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風集團)今天順利通過了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創業板IPO,這也意味著位列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第3位的公司離上市又近了一步。根據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 9.57億股,融資金額210.33億元,是目前創業板受理企業中募資規模最大的。
東風集團市佔率不俗,盈利狀況卻堪憂
東風集團已在中國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即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旗下擁有1997年在上交所登陸的東風汽車(600006.SH);持股5.12%並在2007年在上交所登陸的小康股份(601127.SH);孫公司東風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控股的東風科技(600081.SH)。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東風集團擁有整車產能約339.4萬輛,位列行業第三位,市場佔有率超過10%。然而近三年的營收均呈現下滑狀態,2017-2020年上半年,東風集團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41.86億元、1099.44億元、1046.8億元和518.07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8.07%、-4.79%和3.34%;同期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40.61億元、129.79億元、128.58億元和30.18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70%、-0.93%和-64.49%。
上市定位新能源
東風汽車乘用車領域始終較為弱勢,尤其高端領域。東風集團旗下的自主品牌風神2018年計劃銷量目標20萬輛,實際完成了69147輛;2019年銷售目標為12萬輛,實際銷售為75025輛;2020年銷量目標為10萬輛,截止10月僅完成了5萬餘輛,並保持著毛利率虧損加大的現象。而旗下主打高端的東風A9,上市首月僅售出148臺,次月銷量158臺。
由於燃油車失利,所以東風集團將戰略調整為新能源領域,尤其以嵐圖為核心的新能源項目尤為密集。11月25日,嵐圖SUV預生產下線;11月26日與國家電網籤署戰略協議,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做準備;12月2日,與交通銀行籤約組建汽車產權股權投資基金,主要聚焦汽車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及輕量化。
嵐圖定位於高端自主品牌,將與造車新勢力以及其他高端新能源品牌展開正面較量。因此,東風將首創的TRB+Patch複合結構熱成型A柱以及2000Mpa鋁矽塗層材料車門防撞梁應用到首款車型嵐圖FREE上,從安全上做足功課;此外電動車核心的三電技術來自於參股企業小康股份旗下的賽力斯,隨著SF5逐漸量產,這套三電技術也將愈加成熟。
FREE將於明年第三季度上市交付。從2021年開始,嵐圖每年推出一款新車,產品會覆蓋轎車、SUV、MPV及高性能車等多個領域,到2025年實現年銷售15萬輛。
總結
由於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較大,上市是最省錢以及最高效的融資渠道之一。隨著新勢力以及其他自主品牌新能源已經站穩了新能源跑道,嵐圖作為後來者必須拿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的份額;蔚來,理想,小鵬以及比亞迪,上汽和長城的市值越來越高,作為市佔率超10%的特大車企,能否從新能源廝殺中突出重圍並佔領獲得相應的市值需要市場的驗證,畢竟2000億市值只能位居行業中位。
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