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彩瓷器為什麼自古以來就珍貴?

2021-02-19 洛陽樹威古瓷鑑藏博物館


明 成化 鬥彩雞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

寒芒秀採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

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

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

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

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


    伴隨一首乾隆御題《詠雞缸杯》詩,帶您走進鬥彩瓷器的世界。


清乾隆 御題詩 雞缸杯


    「鬥彩」的稱謂,歷來爭論很多,許多的理解和認識都來源於道聽途說或憑空想像。對「鬥彩」一詞,通常的理解是以釉下青花為輪廓,釉上填以彩色,燒成後遂有釉下彩與釉上彩鬥妍鬥美之態勢,故稱「鬥彩」。

    鬥彩是在宣德青花五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成熟於明成化時期。而「鬥彩」這個詞直至乾隆時才出現,《南窯筆記》中寫道:「關於坯上用青料畫花鳥半體,復入彩料,湊其全體,名曰鬥彩。」在此之前明清瓷書籍中多用「五彩」或「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的說法。


明成化 鬥彩團蓮紋高足杯


    鬥彩的寫法也很多,你看古籍上有寫逗來逗去的逗,跟小孩逗著玩兒,就是這個逗,認為鬥彩是青花和五彩逗來逗去,他就寫那個逗你玩兒這個逗。也有的寫豆青這個豆,認為豆彩中的那個地子比較泛豆青色,所以叫豆彩。寫的更多後來被大家確認的就是我們這個爭雄鬥豔的鬥,那麼鬥彩的本意也是爭雄鬥豔的意思。是指青花跟其他彩瓷鬥豔。


清康熙 (成化款) 鬥彩鳳竹紋鬥笠碗


   鬥彩的工藝,其實很簡單。它就是先用青花勾出輪廓線,再在這個輪廓線內填上彩,凡是採用這種工藝的都叫鬥彩。它的名氣也非常大,尤以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名氣大。最明確的記載就是下面這段《神宗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記:「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雙,值錢十萬。」這段記載是在萬曆年間的記載。明中期到明晚期的時候,一對成化鬥彩雞缸杯杯就值錢十萬了,非常貴了。


    彩瓷出現了兩大高峰時期,第一個高峰是明代成化時期,第二個高峰是清代雍正時期。


明成化皇帝 朱見深


    說起成化鬥彩雞缸杯,當初作為宮廷喝酒的小酒杯,其外形似缸,器高僅3.3釐米,此種小器的造型為前朝所不見,因外壁繪畫兩組雄雌雛雞圖案,故而得名。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此杯再現了成化鬥彩的彩繪風格,繪畫生動傳神是其最為人稱道之處,畫面上雄雞昂首啼鳴,雌雞低頭覓食,3隻雛雞振翅追逐其後,雄雞、雌雞、雛雞各具神態,觀其形仿佛能聞其聲。旁邊繪襯青綠山石、紅豔牡丹、幽靚蘭草,一幅寧靜的田園景色撲面而來。



     據說,成化帝當皇帝的第一年,他偶爾看到一幅宋人繪畫的《子母雞圖》,上面畫了一隻母雞,引領著五隻孵出不久的小雞,在地上漫步啄食。母雞雪白的羽毛蓬鬆亮麗,目光充滿著慈愛,小雞則稚嫩怯弱,依偎在母親的羽翼保護下。使他想起自己與萬貴妃相濡與沫的歲月,為了取悅自己心愛的萬貴妃,成化帝下旨命令景德鎮御窯廠工匠燒制鬥彩雞缸杯。 


宋代 《子母雞圖

   明代《萬曆野獲編》一書中寫道:「本朝窯器,用白地青花間裝五色,為古今之冠,如宣窯品最貴,近日又貴成窯,出宣窯之上」。「至於窯器最貴成化,次則宣德。杯琖之屬,初不過數金,……頃來京師,則成窯灑杯每對博銀百金,予為吐舌不能下。」清初朱彝尊在《曝書亭集》中更有詳細的記載:「萬曆器索金數兩,宣德成化者倍薪之,至雞缸非白金五縊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明朝人把成化鬥彩當做圭寶,清朝人把成化鬥彩視為拱璧,帝王和貴族上層尤其珍重之。


雍正帝追摹成化鬥彩的「痴心」。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雍正皇帝十分勤政,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閒暇之餘,他喜好整日撫琴而歌,對酒吟詩,彈琴作詩之外,還很喜歡園林式的生活方式。在他即位後,於正大光明殿的東側修建了圓明園的亭臺丘壑,並對大臣們說:「惟建設軒墀,分列朝署,俾侍直諸臣有視事之所。構殿於園之南,御以聽政」。除了雍正在此處理諸臣奏事,批閱奏章之外,尤喜好各類秀麗雅致的瓷器,也是成化鬥彩的「忠實粉絲」,自稱「天下第一閒人」。


    清代雍正帝可謂是最具藝術品味的皇帝,在他看來,只有胎體瑩潤無暇,才能突顯其上釉彩的精美和高雅,彰顯「皇家逼格」。而這種精美和高雅必須是唯一的,所以他不允許任何按地方套路製作的的工藝品傳到宮裡來,也不允許宮廷造辦處的技藝外傳。這時期燒制的御窯瓷器深受其影響,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


    清宮內各府造辦處檔案記「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交來成窯五彩磁罐一副(無蓋)。奉旨,將此罐交年堯添一蓋,照此樣燒造幾副」,可見帝王貴族們對鬥彩的嗜愛。


    「玻璃白」是一種乳濁劑,與其他著色劑配合使用。可使各色彩料呈現出一種深淺不一、層次分明的多種色階,給人以溫文爾雅的裝飾效果。也使鬥彩更加嬌豔多姿,施彩豐富,色調清麗淡雅,足見雍正鬥彩瓷鮮麗清逸的藝術風貌。

       康熙鬥彩:從清康熙十九年開始,朝廷在江西景德鎮恢復御窯廠,燒制皇家御用瓷。康熙鬥彩繼承了明代成化鬥彩制瓷技法基礎上,通過「鬥彩」紋飾組合多種不同的裝飾畫面,如鬥彩邊飾、鬥彩與青花五彩、與釉裡紅合繪一器,還有鬥彩加暗花以及灑藍地鬥彩,黃地鬥彩等。清人寂園叟在《陶雅》中讚譽「世界之瓷,以吾為最;吾華之瓷,以康熙為最」。


清康熙 鬥彩雞缸杯


      雍正鬥彩:清代雍正時,制瓷匠人創造性地把粉彩運用到鬥彩的裝飾之中。這種一改青花與五彩搭配,轉向青花與粉彩合繪的飾彩方法,將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融為一體,較之前代的鬥彩瓷器更加清逸、淡雅。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


      乾隆鬥彩:乾隆鬥彩施彩繁複而華麗,在填彩上另加金彩,黑彩,琺瑯彩,使畫面效果更佳,光彩奪目。有的器物上粉彩,五彩,琺瑯彩三彩並用,因此乾隆鬥彩以呈色柔和之中透出明亮與凝重,淡雅之中顯瑰麗,濃豔之感,使器物盡顯富貴,大氣,絢麗。



         (本文來源於網絡,本微信公眾號只作公益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鬥彩瓷器為什麼自古以來貴比黃金?卻還爭相收藏.
    伴隨一首乾隆御題《詠雞缸杯》詩,帶您走進鬥彩瓷器的世界除了雍正在此處理諸臣奏事,批閱奏章之外,尤喜好各類秀麗雅致的瓷器,也是成化鬥彩的「忠實粉絲」,自稱「天下第一閒人」。              這時期燒制的御窯瓷器深受其影響,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
  • 清代鬥彩瓷器特徵,如何鑑賞清代鬥彩瓷器
    鬥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最負盛名的瓷器,被歷代瓷器收藏著所熱衷,鬥彩瓷器以青花料在瓷坯上雙勾出花鳥、禽獸、人物的輪廓線,施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後,再在釉上填入彩料,再二次入窯經低溫燒成的瓷器,上彩一般有三四種,多則達六種以上,色彩較鮮豔。
  • 哪種瓷器最具收藏價值?收藏哪種古瓷器才能彰顯身份地位和品位?
    毫不誇張地說,古瓷器是中國主流的傳統文化,china是「中國」和「瓷器」的英文譯名,可見瓷器在外國人眼中就代表著中國,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以來,諸多的王侯將相、名人名家、平民百姓都熱愛收藏瓷器。瓷器收藏是非常儒雅的收藏愛好,是收藏者具有文化品位的象徵。
  • 中國陶瓷文化,珍貴的鬥彩嬰戲圖杯,僅有兩件的五彩纏枝牡丹紋罐
    【鬥彩嬰戲圖杯】明成化/高4.8釐米 口徑6釐米 足徑2.7釐米杯呈蓮子式,直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內近口沿處畫青花弦線一道。外壁鬥彩嬰戲圖裝飾。此杯造型輕盈秀雅,胎薄釉潤,所繪嬰戲紋飾生動活潑,是目前成化鬥彩瓷器上僅見的一種嬰戲題材,愈顯其珍貴。此種成化鬥彩嬰戲圖杯除了故宮博物院有收藏以外,臺北故宮博物院亦有收藏。明代嘉靖年間景德鎮御器廠曾仿燒此種鬥彩杯,署有嘉靖本朝年款,這種仿品目前在故宮、臺北故宮及美國克裡夫蘭美術館等均有收藏。
  • 耿寶昌:成化鬥彩與雍正鬥彩有何不同?五大鑑定圖文詳細對比!
    在收藏界,清代瓷器一直備受寵愛,玩收藏或多或少都有接觸清代瓷器。清代瓷器在前朝堅實的基礎下發展而來,可謂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談及鬥彩,可能大多數藏友想到的都是成化,但是雍正鬥彩卻是最近市場新的一個追求!今天我們來談談雍正鬥彩與成化鬥彩有何不同!
  • 明成化鬥彩瓷拍賣價格,市場行情分析,明成化鬥彩瓷值多少錢?
    鬥彩又稱逗彩,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成化年間,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
  • 成化鬥彩「雞缸杯」鬥彩的巔峰之作
    成化鬥彩雞缸杯真品圖,「鬥彩」之名出現甚晚,直到清中期才有一本《南窯筆記》對鬥彩作論述。此書將明代彩瓷概括為鬥彩、五彩和填彩三個品種,值得借鑑。據《南窯筆記》所述,「湊其全體」即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顯然這是依據瓷器的裝飾方法而定名的,對後世影響較大。
  • 值2.8億天價的成化鬥彩雞缸杯到底值在哪?教你快速辨別成化鬥彩
    那我們來了解為什麼這些鬥彩能拍出那麼高的價格。 首先我們來看看成化鬥彩瓷的胎土,後世無法仿出成化鬥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胎土。當年鬥彩是用景德鎮的麻倉土燒制而成,胎體形成一種特有的牙黃色,但是這種原料到成化以後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絕了,所以可以從這點去辨別。筆者在拍賣和古董行業沉浸多年,策劃參與多場大型拍賣會,熟知天價藏品背後的運作和平臺的重要性,有想出手的藏家可壹叄玖, 貳貳,壹玖叄,伍伍壹也正因為這樣,物以稀為貴,越稀有,則越珍貴。
  • 關於成化鬥彩的四大隱蔽特點,不可錯過
    正所謂"明看成化",是指成化瓷種類豐富,其中以青花、鬥彩最為有名。 本篇主要論述成化的鬥彩瓷器。成化鬥彩雞缸杯2014年4月,有一件瓷器在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被拍出了約2.8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劉益謙與他拍下的2.8億雞缸杯這個叫雞缸杯的"破碗"為什麼這麼貴?
  • 精品瓷器《大明萬曆獸鈕鬥彩魚缸》鑑賞
    鬥彩又稱逗彩,中國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明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與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裝飾品種。鬥彩是預先在高溫(1300°C)下燒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礦物顏料進行二次施彩,填補青花圖案留下的空白和塗染青花輪廓線內的空間,然後再次入小窯經過低溫(800°C)烘烤而成。鬥彩以其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種符合明人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
  • 來廣州市文物總店看成化鬥彩杯!
    記者了解到,此次展覽以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的各代官窯瓷器中具有代表性的酒具瓷器為主,闡釋中國古代酒禮文化的沿革及各時期官窯瓷器工藝的演變。展期將持續至9月3日,免費開放。在廣東南雄北部與江西交界的梅嶺上,有一條古驛道,即「梅關古道」。清代廣彩瓷器的白瓷胎,就是在景德鎮裝船經贛江水運,肩挑翻過大庾嶺梅關,到達廣州進行彩繪,最終銷往海外的。廣州口岸與景德鎮,因瓷器而緊密聯繫在一起。
  • 成化帝的曠古畸戀,成就了鬥彩和獨步天下的三秋杯
    提到古瓷器中的鬥彩,人們自然會想到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主要是因為1980年,其中的一隻在拍賣會上以2917萬港幣成交,刷新了當年中國瓷器的成交記錄。此外,只是一件殘品的成化鬥彩天字罐,也在2001年的倫敦拍出約合人民幣1130萬的高價。成化鬥彩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 玩了五年還不知道怎麼鑑別成化鬥彩,深度剖析鬥彩鑑定,你知道嗎
    關鍵詞:成化鬥彩鬥彩瓷器,以成化為最。在沒有雍正粉彩之前,鬥彩最可以當得起「雅致」二字。成化鬥彩可以說是收藏品中的熱門項,這也很正常,因為鬥彩的面世,就是專門為皇帝私享的御用瓷器,其名氣之大,有目共睹。哪怕是萬曆時期,御前一對成化杯,也價值萬錢,這兩朝距離可以說是一點都不遠,可見成化鬥彩的名氣。作為一直以來的大神級文物,成化鬥彩最開始的學名應該叫做成窯青花間裝五色/五彩。鬥彩和粉彩一樣樣的,都是由好事者的編撰。
  • 【鑑別】釉上彩、釉下彩和鬥彩
    他們丟掉了使用許多世紀的刻花刀、印花模,把我國人民最善於駕馭的毛筆用到瓷器上,使它顯示出獨特的功能。明永樂青花花卉大盤?清乾隆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簡單說,釉下彩加釉上彩就叫鬥彩。為什麼要「釉下」加「釉上」呢?
  • 耿寶昌成化鬥彩瓷看三點斷代,建議收藏!
    說到瓷器收藏,現在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瓷器圈子裡成化鬥彩最有盛名。鬥彩是中國傳統制瓷的珍品。其始於宣德年,後來到了成化時的鬥彩深受收藏界的推崇。成化鬥彩是在青花抹紅彩繪畫的基礎上再次創新創造出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新品種,鬥彩以絢麗多彩的色調沉穩老辣的色彩,形成了新的且符合明代審美情趣的裝飾風格,鬥彩是瓷器史上一大重要成就,也是為彩瓷燒制起來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 明代官窯:成化鬥彩
    鬥彩初創於明宣德年間,是一種以釉下青花勾線,再以釉上彩繪填彩的方法。鬥彩工藝至成化年間趨於成熟,燒制的鬥彩瓷也最為精美,因使用的是國產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穩定、色澤淡雅的特點,再加豔麗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輝映的藝術格調。《博物要覽》云:「若宣窯五彩,深厚堆垛,成窯用色淺深,頗有畫意。」
  • 收藏小知識:你知道鬥彩的含義嗎?
    #古玩#鬥彩也是和青花有關係的彩繪瓷不過,鬥彩一詞很晚才獨立使用,成書於清雍正年間的《南窯筆記》中初次提到,明代的文獻中沒有獨立使用"鬥彩」這個名稱,當時只記載了"青花五彩」和「青花鬥彩」。「青花五彩」和「青花鬥彩」都是青花加彩瓷,它們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對其中某些品種命名的。青花五彩瓷器加彩的方法包括點彩、覆彩、染彩、鬥彩等幾種,其中單純用鬥彩工藝的,就是「鬥彩"。
  • 明代陶瓷文化,最美高足杯,鬥彩葡萄紋高足杯,名品鬥彩雞缸杯
    【鬥彩開光折枝蓮花紋罐】明成化/通高12.7釐米 口徑6.2釐米 足徑6.5釐米罐直口,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通體鬥彩裝飾。肩部和近足處分別繪覆、仰月花紋。【鬥彩葡萄紋高足杯】明成化/高6.8釐米 口徑8釐米 足徑3.5釐米杯外壁以鬥彩折枝葡萄紋裝飾,口部與高足大面積露白,使紋飾更加突出。此種式樣的高足杯系明代成化官窯首創,明代人稱之為「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
  • 分析中國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價值
    阿古斯特知道當時瓷器價值不比金子差;如果瓷器燒成了;金子就會象河水似地流進自己的庫房。於是,他放棄了鍊金的幻想,建立了瓷廠。至此歐洲才燒成了瓷器。這座德國的德勒斯登瓷廠由此便載入了歐洲瓷器業的史冊。我國的瓷器產生於東漢末期(公元二世紀)。這時的瓷器還處於低級階段。到了唐代,我國瓷器開始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
  • 【精品推薦】成化鬥彩天球瓶賞析
    鬥彩創燒於成化後期,所謂鬥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爭奇鬥豔的藝術效果。鬥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此時的瓷器造型珍瓏奇秀,胎質細潤晶瑩,色調柔和寧靜,繪畫談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沒有永樂宣德瓷器的大氣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鬥彩有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