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非常出名的科技公司甲骨文,近期宣布將搬離舊金山。
△羅裡·考克斯幫助他的健身房裡唯一的顧客鍛鍊。考克斯在舊金山開了三家健身房,疫情已經讓生意下跌了80%。
△2017年的資料圖片顯示紐約通勤族對地鐵的依賴。疫情發生後,很多城市規劃人員希望紐約能恢復到往年的常態。
△位於舊金山的特爾佐餐廳疫情後改變了堂食方式,人們能夠在門前停車坪吃飯。該店得以維持生計。
疫情和高租金、高稅收等因素,正在加速舊金山的人口流失。
據美國郵政局的數據,在3月至11月間,有9萬名舊金山居民將郵政地址變更到了舊金山之外。根據人口普查數據,2019年舊金山全市共有居民88.15萬人。如果確定少了9萬居民,那就相當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人口減少了10%以上。而另一邊,是宣布搬離的特斯拉和甲骨文,以及其他因為遠程辦公意識到沒有必要非在價格高昂的區域安營紮寨的企業。
這將給舊金山的復甦帶來一個怎樣的難題?難以估計。
羅裡·考克斯每次走出YuBalance健身房的門,都會氣得發抖。
「這是一座該死的鬼城。」現年37歲的他說。自新冠病毒來襲以後,他位於舊金山的三家健身房的業務已經下滑了80%。「我的『頭號營銷工具』就是那些從我身邊走過的人們。如果他們不存在了,就輸了。」
《今日美國》12月19日報導,考克斯同時也是舊金山小企業聯盟的創始人,就像他所代表的許多人一樣,他喜歡舊金山這座標誌性的、打破傳統的城市。在這裡,科技初創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目前舊金山加入了加州為期三周的防疫封鎖行動,但如果這座城市無法從疫情中恢復,考克斯和他的妻子,以及5歲的兒子,就得收拾家當回到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重新開始謀生。
「我們需要當地人、遊客和大型活動」
「如果這個城市在冬天過後不努力重建,就會有更多商店關門,更多無家可歸的人擠在門口,更多的入室盜竊。」考克斯說,「在20世紀50年代,底特律是美國最富有的城市。我們可能步那座城市的後塵。」
紐約、洛杉磯、波士頓、邁阿密這些美國最大的城市——經濟引擎和文化熔爐,如何克服這場本世紀以來最致命的全球健康危機,可能也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美國如何重整旗鼓。
未來的改變似乎不可避免。皮尤研究中心9月份的調查顯示,略微過半的受訪者預計,疫情過後,他們的生活將繼續在大方面上發生改變。對一些人來說,這意味著搬家。該中心今年6月的一項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人表示,疫情暴發迫使他們或他們認識的人搬了家。
舊金山市中心的金融和科技區,由於疫情已經人流稀少。許多店面都用木板封住了。住宅租金下降了25%。
今年第二季度,舊金山這個地區的銷售稅收入下滑43%。最近,信用卡收據數據顯示,在這個美食聖地,85%的餐廳已經關門。
「鎮上真的會有人來我們這裡吃飯嗎?」勞麗·託馬斯問道。她是玫瑰咖啡館和特爾佐餐廳的老闆,也是金門餐飲協會的執行理事。「沒有的話,真會要了我們的命。」
託馬斯說,她通過精簡員工、提供戶外餐飲和外賣活了下來。她說,能夠在曾經是停車場的地方為顧客提供戶外用餐,對她未來的生存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當地人,但我們也需要遊客和大型活動。誰也說不準它們什麼時候會回來。」她說。
擔心宅家用戶是否需要面對面互動
與美國其他主要城市一樣,舊金山面臨的問題似乎是,「在疫情之後,一座城市的價值是多少?」舊金山首席經濟學家泰德·伊根說:「我們主要擔心的是,那些掌握了如何用Zoom(多人視頻會議軟體)開視頻會議,並習慣了宅在家的用戶,是否真的不再需要這種面對面的互動。」
過去20年,在推特、谷歌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的推動下,這座城市充斥著渴望面對面交流的年輕勞動力。他們的工資高於平均水平,他們花錢去高級餐廳、時髦的雞尾酒會館、時尚精品店和個人培訓場所。
如果這裡的生意人在疫情後賺不到以往那麼多的錢,包括健身房老闆考克斯在內,可能成為那批離開大城市生活的人。但就目前而言,考克斯仍希望市政府官員能聽取像他這樣的商人的意見,推動城市復興,把企業、遊客和新居民吸引到一個生活更綠色、文化更有活力、工作環境更友好的舊金山。
考克斯說:「我在這裡遇到了我的妻子,建立了我們的家庭,我也在這裡開始了我的事業,這是我們想要留下的地方。」
他說:「很多人都希望在這場新冠疫情結束後,這座城市能夠保持活力和活力。人們搬到這裡不是為了塔吉特百貨和墨西哥風味快餐,他們是為了自己創辦一些很酷的小生意。我們需要堅強地恢復以往的生活,我們需要幫助。」
生活標準和成本飆升導致企業搬離
但是,「最高層政治家們如果不把注意力和資金放在大城市——這裡窮人和有色人種在疫情下健康和收入都受到很大影響——生活在美國主要的大都市只會變得更糟。」理察說。
談到候任總統拜登和他的競選夥伴哈裡斯時,理察說:「現在決定權掌握在各州和拜登—哈裡斯政府手中。」
「我們需要聯邦政府以緊急救助的形式做出巨大努力,而且要快。這不僅僅是政府提供的一個機會,也是政府的一種義務。如果我們錯過了,可能要付出地獄般的代價。」他說。
這些城市很可能只有靠自己。隨著刺激資金即將到期,國會仍在討論下一個新冠病毒救助方案。但是,在大約1萬億美元的新的一攬子計劃中,只有1600億美元將劃撥給州、地方政府,遠低於全美州長協會要求的5000億美元。拜登最近還推出了一項1.3萬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計劃,其中將包括幫助恢復全國的公共運輸。如果共和黨人繼續控制參議院多數席位,這項支出計劃可能在參議院面臨一場硬仗。
另外,這些城市必須阻止居民的流失,更不用說僱主的流失。
領英集團9月份根據用戶資料的郵編變化進行的調查顯示,康乃狄克州的哈特福德市居民數量減少最多,主要原因是工作崗位減少。而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市在新冠疫情期間居民增加最多的城市中排名第一。舊金山在居民流失人數中排名靠前,紐約情況更嚴重。
雖然許多專家預測,人們能夠免疫新冠肺炎之後,紐約就會恢復繁榮,但他們對舊金山的前景就不那麼樂觀了。
舊金山的科技公司紛紛逃離。在過去2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科技公司推動了該地區生活標準和成本的飆升。並且,加州號稱「萬稅之州」,有著全美最高的州個人所得稅稅率和資本利得稅率,最高稅率高達13.3%。僅在一個多星期以前,特斯拉和甲骨文都宣布他們將離開舊金山灣區前往德克薩斯州,以避免支付灣區的高昂的工資和昂貴的寫字樓租金。此外,舊金山的房屋價值中間值現在是130萬美元,一些人由於無家可歸四處流浪,加劇了疫情流行。
「我很擔心舊金山。」理察說。
疫情將加速推動已在發生的城市趨勢?
但是,儘管預算短缺困擾著幾乎每一個大城市,城市規劃者、經濟學家和建築師卻達成了令人矚目的積極共識——他們認為,更年輕的人口帶來了更多的崗位、社會機會和公共服務,城市將會渡過這個危機,比1918年西班牙流感、2001年「9·11」恐襲之後的城市表現更好。一些人甚至認為,一年後美國可能會進入一個新的繁榮的21世紀20年代。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經濟學家月初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預測,到明年春天,美國GDP將從本季度疲弱的1.2%的增速,躍升至6%,取代這個「陰鬱的冬天」,並有望實現更多增長。
上面所說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將取決於城市在一場改變格局的疫情後,調整發展方向的速度和效率。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因房地產和銷售稅收入的損失而耗盡的市政財政資金,能以多快速度恢復元氣,或者聯邦政府是否願意會出手相救。
如果僱員們繼續堅持在家工作,或者至少做著兼職,專家認為,給城市帶來的最樂觀情況應該是這樣的:對商業地產的需求減少,一些辦公空間被改造成生活區。住房市場的繁榮壓低了住房所有權和租金成本,使得市中心重新煥發活力。由於公共運輸系統的改善,乘坐人數增加。靈活的工作時間意味著傳統的通勤時間改變了,對全天候交通的需求增加。城市裡的公園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過去的一年中,由於疫情需要保持社交距離,同時人們在戶外的時間增多,居民們渴望擁有更多的開放空間。隨著社交需求的回歸,餐館重新興起。它們將根據新的消費習慣而做出改變,包括行人步道和停車位成為戶外就餐的選擇。
專家補充說,不太清楚的是,以往通常是摩肩接踵情景的社交活動將如何改變。酒吧、音樂廳甚至博物館,它們該如何運營,可能不得不採取觀望的態度。
多倫多大學城市學院的教授、《新城市危機》作理察認為,一旦疫情最嚴重的時期過去,紐約的全球吸引力將把居民吸引回來,或許年輕的家庭將取代退休人員。在佛羅裡達州,邁阿密的天氣和無稅州的政策利好,在未來幾年將被證明是一種福利。同樣,洛杉磯的陽光氣候、文化設施和附近的自然景觀也將吸引人們。
理察認為,一些城市已經增加了自行車專用道,關閉了汽車行駛道,這些證據表明,疫情只會加速推動已經在發生的城市趨勢。他看好所謂的「15分鐘生活圈」,意思是城市居民將能夠在離居住地步行15分鐘的範圍內購物、工作和社交。
「更為嚴重和致命的疫情甚至沒有真正影響大都市化的進程。」理察說:「我認為我們還處於初級階段。」
瀟湘晨報記者朱宗威實習生鄧舒文編譯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