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時,我國著名書法金石藝術家齊白石,曾經贈送出一幅親筆之作。可是後來他才發現,畫作上的詩句居然存在錯別字。可也正是這一個錯別字,卻因齊白石太有名的原因,令整句話都成為了經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談及近現代金石雕刻藝術大家,清代的鄧石如是絕對不能被避開的。鄧石如,原名鄧琰,字石如,但因要避嘉慶帝名諱,隨即將名字改為字行,後自稱頑伯、笈遊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是我國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法家,以及鄧派篆刻創始人。
鄧石如少年家貧,只讀過一年私塾,但因家中為書香門第,所以在14歲的時候,便喜歡上了金石雕刻藝術。鄧石如17歲時,曾經為鄉裡的一位瀟灑老人作《雪浪齋銘並序》,因雕琢精美而技驚四座,受到時人誇獎,並因此踏上書刻藝術之路,專門以賣字刻章為生。
鄧石如一生書法藝術精湛,被後人稱為是難得一見的金石大師,與此同時,他的各種作品也流傳於世,對後世金石專家產生巨大影響。其中最著名的一對草書篆刻,則是「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的對聯。短短十個字,便能將龍生活在汪洋中的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又把仙鶴之高潔凸顯的更加清晰,堪稱是一代名聯。
鄧石如的成就,不僅在於為後世所留的金石之上,他的藝術之氣,同樣影響著每一代金石專家,齊白石便是其中一位。齊白石,原名純芝,號蘭亭,是中國近代繪畫大師及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的一生,對於書法、篆刻都有著較為突出的成就,並且時常取法於秦漢碑版,將古樸之趣凝成一體,既有古代碑文的格式體系,同時也存在自成一派的藝術氣息。
齊白石對鄧石如十分崇拜,並經常對其作品進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鄧石如的對聯篆刻,更是他案頭必備的參考讀物,所以,齊白石的畫作與金石作品之中,往往都會透露出鄧石如作品之風骨。
1949年解放之後,齊白石與偉人進行過多番交談,深入討論了書法繪畫以及金石藝術,相互之間相談甚歡,雖然二人相差29歲之多,但仍以鄉誼與藝術話題成為忘年之交。在交談過程中,偉人表明了自己對齊白石崇敬的心跡,令齊白石大為感動。
齊白石回到家中後,當即選了一幅作於1941年的畫作,命人專程將其送給偉人,而這幅畫正是齊白石以鄧石如「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對聯所作。
此事過後沒幾天,我國著名收藏家、楹聯家張伯駒前來拜訪齊白石,二人談論良久,最終提到了送給偉人畫作之事。然而令齊白石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向張伯駒如實講述後,對方卻驚叫一聲,大呼「不好」。原來,齊白石老先生在畫中所題楹聯,居然存在一個錯別字。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鄧石如的對聯為「海為龍世界,天是鶴家鄉」,可齊白石所寫對聯卻是「海為龍世界,雲是鶴家鄉」,前者所出現的「天」字,居然被齊白石誤寫為「雲」字,實在是令張伯駒感到有些吃驚,因此他才驚叫起來。
齊白石聽罷張伯君所說的話,頓時也感到一陣緊張,畢竟自己是一代名家,犯下如此錯誤實屬不應該,更何況這幅「錯聯畫作」還被獻給了偉人。不過齊白石的擔憂確實有些多餘,當偉人在品鑑畫作時,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可當他細細品味之下,反倒是覺得齊白石所改「雲」字,要遠比鄧石如「天」字用的絕妙。
如果從意境上來看,威武的「龍」可以對應優雅的「鶴」,「世界」展現了龍遊千裡的豪邁,而「家鄉」卻能詮釋仙鶴立水的靜謐,此為「一動一靜」,可謂是相得益彰。不過「海」與「天」卻難成對比,「天」對應的應該是地,而「雲」卻能與「海」形成鮮明的對比,令鶴翔九霄之感立現,稱其為「古今絕句」毫不過分。
作為一代大師,齊白石老先生一個美麗的錯誤,最終造就了經典,這的確令人感到慶幸。不過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是,藝術並非刻意拘泥,只有適度的創新,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