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擁堵收費不是殺手鐧

2021-01-08 觀點中國

北京即將徵收交通擁堵費,以及將擴大限行範圍等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媒體和北京市民的關注和爭論。針對此次北京市徵收交通擁堵費的可能性,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表示,目前基本已經具備徵收條件,但如果老百姓反對的聲音比較普遍,那麼出臺措施的可能性就會比較謹慎。(9月3日中新網)

北京作為首都,因為交通擁堵狀況嚴重,被網友戲稱為「首堵」,所以北京如何治堵對於全國其他深受交通擁堵之苦的城市管理者來說,具有借鑑作用,也正是因為北京作為首都的標杆示範作用,所以北京市每次出臺的關於交通治理的諸多措施,比如尾號限行、搖號上牌等措施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議論,因為在某種程度上,北京市對交通管理的思路可能是未來地方城市在應對當代城市病——城市擁堵方面的參考和借鑑,所以針對此輪北京市在限號、限牌之後的收費,網上和現實中都掀起了如何才能治理好北京交通擁堵的熱潮。

憑心而論,北京作為世界級特大城市,由於外來人口多年的集聚效應以及在交通布局方面的歷史欠帳,再加上近年來機動車增量的快速增長,作為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門,對交通擁堵的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能拿出什麼立竿見影的公共政策。因此人們在尾號限行和車牌搖號等治堵措施實施一段時間後發現,北京市的交通擁堵狀況並沒有太大改觀,不免就對交管部門的這些措施的出臺的必要性以及實施效果產生懷疑。

這其中,最為人詬病的是治堵對象的確定。按理說,一切公共管理措施的出臺的前提都應該是利益輸出和權利讓渡的公平化,雖然北京市治堵的相關政策措施所面對的對象是所有社會車輛和黨政機關的公車,但是一個讓人尷尬的事實是,公車的數量以及相關費用的支出都是由公共財政來埋單,所以當各種治堵政策面向所有上路車輛的時候,在擁堵費用的徵收方面,真正能對收費有「痛感」的只是那些中低收入群體,對於高收入群體以及公車使用者來說,基本上起不到通過收費來限制車輛出行的目的,所以徵收擁堵費可能只能是讓本來就已經被油價和車輛保養壓得不堪重負的中低收入群體更加雪上加霜。

另外,徵收擁堵費其實對於一些住在遠郊區的上班族來說,更是一筆雪上加霜的負擔,因為交通的不便,地鐵線路不能覆蓋,很多人又被高房價逼的只能在遠郊買房,所以出行也必然只能選擇開私家車,所以對於特定的群體,擁堵費只能增加他們的經濟負擔,卻起不到調節出行方式的作用。自然也就無從談起緩解擁堵。

其實真想解決擁堵問題,除了必要的限行限號以及收費之外,還是要把公車數量再使勁砍掉一大半甚至三分之二,這樣不但能節省出大量的公共財政資金,而且也能讓北京的空氣品質提高几個百分點。很多人念念不忘北京奧運會期間公車封存時候交通的順暢,天空的湛藍,也想以此來證明,公車確實需要再進一步壓縮數量,而且必然會收到良好效果。

收費可以暫時環節交通擁堵問題,國外相關國家施行收擁堵費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收費絕對不是治理交通擁堵的殺手鐧,真正的良方是大幅度壓縮公車數量,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改變人們出行習慣,才能事半功倍,治堵才能取得長效。

相關焦點

  • 城市案例|休斯敦的公交優先和擁堵收費
    在休斯敦71.7%的居民都是獨自一人開車上班,完全基於小汽車且低承載的出行方式,導致休斯敦市交通擁堵嚴重,汽車尾氣濃度相當高,成為美國交通擁堵及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休斯敦城市快速路系統規劃圖              為治理交通擁堵和大氣汙染,休斯敦市當局費盡心思。
  • 徵收擁堵費,切莫把「免費擁堵」變成「花錢擁堵」
    (12月19日《經濟日報》)  事實上,這不是北京首次討論擁堵費問題。10多年前北京就提出過要徵收擁堵費,但後來沒有了下文。2013年9月,北京發布「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提出交通委和環保局牽頭研究制定徵收交通擁堵費政策;交通委和交管局牽頭制定智能化車輛電子收費識別系統等,引導降低中心城區車輛使用強度。
  • 收「擁堵費」治交通擁堵?北京市交委稱將研究論證,專家怎麼說
    2016年,在北京政協的霧霾治理協商會上,北京環保局和交通委等部門表示,初步制定交通擁堵收費政策方案和技術方案,正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階段。對於徵收標準,在當時也有專家建議,日收費20-50元。但市交通委發言人在次年兩會時又表示,擁堵費政策的實施還沒有時間表,政策涉及面大,政府將會慎重研究。 在民間,對「擁堵費」的態度各異。
  • 增城專業甲醛治理怎麼收費
    增城專業甲醛治理通過化學試劑治理甲醛從原理上是可以的,但清除的只能是已經釋放的甲醛,絕對不是他們宣傳的可以從源頭清除甲醛。增城專業甲醛治理怎麼收費前景是很廣闊的,由於材料技術工藝上的限制所以汙染很重,而室內汙染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卻很重比霧霾都不清的,這個你在網上都可以查到的,而且近年來隨著媒體報導的越來越多,專業甲醛治理怎麼收費國家也在高度重視和支持室內汙染治理,而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環保意識也高了,很多人都會考慮治理尤其是年輕人,所以市場還是大大滴,而且室內和車內都有汙染,所以有裝修有車就有市場的。
  • 樂清這幾個停車場要收費啦!收費標準正在公示中,你有意見嗎?
    小編了解到樂清幾處公共綠地停車場要開始停車收費啦!收費標準正在公示中△雙雁公園停車場關於樂清市市區公共綠地停車收費類別的公示為規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行為,維護車主和機動車停車場所經營服務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樂清市人民政府關於規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樂政發〔2014〕59號)、《中共樂清市委辦公室、樂清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樂清市治理城鎮道路交通擁堵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樂委辦〔2013〕54號)、《關於要求延長市區公共綠地停車收費時間的請示》(樂市政〔2020〕67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樂清市公共綠地停車場實際情況,為滿足遊客停車的需求,同時不產生交通擁堵及便於公共綠地管理,經研究
  • 興平路十字這個擁堵路段急需治理 平川公安交警請你提建議
    興平路十字位於復興路和黃嶠路的交匯處,周邊有興平小學、人民廣場、仿古街、沁川湖、中恆購物廣場等眾多交通吸引點和生成點,承擔大量交通需求,交通壓力巨大,是城區主要擁堵路段為緩解交通擁堵,完善交通設施,改善交通環境,平川分局交警大隊決定自開展緩解興平路十字交通擁堵意見建議集中徵集活動,敬請廣大市民朋友們就道路設施、交通秩序、擁堵治理等方面暢所欲言,廣獻良策。 請於2020年11月20日前將建議和意見留言至平川公安交警微信公眾號、頭條號。平川公安交警將把收集到的市民意見和建議,作為興平路十字交通治理的重點工作進行推進。
  • 經濟日報:徵收擁堵費 不能議而不決
    摘要 【經濟日報:徵收擁堵費 不能議而不決】北京市究竟要不要收取擁堵費?收取擁堵費能否真正緩解擁堵?多方圍繞這些核心問題,爭論始終沒有停止過。很難說,反對者沒有情緒化的因素。但如果我們冷靜下來,多些理性思考,答案或許就會清晰地呈現出來。
  • 如何解決擁堵?這7個城市,早就提議「擁堵費」了
    北京的地面交通擁堵度,全國第二,僅次於重慶。為了治理擁堵,北京早已實行限購限行限外限號措施,外地車輛來北京需要進京證,市內車輛,分單雙號限行,購車需要搖號,就連新能源汽車也同樣需要搖號。有人說,想要在北京搖中一個車牌號,和買彩票中500萬的概率幾乎一樣小。
  • 東京多管齊下治理交通擁堵
    軌道交通換乘無縫對接完善的軌道交通系統,是東京解決道路擁堵的「法寶」。線路多和運載能力強,是東京軌道交通的一大特點。在東京,由幾十條城市輕軌和地鐵組成的立體軌道交通每天運送旅客2000萬人次,是北京的4倍,承擔了全部客運量的86%,遠遠高於紐約的54%、巴黎的37%和倫敦的35%。20條左右軌道線路,幾乎覆蓋東京的每個區域。
  • 深圳交警2020年完成454個堵點的擁堵治理,未來將讓深圳道路更加...
    深圳市交警局1月12日官方通報稱,2020年,深圳交警共計完成454個堵點的擁堵治理,其中常規堵點治理270個,佔道施工堵點治理184個。深圳市交警局相關負責民警表示,深圳機動車總量位居全國前列,每公裡道路車輛密度已超過500輛,在如此的交通壓力下,如何維持城市交通有序、順暢一直都是深圳交警的工作重點,為緩解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問題,深圳交警一直在努力。
  • 清研智庫:城市交通規劃應從治理擁堵轉向建設短途出行城市
    換句話說,這次流行病已經證明,解決擁堵並不能解決更大的交通問題。要客服這些結構性問題,需要政策制定者、規劃者以新的方式設計、建設交通網絡。美國需要著眼於鄰近性,使人和地方更接近。這意味著不能再將治理擁堵作為首要任務,需要建設短途出行的城市。 現在結構性問題根源在於如何衡量交通網絡的性能和優先考慮更快的車速。
  • 北京首次發布各區交通治理「榜單」,中心城區東城排第一( / 1 )
    今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2019年度交通綜合治理「成績單」,首次公布各區治理排名榜,中心城區中東城排第一,門頭溝區在遠郊區中成績最優。從各項交通運行指標上看,2019年北京交通運行狀況好於往年,中心城區交通指數下降1.01%,全年尖峰時段處於「輕度擁堵」級別,中心城區駕車、公交、騎行均實現「提速」。
  • 網友反映官亭路擁堵嚴重 合肥城泊公司回復
    網友:尊敬的領導:您好!關於合肥市蜀山區官亭路擁堵嚴重的問題,本人已於一個多月前因堵在官亭路出不去,外面的車進不來達半個多小時而致電12345市長熱線電話投訴,客服將電話轉入交警隊,因此我已將情況向交警隊說明,至今無下文,也無任何回復!投訴內容如下:1. 眾所周知,官亭路有除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以外的第二步行街之稱,尤其晚間人流量非常大!本就只有兩車道,且人流量又非常大,還被一側劃為停車收費!
  • 思想眾籌|ETC為何成了擁堵、漲價代名詞?市政協委員建言:提前分流...
    高速公路收費全面啟用ETC後,道路擁堵、收費增加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問題被委員們帶到了兩會上。昨天下午,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舉行現場諮詢會,市政協委員向市交通委負責人提出質疑:「用了ETC,為什麼收費口更堵了?」
  • 廣州「對症下藥」緩擁堵 ,用「繡花功夫」做好道路微改造
    截至11月底,市、區交通(住建)部門共完成了全部81個點位的擁堵點治理。 記者了解到,根據相關工作要求,按照廣州市城市維護工作市、區分工,形成「市級統籌,市、區分工實施,部門協作」的工作機制,以三至五年為一個輪次,常態化滾動實施交通擁堵點治理,力爭當年實施、當年完成,進一步挖掘道路通行潛力,提高通行效率,「短平快」緩解道路節點和瓶頸路段的擁堵。
  • 新華網評:環保執法要成「殺手鐧」的三層含義
    新華網評:環保執法要成「殺手鐧」的三層含義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6 09:12 來源: 新華網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今年1月,被稱為「史上最嚴」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成為我國推進環境治理的一大利器。「兵器」在手,但也要用好,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如何能讓環保法「長出牙齒」?李克強總理給出了答案:治理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就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鐧。
  • 莆田城市公共道路停車收費,會帶來什麼?
    下午六點,走在南門學校路段,此時正值下班、放學高峰期,學生、家長、上班族聚集於此,人潮熙熙攘攘,道路擁堵異常。隨處可見斜停、橫停在車位內的車輛,甚至不少人都看不上眼前那空著的車位,把車隨意亂停在車位外。不僅如此,還有摩託車、障礙物「見縫插針」......
  • 真相丨「如果擁堵導致登珠峰死亡,為什麼我的人全安然無恙?」
    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控制人數不是最好的辦法。如果像今年一樣,窗口期出現的次數和時長不夠的話,即使登山人數減少,也會出現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段衝頂而發生擁堵的情況。          提高收費標準的辦法可行嗎?目前,尼泊爾政府對在春季攀登珠峰的外國登山者的收費標準是每人11000美元。而其他各種費用加起來,根據登山者需要的不同服務,每位登山者要花費4萬至9萬美元不等。
  • 治理水電氣暖行業亂收費 國有資本要率先垂範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關於清理規範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行業收費,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意見》特別提出,要取消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環節的各種不合理收費。供水、供電、供氣和供暖,屬於公用事業,關乎每一個居民的切身利益。
  • 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要「遭」 遂寧發布十條禁令治理教育「三亂」
    「亂辦班、亂補課、亂收費」教育「三亂」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為規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和教師從教行為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行風近日,遂寧市教育和體育局發布《遂寧市治理教育「三亂」十條禁令》加大治理「三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