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媽很帥
隨著胎兒猛漲期的到來,子宮像氣球一樣一天比一天大,孕媽也因此面臨更多的身體變化。如果對這些認識不足,則會給自己帶來很不必要的煩惱。
孕晚期,大起來的肚子不但讓孕媽走路看不到自己的腳,燒心、胸悶、胃酸反流、手腳浮腫等問題也接踵而來。其中讓孕媽們隱隱覺得不安的是,肚子時不時發緊發硬,甚至帶有輕微抽痛的「緊繃感」。初次懷孕,遇到這種情況如臨大敵,趁著產檢之際,把自己的憂慮說了出來。醫生一邊在病歷上簽字一邊說,「這是假性宮縮啦,在為將來分娩做熱身運動呢。」
相信不少孕媽跟我一樣有這樣的憂慮,發現腹部發緊發硬,以為是早產的徵兆,一直惴惴不安。人之所以不安,是因為未知,如果了解清楚這是怎麼回事,就會淡定很多。那麼孕晚期肚子發緊發硬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怎麼分辨真假宮縮,要是真是早產宮縮的模式又是怎樣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生長痛」帶來的發緊
事實上,孕早期孕媽就有下腹部發緊的現象了,由於子宮不斷增大,固定子宮的韌帶出現拉伸反應,一般當子宮增到至超出恥骨之後,這種發緊的現象就會減少。但這之後也時有出現,當孕媽處於過度勞累的狀態時,血液循環變差,子宮肌肉由此變硬,肚子便會時不時發緊發硬。當有這個信號發出,孕媽就該好好休息了,平常也不宜步行太久,也不要站立或坐太久。
為分娩熱身的「假性宮縮」
部分孕媽懷孕第4-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假性宮,但大部分出現在第6個月末的時候。隨著胎兒的成長,子宮肌肉開始屈伸其肌肉,一會收縮一會放鬆,為將來分娩做熱身運動。當子宮屈伸肌肉時,孕媽就會感覺到腹部出現小小的擠壓感,一會發緊一會發硬。
假性宮縮與真宮縮不一樣,子宮收縮是暫時的,無規律,無痛或帶有中度經痛般的抽痛,但停下手中活兒,躺下或坐下來休息就很快好轉。而真的宮縮是比較規律的,像突然襲來的暴風雨,密集而強烈,宮縮持續時間長而難以忍受。
不過,隨著胎兒的成長,到了懷孕8-9個月時,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假性宮縮會變得更頻繁,不舒服的程度在上升。當你感到不適時,呼吸侷促時,你可以慢慢站起來,減輕子宮對橫膈膜的壓迫,接著緩慢舉起胳膊同時深深地吸氣(雙手遠離耳朵,指尖指向天花板),然後慢慢放下雙手還原體側同時慢慢呼氣。也可以躺下來休息,半小時後一般都會褪去,要是反而宮縮及疼痛加劇了,那還是那看下醫生比較穩妥。
早產的信號
孕晚期越來後期假性宮縮越多,越強烈,不少孕媽不免暗想,「該不會早產吧?」其實,真要生時,即使早產也會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按照當時產科醫生告訴我的信息,寶寶真要出來,宮縮間隔每4分鐘會出現1次,每次宮縮至少持續1分鐘,並且反覆持續1個小時,這就是產科醫生常說的「4-1-1」公式,用於分辨是否真的出現早產。
不過,除了宮縮外,早產還會發出其他信號,比如見紅、破水。第32周+2天那天因為宮內缺氧住院,住院期間吸氧的時候,我就發現見紅了,內褲有些許粉紅色的分泌物,這是少量血液混雜了白色分泌物變成粉紅色的。所以,孕晚期除了關注宮縮頻率,也要多觀察一下內褲,有粉紅、鮮紅、褐色的分泌物都不可大意;另外,雖然高位破水的概率比較低,但也有可能發生的,所以即使有少量液體像雨水一樣滴答不止,又無法用意志控制的,那就儘快去醫院了,有可能要分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