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紀念海報翻車,果真是一個敢寫一個敢發

2020-12-14 騰訊網

今天是西安事變84周年紀念日,一些企業都在通過自己的官宣渠道,發布紀念海報,但以山東聯通官微為代表紀念海報,徹底翻車了。

為什麼?就因為在滿屏「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愛國熱情」「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字眼裡,出現了「攘外必先安內」幾個字,引起罵聲一片,山東聯通官微迅速刪除了這條微博,並在每條質疑的評論下面道歉。

好端端一場紀念,為什麼最終會演變成「磕頭如搗蒜」般的大型道歉現場?大家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給大家出道歷史題吧,請問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有沒有一種重回高中做歷史題的感覺?

沒錯,這道題確實在高中歷史試卷中出現過,只不過有的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有的則是問答題。

這張漫畫出自漫畫家張仃之手,1946年發表在了《東北畫報》上,名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話》。它反映的是什麼,請問大家心裡有答案了嗎?

九一八事變。

很多人看到蔣介石和張學良,其實就基本心裡有數了。但還有一個重要細節,提醒大家注意,即「不抵抗命令」這五個字。

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民族存亡之時,在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之際,國民黨政府將「攘外必先安內」作為基本國策來消極抵抗日本侵略。這是一項極具妥協性的政策。

實際上,「攘外必先安內」應該是蔣介石骨子裡的治理國家的理念,早在1929年他就提出過,等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他還在《告全國同胞—致安內攘外書》中稱「攘外必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

不管是九一八事變之前還是之後,所謂的「安內」,首要對象便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也就是蔣介石口中的「剿共」。

對外妥協,對內鎮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西安事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兵諫,目的就是逼蔣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而最終也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了解了這樣的背景知識,你就能懂得負責發布這張海報的小編以及相關審核人員,犯了怎樣的錯誤,他們簡直就是在胡鬧,也確實應該就此事道歉。

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得找到源頭,即這張海報是誰設計的?

你可能會說,既然是山東聯通的小編發出來的,自然是他們的人設計的了。其實不然,像這種海報,一般都有現成模板的,從素材網站上就能找到,註冊個帳號、辦個會員,想下載多少就有多少,都是現成的,當然,也可以下載源文件進行編輯,比如修改一下文字,或者替換上自己企業的logo……

然後,啪地一下很快啊,海報就生成了。

我去某個素材網站以「西安事變」為關鍵詞搜了一下,哦吼,類似的翻車海報還不少呢。

看看,都寫著「攘外必先安內」。寫到這裡,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一個敢寫一個敢發的背後,其中涉及了多個環節,包括創作、上傳之後的審核、選用素材時的把關、以及發布素材時的審核,但凡有一個環節把關嚴格、有著對歷史知識的基本了解,都不至於出現此次翻車事件。

既然最終還是翻車了,那它就不是一個孤立事件,這件事表明:

不管是作為海報的創作者、素材網站的審核者,還是像山東聯通小編這樣的使用者,他們對於「攘外必先安內」這六個字的理解完全是無知的。除了這個,我找不到其他的他們敢寫這幾個字的理由了。難不成讓我歸咎於人性的扭曲,還有道德的淪喪嗎?

剛看了一下,素材網站反應很快,已經將西安事變的相關素材下架了。下架素材容易,但若止步於此,不去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終究會再次翻車的。

歷史,要敬畏。

相關焦點

  • 中國聯通發文紀念西安事變引蔣介石名言惹非議
    國聯通上發文紀念1213西安事變84周年,以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懷念,引用蔣介石名言:「攘外必先安內」,被網民抨擊。聯通同日晚刪除相關海報並向公眾道歉,稱會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感謝網友和媒體監督。昨日聯通網發海報,「不忘初心,銘記歷史」等字,意在宣揚愛國熱情,惟卻「擺烏龍」。有網民對此表示,「這中國聯通山東客服的小編,壓根兒就沒有搞清楚西安事變是幹啥的」。資料顯示,「攘外必先安內」方針是蔣介石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前夕發表的政治導向,宣稱應先集中力量「剿共」,隨後才動員抗日。
  • 西安事變84周年,@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紀念海報竟有「攘外必先安內」
    【文/觀察者網 童黎】「攘外必先安內」,這項國民黨政府在民族危亡背景下仍然堅持的「剿共」政策,最終逼迫有識之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可就在事變84周年紀念日當天,這句話與「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等一道出現在了@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發布的紀念海報上,引發眾多網民指正和批評。圖自微博網友公開資料顯示,「攘外必先安內」最早出自北宋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
  •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不懲處何應欽?不是不想,是不敢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方向為之一變。今天,就是西安事變爆發的84年紀念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西安事變的主戰場就是在西安,最終在周恩來的主持下,和平解決了這場事變。其實,當時還有一個重要的戰場,就是在南京。
  • 西安事變民國牛人寫了一封信,52年後張學良一字不差地背了出來
    當然「西安事變」的結果我們是都知道的。共產黨派副主席周恩來前往談判,與蔣介石達成了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協議,最後由張學良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剛剛發生的時候,國內國外的記者就都對此給予了極高的關注。那時候著名報紙《大公報》也對其極其重視。
  • 西安事變後,被軟禁的張學良一個月花銷尚能武裝一個團
    眾所周知,張學良是近代民國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為同時他還是一位錦衣玉食的花花公子,無論是哪個版本的京城四大公子裡,張學良永遠都是最有權勢的那一個!張學良自己在回憶訪談錄中也說過,他小的時候在奉天的大帥府中光是在後廚幫忙做活的傭人就有70多個人!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軟禁,此人曾對老蔣說:你敢動他,我就弄你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由於老蔣怕有人營救他,所以能見到張學良的人非常少,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被囚禁的地方。不過有一次為了穩住東北軍的一些將領。蔣介石曾允許六位東北軍將領見張學良。這六人之中,就有一位叫霍守義的將領。
  • 紀念西安事變80周年學術研討會即將召開 「大咖」來襲
    1936年10月及12月,蔣介石兩次來陝布置剿共事宜時曾將環園內的五間廳作為臨時行轅,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爆發於此。 1946年3月,胡宗南在驪山半山腰蔣介石藏身處修建「正氣亭」。1986年,在 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易名為「兵諫亭」。 五間廳和兵諫亭等西安事變舊址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點。
  • 西安事變扣押蔣介石的消息,陝北紅軍是怎樣第一時間獲得的?
    西安事變,發生於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稱「雙十二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同月25日,在紅軍和總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錯是西安事變紀念日當小夥伴們在狂歡購物,熱聊雙12網上商城再次優惠時,請不要忘記雙12並不只是網購買東西打折的日子,更是我們應該值得紀念的日子——西安事變紀念日。那麼西安事變紀念日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為您道來!
  • 張學良口述西安事變不為人知的謎題
    張學良,中國著名的愛國將領,歷史上「西安事變」的始作俑者,對於這麼的一個愛國將領歷史對其也是褒貶不一的,但無一例外的是你不能否定其愛國情懷,據說,2016年開年大戲《少帥》裡的主要劇情是根據張學良口述內容來編寫的.
  • 楊虎城之孫:祖父是「西安事變」的真正主謀
    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臨潼的槍聲,拉開了被美國作家斯諾稱為「歷史的大峽谷上實現了一次大跳躍」、中國近代史上「驚險的好戲」的「西安事變」的帷幕。 1956年12月15日,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回憶「西安事變」時,他回憶說:「西安之變,楊虎城乃受良之牽累,彼不過陪襯而已。」他在1957年寫的《坦述西安事變痛苦的教訓敬告世人》一文中又說:「我西安『剿匪』一位主要的夥伴——楊虎城將軍……他非常熱衷於抗日而不願『剿匪』。」
  •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老蔣軟禁,此人出馬威脅老蔣,老蔣不敢動他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便被老蔣軟禁了起來,老蔣派人死死地看守住張學良,生怕有人前來放走他,所以老蔣一直對外保密,除了老蔣,幾乎沒有人知道他被關押在哪裡。但是有一次老蔣卻破天荒地讓幾個人見了張將軍,其中有一個人就是霍守義。
  • 【黨史故事】西安學生運動與西安事變
    1936年10月,蔣介石親赴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率部「剿共」。1936年12月9日,西安學生救國聯合會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西安總隊部在西北各界救國聯合會、東北民眾救亡會的配合下,發動1萬餘學生冒著凜冽的寒風,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紀念大會和請願遊行活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他們向陝西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請願,堅決要求蔣介石釋放愛國領袖,與各黨各派聯合抗日。
  • 12.12西安事變84年紀念日| 緬懷先烈 一路前行!
    西安事變直接起因:張學良主張的「攘外安內」政策,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相左而直接導致了事件的爆發。 西安事變根本起因:日本侵華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蔣介石國民政府的不作為思想。
  • 西安事變後聞一多大罵:國家元首豈可劫持
    聞一多平時上課從不跑野馬,但西安事變後幾天,在一次「毛詩」課上,卻離開「毛詩」而大談國事,聲色俱厲。張春風在《聞一多先生二三事》中說,這天聞一多「暴怒如雷」地走上講臺,橫眉怒目地掃視全堂後,厲聲問道:「國家是誰的?是你們自己的麼?」又如對著仇人控訴一般地說:「真是胡鬧,國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一個帶兵的軍人,也可以稱兵叛亂!這還成何國家?
  • 「西安事變」是楊虎城將軍一生的轉折,成就了他後世的盛名?
    眾所周知,西安事變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西安事變的發生,迫使蔣介石停止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基本上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國共內戰;開始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抗日達到了新的階段。
  • 西安事變,張、楊手裡總共一個警備團,卻反手送了對面兩個軍
    從事後來看,西安事變中的張、楊二人就是在刀尖上跳舞。首先,二人發動的是兵諫,自然要用武力說話。那他們有多少兵呢?張、楊手底下雖然兵馬不少,但都不在身邊。他們在西安明面上有一個師,實際上卻只有一個警衛團。
  • 劉鼎: 西安事變的特殊功臣
    1931 年10 月,在交接特科工作時,劉鼎在一個接頭地點被特務抓捕。在獄中,劉鼎始終堅定自己的信仰,忠於黨的組織,嚴守黨的機密,沒有讓敵人得到任何可以利用的線索。保釋出獄後,經組織批准,劉鼎前往中央蘇區工作。西安事變的特殊功臣1936 年12 月12 日,張學良將軍與楊虎城將軍發動了震驚世界的「西安事變」。
  • 十二月主題黨課——《西安事變》
    十二月主題黨課學習 《西安事變》 歷史是一面鏡子,鑑古知今,學史明智。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鑑歷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西安事變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為人重情重義,曾為妻子執孝子之禮。 3 西安事變導火索 1936年12月9日,蔣介石寫信給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密囑發表剝奪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兵權由蔣鼎文取代的消息。 蔣介石的密囑,正是引發「西安事變」的直接導火索 。
  • 84年,重溫西安事變!
    王志屏老人,西安事變時任楊虎城的衛士,他的回憶首次披露了西安事變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蔣拍起了桌子說,讓我籤字,除非把我槍斃了!接著張學良說到了東北失陷,熱河棄守,就是蔣指示的結果。蔣介石還擊說:我讓你棄守你就棄守了?張學良聞言很惱怒地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時棄守就是服從你的命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