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吹噓:臺人均GDP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

2021-01-19 騰訊網

作者:年負

前段時間,臺「國發會」宣布,臺灣地區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臺灣地區將步入「發達社會」,這意味著臺灣地區提前三年完成了人均GDP超3萬美元的目標。雖然民進黨當局大肆宣揚此消息,但是這人均GDP破3萬美元中存在許多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GDP破3萬主要助推的力量為新臺幣匯率升值,這有利於臺灣地區進口,但是不方便出口;再者,臺灣民眾大多對此無感,甚至有人認為這只是「虛胖」;最後,臺灣地區在疫情期間,能夠有如此發展,大陸經濟騰飛的帶動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人均GDP破3萬美元

臺「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率為3.83%。臺「國發會」以此數據考慮可量化評估的政策效益及國際潛在下行風險等因素,把經濟增長率的區間目標調至3.8%至4.2%。這個數據是9年內的新高,而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

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據此吹噓臺灣地區將步入「發達社會」。可是即使數據達到了目標,臺灣民眾並沒有感受到GDP破3萬美元的喜悅,主要原因在於,這次臺人均GDP增長和新臺幣匯率升值有關。臺「主計總處」表示,如果不是新臺幣匯率走強,恐怕要在兩三年後,臺灣GDP才能破3萬美元。

連鎖反應

新臺幣匯率增高,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而且這些連鎖反應並非全部有利於臺灣民眾。按照經濟學原理來講,新臺幣升值,進口物價本應該降,但是現在處於疫情的特殊時間,進口物價反而不降不升。

拿進口汽車為例,由於疫情問題,許多海外工廠因疫情停工,供貨不足。即使是臺灣島內的汽車工廠,進口海外汽車零件也受阻。

而且因為國際物流的問題,進口貨物的物流成本大幅增加了。此消彼長之下,匯率走高,進口貨品降價的優勢並沒有顯示出來。而且最直接的是,因為疫情,島內民眾無法出境購物,對匯率的優勢沒有感覺。

與之相伴的問題是,出口的商品因為新臺幣匯率急升不得不漲價,繼而影響到出口。1月5日,臺「經濟部門」點名紡織和機械等傳統產業面臨著許多壓力。

島內中小企業出口廠商是受影響最大的,不僅白幹活,而且很可能賠錢。最主要的是,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總體來說,新臺幣升值有利有弊,對民眾來說,兩相抵消之下只剩下無感。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網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吹噓「臺人均GDP破3萬美元」,臺媒:「虛胖」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與蘇貞昌(圖源:臺媒)【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在新臺幣強勢助推下,臺灣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對此大肆吹噓,但島內民眾基本無感。臺灣「國發會」日前宣布,以「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經濟增長率3.83%為基準,考慮可量化評估的政策效益及國際潛在下行風險等因素後,調高經濟增長率區間目標為3.8%—4.2%,創近9年新高,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也就是說,蔡英文任期結束前要達到的人均GDP目標將提早在2021年達標,臺灣將邁入發達社會。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新臺幣強勢升值是「幕後功臣」。
  • 民進黨吹噓「臺人均GDP破3萬美元」,臺媒:「虛胖」!民眾無實質加薪
    【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在新臺幣強勢助推下,臺灣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對此大肆吹噓,但島內民眾基本無感。臺灣「國發會」日前宣布,以「主計總處」預測2021年經濟增長率3.83%為基準,考慮可量化評估的政策效益及國際潛在下行風險等因素後,調高經濟增長率區間目標為3.8%—4.2%,創近9年新高,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也就是說,蔡英文任期結束前要達到的人均GDP目標將提早在2021年達標,臺灣將邁入發達社會。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新臺幣強勢升值是「幕後功臣」。
  • 臺灣人均GDP將破3萬美元,為何除了民進黨,民眾都無感?
    日前,民進黨當局「主計總處」發布預測,稱臺灣人均GDP將在2021年突破3萬美元,進入「發達社會」。該消息引發臺灣民眾質疑,有網友表示,數據一直漲,但錢包卻越來越扁。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經濟政績相當無感。
  • 2020年,臺灣經濟已達「發達社會」門檻?
    編輯:陳彧 據臺媒報導,2020年臺灣人均GDP首度衝破3萬美元,踏入「發達社會」門檻。 鑑於臺灣地區目前由民進黨執政,對於這樣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民進黨當局自然是要好好吹噓一番。藉助於綠營媒體,民進黨大肆包裝渲染了這個消息,唯恐天下不知。
  • 吹噓臺灣經濟,民進黨有多少「不能說的秘密」?
    【兩岸快評第1151期】去年11月,臺當局行政機構將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1.56%上修至2.54%,也就是說島內去年經濟增長率比預期小幅上調。臺灣「主計總處」日前也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聲稱突破所謂「發達社會」門檻。
  • 臺人均GDP破3萬美元?部分企業「流血輸出」
    導讀:新臺幣的推出,給臺灣人均GDP的增長帶來了很大的推動力,該數值在臺灣首次高於3萬美元。對此民進黨當局不停鼓吹是自己的功勞,然而島內的民眾卻並沒有產生共鳴。換句話說,這使得蔡英文可以在下臺之前提前實現最開始人均GDP的展望目標。對於這一現象,臺灣島內的相關媒體認為這要歸功於新臺幣的強勢升值。據悉,近日新臺幣匯率達到了近20多年來的最高峰值,這表示臺灣貨幣的兌換率進入了新時代。對此「主計長」朱澤民表示,如果不是新臺幣的優異表現力,那麼民進黨當局想要實現自己預定的GDP目標,還有兩三年的路要走。
  • 民進黨:歸功於蔡英文
    導讀:據臺統計部門預測,2021年,臺灣人均GDP會突破3萬美元,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當。此消息一出,立即遭到臺灣民眾的質疑,有網民指出如果數據在上漲,為什麼錢包卻愈發瘦小。由此可見,臺灣民眾已經對民進黨的謊言免疫了。
  • 中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中國GDP將破100萬億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望。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  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臺灣人均GDP明年破3萬美元?民進黨這話,臺灣有人信嗎?
    有人歡喜有人愁,民進黨狗急跳牆用數字哄騙民眾 沒有加入RCEP的臺灣顯然失去了一個重振經濟的大好機會,這對臺灣而言是莫大的損失,而且對於這樣的結果臺灣民眾也並不買帳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不過,雖然我國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差距在縮小,但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人均GDP是比較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從200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躍上1萬美元,不到20年時間。
  • 14城人均GDP超2萬美元 跨過發達經濟體標準線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丨李燚編輯丨李博2019年中國內地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達14個,跨過發達經濟體的門檻。深圳、無錫、蘇州位居前三,北上廣位列前十。此外,長沙、佛山為「準發達經濟體」,即將跨線。用什麼來衡量一座城市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地位?人均GDP是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 廈門2019年gdp是多少?廈門2019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大關
    4月8日,廈門市統計局總統計師李薇做客廈門市人民政府網在線訪談,解讀《廈門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並與廣大網民在線交流互動,分析去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亮點。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對外公布,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全世界「萬元戶」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
  • 「民進黨永遠能講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話。」
    民進黨又曝神論按照顏若芳表述,馬英九任內不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只求大陸「讓利」,但是蔡英文上臺以來一直在收拾馬時期留下來的「爛攤子」;近年來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增加,事實上是反映蔡英文當局任內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轉型,MIT競爭力大幅提升的結果,例如臺積電技術領先全球,ICT產品佔臺灣整體出口超過一半以上。
  • 在2020年臺灣經濟表現中,有很多是民進黨當局「不能說的秘密」
    但是臺當局為了吹噓自己的「成績」,把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歸功於民進黨當局的領導。臺灣「主計總處」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次突破3萬美元。臺當局行政機構把臺灣地區2020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56%調至2.54%。臺當局藉此宣揚這些都是他們的「成績」,是執政黨的功勞,但是真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其中,「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成了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一個經濟數據,為何如此備受關注?今天咱們就好好嘮嘮數據背後的故事。一首先咱們來看人均GDP這個概念,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意味著什麼。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一書中,人均GDP被看作經濟產出效率的刻畫指標,用以說明人們創造財富的能力,衡量經濟發展長期變動。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
  • 我國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
    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865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中國經濟總量接近100萬億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全世界「萬元戶」增加了一倍多,世界經濟增長引擎動力強勁。
  • ...目前中國人均GDP是1萬美元,發達經濟體入門標準接近3萬美元...
    【劉世錦:中國人均GDP與發達經濟體至少差3萬美元 追趕潛能還很大】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國是論壇「能源中國」第二期上表示,目前中國人均GDP是1萬美元,發達經濟體入門標準接近3萬美元,一般都在4萬美元以上。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不錯,有人認為中國已經到了追趕甚至超越發達經濟體的階段。
  • 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全球人均約1.146萬美元
    中國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14.36萬億美元的GDP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名。按照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具體為10276美元),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