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大佛遊記 —— 初一二班張翔

2021-02-08 太原杏嶺實驗學校


在「仲夏苦夜短」的炎熱中、在「流響出疏銅」的蟬鳴中,暑假到來了。暑假裡爸爸、媽媽帶我去蒙山大佛遊玩。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寺底村西北的蒙山,又名晉陽西山大佛,始鑿於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經5個皇帝,歷時25年之久,到北齊後主高緯時鑿成,是一尊歷史悠久,具有極高價值的摩崖石刻佛像。論年代,蒙山大佛比樂山大佛早;論高度,蒙山大佛比巴米揚大佛高。因此,在寥若辰星的世界摩崖石刻佛像中,蒙山大佛無疑地位顯赫。

駕車來到蒙山腳下,只見前方一片濃綠,就像森林般自然,遠處隱約露出佛頭,那一定就是蒙山大佛。走進蒙山,參天大樹鬱鬱蔥蔥,密密麻麻的樹葉擋住了火辣的陽光,投下一片綠蔭。走在綠蔭下,輕脆的鳥鳴和潺潺的流水聲環繞在耳畔,原本嘈雜的人群安靜了下來,享受這難得的自然寧靜。向前走去,只見身旁清澈見底的小溪漸漸變深,忽然,我看到前方有幾位遊客竟憑空站在水面上,難道這就是江湖失傳已久的輕功「水上漂」?我跑去一看,哦,原來在變深的水下有一排粗粗的木樁,遊客踩著木樁過河,從遠處看,就像憑空站在水上一樣。我跟著大家過河,「輕功」的感覺可真是有趣極了。走著走著,腳下的路從土地變成了水泥地,面前出現了一排極高極陡的臺階,上面用鮮花擺成「佛」字,臺階上方便是歷盡滄桑的佛像了。

仰望大佛,只見他面目嚴肅,嘴角卻微微上揚,雙眼微睜,俯視著世間的萬物,充滿了對世人的憐愛,交疊的雙手端放在盤坐的腿上,身上隱約可看出風沙侵蝕的痕跡。佛前的香爐裡還插著未燃盡的香,一些遊客跪在香爐前,滿臉虔誠地上香敬佛。受到遊人們的感染,我也雙手合十,默默許下了自己的心願。

告別大佛,我們從另一個方向下山,山下的美景盡收眼底,沿途上我看到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感受到了佛樂的莊重,加上周圍蔥鬱樹木的環繞,讓我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這個地方。到家後回想一天的旅程,那巧奪天工的建築,那秀麗優美的風景,真讓我感嘆不已!


作者:初一二班張翔同學


相關焦點

  • 蒙山曉月,北齊大佛
    蒙山同樣精彩紛呈,風景區內有開化寺、連理雙塔、塔林、蒙山大佛等等。龍山較為陡峭,上來就是實打實地硬爬。蒙山入口則低緩很多,約莫要步行多半個時辰才能到達半身腰的開化寺。總體上來說,蒙山要輕鬆很多,雖然景區裡程要多出很多。「龍山紅葉」與「蒙山曉月」並稱古晉陽八景其中之二。
  • 崔濟哲:蒙山大佛的悲哀
    遠眺巍巍太行山,蒙山小山耳,近亦有高高天龍山,獨聞蒙山耳?然蒙山有仙,蒙山有佛,蒙山自北齊始以大佛聞名,已遙遙1400餘年矣。蒙山大佛可謂歷經千年,盡閱人間冷暖矣。蒙山大佛,高63米,比川之樂山大佛僅低8米,卻比樂山大佛早163年,北齊時代乃至隋唐皆有20丈摩崖大佛之譽。比世界聞名且已被毀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尚高10米。
  • 則天女皇與蒙山大佛
    適逢盛世,蒙山景區舉辦廟會,並布置燈光夜景。看到消息時,第一想到的是《北史》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現蒙山景區開發夜遊,能再現北齊時的盛景嗎?夜幕還未落下,驅車至蒙山,坐中巴到御駕橋。步行上山。一路上燈光夜景不少,但絕無「光照宮內」之感。
  • 太原文史之——揭秘蒙山大佛的歷史
    晉陽西山即太原西山,這裡的天龍山天龍寺,龍山童子寺,蒙山開化寺三處都有大佛,哪處是「西山大佛」呢!史學家說法不一,有說「即天龍山造像」,有說「在蒙山,但已不存在了」。《北齊書》載:「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宮」指歷史上著名的晉陽宮,遺址在晉源鎮古城營村九龍廟一帶,看來哪尊大佛處「燃油萬盆」光能照到古城營村,便是那尊大佛。
  • 湮沒於歷史600年,山西晉陽蒙山大佛,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於是,高洋回到晉陽宮馬上就對此事進行布置,讓一位高僧在蒙山并州大巖寺附近開鑿佛像。最後,他們選定了東魏時所建的大莊嚴寺,依山定規制、擬草圖、擇工匠,開鑿佛像。同時,高洋賜寺廟"開化",建成上、下兩個寺,被稱為大莊嚴石窟二寺。
  • 太原「蒙山大佛」,消失600年後神秘出現,憑什麼超越樂山大佛?
    第一次去蒙山看大佛,那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那是在2007年,正上大學期間。學校組織了一次植樹節活動,目的地就是蒙山大佛背後的山坡上。當時蒙山景區還沒有開始修建,道路十分簡陋,崎嶇難行,還有不少運煤的車。道路浮土有一尺多高,窄窄的小路,錯車也必須小心翼翼才能經過。
  • 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得以重見天日
    中國一些著名的大佛主要分布在南方,如樂山大佛、榮縣大佛都在四川,而蒙山大佛,則位於古代佛教文化較為發達的山西。蒙山大佛是極為罕見的開鑿於南北朝的大佛,歷史上,蒙山大佛可謂命運多舛,被湮沒了600多年才重見天日。
  • 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然而,它卻無故消失了600年.
    蒙山大佛側面照  蒙山大佛位於山西省太原市區西南二十多公裡的蒙山。  蒙山大佛仰觀  元代以後,蒙山大佛神秘「失蹤」。  近看蒙山大佛  晉陽西山在哪裡,《北齊書》中並未講明。晉陽西山即太原西山,這裡的天龍山天龍寺、龍山童子寺、蒙山開化寺三處都有大佛,到底哪處才是「西山大佛」呢?
  • [金山]蒙山中學:歲序更新 詩韻蒙山
    初二(9)班 熊雯熙 紅燈籠連成兩排,大隊委員們向每位同學送出飽含熱情的禮物,學校中滿是喜慶的紅色……我取下燈謎,一頓苦思冥想,欣喜得出答案,手握燈謎,接過獎品,心裡也是一片紅色。 初二(9)班 李桃若 2021年伊始,天氣雖寒冷,蒙山中學卻格外熱鬧。
  • 世界第二大石佛太原蒙山大佛神秘消失了60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山西太原,有一尊世界第二大石佛,比四川樂山大佛還要早還要大,這尊66米高,建於1500年前的石佛中間卻消失了600年,這是怎麼回事呢?又是怎麼被重新發現的呢?說起大佛,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四川樂山大佛。
  • 日本老人魂牽「西山大佛」:第N次來中國瞻禮
    蒙山大佛(資料圖) 奼紫嫣紅五月天,芬芳馥鬱暖人間。在這個萬物榮發的時節,79歲高齡的日本友人慄三直隆先生在翻譯梁海林的陪同下,第N次來到山西太原,瞻禮蒙山大佛。 十餘年前,經過潛心研究、查閱過大量史料的王劍霓老人得出結論:弘修淨土的曇鸞大師在移住交城玄中寺之前所住的并州大(巖)寺就在太原蒙山開化寺,蒙山大佛所處位置就是淨土宗早期道場。老人的這一論斷,當時引起了日方佛教界的濃厚興趣和高度重視。為了進一步論證此推斷,慄三先生於2007年4月親率代表團趕赴山西,參拜了交城玄中寺,並來到太原與王劍霓老人共同上山參拜蒙山大佛以及開化寺連理塔。
  • 中國四十座露天大佛
    特別是露天大佛,各地越造越大,別出心裁。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各地的大佛:⒈ 無錫靈山大佛靈山大佛通高88米,為釋迦牟尼立像。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大佛所用材料為青銅,總用銅量達到了700多噸。
  • 蒙山塔林 | 國內最大的塔林遺址景觀
    太原蒙山開化寺,原名大巖寺,建於北齊天保二年(西元551年)。淨土始祖曇鸞曾住持該寺,是佛教淨土宗祖庭之一。
  • 蒙大佛輝煌了800年,卻消失了600年,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時期,佛教開始在這個地區發展起來,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大佛,就是蒙山大佛,當時北齊王朝的建立,使這個地區的佛教蓬勃發展。蒙大佛輝煌了800年,卻消失了600年,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關於蒙山大佛的建寺時期,歷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但有人說,這座蒙山大佛是開化寺的一尊佛像,關於其建寺年代,一直存在爭議。
  • 張翔老師「生月」快樂!
    各位鄉親、呼蘭三中(康金中學)的校友們,你的生日有月日,可我們家鄉知名文化人張翔老師的生辰是只有年月無定日。這麼有趣的故事您聽說過嗎?嗨,還是請張老師自己給我們講講是怎麼回事吧:小學時期的張翔張翔少年時期(1962年)
  • 中國13尊大佛,轉發一次佛主保佑您一輩!
    靈山大佛坐落於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大佛慈顏微笑,廣視眾生,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願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8.蒙山大佛太原蒙山大佛,釋迦牟尼座像,石料,位於山西太原晉源區金勝鄉寺底村西北,是我國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比已炸毀的西方公認的「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高
  • [金山]蒙山中學:同"屏"共振 家校再次"雲"相聚
    蒙山中學於3月12日晚召開了以「居家雲學習親子共成長」為主題的第二次線上家長會。上海市蒙山中學「寧心綠苑」心理中心李佳老師針對近期家長的焦慮情緒精心準備了PPT。各班班主任結合班情,有效指導家長化危為機,做好學生的居家生活和學習的後勤保障。
  • 中國最大的壽星雕像:高218米是樂山大佛的3倍,栩栩如生十分氣派
    中國最大的壽星雕像:高218米是樂山大佛的三倍,栩栩如生十分氣派在我國有很多奇特的雕像,像樂山大佛就是我國雕像歷史上不可忽視的一座山雕,唯妙唯俏,氣勢恢宏而又魅力,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雕像,也是建在山上的,高達218米,氣勢不輸樂山大佛
  • 蒙山歷史——人民開展抗日武裝活動
    偽鈔慘案但是蒙山縣人民群眾仍然使用國民黨中央銀行發行的「關金券」和「國幣」,對日偽所發行的「儲備鈔」進行抵制,其原因有二:一是我縣群眾對日寇漢奸恨之入骨,不願使用其鈔票;二是「儲備鈔」無信用,不保值,如同一堆廢紙。但日偽漢奸及其保安隊員死不甘心,依靠其手中的武器,強迫群眾使用「儲備鈔」。
  • 中原大佛:世界第一大佛的河南情緣
    中原大佛1997年開始奉建,2008年九月初一開光,歷經12年,投資12億元。大佛高208米,用黃金108公斤,合金銅3300公斤,特殊鋼材15000噸。  中原大佛聳立於河南中原,五方五佛之中,是留於世人又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財富,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都親筆題寫「中原大佛」,世界佛光會會長、人間佛教創始人星雲長老更是題寫「世界第一中原大佛」,意寓著中原大佛景區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成為世界聞名的佛教聖地,佛祖第一道場。省委書記徐光春多次視察景區,也欣然題詞「中原大佛」,對景區未來的發展寄予了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