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美國人口流動?是時候逃離紐約等大城市了?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當你不需要常駐辦公室的時候,還有必要留在城中心支付昂貴的房租嗎?

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等美國超級城市裡的精英階層就面臨著這樣的難題。在通訊技術和防疫措施允許個人長時間遠程辦公時,城市中心的高生活成本顯得有些「奢侈」。

在舊金山一家軟體公司就職的毛甜(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她並未打算搬離現在的居所,但她的朋友中想離開的並不少。「我的一位朋友年薪14萬美元左右,他的職位在康乃狄克州起薪是8.5萬美元,但是生活成本可能會減少一半。他現在租住的65平方米的房子每月需要3200美元,停車費還要額外付350美元。」她說。

「已經有許多人開始從舊金山、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等高成本城市遷出。」美國大學人口學家、該校大都會政策中心負責人赫拉(Derek Hyra)表示,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和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等城市已經表現出顯著的人口增長,因為這些地方的房地產市場相對較為實惠。

然而,在美國一些已經全面重新開放的州,許多員工已經在僱主的要求下回到了辦公室,這種變化也給是否應該搬離市中心畫上了問號。「一切都由僱主決定。」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卡佩利(Peter Cappelli)稱,「那種覺得應該從舊金山或布魯克林搬到某個郊區的想法,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賭注。」

逃離高生活成本的大城市?

規模效應使得資源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據美媒報導,在全美2005~2017年創造的25萬個科技工作崗位中,大約有90%流向了五個城市。這也使得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無比昂貴,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舊金山矽谷地區的租金大約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

而每十個美國工人中就有一個的通勤時間在單程1小時以上,這反映了許多大都市的人們必須走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可負擔的住房。毛甜稱,如果要搬到性價比更值當的郊區,意味著單程通勤需要90分鐘。「但你也可以搬到生活成本更低的州,比如我知道有人從加州灣區搬到了德克薩斯州後,只用四分之一的成本就買到了比在加利福尼亞大兩倍的房子,即使有一點減薪,財務狀況也得到了改善。」她說。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布魯姆(Nicholas Bloom)表示,更換到相對便宜的辦公地點可能不是一件壞事。在疫情發生之前,生活在超級城市的代價包括高成本、汙染和缺乏空間等,但遠程工作的增多可能會扭轉趨勢,使城市中心的密度以及生活和工作成本更低。布盧姆稱,在疫情中42%的美國工人在家中全職工作,隨著遠程工作的發展,就業市場將更加分散,城市中心的增長將更加緩慢,從而消弭過去幾十年來超級城市產生的一些收益和極端的生活成本。

疫情期間的房地產市場見證了人口流動的發生,今年5月,紐約曼哈頓區的新租約下降了60%以上。而房地產和經濟發展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公司Reach Advisors的數據顯示,在猶他州的帕克城,今年夏天籤訂合同的房屋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70%。

該公司總裁詹姆斯·鍾(James Chung)表示,因為「高收入、高樓大廈的生活方式」已經失去了一些吸引力,在經歷了十年的租金上漲之後,最大、技術和資源最密集的城市的租金價格正在下降,舊金山和紐約這兩個最昂貴的都市區跌幅尤為嚴重。

此外,辦公動態的改變可能會使商業地產市場雪上加霜。根據諮詢公司畢馬威今年6月的調查,近70%的執行長預計將縮減辦公空間。而普華永道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辦公人員表示,即使新冠疫情危機結束他們也願意每周至少有兩天遠程辦公。

比如,臉譜網(Facebook)執行長扎克伯格在今年5月對員工表示,預計10年內公司將有一半的員工實現遠程辦公。他表示,臉書將開始招聘有經驗的工程師作為遠程工作者,他們只需住在距離辦公室4小時路程內的地區。此外,公司還將在亞特蘭大、達拉斯和丹佛建立新的中心。自3月以來,大多數現有員工都在家裡工作。他說,最終,「如果許多現有員工願意,我們希望能讓他們成為長期的遠程員工」。

不過,儘管美國出現了「即興」的人口流動,但「逃離大都市」似乎只是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特權。根據對紐約居民手機定位數據的分析,從3~5月有42萬人逃離了紐約市,但這些人群的住址主要集中在該市最富裕的地區,尤其是曼哈頓地區。在城市的垃圾收集中也出現類似的現象,在富人居住的地方,垃圾數量減少得最明顯。

後疫情時代繼續居家工作?

不過,即便如此,辦公文化的活力以及工作機會和更高薪資的吸引力,也很可能會讓高素質的工人和公司在疫情消退後繼續湧入大城市。經濟學家和商業領袖們認為,即使受到疫情的衝擊,這些超級大城市也會保持其地位。

「在2月之前使這些城市獲得成功的經濟力量,也會在疫情危機結束後發揮作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勞工和城市經濟的教授莫雷蒂(Enrico Moretti)說,「我的感覺是,認為這些超級大城市已經走向衰亡的說法有些為時過早。」

比如,在華盛頓特區及其郊區,由於家庭需要更大的空間,年輕人也希望改善居住環境,因此疫情危機反而推動了房地產的繁榮。赫拉說,儘管生活成本更高,但大城市的娛樂場所、戶外空間和公共運輸等往往會吸引受過高等教育、有技能的勞動力。

毛甜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很喜歡和同事住得很近,這會有種「協同作用」的感覺。「例如,在星巴克排隊時,你可能會無意中聽到不同部門的同事談論一個問題,也更容易意識到你的團隊正在努力解決某個確切的問題。」她說。

彭博媒體集團執行長史哲庭(Justin B. Smith)在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雖然虛擬會議允許彭博社的同事隨時與全球各地的人們交談,但當涉及到新的客戶、新的同事,尤其是招聘事宜時,面對面交談的優勢很難被改變。

網站建設平臺Squarespace的創始人兼執行長卡薩萊納(Anthony Casalena)說,長期在家工作的前景具有不確定性。「第一周在家工作看起來還不錯,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第八個月了,到了一年會是什麼樣子?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或第六年呢?」他說。

總部位於紐約的運動軟體Noom的高管法爾(Adam Fawer)預計明年會將總部員工增加一倍,「紐約市會恢復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對未來很有信心」。

高雅

相關焦點

  • 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 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今年12月以來,美國頂級企業家和金融機構的最新動向,讓「逃離加州」和「逃離紐約」成為熱議話題。△彭博社報導,高盛集團正考慮在佛羅裡達州設立新總部以容納其資產管理部門,這對紐約來說不是好消息紐約金融業南遷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動搖了矽谷的科技中心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削弱紐約的金融中心地位。據定位數據分析公司Unacast估計,今年紐約市淨流出人口達7萬,並給該地區造成大約34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
    北美觀察丨疫情改變美國:「逃離加州和紐約」,企業和人才湧向低成本地區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顧鄉  2020-12-26 由於遠程辦公日益普及,低成本和稅收優惠地區變得更受企業和人才的青睞。
  • ACBJ都會區人口預測報告:2040年紐約仍是美國人口最多的都會區
    金投網10月13日訊, 美國財經雜誌American City Business Journals(ACBJ)本周三(10月12日)公布一份人口增長預測報告。報告指出,未來25年內,紐約在美國各大都會中人口第一位的排名不會被改變。
  • 新冠疫情加速舊金山「大逃離」,專家分析後疫情時代大城市變化
    考克斯在舊金山開了三家健身房,疫情已經讓生意下跌了80%。△2017年的資料圖片顯示紐約通勤族對地鐵的依賴。疫情發生後,很多城市規劃人員希望紐約能恢復到往年的常態。△位於舊金山的特爾佐餐廳疫情後改變了堂食方式,人們能夠在門前停車坪吃飯。該店得以維持生計。
  • 紐約與新澤西,美國大城市的衰落與重生
    紐約的郊區化是在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發生的,那時候人們對服務業的需求還沒有那麼大,認為不一定要住在市中心。而且美國汽車普及,哪怕住得遠一點,在市中心上班也是現實的。她的很多朋友與她一樣,在紐約學習工作,在新澤西居住。「我認識的大多數美國人不住在紐約中心,並不是因為住不起,而是成家立業之後周邊郊區的生活環境質量更好,更有利於帶孩子。紐約城區的居住環境太擁擠陳舊,在第五大道這樣的地方買個townhouse(聯排別墅)的錢,在郊區可以買到更大、更新的宅子。」易帆說。這些美國朋友的選擇,折射出的是紐約日益凸顯的「大城市病」。
  • 疫情之下 逾四成歐洲大城市居民想「逃離」
    【新華社微特稿】眼下第二波新冠疫情席捲歐洲。英國奧雅納工程諮詢公司1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40%歐洲大城市居民想「逃離」大城市,搬到小城市,倫敦人這一願望尤甚。路透社19日報導,59%倫敦人想逃離倫敦、到小城市生活,而巴黎人和柏林人這一比例分別為41%和30%。接受調查的倫敦人中,40%疫情期間曾短暫離開倫敦、到人口較少地區居住,而米蘭和馬德裡居民這一比例均約為10%。另外,半數調查對象說,政府為遏制疫情蔓延實施的封鎖隔離措施促使他們比以往更關注大城市人口擁擠、空氣汙染等問題。
  • 逃離紐約vs選擇華盛頓:美國政經版圖重組
    圖:金焱 共和黨的一個假設是,美國政治版圖變化,歸因於大量人口正從加州和紐約州這樣的民主黨重鎮遷移到喬治亞州和亞利桑那州,使這兩個共和黨州變色。 但這個假設找不到佐證,一方面,針對新冠疫情期間美國30個大城市人口遷移的一項研究顯示,從3月到9月,最受歡迎的遷入城市是佛羅裡達州的坦帕市、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和紐約市。
  • 加速逃離紐約:美國最大城市失去她往日的吸引力
    文 | SUN由於成為全球疫情的中心,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失去她往日的吸引力。一些居民因為躲避病毒離開紐約。但當疫情過去後,他們還會回來嗎?1.來自中國瀋陽的炎,在紐約著名藤校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後,進入一家知名銀行工作。今年已經是她來到美國的第11年,來到紐約的第9年。去年她被提升為部門主任。這個職位對於大多數美國男人都相當不容易。但是,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多的不安全感和鄉愁,她跟同是中國人的朋友們越來越頻繁地討論如果要離開紐約,是去別的州還是回國。
  • 中國大城市是人口過多,還是分布失衡?
    但除深圳外,北京、上海和成都的平均人口密度仍然遠低於東京和紐約,換句話講,這些大城市如在都市圈範圍進行空間優化,仍有進一步集聚的潛力和空間。我們來分圈層對比一下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從0-10km範圍來看,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的人口密度分別達到2.22、3.71、2.83、1.94萬人/ km,的確顯著超過了東京(1.72萬人/km)和紐約(1.35萬人/km)。到了10-20km範圍,這一特徵依然顯著。
  • 美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嗎,大城市與大城市之間有沒有必要建高鐵呢?
    美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但著實不多,滿打滿算只有十個,他們從高往低排列分別是: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菲尼克斯、費城、聖安東尼奧、聖地牙哥、達拉斯和聖荷西。
  • 30多萬人逃離紐約:華盛頓淪陷,國旗被燒,犯人也出動,美國亂了
    美國總統大選雖然結束,但後續所帶來的風波卻一直在持續,在美國大選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反川普團體在白宮附近集結,造成緊張局勢,很多商家擔心發生暴亂,並且選擇在競選期間將所有門店關閉並且用木板封店以求自保。
  • 澳洲居民是否應該逃離大城市?
    (圖)疫情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城市生活,來源:ABC1逃離城市喧囂正流行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澳洲偏遠地區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離開了他們的農場和鄉鎮,到大城市去尋找接受更多教育和培訓、得到更多工作的機會。在本世紀初,在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代人開始從大城市往外遷移,他們改變了農業地區和偏遠地區的生活。
  • 美媒:紐約為什麼成美國新冠疫情震中 人口太密病毒撒歡到處跑
    官員建議人們保持六英尺的間距以防止冠狀病毒傳播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比美國其他任何主要城市都要擁擠得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的數據顯示,全市每平方英裡有2.8萬居民,人口密度排第二的城市舊金山每平方英裡有1.7萬居民。
  • 大城市房價高馬路又堵,為什麼還能吸引人口不斷流入
    近幾年,一二線城市的人口持續流入,而部分三四線人口持續流出。人往大城市走,已經是不容改變的趨勢。但我們卻感覺路越來越堵,地鐵裡人越來越多,上下班都仿佛經歷了一次煉獄般的考驗。但出於城市病的考量,我國過去的政策思路一直是「嚴格控制大城市的規模、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使得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得到嚴格的控制,大城市的土地供給也受到嚴格的控制,這一方面造成房價快速上漲,勞動力人口流失,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實際上,隨著產業向一二線城市的集聚,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產業相關的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也會向大城市靠攏。
  • 疫情促使美國人舉家逃離大城市 搬家公司生意火熱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新冠肺炎疫情發了美國人口最稠密地區的大批人口外逃,特別是紐約市和舊金山灣區。據福克斯新聞報導,U-Hay搬家公司分析了2020年的移民趨勢,該公司表示,這些曾經繁榮的地區對單程租賃的需求非常旺盛,這表明成群結隊的自助式搬家者正尋求逃往不那麼擁擠的目的地。
  • 美國夢終於醒了!10個月內344起謀殺,超30萬人上演「紐約大逃離」
    除了暴力活動頻發外,當地時間16日,在紐約的一個救濟站前,民眾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領取免費食物,隊伍中有人接受採訪時表示,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依靠免費的食物來過活,如今的紐約已經不再是經濟的天堂,不少美國人正在逃離紐約。
  • 大選剛結束,美國人就開始逃離紐約
    「川普死亡時鐘」尚在紐約時代廣場跳動,病毒海洋中的紐約再次聚焦世界目光——美國人逃離紐約!美國從建國之初遺留下的矛盾,終於在極端的壓力下爆發。紐約是美國最大的城市,也是全世界三大城市圈之一,與倫敦、香港並稱「紐倫港」。
  • 我在紐約|開車一小時,冰火兩重天:宏觀數字背後的美國疫情
    乍一看,這裡沒有半點疫情肆虐的樣子,也根本沒人戴口罩。但是,這裡其實距離美國疫情中心紐約車程不過1個小時而已。跟武漢到孝感或者黃岡的距離差不多。躺在躺椅上的人們只要往北望去,就能隱隱約約地看見遠處曼哈頓鱗次櫛比的高樓。但是,與紐約市內的緊張不同,這裡的人們依舊歲月靜好,仿佛疫情並沒有怎麼影響他們的這個夏天。這個周末是美國傳統上的陣亡將士紀念日,是一個三天的小假期。
  • 富人逃離紐約,美國曼哈頓超1.3萬套房租不出,經濟復甦遙遙無期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成千上萬的人因為疫情逃離紐約之後,當地租金價格暴跌,房屋大量閒置,在曼哈頓大約就有13000套空置公寓,創14年來最高紀錄。這種現象還讓租金也隨之發生了改變。2020年7月,曼哈頓一套公寓的均價為4031美元,而去年的7月租金則為4292美元。有相關人員表示,目前向外遷移的人口數量高於向內遷入的人口數量。所以,這種閒置房間越來越多,租客越來越少的情況讓當地房東苦不堪言。有些房東為了讓自己的房子能夠被租出去採取了許多的激勵措施,比如在租期內平均有1.7個月的免費期。
  • 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僅次於紐約的美國第二大城市
    洛杉磯作為美國西海岸最熱門的旅遊城市之一,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景點眾多。終年溫和少雨的天氣更適宜人們戶外出行。城中極具殖民主義風格的古城與小東京、中國城等特色區域相隔幾步之遙。匯聚頂尖流行文化的好萊塢區讓人們盡情享受時尚之都的魅力風採。熱辣的西海岸海灘成為了人們親水的好地方。豐富的主題樂園帶領人們逃離繁雜的現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