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

2021-02-13 趣滿網

近日,美國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

5月30日和31日,數千名抗議者聚集起來違反宵禁並和警方發生衝突。他們在白宮旁燃起火焰,甚至點燃了緊鄰白宮的聖約翰教堂。華盛頓紀念碑旁升騰起煙霧。由於抗議激烈,白宮熄滅了它華盛頓特區夜晚的標誌性燈光,陷入一片黑暗中。

當地時間6月1日,五角大樓下令將駐紮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第18空降軍憲兵營部署到華盛頓特區,負責首都的安全保障,但不負責執法行動。

第18空降軍是美軍最精銳的快速反應部隊,下轄101空突師、82空降師、第10山地師和第1步兵師,是美國全球快速反應的陸軍主力。

美國的騷亂剛剛持續一個星期,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問題幾乎還沒有嘗試,總統和議員就把出動軍隊鎮壓的籌碼清晰擺到了桌面上,這堪稱是全世界各國政府中面對騷亂最為極端的表現。

川普如此衝動地威脅軍事鎮壓,讓整個西方世界都有些尷尬。美國號稱民主與人權的「燈塔國」,它之前總是傲慢無理地指責世界各地對騷亂的控制是「野蠻鎮壓」。而如今一轉眼,美國警察已經開始在有的地方擊斃示威者,川普總統和國會議員公開威脅動用軍隊鎮壓騷亂。

與此同時,美國政客不斷轉移矛盾,將國內動亂包裝成外國勢力幹預的政治事件。於是,二十一世紀美國版的「攘外必先安內」大戲上演了。

1932年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五省剿匪會議」時說:「大家都要明白,我們這次剿匪戡亂,就是抗日禦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沒有基礎。因為一方面抵禦外侮,一方面還要分力剿匪,那就與明末的情形一樣,……只要把國內的匪剿清,使全國團結一致,無論倭寇怎樣侵略,我們也能夠穩固自強,終久是可以挽救轉來的,如果我們內部意志不一,步驟零亂,既要對內打土匪,同時又要對外御外侮,試問我們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結果也只好重演一次明朝亡國的故事。」

1932年12月14日,蔣介石在《修明內政與整飭吏治》演說中說:「如果內部不能安定,不但不能抵抗外侮,而且是誘致外侮之媒。」

1933年蔣介石在內政會議上進一步明確:「『攘外必先安內』是古來立國的一個信條」。同年,他對剿匪的軍官講:「古人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意思說是先要勘定內亂,然後才可以抵禦外侮。」

由此可見,蔣介石打出「攘外必先安內」的旗幟,是為了佔據有理有利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取得國內、黨內及軍隊的支持。同時,只要不利於國民黨專政、不利於蔣之獨裁統治,蔣介石就可以振振有詞地以「攘外必先安內」為名,予以打擊和消滅。這才是此政策之本質所在。

而川普顯然也是類似的考量。一方面,調配軍警控制局勢,鎮壓示威民眾;另一方面,尋找一切機會攻擊政敵,爭取連任。

目前,五角大樓已命令精銳部隊向華盛頓集結。川普心裡清楚,如果抗議活動繼續蔓延,將開始動搖美國的根基。

於是,6月1日夜間,多架C-17A大型運輸機、C-130運輸機從美軍第10山地師、第82空降師的駐地出發,飛往距離華盛頓特區僅8公裡的安德魯斯空軍基地。

而此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已拍攝到部分武裝憲兵乘坐軍用卡車進入白宮的畫面。

川普宣布正派遣「成千上萬的全副武裝士兵、軍事人員和執法人員,來結束暴亂、搶劫、襲擊和肆意破壞他人及公共財產的行為」。這種行為如果發生在其它國家,不知道美國將會把多少屎盆子扣在上面。

就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女士,也在社交媒體上直接揭露美國的雙標行為。

川普最近的助攻堪稱神兵天降。顯示宣布退出世衛組織,使得一直希望加入世衛組織的臺灣當局措手不及。接下來又通過警察暴力執法和對示威者殘酷的鎮壓,使得香港暴徒信仰崩塌。連續出妙招,也難怪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都開始指稱川普是共產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希望川普再接再厲,為革命事業添磚加瓦,譜寫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蔣介石不肯國共合作,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結局會如何?
    抗日戰爭,蔣介石不肯國共合作,始終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結局將會怎樣?二戰時期,蔣介石和宋美齡談話,蔣介石話語中,一直認為國民黨會節節敗退,是自己沒有走好「攘外必先安內」這步棋,導致共產黨強大,才有今天自己的狼狽敗退。
  • 西安事變84周年,@中國聯通山東客服 紀念海報竟有「攘外必先安內」
    【文/觀察者網 童黎】「攘外必先安內」,這項國民黨政府在民族危亡背景下仍然堅持的「剿共」政策,最終逼迫有識之士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又稱「雙十二事變」)。圖自微博網友公開資料顯示,「攘外必先安內」最早出自北宋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摺子。「九一八事變」後,中日矛盾上升,民眾抗日意識空前高漲。民族危亡之時,國民黨實行不抵抗主義,蔣介石公開提出「攘外必先安內」,集中力量「剿共」和剪除其他異己。
  • 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蔣介石為何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
    「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是「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制定的基本政策,並一直堅持這一方針,即便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老蔣也絲毫沒有放棄,「西安事變」後,老蔣的政策多少有了些變化,只是這一政策由公開變成地下,全面抗戰爆發後,面對日軍的咄咄緊逼,大有亡我之勢,蔣介石雖然也極為憤慨,但他依舊沒有放棄他的這一政策,難道他不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攘外必先安內,穆帥的野心在英超不在歐聯
    攘外必先安內,這本帳穆裡尼奧算得清清楚楚。最典型的莫過於執教曼聯前兩季:聯賽表現不足以力爭前四時,歐聯杯是曲徑通幽的另類路線,可當聯賽能穩居次席時,連歐冠都未必要死命爭取,離職後還念念叨叨,反覆強調英超亞軍是英倫二次創業至今最大成就。
  • 攘外必先安內!湖人隊找尋第三巨頭前,內部矛盾必須要解決一下
    當然,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第三巨頭,那麼湖人隊依舊是奪冠的最大熱門球隊,不過,攘外必先安內
  • 蔣公:逆來順受一切侮辱,以貫徹攘外必先安內之主張——熱河淪陷
    吾惟有逆來順受準備忍受一切侮辱,卓立自主,勿稍為其搖撼,以貫徹攘外必先安內,抗日必先清匪之主張。必先鞏固革命基礎,整頓革命陣容,而後乃與倭寇決戰也。」於是,方振武收到了 蔣公這樣的復電:軍人與黨員諸事須服從命令,不可自由行動,況為中委者也。望兄謹慎是荷。
  • 江啟臣未提九二共識,國民黨「立委」:攘外必先安內
    針對中國國民黨新主席江啟臣就任時未提九二共識一事,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表示,他完全不擔心兩岸和平基礎受影響,主要是國民黨現在沒有代表性去處理這一塊,所以江現在重要使命是先安內再攘外,國民黨上下改革做好,但相信未來「大選」的候選人還是會提出更貼切、符合實際、務實的兩岸關係路線。
  • 2018-19年NBA球季前瞻:明尼蘇達森林狼隊—攘外必先安內
    攘外必先安內,森林狼隊老闆Glen Taylor的想法非常清晰。如果不處理Butler的問題而拖下去,最後將是整隊一起拖下水,至少不會比現在好。但我更擔心的不是Butler,而是Tom Thibodeau自己在球員之間的威信到底還在不在?
  • 攘外必先安內,年輕球員管理迫在眉睫
    張祖銘隊友郭昊文年輕球員作為一個男人作風不正,個人道德素質和修養沒有底線;作為一名職球員,沒有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不思進取安於享受
  • 楊嗣昌——真正看透了明末「攘外「與」安內」死局的人
    他對於時局的分析有自己的一整套成體系的理論,比如他提出的全國總的戰略布局有三點:一、攘外必先安內;二,足食然後足兵;三、保民方能蕩寇。這些方針其實非常符合當時的實際,也非常地切中要害。因為帝國國庫是虧空的,攘外和安內只能保一頭,此外剿匪往往陷入越剿越多的困境,根本原因是山窮水盡的饑民越來越多,而發不出餉銀的士兵譁變也越來越頻繁。
  • 學者:不是為了攘外,只為安內!
    有的意圖明顯,但是有的卻飽受爭議,就比如說他數次北伐中六出祁山,很多人覺得他過早地發動北伐其實是對於蜀漢本身的一個消耗,而且違反了諸葛亮最初在茅廬中做出的《隆中對》中的思想,但其實呢,諸葛亮的做法又是可以理解的,其實他並不是想攘外
  • 1637年崇禎決定攘外先安內,忽悠老百姓給12萬大軍掏280萬餉銀
    在清軍「遍蹂畿內,攻略城堡」的過程中,張、梁二位除在涿州指揮了一場斃傷清軍兩百人的戰鬥外,其餘時間要麼是尾隨清軍,追而不擊;要麼是固壘自守,避戰觀望。但這麼搞下去是過不了崇禎那一關的,張、梁也深知事後絕對不會有好下場,於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嗑藥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