣脈通不通很關鍵! 氣脈通不通是一種感覺。有人即使把所有的筆畫都用遊絲連接,氣脈也還是不通。 什麼是書法的氣脈相通? 古人認為「氣」才是生命的本源,有「氣」才有生命。
  • 「書聖」王羲之的誕生,衛夫人只用了三個筆畫
    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其門下,學習書法。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更是三堂人生課,這"三堂課",化簡而言,主要是三個筆畫。我第一次看到衛夫人的《筆陣圖》時,也嚇了一跳,因為她留下來的記錄非常簡單,簡單到有一點不容易揣測。譬如說,她把一個字拆開,拆開以後有一個元素,大概是中國書法裡面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點。
  • 「提按」的筆法王羲之經常用,卻為何受到眾多書法博導的鄙薄?
    「提按」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筆法,很多人練書法都是從「提按」開始的。提筆點畫細,按筆點畫粗。「提按」結合,運用恰當,便能寫出和字帖上類似粗細的筆畫,所以它一直是很受近人推崇的一種筆法。可是,「提按」的筆法卻受到很多人不少書法博導的鄙薄,如孫曉雲、邱振中、陳振濂等人。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央美院博導孫曉雲女士認為「提按」的筆法是錯誤的,「捻管」(「轉筆」)才是最重要的筆法。她說:「以右手『經典』執筆法有規律地來迴轉動毛筆,令筆畫縱橫自如的方法,即是『筆法』。運用這種筆法,即是『用筆』。
  • 衛茂漪:王羲之老師的「簪花小楷」
    《法書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裡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   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這段話在表面上看,似乎書法只有用筆和結字兩大要素。險些被這兩大因素矇混過去的還有一更重要的因素。王羲之的族孫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用這麼一段論述:「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提出書法的妙處在於書法能表字外之意,也就是有神採。但是神採和字形都有,才可以與以往寫得好的人相提並論。
  • 中華書法之美5:漢字書法的筆畫之美
    中華書法之美5:漢字書法的筆畫之美: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筆畫按書寫方法可分為八大基本筆畫:橫、豎、撇、捺、點、折、鉤、提。由於這八種基本筆畫在具體字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長短不同,角度不同,所以又分別具有不同的形態,千姿百態,妙不可言。
  • 王羲之唯一的真跡,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是「書法國寶」!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其書法真跡更是價值天價,王羲之的真跡之所以極為稀少的原因是多重的。《萬歲通天帖》長卷直到梁武帝與後世的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才基本確立了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直到此時王羲之的真跡已經入鳳毛麟角了。
  • 顏真卿書法《多寶塔碑》遒勁的筆法和穩健的結構
    遒勁的筆法。筆法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書法基本用筆方法即起、行、收、提、按;二是書法在藝術實踐中在筆勢、筆意方面都有獨特風格的用筆方法。我們在這裡分析的是後者。《多寶塔碑》的筆法以「遒勁」二字統之,其象徵意味已在其中。
  • 王羲之最後的經典:方寸之中,毫釐之間極盡圓轉筆法之能事
    《寒切帖》是唐人雙勾填墨摹本,整體看書體不露鋒芒,墨色淡雅,如煙如霧,雖是唐人摹本,卻傳達出了晉人特有的消散衝融之美。《寒切帖》中的簡約筆墨,雖非真實墨跡跡,然字該貼似如真品浮現,充分顯示鉤摹者對王羲之字形的理解,一定是一位王字的追隨者。帖中字間字跡墨痕寂寥滄桑,昔日王羲之的神採躍然紙上,更具儒雅風流!
  • 王羲之唯一的書法真跡,據說曾陪葬武則天,如今重見天日!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神」一般的存在,在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文化環境與社會環境對於藝術家的塑造是至為關鍵的,他也生在了一個書法世家,他的老師,朋友都是當代的頂級書法家。所以,王羲之的成功的必然的,加上他的穎悟,他對於書法的大膽創新,使之成了為了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宗師級人物。
  • 252集王羲之行書教學視頻,純乾貨!|王羲之|行書|蘭亭序|筆法|書法|...
    筆法是書學中的核心內容,而魏晉時期的筆法在其中是最具高度的,以王羲之為代表,古代書法家大都取法王羲之,如張旭、褚遂良、顏真卿、趙孟頫、米芾等。王羲之確立了書法藝術的獨立品格,使書法具有了「以形寫神」的表達功能,因此,王羲之書法成為了後世各代取法的源頭活水。
  • 衛夫人到底和王羲之說了什麼?
    王羲之,眾所周知,是中國最著名的書法家,寫下「天下第一行」-《蘭亭序》,以及大量書法精品,將中國書法藝術水準推到了巔峰。他的成就,當然離不開恩師衛夫人的教導。談起衛夫人與王羲之的師生情誼,不得不說起她教授王羲之的三堂書法課,更是三堂人生課。
  • 書法筆法論
    線條的質量從根本上決定書法的質量,有什麼樣的線條,就有什麼樣的書法,線條不合格,就絕不可能產生好的書法作品。線條的抽象美是書法藝術的生命和靈魂。王羲之《其書帖》 羅振玉藏質感的線條或筆法在書法藝術中具有特殊與基礎的地位,既是結字的基本要素,又構成書法藝術欣賞或評價的獨立對象和內容。
  • 紙上談兵:書法的基本理論及十大「筆法」
    雖然說「紙上談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恭行」,寫好書法更重要的是練習;但是,了解一些書法史上理論知識,不僅能答疑解惹,也會對實踐練習起到一些益處,更何況這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既然如此,今天我們就略講一講書法的基本理論及用筆上的一些術語。
  • 【龍靈書道】筆法和結字是什麼關係?總結:四度三原則
    明白清楚的看透筆法到底是什麼,對書法的臨學和創作,無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自古至今,尤其是唐以後,對書法技法的認識上,有一味的講求筆法,過分強調筆法,拔高筆法的傾向。 一些書論甚至強調字法(結構及造型)和章法由筆法生發。
  • 不懂王羲之如何中鋒用筆者,即未入書法之正途
    王羲之遠宦帖對於王羲之這些經典之作,卻被一部分人說成是側鋒用筆,依據是起筆時明顯由細漸粗的筆畫,還有各個粗細不均的線條。這些人對於中鋒線條的認識,僅處於初級階段。十七帖 局部 這樣的人肯定不懂書法的筆法,筆法的應用基礎是毛筆的軟。蔡邕說過,「惟筆軟則奇怪生焉」,就是因為毛筆是軟的,所以能生化出各種各樣不同尋常的變化。
  • 書法的筆畫與基本形態不解決,神採又從何談起?
    書法的筆畫與基本形態不解決,神採又從何談起?鄧石如隸書四條屏明末清初大書法家宋曹工書能文,對書法造詣很深,尤其是他著的《書法約言》,被奉為書法理論的經典之作。在《書法約言》中,宋曹有論書法筆畫與神採關係的一段,很精準:楷法如快馬斫陣,不可令滯行。
  •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主席張華慶在上海接受華文網華文頻道專訪
    歐陽詢有楷法「 八訣」,掌握好這「八訣」,才能領悟楷書妙旨[點]如高峰之墜石,[臥鉤]似長空之初月,[橫]若千裡之陣雲,[豎]如萬歲之枯藤,[斜鉤]勁松倒折,落掛石崖,[橫折鉤]如萬鈞之弩發,[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捺]一被常三過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