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大怒:誰裁的BP,給我站出來!

2020-12-17 人力資源分享匯

這幾年,任正非對華為員工的內部信,幾乎所有管理者研究管理的重要教材。

昨晚「華為總裁班電子郵件出版社」又出了新的一期內容,內容有點勁爆,任老闆當眾質問:誰裁掉了1100位PFC的?這種領導鼠目寸光!

話說什麼是PFC?第一眼看到我以為是炸雞老爺爺異父異母的兄弟。

PFC:Project Financial Contoller,即項目財務經理。主要負責協助項目經理進行項目經營管理的財務角色,支撐的項目經營活動包括概算、預算、核算、預測和決算等。

這個定位是不是很眼熟?是的,這個職位的定位就相當於人力資源部的HRBP。

敢動公司的BP,任老闆怒氣值瞬間就滿了。

01

華為計劃再培養1000位BP

因為懂業務、懂財務的人可以接班

不知道是喊話,還是為後面的大動作做鋪墊,總之任正非罕見地在公開場合大發脾氣。

從公開信中可以看到,任正非定位PFC是兩年後可以做大項目的CFO或小項目的CEO,也就是說,PFC是CFO的墊腳石,任正非是在下一盤大棋!由無數個PFC組成的CFO,就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那任正非打算培養多少個CFO?

1000個!

任正非是這樣說的:「我們有將近140個代表處,70-80個系統部,每個都需要一個吧?我們有這麼多條產品線,每條的產品線和子產品線,也都需要吧?我們要施行項目管理制度,項目CFO也需要吧?我們的支持平臺也需要CFO吧?那麼,是不是需要1000個?」

這是一盤大棋,任正非是想要在華為的各個項目中間都安置懂經營、懂財務的專業人才。

回想當時,任正非多次在講話中提到,為了培養未來的接班人,華為招聘了大量外國名校畢業的博士、碩士來做PFC,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700人,結果一下子開掉了大半... ...

任正非能有好臉色嗎?

02

不懂財務

基本就和高層職位無緣

有人會問,那CFO是不是只是用來管財務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其實華為的目標遠不止於此,任正非的培養目標是:一個稱職的CFO隨時可以接任CEO。

隨時接任?真的可以嗎?

可以的。

但是有前提:稱職。注意,是稱職,不是職稱。

這個稱職指的是,你雖然主要是管財務,但也要懂業務,這樣才能從業務、產品出發,既能為客戶創造價值,也能為公司帶來利益。

現在有多少企業都是這樣:仗打得倒是轟轟烈烈、有門有道的,但就是不賺錢。為什麼?

因為業務負責人不懂財務,沒有成本意識,沒有利潤打算,他只為了交付,完成任務。長此以往,再有前途的業務,又能撐多久呢?

有人還會不服說,為什麼HR不能接班,為什麼讓財務接班?

因為公司很多核心的事情,只有財務最清楚。譬如說:股權結構,預算成本,需求供給,盈虧平衡,抵質押物,司法關係,上下遊關係等等。這些都是HR無法第一時間給到的。

任正非說的,CFO隨時能夠接任CEO的背後意思也很明顯了:做管理的人,一定要懂財務、懂成本、懂利潤,若是不懂,那你就下來,我讓比你專業,且還懂業務的人上。

管理要懂財務,這並不是說教,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欠缺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

03

管理、業務、財務

應該是呈螺旋上升的

在職場上,有這樣一類人,往往都不太會討喜,就是空降司令。

這種人一般都是從其他分子公司或者分區調派過來,有一定的職級和權利。我問過很多朋友,為什麼討厭空降的?

「他們對這個產品一點都不懂!還喜歡指手畫腳。」「他們就只知道下達命令,而不知道背後會發生什麼。」

沒有誰真的對「空降」這個詞反感,只是這個詞背後的人群,給人們的普遍印象都是如此:沒有了解業務的現狀,沒有理清產品的賣點,就開始發號施令了。

這樣的同事,擱誰誰都不好配合啊。

任正非舉了個例子:

公司為什麼管理隊伍這麼龐大,會議這麼多、會議又長,而且又議而不決?就是因為會議主持人沒有實踐經驗、心中無數、能力太低,所以不能擔責。發出去的文件不合符實際,純給一線增加負擔,這些都是沒有一線實踐經驗造成的。

當然也有例外的,空降下來後,雷厲風行,一改往常的慣例,但大家都十分信服。不言而喻,這樣的人一定在空降之前,做了足夠充分多的作業,查了足夠全面的相關資料。

這就是稱職!

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管理、業務、財務理應是相互交織,相互纏繞著,並且始終呈上升趨勢的

只有這樣的組織才是有活力的,才是真正會壯大的團隊。

但凡你學過管理學,經濟學或企業財務中的任意一門課程,你都應當被清晰地告知過,盈利是企業的第一目的,利潤是企業的唯一追求,利潤的計算就在財務手上。

所以,對任何企業來說,錢很重要,但總有些事情,比錢更重要,比如精通財務的人才。

相關焦點

  • 任正非大怒,痛批管理層:鼠目寸光
    1100位人才流失,任正非大怒大家都知道,任正非非常重視人才,曾經為了留住他們,任正非還做過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例如,為了一個俄羅斯數學家,直接在俄羅斯設立研究院;開啟「天才少年」招聘計劃等等,都顯示著他對人才的渴望和重視。
  • kpl秋季賽:ag膨脹的教練,全局陰間bp,月光:鍋我全背
    第1局月光這bp是看不懂,豬八戒,張良,公孫離,小鳥三個半強勢英雄一選,就表明ag這一局是非常有信心的(dyg也一樣),最後一手dyg來了后羿,ag就敢選個明世隱,月光是沒得洗的,明世隱什麼強度,在ag之前3場2敗,王者榮耀巔峰賽34%勝率,這陣容就是在小覷dyg。這陣容拿地跟我排位似的,kpl來個小明帶飛。
  • 任正非談孟軍:她是個叱詫風雲的人,她是白天鵝,我是癩蛤蟆!
    2018年華為CFO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扣留,很多人開始關注孟晚舟。在關注她的同時,任正非的感情生活,孟晚舟的生母孟軍這個曾經站在任正非背後的女人也被人們扒了出來。此後,很多人對任正非的婚姻有過種種猜疑。
  • 媽媽每天給任正非塞玉米餅,助他考上大學,任正非:我最愧對她
    「我最愧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特別是媽媽,我沒有好好照顧他們!」任正非曾經在採訪中動情地說。在任正非讀高中的時候,十七八歲的年紀長身體的時候,因為整天吃不飽,任正非每天都餓得暈頭轉向,導致他的成績也非常的不穩定,就像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為此,任正非經常感到焦慮煩躁,媽媽注意到了他情緒的低落,便對他說:「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
  • 任正非:我的思想是灰色的
    任正非在談到他與賈伯斯的差異時講到:「我不是賈伯斯,因為賈伯斯對人類貢獻非常大,他創造了移動網際網路,而且他在哲學上追求完美。我沒有特別精湛的技術,只是提了一桶『漿糊』把十八萬員工粘起來一起奮鬥,他們奮鬥出來的成績就扣在了我頭上。我在哲學上信奉灰度,信奉妥協,『白』與『黑』之間有一個妥協是灰度。賈伯斯是追求極致的,我們兩個性格上很多不一樣。
  • 任正非:我這一輩子都不順……
    但通過任正非自己的講述,我們或也可以感受幾分他所經受的困難、壓力和痛苦。1、「大約在2003年前的幾年時間,我累壞了,身體就是那時累垮的。身體有多項疾病,動過兩次癌症手術,但我樂觀……那時公司已有幾萬員工,而且每天還在不斷大量地湧入。你可以想像混亂到什麼樣子。我理解了,社會上那些承受不了的高管,為什麼選擇自殺。
  • 任正非: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給狗吃的!
    任正非常說:「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這種實幹精神傳承自他的父親,然後在任正非和華為的身上得到徹底貫徹!現在我們都知道,華為不僅僅是一家民族企業,更是成為了世界頂級的科技巨頭。
  • 任正非:我是拉賓的學生
    任正非說:「我是拉賓的學生。」有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為了公司,讓我給別人下跪都行。」任正非在華為僅佔1.4% 的股權,但華為是他的事業,某種意義上華為是任正非管理思想的實驗場,所以從古今中外任何思想寶庫和組織實踐的範例中,吸收對華為有用的成果,成為他基本的思維範式。向拉賓學習遠見,向沙龍學習務實。
  • 英國:BP推出「 BP Pulse」品牌
    BP宣布其英國子公司bp Chargemaster和Polar充電網絡(於2018年收購)現在將以新的單bp Pulse品牌運營。它是英國最大的充電公司和網絡之一,擁有約7,000個公共充電點。到2030年,這一數字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16,000個(包括1,400個DC充電器)。
  • 任正非:我聽不懂英文
    任正非:但是我聽不懂英文。 記者:可以翻譯。 任正非:翻譯不懂政治,我也是搞電子的,可能表達的語言方式不同,溝通困難一些。我也沒有時間見他,忙著「補洞」呢。 任正非還告訴《金融時報》,美國打擊華為的下一個領域,將是物聯網和智能工廠。
  • 孟晚舟案陷入僵局,任正非:華為離開誰都會向前走,包括我
    一眨眼,孟晚舟失去自由700多天了,近兩年時間裡,她一直生活在24小時監視狀態裡,獨在異鄉,沒人知道孟晚舟的孤獨、無助,雖然一直戴著腳銬,但只要出現在公眾面前,她總是用飽滿樂觀的狀態告訴我們,她是堅強的,就像父親任正非那樣。任正非:我不擔憂個人安全,反正我也沒多少年了!
  • 任正非:「順境造就廢物,逆境成就人生」
    他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說:「我這一生就是短的,我只做長我這塊板,我再拼別人一塊長板,我不就得到了一個高的木桶了嗎。」確實!任正非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自小就吃不飽任正非於1944年出生在貴州安順地區鎮寧縣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裡,在這裡,任正非度過了小學和初中,一直讀到初二。後來父親被調到都勻任教,因此任正非從初三到高三都在都勻生活。貴州在當時是出了名的鬧饑荒的地方,任正非也是飽受飢餓之苦。
  • 母校校長要求任正非捐款100萬,任正非1句話,讓校長啞口無言
    任正非和都勻一中的淵源頗深,任正非的父親任摩遜曾擔任過一中校長,而任正非自己也是都勻一中1962屆的學生。即便後來華為成立,任正非也表示,再窮也不能窮教師,他強調只有教師的地位得到提升,才可能實現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國家未來才會有希望,才能夠在世界競技之中獲得成功!
  • bp與新奧集團籤署天然氣購銷協議
    &nbsp&nbsp&nbsp&nbsp根據協議,bp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在廣東地區向新奧提供為期兩年、每年30萬噸的管道天然氣資源。該天然氣將由bp擁有加工使用權的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下稱「廣東大鵬」)的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接收並氣化。
  • 任正非的語言藝術
    研究任正非的語言藝術,離不開他的成長,在華為成長的歷程中,任正非的語言與時俱進,他越來越像一位智者、大氣磅礴的偉大企業家。 總結起來,任正非的語言藝術有以下特點: 一、格局遠大看得遠 任正非的講話,富有強烈的遠瞻意識,突出表現在先鋒企業家領袖的超前思維和眼光。當別人還在矚目小靈通業務時,他的目標瞄準了3G、4G業務目標,因此他的講話始終站在行業領先的地位思考問題。
  • 柳傳志對馮侖說,老任讓來我就來了!任正非要幹大事?
    柳傳志也不知道,只說"老任讓來我就來了"。"老任"自然就是任正非,馮侖和柳傳志等一幹大佬被老任一個電話叫到了這個院子裡,卻都不知道啥事兒。陸續到場的有中關村老領導,有教育部領導,有黨工委領導,還有一些知名文人。
  • 孫亞芳:最懂任正非的貴州人
    曾在華為從事人力資源工作,也是華為先進考核體系和任職資格體系的主要參與人之一的湯聖平,曾在《走出華為》中這樣描寫這支隊伍的特別:華為的銷售人員能做到你一天不見我,我就等你一天;一個星期不見我,我就等你一個星期;上班找不到你,我節假日也要找到你。
  • 任摩遜與任正非臨別之際,說了兩句話: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因為沒有買票,任正非在火車上挨了上海造反派的打,被打得受不了,說:「你們不要打了,我補票行不行?」但是對方粗暴地把他推下了火車。任正非只好扒下一列火車,結果再次被發現,又挨了車站人員的打。任正非咬著牙繼續扒火車,最終成功成行。
  • 華為的管理理念:任正非洞察人性
    在任正非看來,管理就是洞察人性,激發人的欲望。一家企業的成與敗、好與壞,背後所展示的邏輯,都是人性的邏輯、欲望的邏輯。文|高歡歡編輯|周春林頭圖來源|華為公司「我是個沒用的管理者,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是個傀儡。」任正非不止一次這樣說。
  • 任正非:當我明白「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的內涵時,已過不惑之年
    我看過雲南的盤山道,那麼艱險,一百多年前是怎麼確定路線,怎麼修築的,為築路人的智慧與辛苦佩服;我看過薄薄的絲綢衣服,為上面栩栩如生的花紋而折服,織女們怎麼這麼巧奪天工!天啊!還有萬裡長城、河邊的縴夫、奔馳的高鐵……這時 我深刻地體會到,組織的力量、眾人的力量,才是無窮的。20多年前任正非在不惑之年創立了華為,意為中華有為,當時的任正非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自己創業。但面對一個發展未知的華為,任正非不懂技術、不懂財務、半懂不懂管理,如果只有一個人單幹下去,或許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