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安事變84周年紀念日,一些企業都在通過自己的官宣渠道,發布紀念海報,但以山東聯通官微為代表紀念海報,徹底翻車了。
為什麼?就因為在滿屏「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愛國熱情」「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字眼裡,出現了「攘外必先安內」幾個字,引起罵聲一片,山東聯通官微迅速刪除了這條微博,並在每條質疑的評論下面道歉。
好端端一場紀念,為什麼最終會演變成「磕頭如搗蒜」般的大型道歉現場?大家且聽我慢慢道來。
先給大家出道歷史題吧,請問下面這幅漫畫反映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有沒有一種重回高中做歷史題的感覺?
沒錯,這道題確實在高中歷史試卷中出現過,只不過有的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有的則是問答題。
這張漫畫出自漫畫家張仃之手,1946年發表在了《東北畫報》上,名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話》。它反映的是什麼,請問大家心裡有答案了嗎?
九一八事變。
很多人看到蔣介石和張學良,其實就基本心裡有數了。但還有一個重要細節,提醒大家注意,即「不抵抗命令」這五個字。
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民族存亡之時,在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之際,國民黨政府將「攘外必先安內」作為基本國策來消極抵抗日本侵略。這是一項極具妥協性的政策。
實際上,「攘外必先安內」應該是蔣介石骨子裡的治理國家的理念,早在1929年他就提出過,等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他還在《告全國同胞—致安內攘外書》中稱「攘外必先安內,去腐乃能防蠹」。
不管是九一八事變之前還是之後,所謂的「安內」,首要對象便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也就是蔣介石口中的「剿共」。
對外妥協,對內鎮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西安事變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的,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兵諫,目的就是逼蔣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而最終也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了解了這樣的背景知識,你就能懂得負責發布這張海報的小編以及相關審核人員,犯了怎樣的錯誤,他們簡直就是在胡鬧,也確實應該就此事道歉。
但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得找到源頭,即這張海報是誰設計的?
你可能會說,既然是山東聯通的小編發出來的,自然是他們的人設計的了。其實不然,像這種海報,一般都有現成模板的,從素材網站上就能找到,註冊個帳號、辦個會員,想下載多少就有多少,都是現成的,當然,也可以下載源文件進行編輯,比如修改一下文字,或者替換上自己企業的logo……
然後,啪地一下很快啊,海報就生成了。
我去某個素材網站以「西安事變」為關鍵詞搜了一下,哦吼,類似的翻車海報還不少呢。
看看,都寫著「攘外必先安內」。寫到這裡,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一個敢寫一個敢發的背後,其中涉及了多個環節,包括創作、上傳之後的審核、選用素材時的把關、以及發布素材時的審核,但凡有一個環節把關嚴格、有著對歷史知識的基本了解,都不至於出現此次翻車事件。
既然最終還是翻車了,那它就不是一個孤立事件,這件事表明:
不管是作為海報的創作者、素材網站的審核者,還是像山東聯通小編這樣的使用者,他們對於「攘外必先安內」這六個字的理解完全是無知的。除了這個,我找不到其他的他們敢寫這幾個字的理由了。難不成讓我歸咎於人性的扭曲,還有道德的淪喪嗎?
剛看了一下,素材網站反應很快,已經將西安事變的相關素材下架了。下架素材容易,但若止步於此,不去學習歷史、了解歷史,終究會再次翻車的。
歷史,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