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頭,轉角就能聽到蕭邦和貝多芬的音樂,還有什麼比這更浪漫的事?
由上海市長寧區主辦的「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以「漫步長寧·聆聽經典」為主題,把蕭邦和貝多芬的傳世之作,帶到公園綠地、創意園區、居民街區,送到市民的家門口。
適逢「鋼琴詩人」蕭邦誕辰210周年、「樂聖」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0月7日-11月29日,兩個月的時間裡,音樂節將邀請眾多鋼琴家、小提琴家,在中山公園蕭邦音樂廣場、上生·新所、長寧文化藝術中心等地登臺,奏響蕭邦、貝多芬的鋼琴曲、室內樂、協奏曲、藝術歌曲。
音樂節共計12場音樂會,均向市民免費開放。
10月7日,在中山公園蕭邦音樂廣場、蕭邦紀念雕像旁,音樂節拉開了大幕。
10月7日,在中山公園蕭邦音樂廣場、蕭邦紀念雕像旁,音樂節拉開了大幕。
當晚,第十八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入圍選手李心傑、侯一帆、吳麥琪,以及波蘭小提琴家羅伯特·卡巴拉,攜手寧波交響樂團,帶來了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B大調夜曲》《降A大調波蘭舞曲》,以及貝多芬《費德裡奧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演出現場,波蘭駐上海總領館同步舉辦了「蕭邦主題展覽」「波蘭文化旅遊展覽」,向觀眾推介蕭邦的故鄉波蘭,體驗東歐風情。
「上海有腔調咖啡文化節」也同步開啟,現場不僅有精品巧克力、精釀啤酒、麵包甜品、趣味文創等,還有瑜伽、咖啡可持續手工活動,為開幕式帶來了新面貌。
接下來,唐瑾、黃爍、謝佳、謝亞雙子、張玎苑、朱昊冰、周密、朱和等8位「魔都」女鋼琴家,將同臺獻演蕭邦、貝多芬那些不畏艱難、戰勝苦難、帶有英雄色彩的作品。
在上生·新所這樣一個「網紅」建築群裡,鋼琴家鄭思嘉將和戲劇女高音王豐同臺,講述歷史建築與古典音樂的故事。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音樂節還吸引了長三角地區的音樂家、音樂院校、音樂團體參演——寧波交響樂團、江蘇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溫州大學音樂學院、安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合肥師範學院音樂學院等長三角「小夥伴」,都會一一登臺。
屆時,他們將分別帶來蕭邦、貝多芬的鋼琴曲、室內樂、協奏曲、藝術歌曲,蕭邦、貝多芬等與愛情有關的作品,蕭邦、貝多芬等為兒童、秋日所寫的作品。
近年來,長寧區積極打造國際精品城區,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長寧國際草地鋼琴音樂節應運而生。音樂節將以「文綠融合」的演出形式,讓古典音樂融入大自然,並結合音樂講座、公益集市等活動,拉近高雅藝術與市民的距離,提升市民的「文化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