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唯一的真跡,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是「書法國寶」!

2020-12-22 三餘書社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其書法真跡更是價值天價,王羲之的真跡之所以極為稀少的原因是多重的。

在兩晉一直到梁武帝時期,王羲之的書法並不受推崇,這個時代人們崇尚一種「筋肥骨瘦」以及開合爽利之風,所以這個時期鍾繇與王獻之的書法乃是時代主流。

《萬歲通天帖》長卷

直到梁武帝與後世的唐太宗的推崇,王羲之才基本確立了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直到此時王羲之的真跡已經入鳳毛麟角了。

到了唐武則天時期,王羲之的真跡更是難尋,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候王羲之的後人出現了,他叫做王方慶,當時只是一個小官,為了邀寵,他將自己的家族真跡,進獻給了武則天。

王方慶是王羲之的後人,他的這件王羲之家族真跡,有王導、王曠、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等數十人的墨跡十卷,是曠世之寶。

《萬歲通天帖》長卷

武則天得到這件真跡之後,極為喜愛,並且請了當時最負盛名的高手匠人,將這件長卷作品進行「雙鉤臨摹」。並且取名《萬歲通天帖》。

唐代的「雙鉤臨摹」對於摹者技法要求甚高,並不是簡單地將字形描摹出來,然後填墨那麼簡單,而是能通過專業技法,採用相同紙張,連墨色的層次以及濃、淡、幹、溼都能還原出來。

這種技術處理,完全達到了跟原作幾無二致的狀態,所以基本可以認為是真跡了。後來武則天將王方慶進獻的這件作品歸還,這件作品在王方慶的手中失傳,成為了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重大懸案。自此僅有武則天「雙鉤臨本」存世。此作可以基本認為是王羲之唯一的真跡,也武則天生平最愛,最後差點隨武則天陪葬了!

《萬歲通天帖》長卷

這件「雙鉤臨本」在後世的流傳過程當中,經過兩次火燒,如今存世僅有7件作品,然後儘管只有七件作品,仍舊不妨礙他是唯一最為接近王羲之真跡的作品。

後世之人想探究「晉人筆法」,這件《萬歲通天帖》是繞不過去的一件真品。很多人學習書法不得筆法,所以練字多年仍舊不入門。

張彥遠在《法書要錄》中談到了筆法的傳承順序,從蔡邕開始一直傳到了晚唐,沒有斷絕,而王羲之家族則是筆法傳承的核心,也是書法的筆法最為豐富的時代,所以我們常說,當你對於晉人筆法有著通透的掌握的時候,再去學習別家書法,則能真正的遊刃有餘。

《萬歲通天帖》長卷

趙子昂說「用筆千古不易」,用筆的方法1000年來都沒有變過,其豐富性在晉人王羲之家族那裡最為豐富,後世之人無不從王羲之這裡汲取營養,虞世南得其蕭散、歐陽詢得其險絕、褚遂良得其嫵媚、米芾得其多變、董其昌得其散淡,而這些豐富性的源泉就在這本《萬歲通天帖》當中。

這件《萬歲通天帖》集合了王羲之家族眾人的法書,是中國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神物」。如今,這本帖,藏於《遼寧省博物館》,是其「鎮館之寶」。

《萬歲通天帖》長卷

如今,我們將這件作品按照原作比例進行1:1複製,採用超高清的宣紙還原技術,將此作完整複製下來,達到了跟真跡無二的狀態。

欲購這件《萬歲通天帖》長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萬歲通天帖》長卷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唯一真跡《喪亂帖》,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卻在日本博物館
    如今已知的王羲之唯一的真跡,是藏於日本的《喪亂帖》,這可以稱得上「法書第一」的國寶,在唐代差點陪葬武則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書聖」唯一流傳真跡說起王羲之的真跡,或許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他寫下的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但是《蘭亭序》在歷史記載中,在唐太宗駕崩後就不知所蹤了,如今我們欣賞到的,其實是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臨摹版。
  • 王羲之唯一真跡出土,這字差點陪葬武則天,被譽為「法書第一」!
    ,很多人學習王羲之的書法始終淺嘗輒止。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不得法的原因就是沒有真跡作為參考,掌握不了其筆法規律,所以出現了千人千面的筆法問題,這是當代書法界面臨的重要問題。而王羲之真的沒有傳世墨跡麼?其實是有的!
  • 王羲之唯一的書法真跡,據說曾陪葬武則天,如今重見天日!
    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神」一般的存在,在生在了一個特殊的時代,文化環境與社會環境對於藝術家的塑造是至為關鍵的,他也生在了一個書法世家,他的老師,朋友都是當代的頂級書法家。所以,王羲之的成功的必然的,加上他的穎悟,他對於書法的大膽創新,使之成了為了一個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宗師級人物。
  • 王羲之現存的唯一真跡,差點被武則天帶進墓中,令世人無限敬仰!
    假如你隨便翻開一些古人的學習書法的一些蛛絲馬跡,鍾繇學書苦不得筆法,乃請教與韋誕,韋誕秘而不宣, 後來韋誕死後,鍾繇盜其墓,才得《筆法論》,少年的王王羲之學書不得筆法,偷窺父親王曠的用筆論,才悟出筆法之妙,而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這些人學書亦另有故事。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寫62個字,被日本視為國寶1300年
    關於他有很多有趣的典故,比如被選為"東床快婿",又因為喜歡鵝,答應了別人用自己的書法換鵝的請求。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非常多,草書、行書、楷書他都有涉獵,書法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王羲之早年曾跟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辦了一批獨立的學校。
  • 蘭亭序真跡,是李世民騙來,還是從隋朝接收?是否真的陪葬昭陵?
    眾所周知,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是中國書法中的極品,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而目前我們見到的《蘭亭序》全部都是摹本,真跡據說被唐太宗陪葬進了昭陵。可是到了唐末,藩鎮割據,朝廷詔令比廢紙還不如。郗昊的姐姐嫁給了王羲之,女兒嫁給了王獻之,可謂親上加親。同時,他本人也是書法家,《蘭亭序》到他手裡,倒也不算意外。郗昊死後,把《蘭亭序》等一大批墨寶給自己陪葬,他的墓建在鎮江丹徒境內。兩百年後陳朝建立,陳軍士兵掘開郗昊的墓,讓《蘭亭序》真跡重見天日。而陳世祖陳蒨的次子陳伯茂酷愛書法,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雖28字卻珍藏在臺北博物院,不輸《蘭亭序》
    文 / 小白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說到中國的書法文化,大家肯定會非常的感興趣,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此時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吧?特別是他的行書作品更是無人能超越,《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說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想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特別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到底寫得有多美吧?今天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不輸《蘭亭序》。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王羲之唯一的真跡,只有62個字,幾千年前被日本收藏,奉為國寶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03,閱讀約3分鐘王羲之,一位站在中國書法史巔峰的人物,《蘭亭序》是其巔峰之作。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沒有之一。《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寫的。內容是描寫自己和朋友在蘭亭聚會的情景。
  • 王羲之真跡終於現身了,傳說這幅字已殉葬武則天,原來尚在人間!
    王羲之的書法在中國書壇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從中國的梁代楷書,王羲之便已經幾乎確立了「書聖」的地位,到了唐代太宗皇帝的加持,王羲之的地位更是無人能及。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王羲之的書法也的確能夠擔當得起書聖的美名。如果要問王羲之的書法風格是是什麼,確切的答案就是「沒有風格」。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是真的嗎?僅28字,乾隆蓋了170個印章
    在眾多王羲之的眾多墨寶中,有一件書法不僅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更可以可謂是堪稱神作,名曰《快雪時晴帖》,這是王羲之唯一現世的書法真跡,行書四行,共有28字。其中清朝皇帝乾隆甚至對王羲之的這幅書法,喜愛到了無可阻擋的層次,竟然一口氣蓋了172個印章!
  • 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為什麼沒有真跡傳世?
    其實不僅是《蘭亭序》真跡沒有傳世,包括我們常見的王羲之的碑帖也都是臨摹本,因為王羲之的真跡一件都沒有流傳下來。很多朋友就疑惑了,為什麼影響中國書法千年的書法大家,竟然沒有真跡傳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第一次被大規模的銷毀是在東晉末年,當時桓溫之子桓玄操縱朝政,可惜只做了幾天皇帝就狼狽下臺,最可恨的是他在倉皇逃跑之際,竟把王羲之的真跡全都扔進了長江。
  • 流失日本的4幅書法作品,一幅是王羲之真跡,如今價值連城!
    大家肯定會想到書聖王羲之,還有楷書鼻祖鍾繇,趙孟等知名的書法家,正是在這些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傳承,不僅影響著我國的後世書法愛好者,就連日本這樣的國家也非常的喜歡收藏中國古代的字畫。今天小七就給大家介紹4幅流失日本的古代名家作品,其中一幅那可是王羲之書法真跡,如今價值連城。
  • 一代書聖王羲之,流傳至今的都非真跡,他為何沒有真跡傳世?
    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神一樣的人物,他的臨摹品諸多,真跡自然不會太少,那麼王羲之的真跡都去哪兒了呢?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一千多年來,人們對王羲之字體的喜愛和崇拜,才導致了真跡的毀滅殆盡,而罪魁禍首就是那些聚斂王羲之書法的帝王們。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學習書法的初學者剛開始都學過「永字八法」用筆法,「永字八法」這個字包括了點、橫、豎、鉤、挑、撇、短撇、捺等八種筆法,相傳這一筆影響後世的用筆法,就是王羲之發明的。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書聖」唯一遺留真跡,卻在千年前流入日本,如今是日本鎮國之寶
    說起我們中國的書法,自然而然想起的是東晉的「書聖」,也就是王羲之,王羲之可以說從古至今最為被傳頌的書法大家了。王羲之是現在的山東臨沂人,曾擔任東晉朝廷許多的要職,比如寧遠將軍、刺史、內史等等,而最被後人熟知的自然是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可以說王羲之說自己世界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可是讓我們後人感到十分沮喪的時候王羲之現存的唯一一幅真跡居然還不在我們中國本土,卻流落到了日本人,如今更是成為了日本人的鎮國之寶。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只有62個字,卻在日本珍藏1300年!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在我國非常的受歡迎,在日本同樣得到了重視,要說中國最有名的書法家很多人都會想到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那真的在書法界可以說是神話,沒有人能超越,而說到書法界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國沒有保存王羲之的書法真跡
  • 王羲之只留一張書法真跡,卻流落海外1300年,至今被日本收藏
    中國書法主要有5種書體:篆書體、燕書隸書體、楷書體、行書體、草書體,歷史上書法名家各有所長,其中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擅長隸、草、楷、行各體,在國內國外都享有盛譽。如果書法界也有一條鏈的話,那王羲之應該站在這條鏈的頂端。他創作了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的《快雪時晴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還有《初月帖》、《奉橘帖》等經典之作。
  • 臺北故宮展出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上百個印章
    東晉琅琊臨沂人王羲之的書法了得,現代著名鑑藏家黃錦祥盛讚:「書聖(王羲之)書跡,神韻超逸,歷久彌珍!」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但《蘭亭集序》真跡流傳千百年,現已不知所蹤。
  • 書聖王羲之書法真跡,珍藏在日本博物館,藝術美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名家的喜歡,但是讓很多網友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已經不知下落,這也是書法界的一大遺憾,雖然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下落,但是王羲之的另外一幅書法真跡卻尚存,看到這裡以後各位書法愛好者是不是也非常的高興呢?那麼王羲之的這幅書法作品是哪一幅書法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