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年廣州棋壇內部大戰的精彩過程

2020-10-03 貴州評棋第一人

1958年4月,廣州棋壇一改往日的風平浪靜,頓時硝煙四起,廣州頂尖棋手之間的血戰已經不可避免!也許是年輕氣盛的緣故,廣州甲組前四名的棋手決定聯手滅一下楊官璘的威風,作為連續兩屆全國象棋冠軍的楊官璘豈能避而不戰?於是便毫不畏懼的接受了這四位年輕棋手的挑戰!該四名小將分別是李旭英、彭樹榮以及蔡福如等人。4月1日下午,廣州文化公園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即四名年輕高手聯手迎戰楊官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現在是四個臭皮匠,按理說擊敗楊官璘這個諸葛亮還是有有很大機會的。賽前,四名小將仔細研究了楊官璘近年來的棋路,並做了充分的戰略部署。

首戰,侵楊聯軍擺起陣勢,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楊官璘的陣地發起暴烈的進攻,已經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楊官璘對聯軍的這種陣勢自然是一點也不害怕的,楊不但不為所動,還穩坐中軍帳,以拿手的屏風馬迎敵,且補好仕象,把自己的陣型布置的得完美無瑕,令聯軍進攻無門。聯軍見久攻不下,陣腳開始浮動,不經意間就露出了破綻,這種破綻哪能逃得過楊官璘的法眼?於是楊官璘揮兵直下,集中火力進攻聯軍,剎那間便擊破了聯軍的連環馬,聯軍見形勢不妙,只好大膽棄馬,集中兵力進攻楊之左翼,楊官璘見狀進七路兵直搗黃龍,又用大炮亂轟一通,聯軍在楊的炮火中無處可逃,只有繳械投降。

聯軍首戰敗北,志氣大減,因此在第二局時不敢強攻,楊官璘見敵人不來冒犯自己也沒有動怒,於是和聯軍打起了太極,雙方都是穩紮穩打,不敢進攻。兩個小時之後,聯軍剩下馬雙兵士象全對楊官璘的炮卒士象全,雙方見無法進取便握手言和,如此,楊官璘以一勝一和取勝。

戰勝廣州甲組四巨頭的楊官璘正準備好好的休息幾天,沒想到陳松順卻突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了,非要和楊官璘再較高低!楊官璘無奈,只有答應,免得被人認為自己怯戰。陳、楊二人自從1955年十番棋大戰後便幾乎沒有交手過了,這兩年多來二人都是聯手對外,幾乎沒有敗績。陳松順的技癢難耐讓一眾棋迷喜出望外,因為他們又可以欣賞一場巔峰對決了,在聯軍被殺敗的當晚,陳、楊二人在廣州文化公園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此戰役分兩局,首局楊官璘先走,楊官璘一上來就把自己的鎮山寶中炮巡河炮給擺上了,陳松順以屏風馬應對,中局後,陳松順明顯佔據著優勢,楊官璘見形勢不妙,於是便窮盡一切辦法守和,只要有兌子的機會,楊官璘絕對不放過,面對「不思進取」的楊官璘,陳松順也沒有辦法,只有被迫和楊官璘進行了一番大兌子,一番消耗戰後,兩人的局面已經處於均勢狀態,陳松順只有無奈的與楊官璘握手言和。

次局陳松順先手,陳一上來就擺起了中炮立威,面對氣勢洶洶的陳松順,楊官璘選擇以逸待勞的戰略方針,於是用屏風馬迎客。急於求勝的陳松順猛攻中路,且用連環馬助攻,面對陳松順凌厲的攻勢,楊官璘也是十分的吃驚,一番冥思苦想後,楊官璘頂煙冒火,一炮轟過去便擊斃了陳松順的一個兵,一下子便取得了多兩兵的優勢。但陳松順並不懼怕,而是以牙還牙調兵遣將向楊官璘的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看來陳松順深知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道理。

面對陳松順不顧一切的進攻,局面佔優勢的楊官璘一時間竟然只能苦苦防守,令一眾棋迷愕然!雙方惡鬥到殘局,楊官璘剩下車炮雙卒士象全,陳松順剩下車炮仕相全,雖然處於劣勢,但陳松順絲毫不畏懼,而是選擇與楊官璘殊死搏鬥,面對陳松順這樣的硬茬子,楊官璘也進取不得,於是只有與陳松順罷兵言和,兩戰皆平,雙方自然是皆大歡喜。

和陳松順一番惡鬥後,楊官璘已經身心俱疲,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旁觀戰的老天王盧輝也技癢難耐了,於是便向楊官璘和陳松順下了戰書,陳、楊二人雖疲憊,但面對老前輩的戰書,他們二人也只有答應,盧輝在這關鍵時刻約戰陳、楊二人自然也是另有目的的,當時廣州建化肥廠缺錢,盧輝決定與陳、楊二人來幾場義演來賺點錢捐給政府建化肥廠。

當時的盧天王已經稱雄棋壇40年,他所創的盧家「五七炮」,在棋壇真可謂聲名赫赫,曾經,盧天王用自創的五七炮斬殺過無數的棋壇豪傑,而這次,盧天王準備把自己的鎮山寶用來對付楊官璘與陳松順,看來一番惡戰又在所難免了……

相關焦點

  • 淺談當年廣州棋壇內部大混戰的精彩經過
    1958年,廣州棋壇一改往日的風平浪靜,頓時硝煙四起,毫無疑問,頂尖棋手之間的血戰已經不可避免!也許是年輕氣盛的緣故,廣州甲組前四名棋手決定聯手欺負一下楊官璘,作為連續兩屆全國象棋冠軍的楊官璘豈能避而不戰?於是便欣然接受年輕一代棋手的挑戰!該四名小將是李旭英、彭樹榮以及蔡福如等人。
  • 淺談當年何順安等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1958年5月中旬,一直都在忙於勞動節歡慶遊行的楊官璘甚是疲憊,在他想好好休息一番之際,卻突然收到上海何順安和江蘇惠松祥聯手興兵來犯的消息,面對強敵來犯,楊官璘只得立即把陳松順叫過來商議,那些年,楊官璘與陳松順強強聯手,幾乎找不到對手,一切來廣州棋壇踢館子的棋手最終都以失敗告終,此番何順安等人前來挑釁
  • 淺談當年王嘉良等棋手奔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在楊官璘奪冠後,身心俱疲的他選擇了休息一段時間,本以為歲月靜好,誰曾想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王嘉良卻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於是便聯合北京名將侯玉山到廣州棋壇踢館子,試圖報上次失掉冠軍的一箭之仇,一場戰火就這樣被點燃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淺談當年王嘉良等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在楊官璘奪冠後,身心俱疲的他選擇了休息一段時間,本以為歲月靜好,誰曾想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王嘉良卻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於是便聯合北京名將侯玉山到廣州棋壇踢館子,試圖報上次失掉冠軍的一箭之仇,一場戰火就這樣被點燃了。
  • 淺談當年港、澳棋手奔廣州棋壇踢館子的過程
    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楊官磷、陳松順在廣州棋壇早已家喻戶曉,但廣州棋迷對港棋手曾益謙和黎子鍵則比較陌生,好奇心驅使,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更讓人一睹風採。是日觀眾倍增,公園緊急掛出12面棋盤在外面同步擺棋,給棋迷們過癮。文化公園原來安排廣播員陸秀珍對收尾兩場比賽進行實況廣播,據說異常轟動,出現「萬人空巷看棋賽」的熱鬧場面,穗港澳三地的棋迷都沉浸在廣播聲中。
  • 淺談楊官璘當年率隊奔赴上海棋壇交流棋藝的精彩過程
    作為國內棋壇兩大陣營,廣東隊與上海隊1960-1961年曾四次交手。但在與其他隊的比賽中,廣東隊的和局太多,導致比賽結束時廣東隊的總積分低於上海隊,團體冠軍為上海隊所得,廣州屈居第二。第二次是1960年年底,上海隊南下羊城。這次棋賽採取四人一局循環賽制,由於廣東隊前三晚皆處於下風,最後一晚廣東隊背水一戰,結果三勝一和,出乎意料的差異17:15的總積分戰勝上海隊。第三次是1961年1~2月間,上海主場,這次棋賽採取三人兩局分先循環制。
  • 淺談當年楊官璘與陳松順一決雌雄的精彩過程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棋壇雖高手輩出,但卻只有華南神龍陳松順與楊官璘二人具備了一統天下的實力,當年,楊官璘橫掃上海一眾頂尖棋手回廣東後,他的聲望就達到頂點,很多棋迷都認為他的棋藝已經在陳松順之上了陳松順也深感自己在廣東棋壇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脅,在廣大棋迷的推波助瀾下,他決定與楊官璘正式的較量一場,以維護自己在棋壇的霸主地位。既然陳松順不怕較量,楊官璘自然也是不怕,於是二人一拍即合,決定舉行十番棋大戰,非要一決雌雄不可!1953年6月,楊、陳二人的首次十番棋大戰在廣州嶺南文化宮拉開序幕,主辦單位以每人每局10元作為酬金,10元在當時已經算很高了。
  • 淺談胡榮華等到羊城廣州踢館子的精彩的過程
    胡榮華人稱象棋界的「胡司令」,天才棋手,至2000年底保持著五個第一:十五歲成為最小的全國冠軍、唯一成為十連霸的棋手、五十五歲成為年齡最大的全國冠軍、唯一獲得十四屆全國個人冠軍的棋手、唯一稱雄棋壇四十餘年的棋手。
  • 淺談當年棋壇四大天王激烈混戰的過程
    1962年6月上旬,東北猛將策馬揚鞭,揮師南下,浙江老將劉憶慈厲兵秣馬,率軍前來,霎時間,羊城棋壇風起雲湧,兵戈之聲,錚錚相聞,群雄混戰,一觸即發······戰場:廣州文化公園。近萬民棋迷四面來朝,廣場裡面豎起棋陣圖,如同投影,與裡面實戰同步,棋迷看得那叫一個爽。
  • 淺談楊官璘當年率隊奔赴上海棋壇砸場子的過程
    作為國內棋壇兩大陣營,廣東隊與上海隊1960-1961年曾四次交手。第一次是1961年10月的全國賽。但在與其他隊的比賽中,廣東隊的和局太多,導致比賽結束時廣東隊的總積分低於上海隊,團體冠軍為上海隊所得,廣州屈居第二。第二次是1960年年底,上海隊南下羊城。這次棋賽採取四人一局循環賽制,由於廣東隊前三晚皆處於下風,最後一晚廣東隊背水一戰,結果三勝一和,出乎意料的差異17:15的總積分戰勝上海隊。第三次是1961年1~2月間,上海主場,這次棋賽採取三人兩局分先循環制。
  • 三地鏖戰:港澳棋手到廣州棋壇踢館子的精彩過程
    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楊官磷、陳松順在廣州棋壇早已家喻戶曉,但廣州棋迷對港棋手曾益謙和黎子鍵則比較陌生,好奇心驅使,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更讓人一睹風採。是日觀眾倍增,公園緊急掛出12面棋盤在外面同步擺棋,給棋迷們過癮。文化公園原來安排廣播員陸秀珍對收尾兩場比賽進行實況廣播,據說異常轟動,出現「萬人空巷看棋賽」的熱鬧場面,穗港澳三地的棋迷都沉浸在廣播聲中。
  • 廣州棋壇六十年史
    書中所記載廣州棋壇六十年的歷史,它的上下限並沒有規定一個絕對的年份,僅是概略的以辛亥革命後數年為開端,而將下限約莫放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之間。在這幾十個星霜裡,廣州棋壇變化很大,棋藝的發展是按照螺旋式上升的規律向前推進的 。廣州的棋風先從下層社會興起,早期還沒有棋社組織,一代的名棋手多是從珠江南北的寺廟庭院中歷練出來的。
  • 淺談當今棋壇三位壯志難酬的悲情棋手
    棋壇每年也就那麼十來個重要的賽事,而職業棋手卻那麼多,可見競爭之激烈令人乍舌。話不多說,還是來談談當今棋壇那些壯志難酬的悲情棋手吧,由於篇幅所限,本次僅以如下三人為例。「廣東水特」張學潮張學潮1989年6月21日出生於廣東,長大後師從章漢強大師,成為了許銀川與李宏嘉的師弟,2004年9月11日,張學潮從汕頭來到廣州
  • 淺談楊官磷在首屆個人賽上大殺四方的精彩過程
    眾所皆知,1956年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在北京舉行,在50年代,正是楊官磷棋藝的巔峰期,儘管如此,楊官璘再奪冠的過程中還是充滿了艱辛,可以說,楊官璘險些與首屆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的獎盃失之交臂群英薈萃「七省棋王」周德裕,「八省棋王」董文淵,廣州「四大天王」,「棋仙」鍾珍等等雖然都聲名顯赫,但都只是稱霸一方,如同一幫派的幫主或掌門。
  • 《廣州棋壇六十年》第二十八章 蘭苑棋會父子鏖兵
    一九三二年初,廣東全省象棋賽結束後,廣州各報的象棋欄選載了不少名局,對棋藝活動的進一步開展起著鼓動作用。
  • 淺談棋王胡榮華與棋聖聶衛平三棋大戰的精彩過程
    這6位棋手中知名度略低一些的可能就是劉文哲和簡懷穗了,簡懷穗在1964年曾獲得全國西洋棋比賽的冠軍,廣東象棋甲組棋手,1971年擔任香港圍棋社社長,簡懷穗原名簡明基,在十年動亂中,他由廣州去了香港,因懷念故鄉廣州,故改名為簡懷穗,穗,即廣州也。劉文哲是西洋棋特級大師,1962年曾獲全國象棋賽第6名。
  • 「魔叔」楊官璘大戰港澳棋手,登上棋壇巔峰
    宣傳部長的執行力沒得說,得到楊官磷與陳松順的支持後,吳南生馬不停蹄,發動自己人脈,動員港內棋王曾益謙和黎子鍵前來廣州參加比賽。 港棋壇歷來藏龍臥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吸引國內名手不斷前往。「七省棋王」周德裕、董文淵、陳松順、楊官磷、何順安等都曾獻技於此。曾益謙、黎子鍵同為曾展鴻的嫡系傳人,在港都是數一數二的棋壇人物。
  • 廣州棋壇六十年史:"粵東三鳳"鍾珍
    廣州棋壇出現的"粵東三鳳",初時鐘珍是潛在的力量,這是因為黃松軒已經知名於省、港、澳、曾展鴻也在與馮澤、黃松軒等名手角逐中嶄露頭角,只有鍾珍仍未普通人所知。鍾珍在主觀上也不願樹立名氣,因為有了名氣會使人望而生畏,不能出奇制勝,並且會成為眾矢之的。自己艱辛鑽研出來的棋路,為人所掌握,太阿倒持,反為不美。
  • 淺述當年楊官璘在上海橫掃一眾高手的過程
    在棋界,雖然楊官璘的職業生涯戰績並不是最出色,但他在棋壇的影響力和地位應該只在象棋泰鬥胡榮華之下,雖然楊官璘是胡司令的老前輩,但怎奈胡司令在棋壇的戰績實在是太出色了,故而連棋界資歷最深的楊老也拿胡司令沒辦法,只能無奈的排在比他年輕的胡司令身後了。
  • 世紀大戰!業餘棋壇第一之爭火力升級,群星薈萃,許銀川親自頒獎
    就在廣東十虎大戰廣西、重慶、雲南等各省市群英,火拼洪智、唐丹等男女全國冠軍,收服大部分人心之後,一出既定中的江湖棋壇超級大火拼,業餘棋界第一天團之爭,如約而至。 粵鄂爭霸,從專業席捲到業餘,猶記得當年象甲粵鄂爭霸,在惠州,洪智、汪洋雙槍對決呂欽、許銀川雙雄,是何等的激烈,柳特大那時更是意氣風發,誓與廣東霸主爭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