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蒙山大佛」,消失600年後神秘出現,憑什麼超越樂山大佛?

2020-12-23 文史道

第一次去蒙山看大佛,那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那是在2007年,正上大學期間。學校組織了一次植樹節活動,目的地就是蒙山大佛背後的山坡上。當時蒙山景區還沒有開始修建,道路十分簡陋,崎嶇難行,還有不少運煤的車。

道路浮土有一尺多高,窄窄的小路,錯車也必須小心翼翼才能經過。從進入羅城開始,大約顛簸行駛了40分鐘,才到達大佛腳下。

大佛的身體已經嚴重風化,頭部已經毀壞不知所蹤。所以2007年第一次看見大佛的時候是沒有頭部的。那時頭部正在修葺,搭著腳手架。蒙山景區一點光景都看不到。

蒙山大佛溯源

在蒙山景區開放之前,蒙山大佛幾乎不為人知曉,一直活在厚厚的典籍之中。

蒙山大佛在史志中記載於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9年)。北齊文宣帝高洋賜建開化寺。在寺後鑿石修路,依山鑿刻大佛。蒙山大佛經北齊五個皇帝歷時20餘年,至後主高緯時建成。

據唐代文獻記載「高二百尺」,按唐朝普通尺計算約合今63米,比71米高的樂山大佛稍低,但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鑿於公元713年早了162年,比阿富汗巴米揚大佛早了一個世紀,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摩崖石刻佛像。

佛教的寺廟與佛像石雕是佛教文化最好的載體。晉陽作為高氏政權的大本營,在當時是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高氏父子幾代對佛教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文獻記載,當時山西境內出現了諸多高僧,西方求法第一人——法顯,淨土宗前幾位創始人慧遠、曇鸞。著名西域高僧佛圖澄等都曾在山西活動傳法。

由此,開化寺的建設和蒙山大佛的開鑿,也就順理成章了。據《北齊書》《幼主高恆》記載:

「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的是當時的晉陽宮,即現在的晉源古城營村一帶。一晚上燒掉一萬盆油,光亮能照到十幾裡之外的地方,其工程耗費之巨可見一斑,同時對開鑿大佛的信念也可見一斑。

蒙山大佛重現

蒙山大佛建在開化寺的後邊,北齊年間開化寺是晉陽城的著名寺廟,也是北齊皇家寺廟之一。當時香火極盛。隋朝時改名為淨明寺,並興建佛閣以保護大佛。

到了唐宋時期,蒙山大佛在全國的地位依然很高。包括李淵、李世民、武則天在內的諸多帝王都曾駕臨過此地。如目前景區內的御駕橋,就是北漢時期劉繼元在蒙山建造的避暑宮,特在開化峪內設了御駕橋。後來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為上蒙山禮佛,也在此落駕。

更有地方志記載,當年李淵起兵太原時,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在起兵前去參拜了蒙山大佛,當晚就夢見佛光普照,以為祥瑞,從而堅定了起兵的決心。

《乾隆太原府志》卷四十八記載:「隋仁壽三年建佛閣,改淨明。時唐高祖在藩邸,至寺瞻禮,夜夢滿空毫光萬丈。及即位,復改開元。」

開化寺依山而建,分上下兩院。上寺在開化溝蒙山北峰(海拔1043米)。下寺為遠瞻大佛,距上寺之東南800米處,有北宋淳化元年建的釋迦、如來舍利塔(俗稱「連理塔」),上下兩院一南一北,隔山澗遙遙相望。

元朝末年(1368年),開化寺毀於戰火,大佛頭部掉落,古建築只留下了一座連理塔。由此,自元朝開始蒙山大佛就湮沒了,這一等就是600餘年。只到王劍霓的出現。

王劍霓,山西忻州人,喜歡歷史研究和考證,曾精心研究太原王氏族譜,撰寫了《太原王氏之根》、《太原王氏宗族考》、《太原王氏初探》等研究性的文章。

後來他在得知蒙山大佛後,開始一門心思地開始尋找。他查閱了很多歷史典籍,經過數年的考證研究,終於1983年,在荊棘和雜草間,發現了這座塵封了600多年的大佛:

被發現時,大佛為釋迦牟尼坐像佛,坐北向南,比例勻稱,線條流暢,頭部雖已不見,可從身體的構造來看仍能感覺其氣勢恢宏。

我們很難想像,在1000多年前的北齊年間,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毅力,需要花費多少的精力和人力,才能在這懸崖峭壁之上,鑿刻出如此的世界奇蹟?

我們無法評價古人的決策,也許正是他們的一廂情願,和一時興起,才為我們留下了這些最為珍貴和寶貴的遺產和資產,成為一個時代永恆的地標。

如今我們在一睹蒙山大佛真容的時候,心存敬意。在其莊嚴肅穆的形象前,我們仿佛讀懂了塵封千年的歷史,是那麼的真切,又是那麼的滄桑。

讀者們,關於「太原的蒙山大佛」,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世界第二大石佛太原蒙山大佛神秘消失了60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山西太原,有一尊世界第二大石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早還要大,這尊66米高,建於1500年前的石佛中間卻消失了60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又是怎麼被重新發現的呢?說起大佛,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四川樂山大佛。
  • 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然而,它卻無故消失了600年.
    蒙山大佛正面照  它生於北齊551年,1千5百多歲,比四川樂山大佛早162年,它高66米, 比已炸毀的西方公認「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高,時間還要久遠100多年。  蒙山大佛側面照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區西南二十多公裡的蒙山。
  • 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得以重見天日
    中國一些著名的大佛主要分布在南方,如樂山大佛、榮縣大佛都在四川,而蒙山大佛,則位於古代佛教文化較為發達的山西。蒙山大佛是極為罕見的開鑿於南北朝的大佛,歷史上,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重見天日。
  • 湮沒於歷史600年,山西晉陽蒙山大佛,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山西晉陽蒙山大佛,高達66米,是世界級高大佛像。它建於北齊時期,一度為百姓視為佛家之最。而且,在唐朝時期更是高光異常,因為有它的存在,開化寺甚至被人們視為"國廟"。可是,這樣聲名赫赫的佛像,為何會在榮耀800年之後突然消失匿跡,又於600年後突然被發現的呢?
  • 太原文史之——揭秘蒙山大佛的歷史
    (始發現的蒙山大佛)  史籍記載這尊大佛是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始鑿,經五個皇帝,二十餘年,後主高緯時鑿成。《北齊書》記載在《後主恆紀》中:「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所以稱為「晉陽西山大佛」。晉陽西山哪裡?
  • 蒙大佛輝煌了800年,卻消失了600年,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有這樣一個地方,在中國,曾經是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遊牧文明的前沿地帶,它們在這裡交匯碰撞,產生了新的火花,這個地方就是太原。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歷史上太原曾建立過多個少數民族主體政權,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該地區又出現了多民族融合與貿易的發展。這個時期,佛教開始在這個地區發展起來,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大佛,就是蒙山大佛,當時北齊王朝的建立,使這個地區的佛教蓬勃發展。
  • 則天女皇與蒙山大佛
    武則天朝拜蒙山大佛時,應該有大臣講過唐高祖李淵起兵之前,朝拜大佛後的應驗之事。一個王朝的興起由一個大佛而決定。武則天當時心中的心事,後人無從揣測,但是從離開并州,返回京城,僅僅幾個月,開始全權處理國家大事。之後就是派專使馳快馬飛送并州,給大佛敬奉袈裟。其中的關聯和女皇的真實想法,後人不能妄加評論,但歷史記載的一切,聯繫和還原後,還是可以從蛛絲馬跡中想像出女皇的心理軌跡。
  • 蒙山曉月,北齊大佛
    話說這蒙山與龍山一北一南,同為太原西南晉源區的著名人文景觀。位於晉祠北側的是號稱「道南佛北、對峙一山」獨特景觀的龍山,「道南」指南峰現存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昊天觀道教石窟,即赫赫有名的龍山石窟;「佛北」即北峰佛教名剎童子寺,有童子寺遺址、龍山大佛殘存、北齊燃燈塔等。
  • 崔濟哲:蒙山大佛的悲哀
    我在山西30餘年,在太原也近10年,竟全然不知太原有一座山,其名為蒙山。
  • 蒙山大佛遊記 —— 初一二班張翔
    暑假裡爸爸、媽媽帶我去蒙山大佛遊玩。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蒙山,又名晉陽西山大佛,始鑿於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經5個皇帝,歷時25年之久,到北齊後主高緯時鑿成,是一尊歷史悠久,具有極高價值的摩崖石刻佛像。論年代,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早;論高度,蒙山大佛比巴米揚大佛高。因此,在寥若辰星的世界摩崖石刻佛像中,蒙山大佛無疑地位顯赫。
  • 樂山大佛近期再次「閉眼」!難道又有大事發生?
    樂山大佛近期再次「閉眼」,難道又有大事發生?一向靈異的樂山大佛據說第四次「閉眼」了!聽到這一消息,無數信眾紛紛跪拜,祈求神靈寬宥世人,護佑人間太平。為什麼一聽說樂山大佛再次閉眼,人們反應會如此強烈呢?這其實與樂山大佛近年來屢次發生靈異事件有關。據當地人士反映,建國後,樂山大佛共發生過5次靈異事件。
  • 舌尖上的四川省樂山大佛,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大佛
    樂山市肖壩旅遊車站乘坐13路,可直達大佛景區門口。80元(通票,含麻浩崖墓博物館和烏尤寺),樂山大佛水上遊船票70元(白天),夜遊票220元。)樂山大佛(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樂山大佛是石刻彌勒佛像,為世界第大佛。
  • 它們是樂山大佛的四個小哥哥,那個仁壽大佛竟然幫助過張獻忠!
    仁壽大佛近景仁壽大佛,比四川樂山大佛早建100年,是全國最大的大佛胸像,飽受戰火摧殘和世人冷落,甚至瀕臨「毀容」。大佛在寨東側崖壁上依山鐫造,於公元707年建成。它頭高7.7米,頸高1米,胸高4.85米,面部寬4.6米,肩寬11米,是中國大佛中唯一一尊胸佛。有趣的是,它在工程布局、人物形態上與樂山大佛極為相似,加之比樂山大佛先建成96年,因此,有文物專家曾認為它是樂山大佛的藍本之一。
  • 薛濤,韋皋與樂山大佛
    無雌音,韋皋看後驚為天人,薛濤遂成為西川節度使座上客。之後被發配時寫的「十離詩」,不知怎麼形容了,所以說女人最致命的武器就是溫柔和眼淚,大將軍過目此詩,立刻把她接了回來,但是她自己卻心灰意冷了,原來有些真相不能說破,更不能自己說破,「十離詩」挽救了薛濤的命運,卻點破了她的出身。(如其一:犬離主,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無端咬著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 一帶一路上的樂山大佛
    山是佛,佛是山,凌雲塔峰挺雲間,三山定,佛身現,大渡青衣岷江佛體攔,一尊坐佛,一尊佛又睡,佛佛相對滄海變桑田,一路朝拜,一路的山脈,樂山大佛守望逾千年。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 中國最大的壽星雕像:高218米是樂山大佛的3倍,栩栩如生十分氣派
    中國最大的壽星雕像:高218米是樂山大佛的三倍,栩栩如生十分氣派在我國有很多奇特的雕像,像樂山大佛就是我國雕像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座山雕,唯妙唯俏,氣勢恢宏而又魅力,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雕像,也是建在山上的,高達218米,氣勢不輸樂山大佛
  • 樂山大佛若「洗腳」 江水將倒灌城區
    8月19日,樂山水文局水情預報員王金才告訴記者,「『水過佛臺』『大佛洗腳』『水淹佛膝』,都能預示特殊的水情。」若水淹大佛佛腳平臺樂山城區低洼處會進水  8月17日晚至18日上午,樂山遭遇持續強降水,加上三江上遊的成都、眉山、雅安等地也同時出現強降雨,水流在樂山市中區流域形成特大洪峰。
  • 1962年維修樂山大佛,胸前卻發現「藏寶洞」,千年謎團就此揭開
    終於在他籌措了一筆資金後,海通法師回到了凌雲寺。他召集起一批石匠,樂山大佛就此開鑿。這是一項極其艱苦的工作,石匠們在施工時要冒著生命危險,海通法師就住在凌雲山上一個石洞中,那個石洞在現在又被稱之為海師洞。
  • 樂山大佛——靜候時光
    樂山大佛挺立在三江匯流處已有1000多年雨水的衝刷、烈日的爆嗮漫長的歲月,在它的身上留下許多印記雖然經過數次的修葺但仍然能夠看到感受到歲月流逝帶來的痕跡這是時間存在的浪漫形式它在向你述說著那遙遠的故事樂山大佛碑廊沿階而下,小道曲徑通幽丹霞、兌悅、祝融三座山峰交匯形成一個溝谷地段——桫欏溝
  • 中國13尊大佛,轉發一次佛主保佑您一輩!
    3.樂山大佛四川的樂山大佛,彌勒佛座像,石料,通高71米,公元803年建成。8.蒙山大佛太原蒙山大佛,釋迦牟尼座像,石料,位於山西太原晉源區金勝鄉寺底村西北,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比已炸毀的西方公認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