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1954年,美國皇冠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極為重要的書:《Ideas and Opinions》,它的作者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並不是一本全新的著作,而是將當時愛因斯坦已經出版或是還未刊印成書的那些重要的文章、演講、聲明、信件等儘可能地收錄在一起,結集成冊。這本書的編輯得到了愛因斯坦教授本人的協助,然後在第二年,也就是1955年的4月18日,這位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的物理學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這本《Ideas and Opinions》一經面世就長銷不衰,不斷再版,最終它以《我的思想與觀念:愛因斯坦自選集》這本中文簡體版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可以說是離愛因斯坦的思想、觀念最近的地方。想想在那時的愛因斯坦在協助尋找、整理、選擇、編輯這本書時,會有著怎樣的心情呢?從早年到幾個星期前的演講,從學術文章、思想見解到日常信件、聲明、悼詞,有不帶任何情緒的,也有一些帶著快樂、自豪或是憤怒、委屈的,仿佛是在回顧、整理自己的一生……
這裡很純粹,因為每一篇文章都已經從塵世的紛擾中剝離了出來,沒有前因後果,沒有社會時代的背景,沒有做出艱難選擇的過程,只留下了這些屬於他的文字,記錄了他最終呈現給我們的那一面。
我不知道當時的愛因斯坦有著如何的考量,但是我知道,這些純粹的背後有著很多很多的故事。
如果你不了解愛因斯坦,在看到他的《答美國婦女》、《婦女與戰爭》這兩篇文章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他並不是一個友善的人,甚至有歧視、嘲諷的嫌疑在裡面,可是如果你知道當時有著怎樣的抗議、拒絕、言語的攻擊,你再讀這兩篇短小的文字的時候,就會有另一種心態和感慨了。
如果你了解愛因斯坦,知道他那張吐著舌頭、流傳最廣也最被人們所喜愛的照片代表的並不是開心、玩笑,而是在極為疲憊的時候,還要面對記者的追問、採訪、拍照,甚至如果嚴重點都可以稱為「騷擾」了,於是他面對著相機吐出了舌頭並被拍下的話,那麼當你在讀到《記者》這篇文章的時候,可能就更能理解他的感覺了。不過,據說愛因斯坦本人也很喜歡那張吐舌頭的照片。
面對這本《我的思想與觀念:愛因斯坦自選集》我真的有很多遺憾,我希望它更全面,希望它把每一篇文章的背景故事,前因後果都能收錄在內,去更加還原一個真實的、在塵世中的愛因斯坦,不要讓任何人有誤解、有疑問。
可是我又矛盾的覺得其實這樣的純粹也很好,何必去過多的解釋呢,願意相信他、了解他的人自然會去尋找那些疑問背後的故事、或許還會遇到不一樣的驚喜,這便是作為讀者的樂趣吧!
他將他寶貴的思想與觀念留給了我們,至於俗世的紛擾、人們的口碑評價又有什麼關係呢?留給那些知情的、不知情的人說去吧。
#好物推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