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古典音樂的人,氣質特別好?

2020-12-23 澎湃新聞

為什麼學古典音樂的人,氣質特別好?

2020-12-19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尼採說,聽不到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瘋了。

可見音樂是舞蹈的靈魂。

這也意味著,聽不同的音樂,人的外在氣質與風格是不太一樣的。

文章作者 | 田藝苗 圖 | Baidu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聽古典音樂的人,日常的行為儀態便會感染古典音樂的典雅與從容。比如說,聽海頓、莫扎特的音樂。

海頓

我特別喜歡海頓的《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它是古典主義風格大提琴作品的代表作,大提琴一直被我們當作浪漫派的樂器,在古典主義風格中大提琴又是如何發揮作用?

這部作品有三個樂章,第一樂章節奏舒緩、氣定神閒,大提琴的樂句溫暖親切,就像海頓親自尊尊話語,一個大提琴演奏的顫音流露出海頓特有的幽默感。第二樂章的慢板,大提琴帶領樂隊演奏一段優美的旋律,令人難忘,這裡就體現了海頓特有的優雅,所有細節都輕鬆、體貼、巧妙,令人舒適,他的優雅並不是僵硬的、無趣的,形式主義的,令我想起有一位美國的舞蹈評論家說,優雅像羽毛一樣,在光線中飄動,姿態輕鬆、美妙,又神秘,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閒來聽海頓,可以培養優雅、自然、溫暖的言談和舉止,也可以給家庭塑造和諧愉悅的氣氛。

莫扎特

莫扎特的一些樂曲,也有類似效果。

像《長笛協奏曲第一號》,K313,第三樂章富有宮廷氣息,但卻不是奢華威嚴那種,而體現了一種內斂的高貴、端莊與隨和,連其中活潑的音符也非常優雅。這樣的古典音樂散發的氣息可以培養一個人優雅的儀態和行為方式,當你心裡時常迴響著這樣的音樂,聽多了就會按照它的節奏行動,感染它的優雅風度。

一些現代音樂家也非常著迷古典音樂的典雅純潔,紛紛模仿古典風格作曲,以致20世紀出現了一種新古典主義的風格。比如拉威爾。拉威爾被看作是最有品位的音樂家,他的品味到底體現在哪裡?他有一首名曲,《為去世公主而作的帕凡舞曲》,帕凡舞曲,也叫做孔雀舞曲,可能是舞蹈靜美的神態有點像孔雀漫步。拉威爾捕捉了這種舞曲節奏裡面斷斷續續的躊躇之美,配上低調優雅的曲調。

拉威爾

他是法國人,有一種精緻的法國情調,卻有著德國人的嚴謹,既有精巧的玩偶氣質,又有一種冷漠疏離的態度。

這些複雜對立的氣質,竟暗示或者說引領了一種現代藝術風格。我們後來在現代繪畫或雕塑裡面,都會看到《死去公主的帕凡舞曲》裡面傳達的一些信息,比如一種簡化的古代宮廷風格,迷惘的童年氣息,簡約而重複的曲調,若隱若現的憂傷,異國的古老情調等等。拉威爾或許是無意間做出的選擇,覺得這種氣息很美很迷人,但他卻代表了20世紀初那個年代至高無上的藝術品味。

同學們常常問我,如何學會鑑賞音樂?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去聽音樂大師上課。在大師課上,大師除了給每個學生講解,還會示範。這個示範非常要緊,比如我們聽一位學生彈琴,覺得嗯挺不錯了,沒什麼不對,可是大師一坐到鋼琴前示範一遍,那學生就傻眼了,我們頓時也明白了,比較一下,大師彈的是音樂,而學生彈的只是音符。

聽的多了,比較版本多了,你就會有了鑑別力,聽過霍洛維茨彈出那種瑰麗古老、噼啪帶電的音色,你就會覺得學生彈的只是一杯白開水。

音樂審美

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是知道幾首曲子,背得出幾個標題就真的掌握的。它需要長期浸淫其中,耳聞目染,反覆咀嚼,需要很多耐心,為什麼有些人有這份耐心呢,因為喜愛吧。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學音樂的人有氣質,原因竟然是……
    我們總是會在身邊聽到有人說這樣的話:學音樂的人都很有氣質!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說法呢?難道學音樂的人真的更有氣質,學音樂真的能提升一個人的品味?
  • 為什麼今天我們要聽古典音樂
    為什麼所謂的音樂發燒友、音樂愛好者當中,我跟他一見如故,這麼多年維持這麼好的關係?最重要的原因,我覺得他是比較健康的音樂愛好者。因為我接觸很多像我這種喜歡音樂、對音樂很迷狂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病態。比如有的專聽巴洛克時期的,有的喜歡斯特拉文斯基的就排斥普羅科菲耶夫,非常複雜。你要問他對一個問題的看法,他想半天一個字不說,故作神秘。這樣的人非常多。
  • 說說為什麼學民謠吉他比學古典吉他好?吉他吧
    1、無論你未來是否會成為專業音樂人,民謠吉他都是必須要學的,通過學習民謠吉他,會使你建立音樂整體思維和觀念,會是你全面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和理論;而古典吉他雖然和聲很豐富卻一般不教和聲學
  • 做一個懂古典音樂的很酷的人
    當然這是諷刺一些自以為聽古典音樂就高人一等的裝腔樂迷。但聽古典音樂真的是我們人生中一件很酷的事情。一個人聽的音樂是高雅的,他的形象面貌會更有氣質,他也不會說出難聽的話做出難看的事情,他多少可以克服一些做人的弱點。 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想像太過浪漫了。一直生活在學院裡,我不太了解社會中佔多數的上班族。直到去到市中心的豪華玻璃大廈裡講課,看到一張張興奮又拘謹的面孔,我才知道藝術對於他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 你的氣質裡,藏著走過的路閱過的人聽過的音樂
    可見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這也意味著,聽不同的音樂,人的外在氣質與風格是不太一樣的。文章作者 | 田藝苗 圖 | Baidu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聽古典音樂的人,日常的行為儀態便會感染古典音樂的典雅與從容。比如說,聽海頓、莫扎特的音樂。
  • 好歌推薦丨培養音樂氣質,從這十首古典樂曲開始
    「沒有早期的音樂教育,幹什麼事我都會一事無成。」—— 愛因斯坦素質教育備受重視,父母已開始越來越注重孩子的美學培養。眾所周知,給孩子學習樂器,可以培養其內在氣質和開發智力。而在這之前,適當進行美學薰陶,多給孩子聽古典音樂,受益無窮。孩子聽古典音樂,永遠都不會錯,他們會越聽越聰明。
  • 古典音樂:從欣賞到應用
    本來很多人從心裡對古典音樂是比較陌生、比較有距離甚至有些牴觸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它並非總是高高在上的,它原來也是我們這樣的小白也能接觸到的,雖然我們也沒學過什麼樂器,也沒怎麼受到這方面的薰陶,但是我居然能使用這個古典音樂,能夠用它來為自己為朋友為單位提供配樂。
  • 音樂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而通過對比播放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對相同主題的描述,會員們也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特點迅速掌握。一堂課下來,大家感嘆時間過得好快,收穫滿滿,而對於「青睞會員」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力,段召旭老師也大加讚賞,「估計這裡面有很多發燒友吧,非常專業。」
  • 古典氣質,自帶高級感的星座女,美得有內涵,讓人魂牽夢縈
    她們在歲月沉澱中獨具氣質,也許沒有那麼驚豔,但值得細細品味,說一句誇張的,這些女人身上的氣質足以讓人魂牽夢縈,見上幾次就一定念念不忘。她們的氣質和相貌,識別度很強。今天我們來分析的這幾個星座女,古典氣質,自帶高級感,美得極有內涵,讓人魂牽夢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一定要找個學音樂的女朋友?
    所以為什麼要找一個學音樂的女朋友呢?想必你心裡已有答案了吧,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那些學音樂的才女們身上所散發的迷人特質吧!音樂可以刺激人們的大腦,長時間接觸音樂的女孩子,在藝術的薰陶下,會不斷豐富個人的內心世界,並把藝術帶入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氣質,讓自己變成安靜優雅或是活潑開朗的小仙女。試問一個坐在那裡安安靜靜彈著琴,哼著歌的女孩子,怎麼能不打動男生的心呢?
  • 什麼是古典音樂?
    很感謝深圳市天工盛世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平臺,希望結識喜歡古典音樂音響發燒友,如果您對音響的使用有什麼需求或看法,可以聯繫我......寫在前面的話一提起古典音樂,總有朋友會問:「這首曲子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我問什麼聽不懂這首曲子呢?」 「什麼品牌的音箱適合聽古典音樂呢?」 「古典音樂太高深了,我能聽懂嗎?」 對的,當然聽不懂!這個世界上也根本沒人聽懂!
  • 聽哪些古典音樂可以培養紳士風度?
    文章 / 田藝苗 圖 / 網絡編輯 / 田藝苗的田人們聽不聽古典音樂,世界大概並不會因此不同。但是,古典音樂對一個人可能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麼300多年來,我們一直認為:古典音樂是最「高大上」的音樂?甚至有人認為,古典音樂是人類文明的最高結晶?
  • 什麼是古典樂?為什麼你該聽古典樂
    毫無疑問,古典音樂是人類高逼格的傳承方式,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古典音樂?英文叫「Classical music」,我們中文翻譯為「古典音樂」,古典音樂是個龐大而魚龍混雜的體系,並沒有明確定義(這裡的「明確定義」指的是像數學那樣找不出例外的嚴格定義)。首先,先認慫,我過去,現在,將來肯定都不是名垂千古的大音樂家。
  • 《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
    在劉雪楓看來,文學,是普通人開啟古典音樂大門的鑰匙。只要對文學故事感興趣,就會對同樣內容的古典音樂充滿期待和好奇。無數歌劇、交響曲、交響詩、藝術歌曲,都是根據文學作品改編而來。在《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中,作者精選多部殿堂級中外文學經典,從西方經典戲劇、小說,到中國古典詩詞曲賦,配以改編自以上文學經典的「有故事的音樂」,帶領讀者聆聽和剖析音樂中最扣人心弦的章節,對應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理解每段旋律的含義。
  • 值得循環一整天的古典音樂,速來收藏!
    三首《愛之夢》都是夜曲體裁,特別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降A大調《盡其所能愛的去愛》,是一首用鋼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樂深情婉轉。作品沒有直接描繪兒童人回憶童年情景的角度進行創作。作者以準確的筆觸,洗鍊的手法,深入兒童心靈刻畫他們的心理活動,使得樂曲的音樂形象幽默、神態逼真並富有情趣。並且此套曲還是寫給作者本人未來的妻子克拉拉的一封「情書」。
  • 你聽什麼樣的音樂,暴露出你的品位和氣質|古典音樂|貝多芬|李斯特|...
    一提及古典音樂,很多人覺得「古典音樂太過高雅、小眾,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或者「古典音樂欣賞充滿門檻,自己不懂樂理,很難去聽懂」。中世紀時它是修道士們齊聲吟唱聖歌,聲音在空曠修道院中發出迴響;到了兩百年前,它演變為貝多芬的《獻給愛麗絲》,用來對心儀女孩的表達愛意;接著,它成為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用來展露自己高超技藝的曲目……古典音樂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劇烈變化,它不再是貴族專享的音樂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知它的美妙。
  • 古典音樂高冷?其實沒有那麼難懂
    而通過對比播放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對相同主題的描述,會員們也對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特點迅速掌握。  一堂課下來,大家感嘆時間過得好快,收穫滿滿,而對於「青睞會員」對古典音樂的理解力,段召旭老師也大加讚賞,「估計這裡面有很多發燒友吧,非常專業。」
  •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真正好音色的25首古典音樂 2020-09-09 1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願意讓孩子學音樂?
    應採兒的兒子Jasper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琴童,鋼琴和小提琴一樣都沒有落下,在某個節目中一家三口的合奏也是十分讓人羨慕,這樣的家庭氛圍也太好了吧!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明星加入了琴童家長的行列,為什麼這麼多人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學音樂?
  • 培養孩子的音樂氣質,從這十首古典樂曲開始
    孩子古典音樂氣質 從這十首樂曲開始 ▼ 1 幾經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婉轉流連,使人被引入輕盈飄渺的夢幻世界。 這是鋼琴史上極為獨特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不只為兒童所寫,也為成人所作,表現成人對童年時光的回憶與眷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