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84周年,@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紀念海報竟有「攘外必先安內」

2020-12-1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童黎】「攘外必先安內」,這項國民黨政府在民族危亡背景下仍然堅持的「剿共」政策,最終逼迫有識之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

可就在事變84周年紀念日當天,這句話與「緬懷革命先烈」、「銘記歷史」等一道出現在了@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發布的紀念海報上,引發眾多網民指正和批評。

圖自微博網友

公開資料顯示,「攘外必先安內」最早出自北宋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

「九一八事變」後,中日矛盾上升,民眾抗日意識空前高漲。民族危亡之時,國民黨實行不抵抗主義,蔣介石公開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集中力量「剿共」和剪除其他異己。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方針、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最終在西安發動「兵諫」。

2020年12月12日,就在網絡上開始紀念西安事變84周年的時候,有網友發現,中國聯通山東客服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離譜的紀念海報。

這張紅底圖片上,既有「西安事變紀念日」、「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愛國熱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字樣,也不倫不類地放上了那句「攘外必先安內」。

對此,有人猜測,「這中國聯通山東客服的小編,壓根兒就沒有搞清楚西安事變是幹啥的。」

也有網民把這裡的「安內」理解成了「爭取國共合作的安內」,但事實上,國民黨選擇了「清除異己的安內」。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則認為,這是「歷史虛無主義的典型案例」。

社交媒體截圖

觀察者網注意到,目前@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的微博頁面上已經看不到那張海報,但其並未就此事發布正式聲明。

在微博評論區,@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回復網友稱,「您反映的問題我們已發現並進行了刪除,後續我們會加強相關內容的審核,還請您給予我們改正的機會,如您方便還請將電話私信給我們,我們將儘快給您電話致歉。」

對於是否有正式回應,該帳號回復觀察者網稱,「我們已對博文發布、製作及審核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相關處罰正在落實處理中。」

該公司多次強調,「我們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請給我們一次改正的機會,對不起。」

不過,還是有不少網友希望,聯通山東客服官方微博能有個更為正式的道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聯通發文紀念西安事變引蔣介石名言惹非議
    國聯通上發文紀念1213西安事變84周年,以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懷念,引用蔣介石名言:「攘外必先安內」,被網民抨擊。聯通同日晚刪除相關海報並向公眾道歉,稱會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感謝網友和媒體監督。昨日聯通網發海報,「不忘初心,銘記歷史」等字,意在宣揚愛國熱情,惟卻「擺烏龍」。有網民對此表示,「這中國聯通山東客服的小編,壓根兒就沒有搞清楚西安事變是幹啥的」。資料顯示,「攘外必先安內」方針是蔣介石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前夕發表的政治導向,宣稱應先集中力量「剿共」,隨後才動員抗日。
  • 西安事變紀念海報翻車,果真是一個敢寫一個敢發
    今天是西安事變84周年紀念日,一些企業都在通過自己的官宣渠道,發布紀念海報,但以山東聯通官微為代表紀念海報,徹底翻車了。 就因為在滿屏「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愛國熱情」「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字眼裡,出現了「攘外必先安內」幾個字,引起罵聲一片,山東聯通官微迅速刪除了這條微博,並在每條質疑的評論下面道歉。 好端端一場紀念,為什麼最終會演變成「磕頭如搗蒜」般的大型道歉現場?大家且聽我慢慢道來。
  • 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蔣介石為何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
    「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制定的基本政策,並一直堅持這一方針,即便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老蔣也絲毫沒有放棄,「西安事變」後,老蔣的政策多少有了些變化,只是這一政策由公開變成地下,全面抗戰爆發後,面對日軍的咄咄緊逼,大有亡我之勢,蔣介石雖然也極為憤慨,但他依舊沒有放棄他的這一政策,難道他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西安事變84周年紀念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 84年,重溫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 王志屏老人,西安事變時任楊虎城的衛士,他的回憶首次披露了西安事變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蔣拍起了桌子說,讓我籤字,除非把我槍斃了!接著張學良說到了東北失陷,熱河棄守,就是蔣指示的結果。蔣介石還擊說:我讓你棄守你就棄守了?張學良聞言很惱怒地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時棄守就是服從你的命令造成的。
  • 12.12西安事變84年紀念日| 緬懷先烈 一路前行!
    西安事變直接起因:張學良主張的「攘外安內」政策,因與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相左而直接導致了事件的爆發。 西安事變根本起因:日本侵華程度的不斷加深,以及蔣介石國民政府的不作為思想。
  • 攘外必先安內?!
    於是,二十一世紀美國版的「攘外必先安內」大戲上演了。1932年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五省剿匪會議」時說:「大家都要明白,我們這次剿匪戡亂,就是抗日禦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沒有基礎。因為一方面抵禦外侮,一方面還要分力剿匪,那就與明末的情形一樣,……只要把國內的匪剿清,使全國團結一致,無論倭寇怎樣侵略,我們也能夠穩固自強,終久是可以挽救轉來的,如果我們內部意志不一,步驟零亂,既要對內打土匪,同時又要對外御外侮,試問我們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結果也只好重演一次明朝亡國的故事。」
  •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
    12·12西安事變紀念日!錯是西安事變紀念日當小夥伴們在狂歡購物,熱聊雙12網上商城再次優惠時,請不要忘記雙12並不只是網購買東西打折的日子,更是我們應該值得紀念的日子——西安事變紀念日。那麼西安事變紀念日的由來及意義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為您道來!
  • 「西安事變」是楊虎城將軍一生的轉折,成就了他後世的盛名?
    眾所周知,西安事變在我國近代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西安事變的發生,迫使蔣介石停止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基本上結束了長達十年的國共內戰;開始了國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使抗日達到了新的階段。
  • 【黨史故事】西安學生運動與西安事變
    但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方針的蔣介石卻置民族危亡於不顧,繼續調遣重兵入陝,企圖「圍剿」陝甘根據地和紅軍。1936年10月,蔣介石親赴西安,逼迫張學良、楊虎城率部「剿共」。1936年12月9日,西安學生救國聯合會和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西安總隊部在西北各界救國聯合會、東北民眾救亡會的配合下,發動1萬餘學生冒著凜冽的寒風,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紀念大會和請願遊行活動,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他們向陝西省政府、西安綏靖公署請願,堅決要求蔣介石釋放愛國領袖,與各黨各派聯合抗日。國民黨特務出面阻攔並開槍打傷學生。
  • 「雙十二」不只是購物節,還是改變中國歷史的一天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第四季 第六集 安內與攘外 「攘外必先安內」並非蔣介石原創,其最早的出處是宰相趙普在給宋太宗的摺子中說「中國既安,群夷自服。
  •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以史為鑑,開創未來——紀念中國人民...
    謹以此片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銘記歷史 抗戰精神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銘記歷史,是為了啟迪未來。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抗日戰爭,蔣介石不肯國共合作,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結局會如何?
    抗日戰爭,蔣介石不肯國共合作,始終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結局將會怎樣?二戰時期,蔣介石和宋美齡談話,蔣介石話語中,一直認為國民黨會節節敗退,是自己沒有走好「攘外必先安內」這步棋,導致共產黨強大,才有今天自己的狼狽敗退。
  • 蔣公:逆來順受一切侮辱,以貫徹攘外必先安內之主張——熱河淪陷
    吾惟有逆來順受準備忍受一切侮辱,卓立自主,勿稍為其搖撼,以貫徹攘外必先安內,抗日必先清匪之主張。必先鞏固革命基礎,整頓革命陣容,而後乃與倭寇決戰也。」於是,方振武收到了 蔣公這樣的復電:軍人與黨員諸事須服從命令,不可自由行動,況為中委者也。望兄謹慎是荷。
  • 西安事變發生時,陪同蔣介石一起被扣押的,還有這五位國軍上將
    1936年12月12日,東北軍奉張學良的命令前往華清池捉拿蔣介石,當這些「造反」的官兵們來到其住所的時候,蔣介石已經跳窗而逃了,但最後還是在搜捕的時候被發現並活捉,西安事變也由此正式爆發。說到事情的起因,咱們就得從「九一八事變」發生時說起,當年日本關東軍突然進攻北大營,東北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而張學良也在這時一味地服從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最終迫使東北全境陷落敵手。事後,張學良多次向蔣介石請纓同日軍作戰,但都被蔣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內」的藉口給拒絕了,並把張學良和他的東北軍安排到了「剿共」的戰場上。
  • 30萬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后土崩瓦解,到底是誰之過錯?
    「攘外必先安內」是蔣介石國民政府奉行的原則,旨在打垮中國共產黨。然其在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奉行這句話,無異於將中華民族放在炭爐上烤,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自九一八事變爆發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 紀念西安事變80周年學術研討會即將召開 「大咖」來襲
    1936年10月及12月,蔣介石兩次來陝布置剿共事宜時曾將環園內的五間廳作為臨時行轅,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爆發於此。 1946年3月,胡宗南在驪山半山腰蔣介石藏身處修建「正氣亭」。1986年,在 紀念「西安事變」50周年前夕,易名為「兵諫亭」。 五間廳和兵諫亭等西安事變舊址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經典景點。
  • 發動西安事變是張學良一生的豐功碑
    「九一八事變」後,日寇對我國的侵略已經不加掩飾,東北全境很快淪陷。對此,老蔣卻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歪理邪說,終於遭到了舉國聲討,加之國民黨內反對派的攻訐,他只能在1931年12月15日第二次下野,辭去了陸海空總司令的職務。蔣介石辭職後,國民政府取消了陸海空三軍總司令的設置。自然,張學良這個「副總司令」也就不存在了,改任為北平綏靖公署主任。
  • 十二月主題黨課——《西安事變》
    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2020年12月14日,中共北京師範大學大亞灣實驗學校黨支部全體黨員同志在邵越同志的帶領下進行了十二月主題黨課學習——《西安事變》。
  • 關注 紀念「九一八」事變83周年:中國主動回擊日方挑釁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3周年,尖利的防空警報又將響徹中國東北,人們的目光將再次聚焦事變始發地遼寧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