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4月,廣州棋壇一改往日的風平浪靜,頓時硝煙四起,廣州頂尖棋手之間的血戰已經不可避免!也許是年輕氣盛的緣故,廣州甲組前四名的棋手決定聯手滅一下楊官璘的威風,作為連續兩屆全國象棋冠軍的楊官璘豈能避而不戰?於是便毫不畏懼的接受了這四位年輕棋手的挑戰!該四名小將分別是李旭英、彭樹榮以及蔡福如等人。4月1日下午,廣州文化公園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即四名年輕高手聯手迎戰楊官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現在是四個臭皮匠,按理說擊敗楊官璘這個諸葛亮還是有有很大機會的。賽前,四名小將仔細研究了楊官璘近年來的棋路,並做了充分的戰略部署。
首戰,侵楊聯軍擺起陣勢,以雷霆萬鈞之勢向楊官璘的陣地發起暴烈的進攻,已經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楊官璘對聯軍的這種陣勢自然是一點也不害怕的,楊不但不為所動,還穩坐中軍帳,以拿手的屏風馬迎敵,且補好仕象,把自己的陣型布置的得完美無瑕,令聯軍進攻無門。聯軍見久攻不下,陣腳開始浮動,不經意間就露出了破綻,這種破綻哪能逃得過楊官璘的法眼?於是楊官璘揮兵直下,集中火力進攻聯軍,剎那間便擊破了聯軍的連環馬,聯軍見形勢不妙,只好大膽棄馬,集中兵力進攻楊之左翼,楊官璘見狀進七路兵直搗黃龍,又用大炮亂轟一通,聯軍在楊的炮火中無處可逃,只有繳械投降。
聯軍首戰敗北,志氣大減,因此在第二局時不敢強攻,楊官璘見敵人不來冒犯自己也沒有動怒,於是和聯軍打起了太極,雙方都是穩紮穩打,不敢進攻。兩個小時之後,聯軍剩下馬雙兵士象全對楊官璘的炮卒士象全,雙方見無法進取便握手言和,如此,楊官璘以一勝一和取勝。
戰勝廣州甲組四巨頭的楊官璘正準備好好的休息幾天,沒想到陳松順卻突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了,非要和楊官璘再較高低!楊官璘無奈,只有答應,免得被人認為自己怯戰。陳、楊二人自從1955年十番棋大戰後便幾乎沒有交手過了,這兩年多來二人都是聯手對外,幾乎沒有敗績。陳松順的技癢難耐讓一眾棋迷喜出望外,因為他們又可以欣賞一場巔峰對決了,在聯軍被殺敗的當晚,陳、楊二人在廣州文化公園進行了激烈的戰鬥。
此戰役分兩局,首局楊官璘先走,楊官璘一上來就把自己的鎮山寶中炮巡河炮給擺上了,陳松順以屏風馬應對,中局後,陳松順明顯佔據著優勢,楊官璘見形勢不妙,於是便窮盡一切辦法守和,只要有兌子的機會,楊官璘絕對不放過,面對「不思進取」的楊官璘,陳松順也沒有辦法,只有被迫和楊官璘進行了一番大兌子,一番消耗戰後,兩人的局面已經處於均勢狀態,陳松順只有無奈的與楊官璘握手言和。
次局陳松順先手,陳一上來就擺起了中炮立威,面對氣勢洶洶的陳松順,楊官璘選擇以逸待勞的戰略方針,於是用屏風馬迎客。急於求勝的陳松順猛攻中路,且用連環馬助攻,面對陳松順凌厲的攻勢,楊官璘也是十分的吃驚,一番冥思苦想後,楊官璘頂煙冒火,一炮轟過去便擊斃了陳松順的一個兵,一下子便取得了多兩兵的優勢。但陳松順並不懼怕,而是以牙還牙調兵遣將向楊官璘的陣地發起猛烈的進攻,看來陳松順深知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道理。
面對陳松順不顧一切的進攻,局面佔優勢的楊官璘一時間竟然只能苦苦防守,令一眾棋迷愕然!雙方惡鬥到殘局,楊官璘剩下車炮雙卒士象全,陳松順剩下車炮仕相全,雖然處於劣勢,但陳松順絲毫不畏懼,而是選擇與楊官璘殊死搏鬥,面對陳松順這樣的硬茬子,楊官璘也進取不得,於是只有與陳松順罷兵言和,兩戰皆平,雙方自然是皆大歡喜。
和陳松順一番惡鬥後,楊官璘已經身心俱疲,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一旁觀戰的老天王盧輝也技癢難耐了,於是便向楊官璘和陳松順下了戰書,陳、楊二人雖疲憊,但面對老前輩的戰書,他們二人也只有答應,盧輝在這關鍵時刻約戰陳、楊二人自然也是另有目的的,當時廣州建化肥廠缺錢,盧輝決定與陳、楊二人來幾場義演來賺點錢捐給政府建化肥廠。
當時的盧天王已經稱雄棋壇40年,他所創的盧家「五七炮」,在棋壇真可謂聲名赫赫,曾經,盧天王用自創的五七炮斬殺過無數的棋壇豪傑,而這次,盧天王準備把自己的鎮山寶用來對付楊官璘與陳松順,看來一番惡戰又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