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丨妙印法師:怎樣修學才有機會契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

2021-02-07 妙印禪心

《楞嚴經》是娑婆世界一切眾生,明心見性,快速成佛的第一經。

文殊菩薩在此經中說:「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於聞中入。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此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文殊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又說:「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

又說:「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依此根(耳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七佛之師,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當知,三藏十二部,般若波羅蜜多第一。行深「般若波羅蜜」,也就是「真如三昧行」。而般若波羅蜜之體,就是六根的「根性」。所謂的根性,總說是一個,即是佛性,即是阿賴耶識,即是身內真如,還有很多其他的名字;若依六根來分,根性:在耳叫聞性(或耳識),在眼叫見性(或眼識),在鼻叫嗅性(或鼻識),在舌叫味性(或舌識),在身叫觸性(或身識),在意叫知性(或意識)。總之,總說是一,分說是六。名字雖多,但始終是說同一個東西即真如自性。

從理論上講,在六根的任何一根,修「根性」定,都是修「自性本定」,都是在修般若波羅蜜,都叫首楞嚴三昧法,都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能達到「從一根返源,得六根解脫」的目的。然而,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特別為我們娑婆世界的大眾,挑選出了耳根,作為修習般若波羅蜜的第一圓通根。而把其餘五根,從眼根,鼻根,舌根,身根到意根,都判為非圓通根而勸我們捨棄勿修。唯有在耳根修首楞嚴三昧法,才可以稱為「首楞嚴王」,這究竟是什麼道理,文殊菩薩在經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不過,為了幫助大家能夠深入理解,我們在此對什麼是圓通,稍作一點解釋。所謂圓通:圓是指空間方位,若見(或若體悟到)自性充滿十方,則為圓(立體球形,自性充遍十方如電磁波充滿虛空的形態一樣。)通,就是必須悟見自性或根性,或者說必須要通達到「真實」。簡言之,通,修行者必須要通見「自性」,也就是禪宗常說的要「明心見性」;圓,就是要體悟到自性十方圓明。這個圓明的「明」,不是光明的明,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明,用六祖慧能的一句話說,就是「不愚」。當知,光明、黑暗都是無明(色塵),無明不是自性(根性)。

而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唯有「耳根」處,即「通」又「圓」。反聞「聞性」,是通達自性(或根性),是通「真實」;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就是自性遍十方,行者對自性(佛性)存在的感知,圓滿無缺。

而其餘五根的「根性」,都「通」,但是並「不圓」。

例如「見性」,若依「見性」起修,則有「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云何獲圓通?」道理很簡單,我們在反見見「能見或見性」的時候,感覺見性在自己的後面,而前面是色塵,這就失去了「見性在眼睛前面也同時存在」的感覺,除非轉過身來,才能再體會。而事實上,見性,本身是圓滿的,也是充滿十方的,因眼根的根結(業障),導致了自己在感覺上產生了 「見性並不圓滿」的錯覺。所以,修「見性定」,不是圓通修行。說具體一點,他是「通而不圓」,那麼,在其餘四根處,修「嗅性定,味性定,觸性定,知性定」也是「通而不圓」。

特別提醒一點,其餘的六塵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大腦))法門,也就是十二種「所謂的圓通」法門,即「不通」,更談不上「圓」。

因為,六塵{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法塵:意根之妄想,是依「知性—第六意識」而起的第七末那識,即妄想:包括分別、執著和起心動念)},六根(是肉體四大,肉眼,肉耳乃至大腦),都是生滅幻化法,都不是自性(佛性)實體,若依這些生滅法為本修因,肯定是蒸沙煮飯,肯定得不到不生不滅的涅槃佛果,因此,他們決定不是通「真實」的法門(當然,這是對「初機」而言。)又因為,自性尚且 「不通」,所以,也就更談不上自性十方圓明了。由此我們不難看到,本經中所謂的二十五圓通,對於娑婆世界的我們來講,只有一個是真圓通,而其餘二十四個圓通,都不是真正的圓通法門,都叫做非圓通法門。

簡言之,六根的根性法門,只有一根的根性是圓通,耳根的聞性;其餘五根的根性,都通而不圓;六塵法門和六根法門,既不通,也不圓。

所謂「七大」修行法門,依然不出「六根、六塵、六識(根性)」,只是對「十八界」另立名相的重複而已,不必贅述。

修習般若波羅蜜多,為什麼要依圓通根「耳根」修呢?

佛說:「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簡單的理解就是,依圓通根修,速度快,依非圓通根修,速度慢。快慢的差別,以圓通根修一天,能抵非圓通根修一劫,可見一斑。換句話說,從意根修行,轉向耳根修行,如同從馬車轉乘飛機一樣。這是佛陀的金口玉言,不能不重視。

依圓通根修什麼?答曰:修根性—聞性。

然而,我們也不難發現,世間幾乎所有宗派,在修學「般若-波羅蜜多」時,大都是在「意根」堅守「真如三昧行」。所以我們看到,以禪宗和密宗為代表的任何一個宗派,開悟自性,乃至悟後起修,都沒有離開「意根」用功夫。而《楞嚴經》的傳入,開啟了般若波羅蜜「圓通修習的新時代」。

在《楞嚴經》裡,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為我們開示了離苦成佛、最究竟了義的修習法門----耳根圓通,這就是所謂的「大佛頂首楞嚴王」,這就是所謂的觀自在菩薩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

而我們長久以來所堅守的「意根」,大智文殊菩薩,只用了一句話,就給我們這些末法時期的修行人,做了一個明確的交代:「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想念不可脫,云何獲圓通?」

由此可見,在我們娑婆世界,一切依「意根」見性用功的理論和方法,在《楞嚴經》傳入之前,都可以堪稱第一成佛法門;而在《楞嚴經》傳入之後,自當屈居第二,換句話說,都變成了通而不圓的成佛方法。文殊勸諫,豈是戲言?

如何契入耳根圓通?

重點是從「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 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劫中 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

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寧 出世獲常住。

我今啟如來 如觀音所說: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 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 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 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 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 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 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 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 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 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 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 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 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 聞復翳根除 塵銷覺圓淨。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 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銷 成圓明淨妙。

餘塵尚諸學 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 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 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 非唯觀世音。

誠如佛世尊 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為最。

自餘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塵勞 非是長修學 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 無漏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 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沉淪。

但以此根修 圓通超餘者 真實心如是

到最後,堪以教阿難及末劫沉淪,但以此根修,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若能達到背誦最好。(切忌:在此期間,絕對禁止參考任何關於這段經文的任何「註解」,務必要謹遵虛雲老和尚的教導,只管讀誦和解悟原經文,不必參考任何註解。否則,你學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入這個法門。切記!切記!!!)

與此同時,自己平時一定要嚴持在家五戒!要清心寡欲,絕對忌諱吃肉沾葷,一定要堅持每天持《楞嚴咒》,要能放得下世間乃至出世間的「一切萬緣」。有了這些基礎,待將來時機成熟時,一經點播,即可妙然契入「反聞聞自性的狀態」。沒有這些基礎的人,很難修此法門。縱然能夠學會反聞,因為不持戒或不持咒,要想始終保持反聞,很難很難,各種幹擾巨大。當知觀音耳根圓通,是娑婆世界的成佛第一方法,修楞嚴大定(反聞自性),魔障很大,因為修這個「定」,能摧毀魔王宮殿以及鬼神住所,因此,不持戒,不持咒,看不破,放不下,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當然,會了這個法門的人,除了當生就得到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利益之外,臨終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決定上品上生。

南無阿彌陀佛!

願觀世音菩薩加持你!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慚愧釋子——沙門•釋妙印

相關焦點

  • 妙印法師:為什麼「耳根圓通」是娑婆世界的成佛第一方法?怎樣修學才有機會契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
    文殊菩薩在此經中說:「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於聞中入。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過去諸如來,此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文殊從中證,非唯觀世音」 。又說:「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自餘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塵勞,非是常修學,淺深同說法」 。
  • 成佛不二法門: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印度Shabd瑜伽)實修實證
    30年前因緣際會,因為佛菩薩的恩典,有幸得遇古代禪宗心印法門並接受印心,對佛教《楞嚴經》中的「耳根圓通法門」有了直接的了解。佛教《楞嚴經》中的「耳根圓通法門」屬於禪門頓教心印傳承的二大傳授之一(另一傳授是正法眼藏)。通過具格真師的「印心」,弟子不但能夠頓見自性光明,更重要的是當下便能進入自性音流,能夠聽到內在的音流。這個秘密,法脈以外甚少有人得知。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恭敬轉發,福德無量!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 耳根圓通法門,
  • 農曆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 馬上轉發!見者得福!菩薩保佑!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菩薩聖誕。觀音法門耳根圓通法門:在《楞嚴經》卷六中,觀世音菩薩對「耳根圓通」的法門要義作出詮釋:「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 農曆九月十九 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值此殊勝節日,讓我們共同至心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誦讀觀世音菩薩經典,效有求必應之大悲,學五蘊皆空之妙智,應觀音心、行菩薩道,同沾法喜、共沐佛恩!五代-北宋 立軸絹本設色天竺持蓮觀音正身法相觀世音菩薩有三個紀念日:聖誕日(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出家日(九月十九)。而這三個紀念日都與一個美麗的傳說相關……古代有一個國王叫妙莊王,生有三個女兒,分別名:妙因、妙緣、妙善。
  •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在中國,無論信不信佛,可以說沒有人不認識觀世音菩薩,而且,觀世音菩薩的紀念日全年就有三個。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有如此的魅力呢?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因緣究竟有多大?
  • 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隨喜轉發,見者福無量!
    觀世音菩薩,又稱觀自在菩薩,常略稱觀音菩薩。觀世音,有二義。一指《楞嚴經》卷六所說的觀世音菩薩最初的修行方法,耳根不向外聞,而是向內自聞耳根中能聞的聞性,由此達到「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的境地。二指觀世音菩薩能觀察世間眾生的心聲並救拔其苦。
  • 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大慈大悲,有求必應!
    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 耳根圓通法門,利益眾生,尋聲救苦,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一遍)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菩陀宮,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燻盟,千層浪頭放神通,光降道場中。
  • 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 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
    觀世音菩薩,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的菩薩,為西方三聖之一,輔弼阿彌陀佛接引十方有情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又以大慈大悲救護苦難中的眾生為任,在佛教經典中,觀音全稱為: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向以關心民間疾苦,及時解民倒懸著稱,是善良美好的化身。「家家有彌陀,戶戶有觀音」,觀音菩薩成為娑婆世界出現頻率最高,與芸芸眾生關係最為親切的一位菩薩。
  • 農曆六月十九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2016年7月22日,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 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遂寧市自古流傳著「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行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的傳說。因其供奉觀世音菩薩,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類似,又在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明萬曆年間血書《妙法蓮華經》和何朝宗名作白瓷觀音等最為名貴。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若是世間的眾生遭遇任何苦難或危急之時,只要至誠懇切地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祈求慈悲救濟,縱然有百千萬億的眾生同時有所祈求,觀世音菩薩都會分身化現,尋聲救度,引領眾生脫離世間苦厄。以此因緣,名觀世音。
  • 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 (農曆6月19日)
  • 農曆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吉日!
    今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是佛教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的聖誕吉日。觀世音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也是中國最受信眾崇敬和信仰的菩薩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在中國漢傳佛教寺院裡,都供奉的有觀世音菩薩,供信眾瞻仰和禮拜。
  • 聞聲救苦 慈航普渡 | 今日二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日!
    觀音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大慈大悲的化身,為了度化眾生,倒駕慈航,聞聲救苦,隨緣應世,以三十二應身隨處救度受苦眾生,而所求皆應。 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
  • 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之五:四不思議
    有沒有誰造誰呀?都是自己在變現。能就是所,所就是能。數量呢,由一三五一直到八萬四千,這是表無量法門,也是表我們真心本來面目的一個特徵。「爍迦羅」,譯作堅固不壞。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母陀羅」,譯作印。臂各有手,手各結印。印帶有印證之義,手臂有提拔之力。
  • 觀音菩薩耳根圓照三昧法門在二十五圓通位置中為什麼放到最後?
    虛懷攬照··萬物皆美··等無差別原文: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燻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 有求必應 轉載增福見者得福 二月十九
    《佛說法集經》中觀世音菩薩說:"菩薩若行大悲,一切諸佛法如在掌中。"因為大乘的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就是"菩提所緣,緣苦眾生"的悲心發動。悲心人皆有之,而沒有菩薩的廣大,但能通過不斷修學發揮悲心,成為無窮的深廣。沒有悲心所修的功德是人天果報或小乘功德。若具有悲心,一切修行都是成就果德的因緣。所以經中總是說"大悲為上首"。
  • 普天同慶: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 ! 宇宙中最具救護的力量:觀世音菩薩!
    這個也就入三摩地就是入開悟之地,然後觀世音菩薩又跟釋迦摩尼佛說:「世尊啊,彼佛如來,讚嘆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就是授記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是非常的圓通,就像現在你看我們度人也是的,非常圓通,不管你現在是吃素了還是沒吃素,我們先把你度進來,讓你自己慢慢地來開悟,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因中修行。因中是什麼?
  • 農曆9月19日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如清涼月,麗彼中天,影現群水,一無所偏。若或無信,莫由相感,如水昏動,月影不顯。咎在於水,非月不照,若得澄靜,即現光耀。亦如陽春,普生諸芽,遇根枯者,朽腐更加。甘霖普澍,草木同榮,唯無根者,不荷生成。入道之要,信為第一,欲蒙慈濟,非信莫得。緬維菩薩,何能如此?為有遠本,故致爾爾。遠本維何?圓證三覺,名正法明,福慧兩足。雖住寂光,悲願無央,復現菩薩,輔弼法王。十法界身,無身不現,三際豎窮,十方橫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