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唯一的真跡,只有62個字,幾千年前被日本收藏,奉為國寶

2020-12-22 甜甜萍的紀實

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德)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03,閱讀約3分鐘

王羲之,一位站在中國書法史巔峰的人物,《蘭亭序》是其巔峰之作。被公認為「天下第一行書」,沒有之一。《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寫的。內容是描寫自己和朋友在蘭亭聚會的情景。內容共327字。很自然,很自然。而且,它改變了結構和筆法。匠心獨運,但也不是沒有人為安排的痕跡。

最神奇的是,全文20多個「之」中,沒有一個是用同樣的方式寫成的。然而,原《蘭亭序》卻在唐太宗去世後成了一個謎。關於《蘭亭序》的下落,有兩種說法。一是被李世民帶到昭陵,但陶文在發掘昭陵時沒有發現。二是至今仍葬於武則天李治乾陵。

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所看到的《蘭亭序》是後人抄襲的,並非真跡。那麼,目前存世的王羲之書法真跡有沒有呢?沒錯,最被認可的就是目前收藏在日本皇宮(負責管理宮廷事務)的「喪葬貼紙」。

《喪結》流傳有序,由鑑真東渡帶到日本。它被公認為王羲之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四鸞帖》共8行62字,筆法細膩,身部,側姿多,具有超常遲滯,瀟灑的特點。仔細一看,發現它的字體與蘭亭序的流暢,渾然一體不一樣。

究其原因,帖子描述了王羲之得知祖墳被毀的悲憤心情。全文如下:「羲之是第一個得知祖墳被毀的人。混亂的損失極其嚴重。墓穴先被下毒,後被下毒。追他是很酷的。被消滅的人數。疼痛深入心臟和肝臟。我能做些什麼呢?雖然馬上修好了,但並沒有得到奔馳。悲傷和毒害變得越來越深。我能做什麼?我覺得被紙噎住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習主席第一站就到了。「。

在日本人眼中,「悼念貼紙」是至高無上的國寶,他們對此推崇備至:此貼紙用紙類似白麻紙,縱向有條紋,採用雙鉤填墨法複製。第一行的末尾,「杆」的右側,有「僧右」二字的左半部。

進一步研究《石鸞帖》的寫作特點,可以發現其寫作風格十分豐富。首先,擺動幅度較大的折斷線軸,怪異連接的再現,線軸之間的微妙配合,放大後的筆直力度,形體的縱長,輕重緩急的變化極為豐富,完全擺脫了隸書和章草的殘存。

「喪葬貼」被帶到日本時,被聖武天皇收藏。聖武天皇去世時,光皇后將「喪葬貼」贈予奈良東大寺正倉院。然而,就在20年後,「喪葬貼」又被送回,藏在宮殿中至今。值得一提的是,《喪葬貼》於2006年回歸中國,並於當年3月在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展出。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真跡:寫62個字,被日本視為國寶1300年
    他的作品有《姨母帖》、《橘帖》、《快雪時晴帖》,還有《黃庭經》、《曹娥碑》,以及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可以說是王羲之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雖然只是草稿,卻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一共寫了324個字,300多個字已經成為傳說中的珍品,現在的人已經沒有機會看到原作了。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只有62個字,卻在日本珍藏1300年!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在我國非常的受歡迎,在日本同樣得到了重視,要說中國最有名的書法家很多人都會想到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那真的在書法界可以說是神話,沒有人能超越,而說到書法界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在我國沒有保存王羲之的書法真跡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王羲之唯一真跡《喪亂帖》,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卻在日本博物館
    說起王羲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他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後世尊稱其為「書聖」。他曾師從衛夫人,在書法上博採眾長,推陳出新,擅長隸書、草書、行書、楷書,尤以行書著長。然而,儘管王羲之書法作品十分優雅飄逸遒美健秀,引得不少人前來收藏臨摹,但其實隨著政權更迭,王羲之很多的真跡早就在輾轉中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 王羲之只留一張書法真跡,卻流落海外1300年,至今被日本收藏
    中國書法主要有5種書體:篆書體、燕書隸書體、楷書體、行書體、草書體,歷史上書法名家各有所長,其中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擅長隸、草、楷、行各體,在國內國外都享有盛譽。如果書法界也有一條鏈的話,那王羲之應該站在這條鏈的頂端。他創作了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的《快雪時晴帖》、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還有《初月帖》、《奉橘帖》等經典之作。
  • 王羲之唯一的傳世書法真跡,卻流落日本1300多年,日本卻拒絕歸還
    一天晚上,王羲之深夜在房間裡練習寫字,忽然有個老神仙飄進他的房間,老神仙看到王羲之的字後覺得寫得很好,忍不住讚賞起來,便在王羲之手上寫了一個字,告訴他將來要學到這個字的秘訣,老神仙說完就走了,他給王羲之寫的字就是「永」。7歲時,王羲之跟隨女書法家衛夫人臨摹書法至12歲。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是真的嗎?僅28字,乾隆蓋了170個印章
    在眾多王羲之的眾多墨寶中,有一件書法不僅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更可以可謂是堪稱神作,名曰《快雪時晴帖》,這是王羲之唯一現世的書法真跡,行書四行,共有28字。其中清朝皇帝乾隆甚至對王羲之的這幅書法,喜愛到了無可阻擋的層次,竟然一口氣蓋了172個印章!
  • 王羲之唯一傳世書法,雖62字卻寫出藝術美,珍藏在日本博物館!
    說到王羲之最有名的書法代表作那就是《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無論是筆法還是字體結構都達到了藝術美,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而王羲之除了《蘭亭序》外還寫了很多書法作品,比如《姨母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等等,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可能讓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非常的遺憾,因為如今沒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那麼世界上有王羲之書法真跡的傳世作品嗎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雖28字卻珍藏在臺北博物院,不輸《蘭亭序》
    特別是他的行書作品更是無人能超越,《蘭亭序》千年無人超越,所以贏得了很多後世書法愛好者的喜歡,而王羲之的《蘭亭序》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說到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我想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吧?特別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書法真跡到底寫得有多美吧?今天我也為大家找到了一幅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幅書法作品不輸《蘭亭序》。
  • 「書聖」唯一遺留真跡,卻在千年前流入日本,如今是日本鎮國之寶
    王羲之是現在的山東臨沂人,曾擔任東晉朝廷許多的要職,比如寧遠將軍、刺史、內史等等,而最被後人熟知的自然是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可以說王羲之說自己世界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可是讓我們後人感到十分沮喪的時候王羲之現存的唯一一幅真跡居然還不在我們中國本土,卻流落到了日本人,如今更是成為了日本人的鎮國之寶。
  • 王羲之唯一的真跡,差點陪葬武則天,如今是「書法國寶」!
    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是無可動搖的,其書法真跡更是價值天價,王羲之的真跡之所以極為稀少的原因是多重的。到了唐武則天時期,王羲之的真跡更是難尋,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候王羲之的後人出現了,他叫做王方慶,當時只是一個小官,為了邀寵,他將自己的家族真跡,進獻給了武則天。王方慶是王羲之的後人,他的這件王羲之家族真跡,有王導、王曠、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等數十人的墨跡十卷,是曠世之寶。
  • 王羲之書法真跡曝光,只有短短28個字,卻被乾隆蓋滿密密麻麻印章
    除了詩作,乾小四還喜歡收藏字畫、古玩,他自認為文武雙全。對字畫頗有研究,給自己的書房取名為三希堂,這還是有寓意的。古人云: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這個說法是鼓勵自己要不懈追求,勤奮自勉。
  •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
    日本收藏中國的十大國寶!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然而,我們都知道很多國寶在海外,真要數個一二三四,卻知者寥寥了,小編特此總結一下日本收藏的中國國寶。
  • 王羲之真跡只有28字,卻被乾隆蓋172個章!網友:就這樣被毀了!
    「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直到現在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的就是能學到王羲之書法的藝術精髓!而在王羲之的一生中除了《蘭亭序》外還有很多書法作品,比如接下來我們講的這幅書法作品就非常的有名,這幅書法作品叫《快雪時晴帖》,整幅作品雖然只有28個字,但是卻非常的珍貴,如果要是傳到現在,那肯定也是一幅無價之寶,而這幅書法作品也曾被乾隆收藏過,我們都知道乾隆也是一位書法藝術的愛好者,對於古人的字畫也是非常的喜歡,而王羲之的這幅書法真跡
  • 臺北故宮展出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短短28字,乾隆卻蓋了上百個印章
    東晉琅琊臨沂人王羲之的書法了得,現代著名鑑藏家黃錦祥盛讚:「書聖(王羲之)書跡,神韻超逸,歷久彌珍!」而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中,最有名的就是《蘭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稱號,但《蘭亭集序》真跡流傳千百年,現已不知所蹤。
  • 王羲之《蘭亭序》單字放大,有多美!(324字全文,值得收藏)
    王義之(307-365),字逸少是山東臨沂人。王義之曾經歷任秘書郎、徵西將軍庾亮參軍、江州刺史、寧遠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職,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和王會稽。傳說王羲之愛鵝,他為山陰道士寫《道德經》,山陰道士最後以群鵝送他,還傳說他以一百錢為代價為載山老姥在扇上題字等等。
  • 王羲之真跡雖28字,卻是臺北博物館鎮館之寶,地位堪比蘭亭序!
    ,但是遺憾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不知道下落何處,我們如今能看到的都是臨摹作品!不過在我國的臺北博物館裡有一幅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雖然只有26個字,但是地位堪比《蘭亭序》!如果你是書法愛好者,肯定也知道臺北博物館的作品是王羲之的哪一幅書法作品吧?
  • 《二謝帖》是王羲之代表作中的精品,但現已經是日本國寶
    王羲之《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此帖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視為國寶,為中國書法界所知不過百餘年。書法研究的歷代名家都認為此帖的章法是研究王羲之書法的最好範本,粗細,快慢,輕重節奏,筆墨韻味等在章法上是王羲之書法中的經典代表,此帖的價值可想而知。高清放大版局部1 但在日本流傳了一千三百多年,現在是日本的國寶,沒辦法回歸中國。中國政府曾交涉過很多次無果,只能享有這電子版本。
  • 揭秘王羲之《蘭亭集序》真跡的下落
    他兼善隸、草、真、行,後人在研究其書法藝術時讚譽頗多:「點畫秀美,行氣流暢」,「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貴越群品,古今莫二」,有「右軍書在而魏晉之風盡」的美譽,被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人們稱他們父子兩人為「二王」。  《蘭亭集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飄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
  • 王羲之唯一真跡出土,這字差點陪葬武則天,被譽為「法書第一」!
    很多人學習王羲之不得法的原因就是沒有真跡作為參考,掌握不了其筆法規律,所以出現了千人千面的筆法問題,這是當代書法界面臨的重要問題。而王羲之真的沒有傳世墨跡麼?其實是有的!《萬歲通天帖》王羲之有一件真跡終於問世!險些陪葬武則天,這幅字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這就是著名的《萬歲通天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