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什麼樣的音樂,暴露出你的品位和氣質|古典音樂|貝多芬|李斯特|...

2021-01-19 網易新聞

用古典音樂提高生活品質,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藍字,悄悄變聰明↓↓

→點我,古典音樂說明書


一提及古典音樂,很多人覺得「古典音樂太過高雅、小眾,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或者「古典音樂欣賞充滿門檻,自己不懂樂理,很難去聽懂」。

其實,脫下古典音樂的高冷馬甲,你會發現它就在我們耳邊:


經典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角安迪偷偷通過監獄廣播播放了一首樂曲。

在這短短的曲子中,他獲得了生命中最自由的時刻,連那些早已習慣了絕望的囚犯臉上,也出現出對未來的憧憬,對美麗人生的渴望。

這首神奇的曲子就是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

在另一部電影《國王的演講》中,喬治六世和語言治療師羅格的故事也始於《費加羅的婚禮》。

在羅格對王子進行第一次語言治療的時候,羅格讓不自信的王子戴上耳機錄音,耳機裡放著音樂,音量調到最大,讓王子無法聽見自己的聲音。

在這樣的環境下,王子錄下了第一盤錄音。

四下無聲的夜晚,王子的心情註定和這段激越的旋律一樣無法平靜。


在科幻神作《2001太空漫遊》的開頭,伴隨著黑暗中緩緩上升的星體,背景音樂是理察·施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有人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只有結合著庫布裡克的畫面,這首曲子的能量才完全釋放了出來。

電影是「視聽藝術」,由此可見聲音的重要性,而古典音樂在電影配音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經典電影經常用古典音樂作為高潮配樂,來表現人們最深層、最熾烈的情緒變化。

除了這些曲子之外,小時候看貓和老鼠時,背景音樂也用了各種古典音樂曲目。

有人調侃:「《貓和老鼠》才是我的古典樂啟蒙老師。」

蕭邦的《大圓舞曲》、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等。

鋼琴家郎朗在《千裡之行:我的故事》裡,也說到過自己因為《貓和老鼠》愛上鋼琴的經歷。


《朗朗:千裡之行,我的故事》

很多古典音樂你明明聽過,被震撼、感動過,別再說你對古典音樂一無所知。

無論是主動認知,還是被動獲取,只要你還在看電影、逛商場、玩手機、刷網頁,古典音樂就在我們耳邊,並不是想像中那麼高冷。

而這樣無處不在的古典音樂,已經擁有超過?1000年的歷史。

中世紀時它是修道士們齊聲吟唱聖歌,聲音在空曠修道院中發出迴響;

到了兩百年前,它演變為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用來對心儀女孩的表達愛意;

接著,它成為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用來展露自己高超技藝的曲目……

古典音樂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劇烈變化,它不再是貴族專享的音樂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知它的美妙。

「古典音樂只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秉著這樣的觀念,網易公開課聯合三聯生活周刊、愛樂,邀請到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段召旭帶來2019年開年大課《古典音樂說明書——解析20位音樂巨匠的超凡之作》。

在這裡,古典音樂不再高深晦澀,段召旭會把欣賞古典音樂的「障礙」變成深層次理解古典音樂的「階梯」,帶領大家感受它的溫度和活力。

點擊下方藍字,查看你的一對一古典樂私教↓

→點我,古典音樂說明書



主講人


段召旭,鋼琴演奏家,藝術教育家,知名學者,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副教授。

鋼琴家段召旭已在國內外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百餘場,演奏足跡遍及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中山音樂堂等頂級藝術殿堂。

編輯注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布格繆勒》《巴赫初級鋼琴曲集》《車爾尼599》《車爾尼849》《車爾尼299》,上海教育出版社《萊施霍恩Op.66》等鋼琴教程。

段召旭是知名鋼琴演奏家,同時,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音樂系副教授。

他在國內外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近百場,一直致力於古典音樂普及教育事業。

段召旭的講授風格風趣,課程氛圍輕鬆,深受大家的喜愛,過往課程也深受好評。


邊談邊講,輕鬆有趣的音樂氛圍

課程打破了古典音樂課程枯燥、嚴肅的印象。

有關音樂家的故事,主講人都用輕鬆而幽默地語調向我們講述,說到高興處,彈上幾個音符,有時候還唱上兩句,讓你感受身臨其境的教學現場。


中間彈琴的是段召旭,穿著李斯特的一張肖像裡面的袍子。鋼琴上有李斯特的雕像、李斯特故居的燭臺、墨水瓶、獅子小鎮紙。李斯特仰望的是貝多芬的畫像,整個場景被框在一個編鐘形狀的框子裡面,這是音樂美學會和段召旭所在學校的徽標。編鐘的提手裡面有顆星星,還有帶著樂譜的豎琴、樂器、畫具、桌球拍子。編鐘形框子裡面是維也納皇家歌劇院的帷幕,兩邊是雲柱和火柱,框外,有天使拉開大幕。——漫畫作者張憬之(巴黎美術學院碩士,現任教於人大附中)

虛擬訪談20位音樂巨匠,

是音樂課也是歷史課

這是一場跨越300年與20位古典音樂巨匠的時空對話。

主講人深入研究大量中西方文獻,為我們介紹了不可不知的音樂巨匠,重現了這些影響世界的古典音樂家們的演奏習慣、創作技巧、經歷悲痛與歡樂的時刻。

帶我們更加了解作曲家對當時所處社會環境的情感表達,窺探他們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狀態。


◎ 莫扎特:我是天才,也是凡人

◎ 貝多芬:命運的至暗時刻,我還有音樂

◎ 車爾尼:音樂,最能培養人的心智

◎ 舒伯特:創作,是我存世的使命

◎ 孟德爾頌:真摯的,才是有價值的

◎ 舒曼:普通人是在工作,天才則是在創造

◎ 勃拉姆斯:作曲,不需要過多的激情宣洩

◎?柴可夫斯基:不要刻意追求深奧和新奇

◎ 蕭邦:好的演奏,追求觸鍵的優美

◎ 李斯特:天才就要有天才的德行

◎ 柏遼茲:窮困在左,「幻想」在右

◎ 聖-桑:完美並不需要存在

◎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我不喜歡給作品硬找明確的標題

◎ 德彪西:藝術絕不是少數人的表達方式

◎ 拉威爾:「我的座右銘是:複雜不等於混亂」

◎ 薩蒂:一個藝術家必須過有規律的生活

◎ 普羅科菲耶夫:迎合,只會產生不出好的結果

◎ 蕭士塔高維奇:卑下的靈魂必然會反映在音樂裡

◎ 斯特拉文斯基:樂評人常常把聽眾引入歧途

◎ 勳伯格:天才都是從自然界學習的

104首經典曲目賞析,聽這些就夠了

主講人精選了104首獨家經典曲目,包含協奏曲、奏鳴曲、歌劇選段等多種音樂形式。

您將聽到莫扎特、貝多芬、蕭邦、李斯特、德彪西、舒伯特等音樂巨匠的故事,也將鑑賞到《C大調第21號鋼琴協奏曲》《威尼斯船歌》《圓舞曲》《第六交響曲「悲愴」》等音樂大師的傳世名作。

音樂精品鑑賞、音樂知識普及、演奏技巧傳授……每首曲子背後的創作故事和相關的音樂常識都會涉及到,加上專業的錄製條件,你將體驗一場古典音樂的星級盛宴。

《古典音樂說明書——解析20位音樂巨匠的超凡之作》

課程大綱(共144講)











適宜人群





點擊下方藍字,立即訂閱↓

→點我,古典音樂說明書

【溫馨提示】

1. 音頻課程、視頻課程需用購買帳號登陸網易公開課App觀看

2. 如在購買後有任何疑問,可進入「網易公開課服務號」留言

3.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一經訂閱成功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4.網易公開課聯繫方式:

客服電話:010-82558401【法定工作日周一-周五10:00-18:00】

客服郵箱:nooc163@163.com

客服QQ:3541245711

本文來源:網易公開課 責任編輯: 沈慧敏_NBJS9258

相關焦點

  • ...榮耀長江】徐乾一雲端「琴友會」——純享貝多芬、李斯特的音樂...
    聽他講音樂裡的秘密 我們與貝多芬作品精髓更加貼近 音樂欣賞 聽他彈音符裡的世界 貝多芬·早期奏鳴曲
  • 最適合孩子聽的54首世界頂級古典音樂
    最適合孩子聽的54首世界頂級古典音樂 2020-05-18 1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致貝多芬,《致愛麗絲》——古典音樂大喇叭 No.1
    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想如何去紀念這位音樂家,最終落地在2020年的12月——決定在「遊說音樂」公眾平臺上為廣大小白家長和小朋友們開設一個古典音樂欣賞的新欄目——古典大喇叭!
  • 創雅文化古典音樂免費專欄段召旭第一講《獻給愛麗絲》
    今天我們請到了段召旭老師,來為我們輕鬆講古典音樂。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1770年出生於德國波恩,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開浪漫樂派之先河的偉大作曲家。
  • 音樂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比如說,我們開車或在家聽流行樂時,不用調音量,但是聽交響樂時,有時音量突然變小,你要調大,有時又突然變大,會把你嚇得立刻想調低音量。但音樂形態的不同,它們的層次和深度、力度也不同。」古典音樂表達的感情更豐富問及哪種音樂表達感情更豐富,更直接?很多人大概會回答是流行樂,覺得古典樂是死板的過時的。但段老師說:「這裡有誤區。流行樂比古典樂好懂,但並不比古典樂表達感情更豐富。
  •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2020-09-09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音樂啟蒙很燒錢?不,最好的啟蒙是聽!聽!聽!
    給孩子聽什麼音樂呢? 音樂,只要孩子喜歡就好。當然,古典音樂會更好,因為古典音樂在結構、和聲、聲部、編曲等上都更嚴謹、精妙。 比如巴赫的卡農:它的每一段旋律都一模一樣,但每一個聲部都會比前一個聲部延遲一會兒,這樣一層一層疊上去就成了一首更豐富更優美的音樂,這需要何等精密的數學計算啊。
  • 古典音樂常識,要考的!
    因而,剛剛走下神壇的音樂立即為貴族宮廷服務了。這個階段的音樂特別有逼格,跟了解一些古典的朋友提你喜歡巴赫,瞬間就能成為長者的角色。音樂清澈,把快樂當作信仰,他的音樂,永遠充滿了希望。貝多芬:古典音樂埋葬著浪漫主義的先驅。
  • 內含一百首古典音樂的尋寶圖!看看你能從中收穫多少寶藏古典樂?
    有人說聽古典音樂就像談戀愛一樣。從一開始的初見、磨合、了解、習慣、喜愛直到不能自拔,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大多數入門樂迷都會覺得高冷的古典音樂聽起來奇怪,不怎麼好聽,甚至連記住曲目名字都頗費一番功夫。可在龐雜紛繁的形式之下,古典音樂又有那麼一些瞬間和片段,打動你、吸引你、讓你欲罷不能。
  • 世界古典音樂史上3大音樂家,巴赫和莫扎特、貝多芬
    巴赫在今天的世界古典音樂史上是和莫扎特、貝多芬齊名的,如果說三大古典音樂家,那應該就是這三位。巴赫的兒子也非常有名,為了和他的兒子區分,有的時候大家會把他稱作老巴赫。 巴赫當年就是在一個教會的樂隊中,他是一個非常虔誠的教徒,巴赫一生的音樂都跟教會有關,這也是巴赫在生前沒有特別出名的原因,而像貝多芬、莫扎特等等在生前就已經很出名了。
  • 古典音樂:從欣賞到應用
    很早了,這個很容易就把年齡暴露了。應該有40年了。 NO.2 問:哦,40年了!您都傳播40年了,您是一直在講怎麼欣賞古典音樂嗎?然後便是你走出家門上班了,你的車載音響播放什麼音樂會及時地調整你的上班前狀態,你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時,你的耳機裡的音樂同樣重要。還有就是吃飯聽什麼,和朋友一起喝酒聽什麼,你自己在家裡品茶時聽什麼,咖啡館裡的音樂到底有多少可能性,等等。這個還可以細化,就是你和誰在什麼環境下吃飯,在什麼風格的咖啡館裡聊天,你喝茶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如果你喜歡品紅酒,不同產地的酒也要有它匹配的音樂。
  • 古典音樂只是一種簡略的日子方法
    提及古典音樂,許多人覺得「過分典雅、小眾,離自個的日子很悠遠」;或許「古典音樂賞識充溢門檻,自個不理解樂理,很難『聽懂』」。其實,脫下古典音樂的高冷馬甲,你會發現它就在咱們耳邊:經典影片常常用古典音樂作為高潮配樂,來體現我們最深層、最熾烈的心境改變。
  •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比如說,我們開車或在家聽流行樂時,不用調音量,但是聽交響樂時,有時音量突然變小,你要調大,有時又突然變大,會把你嚇得立刻想調低音量。但音樂形態的不同,它們的層次和深度、力度也不同。」  古典音樂表達的感情更豐富  問及哪種音樂表達感情更豐富,更直接?很多人大概會回答是流行樂,覺得古典樂是死板的過時的。但段老師說:「這裡有誤區。
  • 古典音樂:曲高非和寡
    這一群人痴迷於各種錄音技術、唱片質量和音響耳機設備。他們的經典語錄是"聽現場哪有聽錄音的音質好?"筆者記得以前聽到過一位資深技術迷聲稱,當設備特別好的時候,磨損降到最低,甚至可以眼前浮現錄音時的圖像。當然,這只是一種未經證實的傳說。不過從客觀來說,古典音樂對音響設備的要求比流行音樂更高。
  • 八十首古典音樂拯救你的生活
    11_布蘭登堡協奏曲2號Johann Sebastian Bach - 古典音樂百科A-VOL30_巴哈_巴洛克音樂的傑作17、高層領導者,要聽這種音樂來創造領導魅力羅尼西: 「威廉泰爾」序曲馬勒: 「巨人」交響曲貝多芬: 艾格蒙頓序曲
  • 庫客音樂赴美IPO,貝多芬成大IP,古典音樂生意怎麼做?
    換句話說,要想進一步做大蛋糕,古典音樂便不能在實體唱片中偏安一隅,流媒體是它不可不正視的未來。如果說庫客音樂是引領古典音樂擁抱網際網路的先行者,十幾年後的今天,只要你想聽古典音樂,許多流媒體平臺都能滿足需求。但類似Spotify、Apple Music和Amazon這樣的平臺算法更側重於當下的流行熱歌,舒伯特和普契尼的樂曲則往往迷失在元數據當中。
  • 80首古典音樂改變你的生活~
    10_布蘭登堡協奏曲2號 Johann Sebastian Bach - 古典音樂百科
  • 看看音樂大師是怎麼做的吧!
    學音樂真的痛苦嗎?李斯特幫你找到堅持的動力。如何直面困難和挑戰?聽一聽貝多芬的《命運》之章吧!本書以世界大歷史為背景,以古典音樂史為線索,介紹古典音樂知識,講述各個時代音樂大師的學琴經歷和人生故事,介紹了莫扎特、李斯特、巴赫等音樂大師的音樂學習方法,比如從小音樂薰陶、開拓視野、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等。田藝苗還針對父母和孩子在藝術教育和音樂學習中的困惑進行了解答,包括:學音樂有什麼用?音樂神童是如何養成的?學樂器的首選是鋼琴嗎?
  • 古典音樂發燒友必聽的10部交響樂
    3、貝多芬《第九合唱交響曲》——包羅天地的胸襟有人說,李白和貝多芬有著一定的神似之處。最主要在於其作品都有著包羅天地般的宇宙境界和讓人醍醐灌頂般的精神升華。如果你邊聽《貝九》邊看李白《日出入行》,你就會領悟到這種異曲同工之妙。
  • 為什麼學古典音樂的人,氣質特別好?
    為什麼學古典音樂的人,氣質特別好?可見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這也意味著,聽不同的音樂,人的外在氣質與風格是不太一樣的。文章作者 | 田藝苗 圖 | Baidu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