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代財經 高秋榕 編輯:張澤
越秀區是廣州中最古老的中心城區,1949年廣州解放,同年12月越秀區人民政府成立。建設至今,越秀區屢經調整,現越秀區於2005年9月開始正式掛牌運作。今年前三季度,越秀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89.26億元,同比增長2%,GDP總量位列廣州行政區第三名。
廣州越秀公園,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而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越秀區有12家A股上市公司,在廣州各行政區中與番禺區並列第三,截至12月23日,總市值高達2124億元。其中,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分別為4家、3家,在深交所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分別為4家、1家。
上市公司的數量和質量是一個地區資本市場發展的體現,接下來,時代財經將通過公開數據分析這12家上市公司,一窺越秀區在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這些上市公司為越秀區創造的價值。
國企佔大頭,廣汽集團市值超千億
1993年10月28日,珠江實業率先登陸上交所,成為越秀區首家A股上市公司,同年11月,嶺南控股在深交所上市;2000年以前,越秀區的上市公司還有粵高速A、海印股份;在2000-2010年,越秀區僅有粵泰股份和廣百股份上市,2010年至今,上市公司數量達到6家,佔越秀區上市公司數量的一半。
數據來源:wind丨時代財經製圖
從上市公司的屬性來看,地方國有企業達到8家,佔近七成,而民營企業僅有2家。而從行業分布來看,越秀區的上市公司多分布於商貿和服務業,如海印股份和廣百股份旗下的海印繽繽廣場和廣百百貨都是「老廣們」熟悉的大商場。
上市公司產業的傾斜與越秀區的產業發展重點密不可分。今年2月,越秀區發布《現代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9-2035)》,提出提質發展兩大支撐產業,包括現代商貿業和專業服務業。
從募資額來看,12家上市公司首發募資58億元,平均每家募集4.85億資金,低於黃埔區的6.33億,略高於天河區的4.4億元。而這12家上市公司中,廣汽集團一家獨大,是唯一一家市值超千億的上市公司,截至12月23日,達到1380億元;新媒股份和粵高速A市值則均超過百億元,分別為161億和134億元,三家上市公司均為地方國有企業。
前三季度營收718億,貢獻稅收27億
從營收來看,12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貢獻了越秀區GDP的三成,合計營收718億元,平均僅有59.8億元,其中,廣汽集團貢獻了超一半的營收,428.46億元佔全區上市公司總營收的六成多,其歸母淨利潤也是12家上市公司中最高的,超過50億元。除此之外,傳媒行業的南方傳媒和新媒股份淨利潤均在5億元左右。
數據來源:三季報丨時代財經製圖
今年前三季度,越秀區稅收總額達到336.94億元,而12家上市公司合計應交稅費為26.84億元,佔比8%,這一比重高於天河區的3.7%和黃埔區的4%。其中,前三季度應交稅費最高的為房地產行業的珠江實業和粵泰股份,分別為9.6億和8.3億元,隨後才是營收最高的廣汽集團,為5.6億元。
研發投入是公司成長性的關鍵指標,據時代財經統計,越秀區12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合計僅有8億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僅有6667萬元。在這其中,廣汽集團的研發費用高達6.38億元,佔全區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的80%,但佔其營收的比例僅有14.9%。而研發支出的營收佔比最高的是地鐵設計,前三季度6295.8萬元研發費用佔營收的47.23%。
貢獻12萬就業崗位,人均薪酬20萬
據時代財經統計,越秀區12家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達到119856人,貢獻了近12萬個就業崗位,佔該區2019年末常住人口的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廣汽集團不僅僅是越秀區的營收及納稅大戶,也是就業崗位貢獻大戶,僅廣汽一家上市公司的員工便達到9.39萬人,多於天河區20家上市公司合計8.69萬人。除此之外,嶺南控股、南方傳媒的員工人數均超過5000人,分別為6116人和5639人。
數據來源:2019年報丨時代財經製圖
根據越秀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越秀區2019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135.47億元,人均GDP為26.25萬元。以2019年年報計算,12家上市公司人均創收226萬元,高於同期該區的人均GDP。其中,擁有1792名員工的天禾股份員工人均創造的營收最高,達到502.92萬元;擁有956名員工的粵泰股份人均創收則達到480萬元。
越秀區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越秀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86元,而同期12家上市公司人均薪酬為20萬元。其中,研發「含金量」較高的地鐵設計,其人均薪酬也是12家上市公司中最高的,達到57.47萬元;但以越秀區房價均價80222元/㎡計算,這一薪酬只能在越秀區購買7.16平方米的房子。人均薪酬第二高的為市值超百億的新媒股份,達到38.07萬元;而就業崗位貢獻大戶廣汽集團的人均薪酬僅有8.9萬元,在越秀區上市公司中排名墊底。
雖然廣汽人均薪酬墊底,但卻貢獻了8位年薪超百萬的高管,數量與新媒股份同居越秀區上市公司首位。據時代財經統計,12家上市公司合計誕生了26位年薪超百萬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其中最高的為新媒股份的董事、總裁林瑞軍和其副總裁陳碩宏,均為223萬。
數據來源:2019年報丨時代財經製圖
新媒股份償債能力最強
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事件使得上市公司的債務狀況備受關注。從負債總額來看,廣汽、珠江實業、粵高速A、粵泰股份等重資產行業的上市公司負債最高,今年前三季度分別達到466.61億、227.48億、74.17億和74.11億元。
數據來源:三季報丨時代財經製圖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是短期償債能力的兩大分析指標,其指標越高,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流動比率來看,新媒股份、粵泰股份、粵高速A表現較為優異;從速動比率來看,新媒股份與粵高速A同樣脫穎而出。
而產權比率和資產負債率則是長期償債能力的兩大分析指標,其指標越低,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在這兩個指標的衡量下,新媒股份、嶺南控股、廣汽集團表現較好,而地鐵設計、天禾股份、珠江實業則略為遜色。
廣州各區A股資本地圖系列報導
【天河篇】廣州天河區A股資本地圖:20家公司總市值2011億元,越秀金控居首
【黃埔篇】廣州黃埔區A股資本地圖:上市公司數量全市最多,南航營收最高虧損也最嚴重
〖 時代財經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