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瘋狂痴迷 大衛·芬奇終於把「曼克」變成現實

2020-12-10 青瞳視角

大衛·芬奇30年來一直在追求把《曼克》變成現實,12月4日,這部回顧好萊塢往事的黑白電影將在Netflix上線。

《曼克》講述了電影《公民凱恩》背後一位才華橫溢卻陷入困境的藝術家扣人心弦的故事,它不是關於這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公民凱恩》的導演奧遜·威爾斯的事跡,而是圍繞著一個嗜酒的作家——赫爾曼·J·曼凱維奇來展開。曼凱維奇,其實才是影片《公民凱恩》革命性的非線性敘事結構,以及對財富和權力的腐蝕性描寫的幕後推手。

「他是那些指明了道路的聲音之一,」花了近30年的時間才把《曼克》變成現實的導演大衛·芬奇說,「我希望觀眾能夠欣喜地看到這一代人的智慧。這一代人在某些方面被遺忘了,而且從來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

據悉,《曼克》將於12月4日上線Netflix,雖然也會在部分影院上映,但多數人還是會把它當成流媒體電影。影片上線前就得到了影評人的稱讚,爛番茄90%新鮮度。考慮到《羅馬》《愛爾蘭人》《婚姻故事》這些年在奧斯卡獲得的認可,Netflix的這部新作如果在明年奧斯卡有所斬獲,大家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

像《曼克》這樣獨特的項目能夠獲得批准可以說是一個奇蹟。該片的劇本由導演的父親傑克·芬奇操刀,原計劃於20世紀90年代由波利克拉姆擔任製片,性騷擾醜聞前的凱文·史派西一度被討論擔任主演,朱迪·福斯特被考慮扮演赫斯特的情婦——馬裡恩·戴維斯。

不過,對於芬奇堅持要用黑白鏡頭拍攝這個故事以致敬格雷格·託蘭在《公民凱恩》中的表現主義攝影的主張,電影公司卻猶豫不決。

《公民凱恩》劇照

「製片人波利克拉姆臨陣退縮,」芬奇回憶道,「我們必須先用彩色膠捲拍攝,然後再進行修正,最後製作成黑白版本。這個拍攝流程顯然沒有得到電影公司認可。」

直到大衛·芬奇與奈飛公司(Netflix)合作,令他驚訝的是,奈飛不僅同意了他開拍《曼克》,還同意他製作成黑白電影。奈飛負責原創電影的副總裁斯科特·斯圖伯說,「我們製作這部電影時沒有任何焦慮,因為他是大衛·芬奇,他是最好的。我們知道他在這個項目上花了多長時間,也知道這個項目對他來說有多私人。」

2019年11月電影終於開機,加裡·奧德曼飾演曼凱維奇,阿曼達·塞弗裡德飾演戴維斯,查爾斯·丹斯飾演赫斯特。此時,卻缺少一個關鍵的創意總監。劇本作者傑克·芬奇,也就是大衛·芬奇的父親,於2003年去世,享年72歲,比《曼克》開始製作早10多年離開我們。

作為《生活》雜誌舊金山分社的前社長,他曾是一個狂熱的電影愛好者,從新聞界退休後開始寫劇本,但激發兒子大衛·芬奇興趣的是他寫的關於《公民凱恩》劇本誕生的故事,儘管他覺得最初的努力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

傑克·芬奇的劇本中涉及到一個有趣的歷史背景:1934年加州州長弗蘭克·梅裡姆和社會主義民主黨厄普頓·辛克萊之間的競選。在這場競選中,好萊塢製片人歐文·撒爾伯格在米高梅公司老闆路易斯·梅耶的要求下,製作了首批負面廣告。對於劇本中這一關鍵的次要情節,芬奇一開始並不感興趣。

「我有點想不明白。」芬奇說,「假新聞(Fake News)這個太離奇了,誰真的在乎1934年是否有邪惡的勾當?」然而在2020年,導演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某個部分可能會讓剛剛經歷今年美國大選的觀眾引起強烈的共鳴。

大衛·芬奇用數字攝影機拍攝《曼克》,但他和他的創意團隊卻煞費苦心地讓電影看起來像是用膠片拍的。他們通過數碼技術處理圖像,還設計了包含二戰時期電影中出現的噼啪聲的音效,使它看起來更有黑白電影質感。

「他希望觀看這部電影的感受,就像你在一個地下室看到了《公民凱恩》,旁邊就是《曼克》。」電影製作設計師唐納德·格雷厄姆·伯特說,「他想讓它看起來更像那個時代的東西,而不想讓觀眾知道我們什麼時候拍攝的。」

芬奇是一個注重各方面精確性的人,但這並沒有延伸到主演加裡·奧德曼對曼凱維奇的刻畫上。影片拍攝時,奧德曼61歲,比曼凱維奇寫《公民凱恩》時年長20歲,看上去卻一點也不像當年曼凱維奇那個軟弱禿頂的樣子。回看奧德曼之前扮演的角色,從溫斯頓·邱吉爾到德古拉伯爵,都非常依賴化妝和服裝,現在他想拔下髮際線,做一個假鼻子。

《曼克》中飾演曼凱維奇的加裡·奧德曼

大衛·芬奇說,「我需要這樣一個演員,一走進房間,每個人都會說,『就是這個人』。你需要一個演員中的演員。如果你是根據身高和髮際線來選角,那你就錯過了最重要的部分。」

大衛·芬奇與加裡·奧德曼

芬奇被曼凱維奇講真話的方式,以及他將笑話作為對抗不公平世界的防禦機制的方式所吸引。他還對曼凱維奇和其他早期編劇如本·赫克特、埃德溫·賈斯特斯·梅耶,在幫助電影業從無聲時代進入有聲電影時代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感到著迷。

儘管《曼克》回顧了好萊塢的過去,但它也幫助引領了一波關於其他經典電影製作的新電影浪潮。本·阿弗萊克將執導《大告別》,講述《唐人街》的幕後製作。巴裡·萊文森和奧斯卡·伊薩克將合作拍攝一部講述《教父》混亂創作過程的影片。芬奇開玩笑說,他正在創造一種新的類型,這種類型很快就會在Netflix上有自己的地盤。

來源/時光網

內容來自時光網

相關焦點

  • 大衛·芬奇終於把「曼克」變成現實
    大衛·芬奇「他是那些指明了道路的聲音之一,」花了近30年的時間才把《曼克》變成現實的導演大衛·芬奇說,「我希望觀眾能夠欣喜地看到這一代人的智慧。這一代人在某些方面被遺忘了,而且從來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
  • 本年度最期待的電影,大衛·芬奇新片《曼克》!
    轉眼2020年就要過去了,肯定有很多我們非常期待的電影,而最讓人期待的,應該就是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 電影《曼克》已經確定12月4日登陸Netflix,劇本是由大衛·芬奇的父親傑克·芬奇生前所寫,以好萊塢傳奇編劇、奧斯卡獎得主、經典電影《公民凱恩》第一編劇赫爾曼·j·曼凱維奇為主角,重現製作這部電影時的混亂過程。
  • 「曼克」:大衛·芬奇的電影情書
    《曼克》也被稱作大衛·芬奇的電影情書,原因是片中出現了大量的30年代好萊塢的電影人,而且影片色彩還特地做成黑白。不禁讓人想到,張藝謀的《一秒鐘》,就算是客觀條件限制,無法用膠片來拍攝,要是後期能做成膠片質感,應該也能增加一些情書屬性吧。
  • 拋開「大片」模式,大衛·芬奇新作《曼克》講述好萊塢電影幕後的...
    錯位感——大衛·芬奇新作《曼克》很容易為觀眾留下這樣奇特的觀影體驗。這是一部在流媒體巨頭Netflix平臺獨家上線的最新作品,它的光影、黑白顏色、畫面中的噪點與配樂卻是好萊塢黃金年代的風格。如果是大衛·芬奇的粉絲,則更可能感到疑惑,這是那個拍出《搏擊俱樂部》《七宗罪》與《十二宮》的芬奇嗎?▲大衛·芬奇新作《曼克》劇照。《曼克》的確不像大衛·芬奇過去拍攝的任何一部作品。它以好萊塢編劇赫爾曼·曼凱維奇為主角,講述傳奇影片《公民凱恩》的幕後製作故事。
  • 今年最最期待的電影,就是大衛·芬奇的新片
    那就是,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 而對於大衛·芬奇的粉絲來說,這次的電影《曼克》,則更有意義,它標誌著大衛·芬奇又回到了電影領域。
  • 偉大的執著——大衛·芬奇講述三十年來他為《曼克》所做的努力
    "他是那些為我們指明方向的聲音之一,"大衛·芬奇說,正是他為了將《曼克》拍成電影而勞作了近30年。"我希望人們會很開心地觀看一個上代人中的智者,他在某些方面被遺忘了,從未得到應有的回報。"網飛將於12月4日首映的《曼克》,也很可能重新引發一場圍繞著導演主義概念的激烈辯論。如果電影真的是導演的媒介,那麼一部傑作的功勞歸誰?
  • 這部網飛上線的黑白片,是大衛·芬奇的《一秒鐘》?
    《消失的愛人》公映後六年,大衛·芬奇的新作《曼克》在網飛上與影迷見面了。如果說《一秒鐘》是張藝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曼克》則也承擔著大衛·芬奇的諸多情思。編劇傑克·芬奇是大衛·芬奇的父親,而《曼克》的劇本正是他的遺作。
  • 大衛·芬奇新作《曼克》曝中文預告 12.4上線網飛
    1905電影網訊網飛旗下的影片《曼克》於近日曝光預告片。在預告中,加裡·奧德曼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他是所有衝突的焦點。與此同時,女主角阿曼達·塞弗裡德所扮演的女演員同樣風姿綽約。
  • 大衛·芬奇替父還願拍《曼克》,奈飛明年衝奧看它了丨揭秘
    《曼克》海報。自2014年《消失的愛人》上映之後,時隔6年,大衛·芬奇執導的《曼克》於12月4日上線流媒體奈飛平臺。影片隨著赫爾曼·J·曼凱維奇(暱稱「曼克」)完成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劇本展開故事,通過這位尖刻的社會評論家兼嗜酒編劇的視角,重新審視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的浮華與荒唐。
  • 《曼克》,大衛·芬奇的「一生之作」
    必須承認,好萊塢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各民族一流的、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但他們是否能夠一展個人的藝術抱負就很難講了(在《曼克》中我們看到,差不多一個世紀前已經是這樣了),因為個人的藝術個性總要讓位於「票房」,所以好萊塢的藝術總是打了折扣的。比如根據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翻拍的《天使之城》,就將對生死的哲學思考變成了甜美的八點檔肥皂劇。
  • 《曼克》:影史最偉大作品的影像註腳
    柳鶯/文在全世界電影業一片蕭條的2020年,大衛·芬奇的《曼克》雖不是用來拯救市場的超級英雄大片,卻在年末收穫超乎尋常的關注與討論。
  • 大衛·芬奇執導、加裡·奧德曼主演新片《曼克》首曝預告
    大衛·芬奇執導、加裡·奧德曼主演新片《曼克》首曝預告。 該片是大衛·芬奇自2014年《消失的愛人》後執導的首部長片,劇本來自其已逝的父親傑克·芬奇。影片將於12月4日Netflix上線。
  • 從《七宗罪》到《曼克》,這裡有關於大衛·芬奇的一切
    但幾個月變成了幾年,《烏託邦》在HBO陷入了預算僵局,我的文章也隨之擱淺。2016年,芬奇搬到匹茲堡去監督《心靈獵手》(Mindhunter)的製作,當我發郵件說要去那裡拜訪他時,沒有收到回復。他拍了兩季——第一季不錯,第二季非常出色——然後,在去年,他準備回歸電影製作。「這聽起來很荒謬,但我沒有意識到表演是如此包羅萬象,」今年三月,我們倆再次來到他的辦公室時,他告訴我。
  • 大衛.芬奇新作:揭開影史最偉大電影的幕後
    前言2020年僅剩20餘天!歐美的疫情仍處於高峰期。在現實面前,各路製片公司終於認清,流媒體才是現下能讓影片接觸最多觀眾的渠道;Netflix、亞馬遜等平臺的發行數量也隨之日益地水漲船高。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果真來了一次小爆發——大衛·芬奇的第十一部故事片《曼克》。
  • 《曼克》是大衛·芬奇新巔峰,還是一場失敗的復古行為藝術?
    另外,由大衛·芬奇執導的作品《曼克》也已於近日登陸Netflix。觀眾將在這部電影裡隨著赫爾曼·J·曼凱維奇爭分奪秒地完成奧遜·威爾斯的《公民凱恩》劇本,通過這位尖刻的社會評論家兼嗜酒編劇的視角,我們得以重新審視20世紀30年代的好萊塢,以及當時與當下美國政治的微妙關聯。
  • 好萊塢往事裡的「一秒鐘」-大衛芬奇《曼克》影評
    大衛芬奇對於電影的迷戀自然不逞多讓,這部貫穿美國好萊塢30年代的影片,聚焦在美國大蕭條中公司與員工的關係,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劇本的始末還有政治與電影永遠無法分割的關係云云。這部電影最早的劇本來自於大衛芬奇的父親,幾經周折最終被大衛芬奇本人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現給了觀眾,既然是劇本,那必然有很多戲說的部分,雖然裡面關於競選,關於赫爾曼本人的性格,酗酒,腿部骨折,與妻子的不和等都是真事,但是赫爾曼和奧遜威爾斯對於《公民凱恩》這部電影劇本的貢獻度究竟幾何,是否真的如同電影中呈現的那樣,大家看個樂就好。
  • 網飛籤下了大衛·芬奇!新片即將上線,網友:給我回去拍心靈獵人
    11月12日,有媒體在某網絡社交平臺上曝出知名導演大衛·芬奇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確認與網飛籤訂4年獨家合約的消息,引發全網熱議。對此網友們熱議不斷。很多網友對籤約事件本身並不是特別感興趣,反而在評論區催起了大衛·芬奇的其他作品。
  • 《曼克》在懟《公民凱恩》?這些「好萊塢往事」真假難辨
    大衛·芬奇根本不在乎 《公民凱恩》的劇本到底是誰寫的?這是一個爭論了幾十年的話題。影評人寶琳·凱爾在1971年《紐約客》上發表了一篇《凱恩培養之路》的文章,聲稱拍攝劇本裡的每一句臺詞都不是導演奧森·威爾斯寫的。為了撰寫這篇文章,她採訪了其中參與劇本後勤外圍工作的當事者約翰·豪斯曼和秘書麗塔·亞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