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三叉神經痛頑疾 一小時微創「剷除」——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治療...

2020-12-23 瀟湘晨報

梁立升(右二)團隊業務學科

膠東在線5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 身體某個部位疼痛怎麼辦?相信大多數患者都會去相應的科室掛號:頸肩腰腿疼去骨科,頭痛去神經科,帶狀皰疹去皮膚科……不過,有的患者挨個診室轉了一圈,全身的檢查也做了一遍,依然查不出病因,或者病因明確但就是無法止痛。有這種情況的患者,恐怕不在少數。其實,醫院裡有個科室可以解決絕大多數患者的疼痛問題,那就是疼痛科,科室能從頭到腳地幫患者「止疼」。

梁立升(右二)為患者做檢查

三叉神經痛20年,微創介入手術1小時治癒了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今年58歲的芝罘區患者李大媽一想到那種揪心的疼痛折磨就心有餘悸,她說剛開始為了方便,自己買點止疼藥吃點就硬挺過去了,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疼痛的次數越來越多,疼痛的程度也越來越劇烈,實在忍受不了了。她決定到正規大醫院去治療,於是李大媽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看看。「結合我說的症狀,醫生一檢查就說我這就是三叉神經痛,這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很少能通過拍片檢查出來,可以手術治療。」李大媽說,「本來以為得動大手術,正在猶豫要不要做,醫生說可以做微創介入手術,手術恢復快、不留疤痕,沒想到困擾我20多年的疼痛頑疾在1小時不到的微創手術治療後就完全治癒了,真是太先進了。」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梁立升主任介紹,像李大媽一樣的被慢性疼痛折磨的患者不在少數,只是很多人都沒把這個疼痛當做病來治療,多年一直忍受劇烈疼痛的煎熬。「急性疼痛是疾病的一種症狀,慢性疼痛卻是一種疾病。」疼痛分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一般是由創傷或原發病引起,是提醒身體出現問題的信號,原發病治癒後疼痛自然就會消失,但慢性疼痛通常在原發病治癒後,疼痛仍然持續存在數年甚至終生,如三叉神經痛,在醫學上描述為針扎樣、刀割樣、電擊樣的疼痛,這對患者是極大的折磨,三叉神經痛的微創手術治療與傳統開顱手術相比,具有創傷少,痛苦少,術後恢復快,併發症少,且經濟費用低的優點。因此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規範的藥物治療後疼痛不能緩解,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對治療藥物產生明顯不良反應的,年老體弱不能耐受及不願接受開顱手術的,開顱三叉神經微血管減壓術後復發的,伽瑪刀治療效果不理想、疼痛未消除者,都可選擇三叉神經微創介入手術。

梁立升(右三)為患者做檢查

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射頻療法還自由

除了這些慢性神經痛疾病外,疼痛科還接收一些不能耐受或無明顯開放手術指徵或開放手術風險高的頸肩腰腿痛的患者,來幫助患者減輕疼痛。40多歲的患者高大山就是這類患者之一,年輕當兵出身的他身體一向結實,但是20多歲時在一次工作中出了一次車禍,年輕體壯的高大山並未感覺車禍中受多大傷,沒有幾天便感覺身體恢復了,也就立即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本以為從此平安無事,卻不想10多年後高大山漸漸感覺肩部、上臂常常產生麻疼感。2014年,高大山忍耐不了疼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可能是當年的那場車禍導致頸椎損傷,如今頸椎已經不堪重負。

「隨後,我立即在當地醫院做了內固定手術,但是最近頸椎卻時常疼得睡不著覺,得天天打止痛針。」高大山說,實在沒法忍受疼痛的他再次到醫院檢查,一查發現十年前手術固定的幾個椎體的相鄰椎體、間盤發生退變,椎間盤開始突出,並壓迫了相應臂叢神經根,從而導致上臂出現酸麻疼痛,但是此時的高大山若再次進行手術風險極大,療效也不確切,為了幫助他減輕疼痛,疼痛科醫生為其進行了頸椎間盤靶點射頻治療,這項微創手術減輕了神經根壓迫,降低疼痛程度,高大山能睡著了、能工作了,也找回了「自由」。梁立升主任介紹,除了手術風險比較大的患者能夠使用微創射頻治療外,其他突出不太重無明確手術指徵,但疼痛症狀較重,物理及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多節段頸腰椎間盤突出的頸肩腰腿痛患者,我們可採用神經根阻滯技術、椎間盤造影術等診斷性治療技術以確定「責任間盤」後,然後採用微創射頻治療術或椎間孔鏡等微創手術,達到徹底治癒疼痛的目的。

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主任梁立升

76歲肺癌患者得上胰腺炎止疼泵「智能」注藥減痛苦

相比慢性神經痛、手術風險大的疼痛患者,癌症晚期的患者對減輕疼痛折磨、平靜度過人生最後階段的需求更加迫切。梁立升主任介紹,他常常接收一些老年癌症晚期患者,由於不能夠再進行手術治療,減輕患者痛苦的重任就壓在了疼痛科醫師的肩膀上。

「前幾天還有一個肺癌晚期的老年患者,老爺子已經76歲了,肺癌廣泛轉移,合併胰管結石,引發慢性胰腺炎。」梁立升主任說,晚期癌痛合併慢性胰腺炎患者,往往會引發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飲食和睡眠,身強體壯的人都沒法忍耐,別說一個七旬老人了,實在讓人不忍心看他如此痛苦,只有減輕痛苦,才能提高他的生活質量。如果大量服用止疼藥物,會產生一系列的藥物毒副作用,例如精神萎靡不振,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全身瘙癢等。」梁立升說,如果這樣下去,老人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家人的負擔也與日俱增,因此我們為他進行了鎮痛泵體內植入術,即在腰椎穿刺後蛛網膜下腔內植入一根很細的管道,通過止痛泵把藥物輸入到中樞神經周圍,這樣就達到了用藥量少,併發症少,鎮痛效果好的目的,且患者能夠根據疼痛的程度,自行調節止痛泵的給藥量及給藥速度,而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患者生活質量得以明顯提高,減輕家人的照料負擔。據梁立升介紹,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是以診療慢性疼痛性疾病為主的專業臨床科室,是我市大型綜合性醫院中開展疼痛診療業務最早、規模最大的特色專科。除了先進的鞘內輸注系統外,科室還擁有先進的加拿大Baylis雙極射頻疼痛治療儀,德國佐斯曼醫用臭氧治療儀、銀質毫針導熱治療系統、日本柯尼卡超聲系統、神經肌電刺激儀及衝擊波疼痛治療系統等先進的疼痛治療設備。先後開展了多種在國內領先的疼痛診療技術,尤具特色的是影像引導下的微創治療技術,如鞘內輸注系統置入術、脊髓及周圍神經電刺激術,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三叉神經半月神經節球囊壓迫術,腰椎間盤靶點射頻熱凝術及化學融盤術、軟組織松解術等微創手術治療各類頑固性疼痛、癌性疼痛、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痛、三叉神經痛及各類骨關節、全身性疼痛等疾病治療各種急、慢性疼痛及晚期癌症疼痛。一貫堅持安全、有效、微創、經濟的治療原則,為疼痛患者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

【專家介紹】:梁立升,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煙臺市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頸肩腰腿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病理性疼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疼痛醫學會神經損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疼痛學專業委員會神經病理性疼痛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疼痛學醫師分會疼痛專科醫師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治療從頭到腳的「疼痛」
    三叉神經痛20年 微創介入手術1小時治癒了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今年58歲的芝罘區患者李女士一想到那種揪心的疼痛折磨就心有餘悸,她說剛開始為了方便,自己買點止疼藥吃點就硬挺過去了,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疼痛的次數越來越多,疼痛的程度也越來越劇烈,實在忍受不了了。她決定到正規大醫院去治療,於是李女士來到煙臺毓璜頂醫院疼痛科看看。「結合我說的症狀,醫生一檢查就說我這就是三叉神經痛,這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很少能通過拍片檢查出來,可以手術治療。」
  • 毓璜頂醫院疼痛科梁立升:疾病以「痛」吻你,醫者用「心」撫平
    如今六年過去了,疼痛科已步入規範化發展的快車道。科室現有醫師6人,其中碩士3人。癌痛和三叉神經痛的微創治療在煙臺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多項治療技術處於煙臺地區疼痛專業的領先地位。梁立升(右二)為患者做檢查刀割般的疼痛忍了20年,微創手術一小時治癒「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年過五旬的李阿姨說。
  • 毓璜頂醫院梁立升:疾病以「痛」吻你 醫者用「心」撫平
    如今六年過去了,疼痛科已步入規範化發展的快車道。科室現有醫師6人,其中碩士3人。癌痛和三叉神經痛的微創治療在煙臺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多項治療技術處於煙臺地區疼痛專業的領先地位。  刀割般的疼痛忍了20年微創手術一小時治癒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年過五旬的李女士說。
  • 疾病以「痛」吻你,醫者用「心」撫平
    如今六年過去了,疼痛科已步入規範化發展的快車道。科室現有醫師6人,其中碩士3人。癌痛和三叉神經痛的微創治療在煙臺地區處於領先地位,多項治療技術處於煙臺地區疼痛專業的領先地位。  刀割般的疼痛忍了20年微創手術一小時治癒  「我患這三叉神經痛都20多年了,每次犯病的時候那種刀割般撕心裂肺的疼痛折磨得我吃不了飯、刷不了牙、睡不好覺。」年過五旬的李阿姨說。
  • 八旬阿婆臉疼20餘年 一查竟是三叉神經痛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張沼婢 通訊員陳汝聘 林燕玲 翁海軍)頑固性三叉神經痛被喻為「天下第一痛」。近日,飽受此病折磨20多年的許老太太,慕名來到福醫二院求治。疼痛科醫生巧施「微球囊壓迫術」,為許老太太一朝除頑疾。 許老太太,今年85歲,因「右面部疼痛20餘年,復發並加重1月」入住福醫二院疼痛科。
  • 20年三叉神經痛,一「針」治癒
    看到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神內腦血管科醫生來查房,她高興地對醫生說:「非常感謝你們,一下子就把我這20多年的病治好了,現在左邊的臉一點都不痛了。」80歲的舒婆婆在20多年前左側臉部出現電擊樣劇烈疼痛,吃飯、漱口、刷牙及講話都會立馬誘發疼痛,每次疼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劇烈難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她起初一直以為是「牙痛」,自行服藥後效果不佳。
  •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疼痛科張愛忠:以我之手,撫平你痛
    這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患者群體卻很龐大70多歲的柏先生因為左腿疼痛難忍而到醫院就診,在先後問診了多個醫院不少科室後,卻都因「走錯了門」而遲遲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一日他偶然聽說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成立了疼痛科,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醫院,經科室主任張愛忠診斷,鑑定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需住院治療。在經過幾天的治療後,柏先生終於擺脫了病痛的困擾,僅僅通過一個簡單的微創手術,讓柏先生重新恢復了健康。「估計很多患者都遇到過這種困惑,因為腰疼、腿疼等症狀去醫院就診,但檢查了很多次,仍舊查不出病因在哪。
  • 以我之手撫平你痛!走進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疼痛科,聽聽那裡的故事
    這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患者群體卻很龐大70多歲的柏先生因為左腿疼痛難忍而到醫院就診,在先後問診了多個醫院不少科室後,卻都因「走錯了門」而遲遲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一日他偶然聽說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疼痛科在治療疼痛疾病方面有很多治療方法,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醫院,經科室主任張愛忠診斷,鑑定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需住院治療。在經過幾天的治療後,柏先生終於擺脫了病痛的困擾,僅僅通過一個簡單的微創手術,讓柏先生重新恢復了健康。「估計很多患者都遇到過這種困惑,因為腰痛、腿痛等症狀去醫院就診,但檢查了很多次,仍舊查不出病因在哪。
  • 右臉劇痛3年 竟是三叉神經痛作祟
    這樣的痛苦可能很多人一天都堅持不了,但廣東河源的陳霞卻苦苦捱了近3年。陳女士病例特殊在「一臉」集中了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兩大頑疾,但其實一次手術30分鐘就可「解救」。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勇提醒,40歲以上女性突發麵部異常疼痛應考慮三叉神經痛,不要啞忍。
  • 老村醫飽受6年三叉神經痛折磨,微血管減壓術「一招止痛」
    日前,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團隊採用微血管減壓微創技術,成功為一名71歲的老年患者賈老伯解除困擾6年的三叉神經痛。術後疼痛消失了,恢復健康,目前賈老伯康復出院。說話吃飯刷牙 劇烈疼痛也來襲三叉神經痛發作時痛到懷疑人生,不敢吃飯不敢說話,腦袋像是被電擊、刀割一樣,有了50年多年村醫經歷的賈老伯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也撞上這病。「這種病一發作起來,我就什麼也做不了,還得忍受錐心的刺痛。」
  • 九旬老太緣何半個月突然暴瘦20斤?
    出院1年多後疼痛就開始復發,吃卡馬西平後疼痛可以控制,但半個月前患者疼痛開始加重,吃卡馬西平已經沒有效果了,特別是吃東西時會誘發右側顏面部劇烈疼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讓老人家開始不敢吃飯,每天靠一點點稀飯來維持能量消耗。原來老人家知道自己無法耐受全麻的開顱手術,對再次手術充滿了恐懼,於是靠吃稀飯來減少疼痛的發作而不敢到醫院再次就診,導致老人家半個月來瘦了20斤。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2005年,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在省內率先細分創傷、腫瘤、血管、功能四個亞專業,後又成立神經重症亞專業,經過潘樹茂、湯國太等前任主任和科室十幾年的努力,從開顱到介入再到「雜交」複合手術,血管神經外科一直都在省內名列前茅。為最大限度保功能,利用「術中喚醒」和患者互動,腫瘤神經外科在膠質瘤的診治方面已處國內先進水平。
  • 特色專科丨一針解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患者的福音
    「天下第一痛」患者鬱女士,75歲,數年來右側面部持續性疼痛難忍,刷牙、洗臉、喝水、吃飯、摸臉均引起疼痛發作,飽受三叉神經痛的折磨,曾在市內多家醫院就診,診斷為三叉神經痛。鬱女士有口服卡馬西平過敏史,也曾口服普瑞巴林、甲鈷胺等多種藥物治療,疼痛沒有什麼明顯改變。鬱女士2年前曾於市內知名三甲醫院行開顱墊片手術,術後疼痛未見明顯緩解。一個小針眼解除折磨數年的疼痛鬱阿姨經多方打聽,至浦東醫院疼痛科黃小冬主任門診就診並住院治療。住院一共3日。第1日進行術前準備。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和他的團隊: 生死時速間的「微觀...
    而今,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各個亞專業團隊並駕齊驅,各有所長。很多「微觀」考量在這些探索中起著重要推動作用。在陳鴻光看來,微創和快速周轉不是目的,跟得上最先進的治療方式和理念,結合患者病情給予最準確的治療,在此基礎上的「微創」和加速康復才更有現實價值。「更快、更準、更好」,以此自勵,陳鴻光和團隊在治療路上從未有半刻懈怠。
  • 專家支招丨九類疼痛 可到疼痛科治療
    內源性兒茶酚胺的釋放增加可使外周傷害感受神經末梢更加敏感,使患者處於兒茶酚胺釋放痛的不良循環狀態中。疼痛刺激還可以使患者出現恐懼感、失眠、焦慮等心理上的改變。  九類疼痛可選擇疼痛科治療  問:哪些疾病適合在疼痛科治療?  答:疼痛科診療範圍從大的方面來講有三種:各類慢性疼痛、神經病理性疼痛和癌痛。
  • 醫生提醒:身體上的這些疼痛,別再「忍一忍」,應該去看疼痛科了
    疼痛每個人都有經歷過,摔跤了會痛,手劃傷了會痛,感冒了會頭疼,走路久了腳跟痛,電腦看久了眼睛痛等等,這些疼痛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上演,但是只要吃點藥休息一下就會緩解好轉,去醫院看醫生可能還知道自己掛哪個科什麼號。
  • 面肌痙攣和三叉神經痛有何異同?——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高峰
    擅長:膠質瘤,垂體瘤,腦膜瘤,神經鞘瘤,腦積水,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及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神經外科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綜合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脊髓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及顯微手術治療。什麼是面肌痙攣?面肌痙攣是指單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呈陣發性,發作時間不固定,程度不等。
  • 為什麼把三叉神經痛稱之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的腦神經疾病,對於這種疾病,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三叉神經痛,醫學上對其稱呼很厲害,稱其為「天下第一痛」。據說,當這種疼痛出現的時候,可以疼的要人命。為了加深大家對三叉神經痛的認識,接下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  三叉神經痛為何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痛」?
  • 「天下第一痛」折磨八旬老人20多年 通大附院藉助神經內鏡手術除...
    「天下第一痛」折磨八旬老人20多年 通大附院藉助神經內鏡手術除頑疾 2020-12-24 10:04:16 來源: 南通網 12月18日,88歲高齡的楊奶奶從通大附院神經外科出院回家,讓她格外開心的是,困擾她20多年的三叉神經痛沒有了
  • 大坪醫院疼痛科舉行「世界鎮痛日」義診活動
    為此,在「世界鎮痛日」到來之際,大坪醫院疼痛科從10月20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在門診大廳前舉行以「規範治療疼痛,樂享安寧生活」為主題的義診活動。從2004年開始,國際疼痛學會(IASP)將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一,定為「世界鎮痛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