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老物件|一人一物一故事

2020-12-23 頤享健康養老

老物件是一代人的記憶,收藏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的老物件,從我們的生活中漸漸消失,但這些老物件是過往的見證。歲月易逝,經典留存,每一個老物件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下面跟隨小編去聽聽老人與「它」的故事吧!

老物件故事① 老式二八自行車

老物件故事② 老式縫紉機

老物件故事③ 老式台鐘、收音機

老物件故事④ 毛澤東瓷像

如今很多老物件都已離我們遠去,但還是能勾起我們深深的回憶。看著這些老物件,想著它們背後的故事,感覺像是回到了過去。

老物件,不僅僅是一件舊的物品,還是對家人的難忘回憶,也是一個時代的家風和家教的傳承。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看著這些老物件更是讓我們感慨不已,每個時代都有它的精彩,就像這些老物件,無論歲月如何流逝,都無法忘記曾經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簡單快樂的人生瞬間。

相關焦點

  • 百聞不如一見,天津的老物件
    從創刊開始,到這一期刊物已經出版了64期。這一期的主題是「武清鄉村老物件」。武清,北與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相連,南與天津市北辰區、西青區、河北省霸州市比鄰,東與天津市寶坻區、寧河區搭界,西與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接壤。武清區位於京、津兩大直轄市的中心點,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譽。從這兒看,是值得一寫的地方。
  • 這些老物件、老故事你有嗎?
    這些老物件、老故事你有嗎?、老故事。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徵集對象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大中型企業,持有與黃石工業遺產相關的老物件、老故事的個人或團體。二、徵集範圍徵集以黃石市第一批工業遺產名錄為主黃石工業文化遺產的各類老物件、老故事。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黃海波(左一)接受到訪市民的捐贈。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時尚迴響」提供▲一個小朋友用奶杯交換了一位女士的首飾盒。▲觀眾在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屋內參觀老物件。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學濤攝▲2018年的展覽現場,志願者閆英在為觀眾講解。
  • 老物件裡藏著嵐島歲月|老物件|陳品雲|郭信傑|林美珠
    老屋子裡擺放著老物件舊物如雲變廢為寶 打造故事走廊走進上樓村「樓臺會」一樓最左側的房間,午後陽光正好,細碎地灑在各式老物件上,人們置身其中仿佛就如同穿越了時光。這僅僅10平方米的老舊物件展示廳,真實還原了崢嶸歲月中一個小家方方面面的生活印記,細節而生動。
  • 「紅色記憶」直播周六啟動,講述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7日訊(記者萬建輝)「紅色記憶——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首場直播將於本周六(19日)上午10時舉行,從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汝楠的軍功章講起,追憶激戰上甘嶺的故事。系列直播活動由6個專題組成,依次分別為:「紅色足跡——不忘來時的路」「紅色講堂」「紅色記憶——老照片老物件老建築背後的故事」「90對話90」「戰『疫』一線黨旗紅」「後浪風採」。
  • 記憶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好時光
    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這是太原市文物局活化利用古建築的一個典型,新時代的關帝廟已變身為太原城市記憶館、「記憶交換」市集。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本文節選自該報導。
  • 老物件為您講述光陰的故事
    徐世昌用過的鎮尺、老式相機、糧票、小人書、篩面的籮、老羊骨……12月19日,居民們紛紛拿出自家老物件,來到六條社區「祖孫同趣 看老物件 共話傳承」活動,一起回憶舊時光。現場百餘件展品追憶老時光活動由六條社區思誠永繼胡同文化文保隊主辦,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國忠出席活動,與7個社區百餘位居民一起觀賞老物件,體驗兒時遊戲。當天,共有50多位居民的近百個老物件在東四街道市民小劇場展出。糖罐、雙卡錄音機、迷你鋼琴、火柴、火鉗等老物件將大家的記憶拉回到上世紀。不方便展出的展品如明代的衣櫃、老相機等,工作人員就列印成照片供大家欣賞。
  • 居民捐出老物件 文化館裡留鄉愁
    走進亭店社區「鄉村記憶文化館」,130餘平方米的展館裡,陳列著200多件生產、生活的老物件。湯碗、菜碟、糖罐、酒壺,從大戶人家的成套碗具到普通人家的雞公碗,透過這些五彩斑斕的食具,仿佛赴了一場盛宴;雕花精美的新娘燈、做工精細的嫁妝箱,似乎又讓人夢回新人初嫁時;展館另一側,石磨搖臂、龍眼鉤、耙谷、番薯挖,透過這些農用器具,依稀可見亭店社區曾經的農耕生活,洞眼大小不同的龍眼乾篩、用秤桿改造的龍眼鉤,凝結著老一輩人的智慧……這些記錄著傳統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老物件,承載了上一代人沉甸甸的回憶
  • 內黃融媒「老物件」徵集令!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內黃縣融媒體中心關於開展廣播電視「老物件」徵集活動的通知過往的時光為記錄30多年來內黃廣電事業發展歷程,內黃縣融媒體中心特開展「記憶·廣電」老物件徵集活動,現面向社會徵集廣播電視相關「老物件」,我們一起重溫過去的難忘時光 !
  • 民俗部落、四合院、老物件等現身新野,市民又一旅遊休閒好去處!
    高標準建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民居四合院2處,以石頭為主建築材料的院內,擺放生活老物件,最大程度還原了傳統農漁業居民生活風貌,從觀光旅遊的角度打造特色田園王莊。生活老物件浮雕形象牆▲建設浮雕形象牆,生動形象地展現三次移民故事。
  • 一磚一瓦 一書一城 嘉匯漢唐書城小寨店重裝開業
    開業儀式在熱鬧的舞獅活動中開始,舞獅點睛宣告著嘉匯漢唐書城小寨店正式揭幕。參與嘉賓在漢唐書城的特色瓦片牆上簽字留念。十七年歲月 嘉匯漢唐書城與時代攜手共進  陝西嘉匯漢唐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振東在開幕儀式上進行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嘉匯漢唐書城成立至今已有十七年。
  • 這些即將失傳的老物件,人家花大價錢收藏,你認識幾樣?
    江西省鄱陽縣凰崗鎮劉青午,熱衷於收藏遺落在民間老物件,這些老物件承載著先輩們的智慧,做工精美,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符號。老物件,也見證了時代進步,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此了解我們民族發展進程,更好的珍惜當代。
  • 黃河文化展覽館:百餘件老物件喚起「舊時光」
    牆上釘著泛黃的老照片,櫥架上整齊的擺放著各種工具,陳舊的桌子擺設就像剛剛有人在工作的樣子……走進梁山黃河河務局小路口管理段的「黃河文化展覽館」,滿屋子的老物件讓人恍惚間穿越了時空的錯覺。100餘件老物件,一段關於黃河的記憶、一段關於黃河人工作的記憶緩緩打開。90平方的屋子裡,井然有序的擺放著這些老物件。每一件都是一個個回憶,都有一個個的故事。這些纏繞著時光、滲透著故事、陪伴黃河人長大的老物件,在喚醒著一代代黃河人的記憶,感受著巨大變化。
  • 老物件裡的故事,只有...
    又一個416迎春而來浙師將迎來六十四歲生日歲月匆匆走過,浙師靜靜守望記錄了多少個你與母校相逢的故事那些遠去的年華如同就在昨天重拾記憶一張張老照片勾起沉澱在歲月中的懷念「暴露身份」的時候到了看看這些老物件你還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
  • 守信重諾一飯千金,漢唐時期國士先賢的誠信故事
    今天就來講講一飯千金的故事。在漢唐時期各有一位名人,年少時不得志,經常被周圍人罵,但他們有才華有抱負,不居小節,守信重諾,終成一代偉人。戰爭生涯,無一敗績。天下梟雄,誰與爭鋒?韓信被封為楚王后,召見當年給他飯吃的洗衣大娘,賞賜她千金。又召見曾經侮辱自己,讓他從胯襠下爬過去的屠夫,韓信不僅沒生氣,還封他為中尉。可見英雄心胸廣闊,守信重諾。4唐朝也有位好漢,叫馬周,他後來是李世民的吏部尚書。他的文章引經據典,推敲古今,談論精微深沉,忠孝諫言第一。
  • 八旬老人3000件收藏老物件希望有人接手
    近日,西安一八旬老人劉本善,想把自己收藏了3000多件的老物件捐獻給好心人。老人收集了40年的老物件,有農具、陶瓷罐、酒瓶、期刊等,擺滿了五間房,有的是他花錢買來的,有的是他撿回來的,都是反應過去生活的東西,老人說自己年齡大了,最大的願望就是能看到這些藏品能有個歸屬。
  • 百年華豐造紙廠完成搬遷 眾多老物件記錄激情燃燒的歲月
    好在,歷史總歸會留下印記,而這些沾染了歲月痕跡的老物件,讓我們能在多年後,直觀地感受到當年腳下這片土地上,有過怎樣的故事。華豐造紙廠,對於老一輩的杭州人來說,肯定不會陌生。今年5月26日,百年老廠華豐造紙廠完成了搬遷。為了留住老廠的記憶,今年10月,和睦街道華豐社區的一座老華豐廠記憶展示中心——「華豐憶」故事屋將正式開放,讓老廠再現曾經的「輝煌」。
  • 百年記憶——鐵路老物件會說話 | 永遠的開路先鋒
    百年記憶——鐵路老物件會說話 | 永遠的開路先鋒 2020-06-0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修補老物件讓它重放光彩!老底子記憶又能留下來了
    請客辦宴席才會用的飯桶、女孩出嫁的「三件套」,還有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大箱子等,在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房間,堆滿了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 「扔掉多可惜啊!」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粗略數了數,現場大概有5、60件,都是前不久三新村部分村民拆遷時,不少人主動捐贈的。
  • Up杭州·聯連錢塘新區丨修補老物件 留住鄉土記憶
    請客辦宴席用的飯桶、姑娘出嫁的「三件套」、老底子的木質大衣櫃……元旦剛過,在錢塘新區新灣街道新北橋社區民俗文化館旁的二樓,老物件收集人徐瑞金站在各式各樣「缺胳膊少腿」的老物件中,現場清點著村民拆遷時捐贈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