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上,中山公園的蕭邦紀念雕像前又傳來了古典音樂的天籟之音,由長寧區主辦的「漫步長寧·聆聽經典」2020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拉開序幕。申城市民從四面八方循聲而來,在光影流動的大草坪上感受自然與藝術融合的獨特魅力。
今年是「浪漫主義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同時也是「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本次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以「漫步長寧·聆聽經典」為主題,延續了首屆草地鋼琴音樂會的形式。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裡,邀請眾多國內外著名鋼琴家、小提琴家在中山公園音樂廣場草地舞臺,以及上生·新所等城市地標演奏蕭邦、貝多芬的鋼琴、室內樂和協奏曲作品。
致敬經典,讓市民「轉角遇到高雅藝術」
伴著明月清風,開幕音樂會在寧波交響樂團的貝多芬《費德裡奧序曲》中奏響,極富戲劇感染力的樂律迅速讓大家沉醉於藝術的殿堂。
波蘭世界級小提琴家、維尼亞夫斯基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羅伯特·卡巴拉,第十八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入圍選手相繼帶來了蕭邦和貝多芬兩位古典音樂大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現場的精彩演繹,本次音樂會還在「文化雲」同步進行直播,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讓高雅藝術走進更多市民身邊。
值得一提的是,在演出現場,波蘭駐上海總領館同步舉辦蕭邦主題展覽和波蘭文化旅遊展覽,向觀眾推介蕭邦的故鄉波蘭,體驗令人驚豔的東歐風情。2020上海有腔調咖啡文化節也同步開啟,為音樂盛典注入全新體驗,現場還有精品巧克力、精釀啤酒、麵包甜品、趣味文創等多元素匯集,更有瑜伽、樂隊演奏、咖啡可持續手工活動等精彩環節。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音樂節共計有12場古典音樂演出對公眾免費開放。除了主會場蕭邦音樂廣場綠地舞臺,還將深入街區、創意園區等舉辦沉浸式室外古典音樂會,根據不同文化背景、風格特色打造主題舞臺,上演相應風格的音樂作品,讓市民「轉角遇到高雅藝術」。
創新文旅、文綠融合模式,在城市中感受詩與遠方
2007年,由波蘭蕭邦紀念像籌建委員會捐贈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的蕭邦紀念銅像在中山公園落成,與上海市民比鄰而居的「蕭邦」帶來了古典音樂的新靈感,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打造文化品牌活動,長寧區於2019年首創「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成為了申城古典音樂新地標。
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創新文旅、文綠融合的演出形式,讓古典音樂融入大自然,並結合音樂講座、公益集市等活動,拉近高雅藝術與老百姓的距離,提升市民文化獲得感。
與此同時,音樂節還創新打造長三角古典音樂交流展示平臺,吸引長三角地區音樂家、音樂院校、音樂團體等參加展演。在此次音樂節中,就有寧波交響樂團、江蘇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溫州大學音樂學院、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眾多長三角「小夥伴」參與其中。
未來,上海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將持續以高雅藝術推動上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積極助推海內外文化交流。(王宛藝、周淵 來源:文匯APP)
(責編:鄔迪、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