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應該如何談戀愛 看他們怎麼說

2021-01-08 人民日報海外網

現在的留學生形成一個圈子,很少與外族裔交往。(美國《世界日報》)

海外網3月28日電 現在的留學生大都在20歲左右,正值青春發育期,談情說愛難免,但由於身處於西方文化環境中,又無父母的約束,他們的戀愛出現許多新特點。

 根據美國教育機構統計,2015、2016學年在美的國際學生共有104.3839萬人,其中中國留學生有32.8547萬人,佔總數的31.5%,位於國際留學生的第一位。中國留學生所在州前三名為加州、紐約和德州。

生活太寂寞 大家都談朋友

這位陳姓學生說,在美留學的人都比較孤獨。所以,他們都會找同一地區或者同一學校的對象。那些本來要好好讀書的人,因為太孤獨,也會去找對象。「我看到,大部分中國留學生找的對象都是華人。」

紐約市立大學勃魯克學院中國留學生李萌,赴美留學已經兩年多了,目前正在讀該校的會計專業二年級。她說,她身邊的留學生談朋友的「挺多的」。實際上,是不是愛情不知道,許多人是為了找個伴,因為留學生活太寂寞。

她原來在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讀書,住在法拉盛,一年前申請到布魯克學院的會計專業,為了方便從皇后區搬到新澤西州,住的地方與曼哈頓有一水之隔,她「每天坐火車上學」。她說:「我曾在歐洲讀過書,比較容易適應環境,不太寂寞。現在,我沒有找男友,而是與另外一個成都同鄉住在一起。」

今年18歲的藍馨怡來自北京,2013年就去密蘇裡州讀高中,2016年秋季來紐約大學金融專業讀一年級。她認為,談朋友的中國留學生主要是家長管得不嚴。「我沒有談戀愛,因為與朋友在一起,生活很充實。」她說,中國留學生大多數與中國留學生談朋友,也有的與亞洲留學生談,如韓國留學生,與當地美國人談的很少。

在德州大學讀商業碩士的王若宇與女友都在美國讀書,但是「異地戀」。他說,他與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的戀愛情況不同。「別人都是到美國以後才談的,我與女友談朋友時,她在美國,我在中國。」現在,他與女友每天通過微信聯繫,如果放假,他或者去女友處,女友或者來看他。他說,讀大學的留學生與外族裔人談對象的多一點,他們在一起學習四年,活動多,容易產生感情。他的感覺是,在中國談戀愛比較慢,而在美國比較快,因為大家都比較寂寞,需要一個寄託,互相依靠。

脫離家人管束 戀愛很亂

李萌說,因為大家年齡差不多,留學生談戀愛也會吵架,但是一般的情況都是雙方吵架,最後不理,有的和好,有的分手。

藍馨怡說,她知道在英中國女留學生遭男友毆打致死這個案件,若是有人打女友,她會勸說女友提出分手。她認為,現在留學生談戀愛,都是找自己喜歡的,因為不涉及婚姻。也有人以前有了對象,但是到美國後,覺得異地戀不靠譜,就在這裡找了別人,與國內的戀人分手。

她說,有的人戀愛後很快同居,她估計隨著年級的提高,同居的比例會越來越多。不過,她不贊成這麼早住在一起。如果將來處不好,還要分手,對個人和朋友都不好,「主要是麻煩」。她認為,在紐約談戀愛,不一定要同居,因為見面很方便。

老留學生建議 找同族最好

李萌說,她還是想找一個華人男友,希望男方有責任感。她說,她現在生活簡單,接觸的人也很少,至今沒有見到合適的。她計劃先把書讀好,拿到學位再說。藍馨怡認為自己骨子裡有中華文化。她說,如果要結婚,還是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我還是有中國傳統觀念。」她與朋友也聊過,若要留在美國,不一定要找美國人,還是希望找個華人。

水牛城紐約州立大學社會學終身教授張杰認為,中國留英女生遭男友毆打致死事件對美國的留學生來說就是一個警示。女學生一定要警惕,不要與壞人走得太近,要與長輩溝通,在婚戀上應該聽取長輩的意見。」一旦子女出事,家庭損失最大。「我有兩個雙胞胎女兒,對她們最關心的是安全問題。」

他的建議是,女學生要自立,不要想著嫁給一個男人,就靠男人解決問題。不管怎樣,一定要拿到學位。她們要能夠養活自己,不怕男生變心。他說,女學生要警惕,社會太複雜,也太危險。現在華人都使用微信,建議留學生組成互助組,有事與閨蜜商量,請朋友出出主意。而遇害留英女生走得太遠,也不與閨蜜商量,不太明智。

心理專家說 跨族裔婚戀也可

紐約州心理治療師張紅認為,中國留學生們不應該為自己交友範圍設限,跨種族的戀愛也是可行的。世界太大,又太小,現在與過去大不相同。留學生應該打開眼界,發現這裡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學到西方文化更多的好東西。

她說,在西方提倡開放式的溝通。留學生們應該大膽交往,廣交朋友,交往的人種不要限制,這樣可以豐富自己的人生,成長得也更快些。她強調,種族不同不是交往的障礙,而是一個機會,關鍵是自己的感受,能否與對方磨合。(美國《世界日報》)

責編:樊小菲、李瑞辰

相關焦點

  • 中國留學生:「在國外根本不敢叫救護車!」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文/杜薇) 「在國外,『死』也不能去醫院!」「我在美國根本『不敢』生病。」「我在國外生病了都要忍住,回國再看醫生!」……這兩天,因為微博上一篇看似是「段子」的真實故事,戳中了幾乎所有中國留學生們的「淚點」。
  • 中國留學生應該如何取英文名?
    很多中國留學生為了讓自己更快的融入新環境,在前往美國留學時一定會絞盡腦汁的給自己取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字,像Lucy、Lily、Helen、Bob這些名字在中國人眼裡看起來友好聽有實用,但是在老外眼中,這些名字超級爛。那麼,中國留學生應該如何取英文名?
  • 81%的清華留學生選擇定居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都很「聰明」
    施一公解釋道:「這種情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中國留學生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在經歷了多年的寒窗苦讀之後,開始覺得自己沒有必要再奮鬥下去了。尤其在以名校學生的身份去到了國外留學之後,還會得到不錯的就業條件。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就更加沒有必要回國了,畢竟在國外就能夠生活得很好。」
  • 留學生注意!國外回來的留學生如何回國轉接國內大學!
    2020年因為疫情原因的影響,今年有很多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以及準備出國留學沒參加高考的學生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去還留的問題。科德-風景首先,國內跟國外之間不存在bai學分相互承認之類的協議,要回國讀大學只能是從新參加高考,上大學。其次,國內沒有哪個大學接收國外轉學回來的,因為國內大學需要經過普通高考錄取才會有學籍。
  • 疫情之下,海外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情況如何?看看他們怎麼說……
    得益於前期的嚴防嚴控,中國本土病例的增長已很少,這時,中國成了「安全島」,也成了海外華人華僑們尋求避難的希望之地。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緊張,中國削減了大部分的航班,華人華僑到底能不能回來、要不要回來成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話題。處於海外疫情之下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了哪些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煩惱與期待?
  • 國外疫情超9萬!回程機票18萬?留學生疫情下要不要回國?
    留學生艱難的選擇回國還是留下由於國外疫情的爆發,各國學校紛紛開始停課,這就導致了大部分留學生滯留在國外。而很多想要回國的留學生卻面臨大量的困難問題。就在今天,我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驚人消息「波音787公務機從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18萬(元人民幣)一個座位瞬間售罄」如此高的價格,試問對於大多數留學生如何承擔的起?價格是一方面,還有就是路程過長,這一路防疫工作該如何做?會不會在返程途中遭遇新冠肺炎危機?
  • 留學趣事丨那些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如何過春節?
    集結小夥伴,創造春節年味在國外,春節基本沒什麼「年味」,儘管如此,部分比較注重儀式感的留學生還是會用自己的方式慶祝這個重要節日。但在國外上學,看春晚是一項艱巨任務:因為如果時間對不上,國內親友看春晚的時候,留學生可能還在上課……之後只能看YouTube重播了;也可能是在凌晨開始,但第二天還得早起考試;也可能是在白天,需要專門拉上窗簾,準備一堆零食,營造和國內同步的感覺……因為有時候想看直播,需要去超市買好連接線
  • 同濟大學佛羅倫斯海外校區:中國留學生留學國外,也能上中國大學
    但是網友最為關心的莫不是這些留學生學成之後,是否會學成歸來?然而,這些年除了中國留學生走出國門,還有一些國內大學也走出了國門。因此,實際上,留學海外的學子,也可能在國外上中國的大學,這樣的留學生,不知道算不算是海歸?
  • 留學生在國外被打,被罵「滾回中國去」,網友:把武術納入必修課
    時下,新冠疫情在全球瘋狂肆虐,面對這種危害全人類的病毒,各個國家都應該團結一心共同抗擊,而不應互相排擠、互相歧視。然而近日,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卻在澳大利亞被無端毆打。而被打留學生在當地警局錄口供後得知,有剛被抓的當地學生已經被釋放。據稱,還有中國留學生遭到威脅報警後,等了近1個小時也不見警察出現。2019年7月,一名中國留學生和女友在墨爾本被3名澳大利亞男子圍住,被罵「滾回你的老家去」。同年8月,一名中國留學生在雪梨大學校園裡被一種族歧視者辱罵,左眼被刺傷。
  • 那些在英國的中國小留學生將來學成後,他們有多少中國文化基因?
    不僅沒有從小教育孩子熱愛祖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反而是特別羨慕西方國家的教育和生活環境。對於這些在英留學的孩子來說,他們被父母人為剝奪了繼承中國文化的權利,可是他們不知道。絕大多數從小就去國外留學的孩子們,將來很少有能回來報效祖國的,因為他們去的越早,獲得他國國籍的可能性越大。
  • 中國留學生在外國教授眼中到底是什麼樣?
    留在國外的生活如何,咱們沒有見過,不敢妄下結論,回到國內的多數工作、生活、家庭三全其美。原來,海歸很是吃香,各個單位搶著要,不愁工作。後來,大量富裕家庭(也有不富而砸鍋賣鐵的家庭)將孩子送到國外留學,漸漸地自費留學成了主體,佔了絕大多數。大量湧現出的自費留學生畢業之後,許多人回到了國內,結果發現海歸併不吃香了,變成了「海呆」。
  • 我國留學生回國就業率達80%,清華卻不到20%,看看大佬們怎麼說!
    那麼為什麼科研科技類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就業搞科研呢?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問的最重要的核心問題才對,而不是籠統的進行簡單的數據比較。 每個人都是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既然選擇留下,我們就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我們應該更多地在我們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問問我們自己這些人才為什麼沒有選擇回國呢?
  • 中國留學生校園霸凌案:他們為什麼做「惡」?
    霸凌案發生的羅蘭崗公園2015年3月28日發生在洛杉磯附近羅蘭崗市的中國留學生校園霸凌案已有定論,在此之前,中國社交網絡上以「中國留學生霸凌案在美國被判終身監禁」為題被廣為轉載。人們唏噓於中美差異和刑罰之重。其實,終身監禁的說法來自於此案涉及到加州刑罰206條第12022.7款,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 除了許可馨、楊舒平,看中國留學生的樣子!
    自疫情在全球範圍擴散以來,很多旅居國外的華人、華裔開始陸陸續續地返回國內。其中出現了些許不和諧的聲音,像澳洲返回在北京跑步的譚某、西班牙返回在青島跳車的留學生、罵祖國和人民的許某馨、要人權要喝礦泉水的義大利留學生等等再加上英國小留學生的包機事件,留學生在疫情的陰影下仿佛成了眾矢之的。
  • 中國92%博士生願意留美,是真的嗎?為什麼他們願意留在國外?
    可能數據上確實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確實有大量的留學生留在國外。即使是我國最著名的清華、北大學府,畢業生真正回國就業的人數不足20%。似乎我們國家的最著名學府成了給國外輸入精英的機器。為什麼這麼多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第一,確實是國外學術條件好。
  • 中國家庭收入等級表「火了」,英國小留學生是哪一級?看後很意外
    中國家庭收入等級表「火了」,英國小留學生是哪一級?看後很意外最近,上百名小劉學生家長寫聯名信,希望可以通過包機回國「避難」,這件事情迅速登上熱搜,引起了許多網友的爭議。不過,在這件事情背後,還有一張國內家庭收入登記表意外「火了」,未成年就去國外留學的學生家庭,也首次進入了網友們的視野。英國有1.5萬未成年留學生?4月3日,首批200多小留學生回國包機在濟南降落,經濟艙每個座位3萬元以上,商務艙更貴。不過,這個價錢對於留學生的家長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畢竟當前回國才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 「我眼中的中國留學生,比你想得還糟糕!」外國教授一席話扎心了
    曾經有個國外教授在節目訪談中,針對中國留學生群體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的留學生學習雖然很刻苦,但實際上有很多地方都有所欠缺。在節目裡他暢談自己的觀點,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很多人聽完之後都覺得很扎心一、缺乏探索的精神比起國外的學生,中國留學生的基礎教育雖然很紮實,對於課本的內容掌握得比較熟悉,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卻非常依賴與老師的講解,缺乏自我探索以及創造的過程,思維不夠活躍。
  • 談戀愛能不能長久,就看你們能不能撐過前三個月了
    有人說談戀愛就看前三個月,因為戀愛三個月的時間,兩個人也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知道對方是否是適合自己的人。而且你們也已經相處了一點時間,也能看出你們在一起是否合拍。這種說法正確麼?如何看待談戀愛就看前三個月這個觀點?
  • 原創 臉都不要了,中國喬丹敗訴後,看看國外網友怎麼說?
    原創 臉都不要了,中國喬丹敗訴後,看看國外網友怎麼說? 原標題:臉都不要了,中國喬丹敗訴後,看看國外網友怎麼說?北京時間2020年4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對備受爭議的美國品牌Airjordan起訴中國喬丹體育公司商標侵權案作出終審判決。
  • 國外疫情愈演愈烈,回國還是留下?我們來聽聽留學生怎麼說……
    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身在異國他鄉的留學生們都面臨著一個抉擇:回國,還是留下。教育部門統計,中國海外留學人員總人數達160萬人,目前尚在國外的大約140萬人。 留守在外的同學們時刻牽掛著我們的心,他們現在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