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年港、澳棋手奔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2020-10-03 貴州評棋第一人

資深棋迷都知道,在1955年12月,港內棋王黎子健、曾益謙應邀到廣州,舉行「廣州、港、澳門象棋名手友誼賽」。這次象棋賽促進港澳與內地的溝通與聯絡,對廣州乃至全國象棋文化的發展來說更是意義非凡。

本次比賽的策劃與支持者是廣東宣傳部副部長吳南生。吳南生也是一位忠實的象棋愛好者,對棋藝活動有極大的熱情。早在1954年,楊官磷與陳松順作十局對抗賽時,吳南生就把他倆請到家中,商議穗港象棋名手友誼賽的事情。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

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七省棋王」周德裕、董文淵、陳松順、楊官磷、何順安等都曾獻技於此。曾益謙、黎子鍵同為曾展鴻的嫡系傳人,在港都是數一數二的棋壇人物。廣州方面,陳松順與楊官磷自50年代起常常並肩作戰,多次與港澳、京滬、漢滬等聯隊進行對抗,有「羊城雙璧」、「雙打無敵」的美譽。楊官磷與曾益謙也曾聯袂多次,陳松順、黎子鍵更是40年代的老友,雖是他鄉遇故知,但歲月蒼茫,浮生若夢,此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戰鬥打響

比賽於12月13日擂響戰鼓。楊官磷、陳松順在廣州棋壇早已家喻戶曉,但廣州棋迷對港棋手曾益謙和黎子鍵則比較陌生,好奇心驅使,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更讓人一睹風採。是日觀眾倍增,公園緊急掛出12面棋盤在外面同步擺棋,給棋迷們過癮。文化公園原來安排廣播員陸秀珍對收尾兩場比賽進行實況廣播,據說異常轟動,出現「萬人空巷看棋賽」的熱鬧場面,穗港澳三地的棋迷都沉浸在廣播聲中。港地的高升茶樓接受廣播的同時擺出巨大的棋盤,同步現場對弈,蓮香茶樓也如法炮製,兩家茶館茶客爆滿,賺的是「盆滿缽滿」。就連往來港澳之間的客輪也收聽棋戰實況,不少旅客按播報擺棋,「親臨實戰」,那叫一個過癮!港地《大公報》、《文匯報》也對比賽實況作長篇報導。於是為滿足棋迷的需要,吳南生指示公園每晚都做實況轉播。

比賽影響擴大,楊、陳二人「壓力山大」,心態對比賽來說生死攸關,棋王之間「神仙打架」般的對決更是如此。首局中,陳松順對曾益謙。曾先行,立中炮,申八路炮過河平七取象,大軍踏著右馬的屍體火速進攻,一開局就短兵相接。陳還未大展拳腳,就被攻下了王城。第二盤陳松順高度警覺,借先行之利,使出看家本領,以中炮巡河炮齊轟曾的屏風馬。陳集中精兵良將,以泰山壓頂之勢逼近敵方左翼,並乘隙跳邊馬窺伺臥槽。打得曾益謙手忙腳亂,迅速崩潰。陳終於扳回一局,戰成平手,楊官磷也與黎子鍵打平。到第六場,廣州仍以11:13 落後。

如此戰況,「何以面對江東父老」,陳、楊二人憂心忡忡,關係到廣州棋壇的顏面,竟然驚動了吳南生等有關領導,特意在酒店為他們安排房間休息,又請名醫王蘭友為二人會診。同為象棋愛好者的王蘭友會診後,親自為二人配製祖傳的「靈丹妙藥」,二人服下後果然一覺睡到天亮,醒來精神飽滿,連連誇讚王蘭友醫術精湛,王為此竊笑不已。其實並非什麼祖傳秘方,充其量有點助眠作用的「安慰劑」而已。

王把脈後發現二人身體良好,只是輸棋壓力過大所致。廣東宣傳副部長親自策劃籌辦的首次穗、港象棋大賽,影響很大,楊、陳二人又是首次代表廣州參賽,加上領導的高度重視,逼得二人只能贏不能輸,所以兩人如負山行,「壓力山大」。背著包袱上陣,出師不利意料之中,爾後前六場落後,使二人的包袱越來越重,心態不穩難以發揮正常水平。棋迷王蘭友看破不說破,權當小病來醫,做戲做足,不去藥房買藥,親自配「祖傳秘藥」,(實際上是維生素及助眠的藥),並打包票稱「祖傳秘方、藥到病除。」楊、陳二人吃了「安慰劑」,睡了個好覺,次日精神大振,認真拆解與與曾益謙、黎子鍵二人的對局,摸清對方棋路,對下幾輪的比賽已然成竹在胸。(論心裡對身體的影響可見一斑啊)

反敗為勝

到了第七場比賽。前四局楊官磷對曾益謙3和一負,第五局曾益謙以中炮過河車開局,楊還以屏風馬左馬盤河。楊兌去對方中炮後,集中兵力右翼猛攻。曾益謙雙馬被困,好不容易殺出重圍,已然損兵折象,敗局已定、無力回天,楊終於扳回一分。楊再戰皆和,但楊官磷在首戰勝黎子鍵,第二第三局戰和,第四第五局連下兩城,末局又戰和。本次比賽,楊官磷積分最高15分,陳松順戰平黎子鍵,小勝曾益謙的13分,曾益謙11分,黎子鍵9分。最終主辦方以28:20打敗港地棋手,維護了廣州棋壇的名譽。

人生逆襲,象棋弘揚

1956年4月,「廣州棋社」成立,新中國首個市級領導下的棋社,聘請楊、陳二人為正副社長;新中國首份象棋刊物《象棋》面世,楊、陳為正副主編;吳南生勉勵楊把象棋藝術當事業來做,努力弘揚這個中華文化瑰寶,又安排楊、陳兩人為文化公園象棋顧問,吃公糧,此時楊、陳工資分別為150、130,在當時是罕見的高工資。「一時間楊官磷百感交集,自小顛沛流離、浪跡江湖,在舊社會,不知吃了多少苦,受過多少罪,雖有一身棋藝仍處社會最底層,受盡白眼欺凌。如今拿起了國家發放的工資,這是以前棋人做夢也不管想的。「從此楊官磷開啟了逆襲人生,工作、寫書,春風正得意,錦上又添花。

澳門棋手聞風而動 華東猛將殺來

穗、港賽事結束,澳門棋手聞風而動。1956年4月,澳門棋手梁兆光、張鉗應約到廣州,舉行「穗、澳象棋名手友誼賽」。澳門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穗、澳棋手的集散地。戰後穗、港棋壇復甦,澳門則無新風雲人物,仍舊是梁兆光、梁兆發、吳文英稱王。梁兆光曾迎戰港地棋王李志海等人,有過人之處,張鉗水平稍遜一籌。

4月11日,文化公園,戰鬥打響,此次戰鬥無穗港那般激烈。比賽開始還有兩三場和局,以後楊、陳幾乎所向披靡,以摧枯拉朽之勢打得對方和一局也不容易,最後主隊以42:6大獲全勝。如此戰績,廣州為主隊的棋戰史上非常罕見。

方退澳門之敵,華東猛將朱劍秋、沈志弈就率軍殺來。朱劍秋,揚州「棋壇三劍客之一」,聲名顯赫。沈志弈,人如其名,為象棋而生,開局稍差,但中、殘局奇峰突起,妙手連連,人稱棋壇「黑馬」。1956年 10月20日至11月4 日,文化公園硝煙四起。朱劍秋與陳松順對弈六局,四勝一負一和,沈志弈則5和一負小敗於陳松順。楊官磷分別以三勝三和的絕對優勢擊敗朱劍秋和沈志弈,十二盤棋無一敗北!真是巔峰之作啊!

這次比賽,廣州隊以23:20取勝,捍衛廣州「棋城」的美譽,楊官磷也確保了中國棋壇龍頭老大的地位。

相關焦點

  • 淺談當年王嘉良等棋手奔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1956年,中國舉行了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來自廣東的楊官璘發揮極其神勇,怒斬一眾頂尖棋手後黃袍加身,楊官璘成為新中國首個象棋全國冠軍意義重大,楊官璘的問鼎宣告了中國棋壇群雄亂戰且割據一方時代的結束,成為全國棋王的楊官璘一聲令下,誰敢不從呢?
  • 淺談當年何順安等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1958年5月中旬,一直都在忙於勞動節歡慶遊行的楊官璘甚是疲憊,在他想好好休息一番之際,卻突然收到上海何順安和江蘇惠松祥聯手興兵來犯的消息,面對強敵來犯,楊官璘只得立即把陳松順叫過來商議,那些年,楊官璘與陳松順強強聯手,幾乎找不到對手,一切來廣州棋壇踢館子的棋手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此番何順安等人前來挑釁
  • 淺談當年王嘉良等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1956年,中國舉行了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來自廣東的楊官璘發揮極其神勇,怒斬一眾頂尖棋手後黃袍加身,楊官璘成為新中國首個象棋全國冠軍意義重大,楊官璘的問鼎宣告了中國棋壇群雄亂戰且割據一方時代的結束在楊官璘奪冠後,身心俱疲的他選擇了休息一段時間,本以為歲月靜好,誰曾想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王嘉良卻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於是便聯合北京名將侯玉山到廣州棋壇踢館子,試圖報上次失掉冠軍的一箭之仇,一場戰火就這樣被點燃了。
  • 三地鏖戰:港澳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精彩過程
    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曾益謙、黎子鍵同為曾展鴻的嫡系傳人,在港都是數一數二的棋壇人物。廣州方面,陳松順與楊官磷自50年代起常常並肩作戰,多次與港澳、京滬、漢滬等聯隊進行對抗,有「羊城雙璧」、「雙打無敵」的美譽。楊官磷與曾益謙也曾聯袂多次,陳松順、黎子鍵更是40年代的老友,雖是他鄉遇故知,但歲月蒼茫,浮生若夢,此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魔叔」楊官璘大戰港澳棋手,登上棋壇巔峰
    早在1954年,楊官磷與陳松順作十局對抗賽時,吳南生就把他倆請到家中,商議穗港象棋名手友誼賽的事情。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 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七省棋王」周德裕、董文淵、陳松順、楊官磷、何順安等都曾獻技於此。
  • 淺談當年廣州棋壇內部大戰的精彩過程
    1958年4月,廣州棋壇一改往日的風平浪靜,頓時硝煙四起,廣州頂尖棋手之間的血戰已經不可避免!也許是年輕氣盛的緣故,廣州甲組前四名的棋手決定聯手滅一下楊官璘的威風,作為連續兩屆全國象棋冠軍的楊官璘豈能避而不戰?於是便毫不畏懼的接受了這四位年輕棋手的挑戰!
  • 淺談當年廣州棋壇內部大混戰的精彩經過
    1958年,廣州棋壇一改往日的風平浪靜,頓時硝煙四起,毫無疑問,頂尖棋手之間的血戰已經不可避免!也許是年輕氣盛的緣故,廣州甲組前四名棋手決定聯手欺負一下楊官璘,作為連續兩屆全國象棋冠軍的楊官璘豈能避而不戰?於是便欣然接受年輕一代棋手的挑戰!該四名小將是李旭英、彭樹榮以及蔡福如等人。
  • 淺談當今棋壇三位壯志難酬的悲情棋手
    在當今棋壇的一眾棋手中,有的棋手天賦異稟,戰績驕人,比如楊官璘、鄭惟桐、胡榮華以及呂欽等;有的棋手則天賦一般,比如一些默默無聞的象棋大師們。若想在棋壇混,沒有一點天賦還是不行的,說的難聽點,天賦高的人吃肉,天賦一般的人只能喝湯了。
  • 《廣州棋壇六十年》第十章 「五虎將」爭雄的年代
    他們和黃松軒等一流棋手略有差距,但很接近,所以在相互對局中,五虎將戰勝一流棋手的場面是屢見不鮮的。五虎之首趙坤,雖師承鍾珍,但沒有鍾珍的陰柔,而以著法鋒利見稱,棋人通讓他的棋藝僅次於一流棋手。善於用馬的「馬王」劉壽彭也獨具風格。其餘如陳鏡堂,布局多樣,尤其善用當頭炮;趙培則棋風似李慶全,以穩健見稱;黃志作風大膽,勇於攻堅,被稱為「大膽志」。
  • 淺談當年棋壇四大天王激烈混戰的過程
    1962年6月上旬,東北猛將策馬揚鞭,揮師南下,浙江老將劉憶慈厲兵秣馬,率軍前來,霎時間,羊城棋壇風起雲湧,兵戈之聲,錚錚相聞,群雄混戰,一觸即發······戰場:廣州文化公園。近萬民棋迷四面來朝,廣場裡面豎起棋陣圖,如同投影,與裡面實戰同步,棋迷看得那叫一個爽。
  • 淺談那些已經離我們遠去的悲情棋手
    眾所皆知,在棋壇六七十年的滄桑歲月中,湧現出了眾多傑出的棋手,比如楊官璘、鄭惟桐、胡榮華以及李義庭等全國象棋冠軍,還有何順安、王嘉良、藏如意以及傅光明等非冠軍棋手,在一眾傑出棋手中,有的棋手棋運與命運俱佳,如胡榮華、許銀川以及呂欽等人,而有的棋手則反之,不過本次不是來比棋運和命運的,而是來細數和追憶那些已經離開人世的傑出棋手,願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夠以棋為樂。
  • 淺談那些因天賦不夠而夢斷賽場的悲情棋手
    在象棋界,用「一九定律」倒是還算合適,即只有10%的人能功成名就,而剩下的那些棋手註定會因為天賦不夠而無法功成名就,本次就來淺談幾位這樣的悲情棋手。曾經的李宏嘉確實也輝煌過幾年,但由於天賦所限,他的棋藝始終未能更上一層樓,從而逐漸的被棋壇新人超越,實在是悲情至極。2005年之後,李宏嘉便不再有什麼可圈可點的戰績了,而今的李宏嘉棋藝已經不在一流棋手行列了,靠下棋吃飯顯然是不行了,於是他搖身一變成為了棋壇賽事的金牌主持人,也不知他究竟為何能擔任如此重要的職位,是魅力無邊還是顏值逆天呢?
  • 淺談悲情棋手的剋星之王天一的象棋人生
    在寫本文之前,本人已經發過了兩篇類似文章,即《淺談悲情棋手的剋星之許銀川的象棋人生》、《淺談悲情棋手的剋星之呂欽的象棋人生》,把呂欽和許銀川寫完了,似乎應該到了寫王天一和胡榮華的時候了,胡榮華作為棋壇的大佬,當然要壓軸出場,於是本次先寫王天一的象棋人生,以饗讀者。
  • 廣州棋壇六十年史
    書中所記載廣州棋壇六十年的歷史,它的上下限並沒有規定一個絕對的年份,僅是概略的以辛亥革命後數年為開端,而將下限約莫放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在這幾十個星霜裡,廣州棋壇變化很大,棋藝的發展是按照螺旋式上升的規律向前推進的 。廣州的棋風先從下層社會興起,早期還沒有棋社組織,一代的名棋手多是從珠江南北的寺廟庭院中歷練出來的。
  • 淺談一眾棋手在「王鄭時代」下夢斷賽場的悲情劇目
    自從2014年象棋界改朝換代以來,越來越多的職業棋手開始夢斷賽場,是新王的統治力太強了嗎?答案是毫無疑問的,自從2014年,許銀川從棋壇王座被拉下後便開始淡出了棋壇,有人覺得許銀川這樣做是怯戰、是怕輸,可事情即便如此不也是十分正常的嗎,對於許銀川來說,除卻巫山不是雲,當慣了第一人的他自然看不上什麼第二人的位置,為了不被新王欺負,早點隱退也是正常的。
  • 淺談胡榮華等到羊城廣州踢館子的精彩的過程
    胡榮華人稱象棋界的「胡司令」,天才棋手,至2000年底保持著五個第一:十五歲成為最小的全國冠軍、唯一成為十連霸的棋手、五十五歲成為年齡最大的全國冠軍、唯一獲得十四屆全國個人冠軍的棋手、唯一稱雄棋壇四十餘年的棋手。
  • 淺談楊官璘當年率隊奔赴上海棋壇砸場子的過程
    作為國內棋壇兩大陣營,廣東隊與上海隊1960-1961年曾四次交手。第一次是1961年10月的全國賽。但在與其他隊的比賽中,廣東隊的和局太多,導致比賽結束時廣東隊的總積分低於上海隊,團體冠軍為上海隊所得,廣州屈居第二。第二次是1960年年底,上海隊南下羊城。這次棋賽採取四人一局循環賽制,由於廣東隊前三晚皆處於下風,最後一晚廣東隊背水一戰,結果三勝一和,出乎意料的差異17:15的總積分戰勝上海隊。第三次是1961年1~2月間,上海主場,這次棋賽採取三人兩局分先循環制。
  • 港珠澳建設(廣州)有限公司落戶廣州花都
    12月11日,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政府、港珠澳建設三方籤訂3000億元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港珠澳建設(廣州)有限公司也於當天舉行揭牌儀式,落戶花都區。  港珠澳建設有限公司為世界500強太平洋建設旗下公司,於2019年11月在廣東成立。
  • 淺談當年楊官璘與陳松順一決雌雄的精彩過程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棋壇雖高手輩出,但卻只有華南神龍陳松順與楊官璘二人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當年,楊官璘橫掃上海一眾頂尖棋手回廣東後,他的聲望就達到頂點,很多棋迷都認為他的棋藝已經在陳松順之上了陳松順也深感自己在廣東棋壇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脅,在廣大棋迷的推波助瀾下,他決定與楊官璘正式的較量一場,以維護自己在棋壇的霸主地位。既然陳松順不怕較量,楊官璘自然也是不怕,於是二人一拍即合,決定舉行十番棋大戰,非要一決雌雄不可!1953年6月,楊、陳二人的首次十番棋大戰在廣州嶺南文化宮拉開序幕,主辦單位以每人每局10元作為酬金,10元在當時已經算很高了。
  • 淺談悲情棋手的剋星之洪智的象棋人生
    在前面的文章中,本人已經差不多把棋壇的頂尖棋手都寫完了,似乎唯獨缺了天王洪智,這怎麼能行呢?因此本文就來寫一寫天王洪智的象棋人生以饗讀者。洪智在象棋界的排名似乎一直都是很穩定的,在2005年左右他的等級分就是前五名,十五年過後,即到了如今的、2020年,他的等級分依舊是前五名,真可謂棋壇的常青樹、不死鳥。洪智是一位人品和棋品俱佳的棋手,縱觀洪智在棋壇走過的歲月,他似乎沒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被報導出來,可見洪智確實是一個德藝雙馨的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