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2021-0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中辦、國辦《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

  國新網推薦:近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扶持小農戶,提升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能力作出全面部署。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秘書局局長吳宏耀,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介紹《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當日新華社發布文章,就《意見》強調的內容、《意見》對小農戶四方面支持政策、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等進行了深入報導。

  佔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量98%以上的小農戶,如何在現代農業的新路中找到發展空間?適度規模經營和小農戶家庭經營如何協同發展?3月1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解讀。

  防止人為壘大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說,我國建設現代農業的前進方向是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也要看到小農戶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的基本面。以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經營的主要形式,也是農業發展必須長期面對的現實。

  據他介紹,根據第三次農業普查數據,我國小農戶數量佔到農業經營主體98%以上,小農戶從業人員佔農業從業人員90%,小農戶經營耕地面積佔總耕地面積的70%。

  「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一定要處理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的關係,讓黨的農村政策陽光雨露惠及廣大小農戶。」韓俊表示。

  韓俊說,此次文件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小農戶發展,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等各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構建扶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注重惠農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防止人為壘大戶,排擠小農戶。

  同時,統籌兼顧扶持小農戶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引導小農戶開展合作與聯合。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要堅持宜大則大、宜小則小,不搞一刀切、不搞行政命令;保持足夠歷史耐心,確保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走得穩、走得順、走得好。

  實施四方面政策支持

  小農戶發展生產普遍存在力量薄弱、缺少資金等問題。此次意見明確,強化小農戶支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槓桿作用,鼓勵各地採取貼息、獎補、風險補償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農村,帶動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

  中央農辦秘書局局長吳宏耀表示,關於對小農戶的財政支持政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這次的意見都作出明確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按照世貿組織規則保護農民利益,支持農業發展,穩定和完善普惠性的、直接對農民的補貼政策。同時,重點支持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經營主體。

  ——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繼續圍繞農業職業經理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骨幹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等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今年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一百萬人以上。通過培訓,使一部分小農戶能夠發展成為家庭農場。

  ——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農業服務組織、服務型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等具有一定能力和提供有效穩定服務的主體,為從事糧棉油糖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農戶,提供以生產託管和保姆式服務為主的社會化服務。

  ——大力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支持農民合作社規範發展。

  打造小農生產升級版

  家庭農場是小農戶的升級版,但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家庭農場的發展相對較弱。對此,意見提出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

  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司長趙陽在會上表示,我國家庭農場發展迅速,經農業農村部門認定或備案的家庭農場接近60萬家,但在技術支撐、資金投入、產品銷售等方面,還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要求。

  趙陽說,目前全國規模經營農戶有398萬戶,家庭農場發展大有潛力。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就是要通過財政、金融、保險等各方面支持政策,讓有長期、穩定務農意願的小農戶能夠穩步擴大經營規模,逐步發展成為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今年提出的百萬家庭農場建設行動,將推動我國小農生產提檔升級。

  針對小農戶時常遇到的一家一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生產問題,吳宏耀表示,文件提出要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特別是要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果蔬等經濟作物的社會化服務比例比較低,特別是市場信息、產銷對接、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動物疫病防控、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還是薄弱環節,也是下一步重點發展的服務領域。」他說。

  (記者 於文靜 董峻)

相關焦點

  • 大國小農條件下的農業現代化
    原標題:大國小農條件下的農業現代化 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是重點,也是國家現代化的優先項。當前,我國既是農業大國, 又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擁有國家。實現小農經濟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遵循小農經營特點,選擇可行的農業現代化路徑。
  • 「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題:「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中辦、國辦《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新華社記者於文靜、董峻佔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數量98%以上的小農戶,如何在現代農業的新路中找到發展空間?適度規模經營和小農戶家庭經營如何協同發展?
  • 「大國小農」,農業現代化之路怎麼走?
    「大國小農」,農業現代化之路怎麼走? 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題:「大國小農」,農業現代化之路怎麼走? 新華社記者董峻、胡璐 日前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統籌兼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 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下,如何實現現代農業發展?
    當前,我國既是農業大國,又是典型的小農經濟擁有國家,「大國小農」是對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情的主要概括。隨著農村勞動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再加上農業技術、種植管理水平普遍較低,現如今農村分布的大量分散化的閒置土地,農村農業發展面臨著「種不了」「種不好「「誰來種地」「誰會種地」等嚴峻問題。 如何能夠有效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如何讓我國從農業大國轉變升級為農業強國,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成為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 衛龍寶|加快推動「大國小農」向智慧農業轉型
    「大國小農」背景下智慧農業的中國實踐小農戶如何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現如今提升中國農業生產率和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難題。「大國小農」背景下智慧農業的中國實踐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的散點式經營模式仍是中國農業生產經營的最主要組織形式,對於農業降本增效、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規模化經營的局限性日趨突出。小農戶如何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是現如今提升中國農業生產率和農業國際競爭力的現實難題。
  • 如何把我國這個農業大國發展成為農業強國?
    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目前只是個農業大國,離農業強國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必須由農業大國發展成為農業強國。一、我國農業當前的主要問題儘管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也較快,但我國農業仍存在許多問題。一是糧食總量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
  • 小農生產,也可以很精彩
    雖然從事的是小農生產,但很多農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改善。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說起產業興旺,在很多人的意識裡,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的「大農業」才是興旺發達的產業。但實際上,小農生產也可以很興旺很現代,而且,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提升小農生產是一道必須答好的題。
  • 面對「大國小農」的基本農情,如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
    光明網訊(記者 張蕃)1月13日上午,農業農村部政策與改革司負責人趙長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布會上表示,面對 「大國小農」的基本國情農情,注重解決小農戶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把他們引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非常重要。
  • 以城帶鄉,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以城帶鄉,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2020-11-14 1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農業弱國到農業大國:約旦到底能否砥礪前行?
    原標題:從農業弱國到農業大國:約旦到底能否砥礪前行? 來源: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統計,2019年約旦人口為1100萬,GDP總量438億美元, 人均GDP4336美元。農業弱國 受地理和自然環境影響,約旦可耕地少,農業發展較為落後,農業產值佔GDP總量的6%。沙漠佔國土面積的90%以上,可耕地面積約7萬公頃,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最大障礙。農耕面積22.4萬公頃,其中糧食作物7.2萬公頃,蔬菜3.3萬公頃,果樹11.9萬公頃。
  • 中國農業最大變量:小農戶現代化;業內:中國有機產業鏈不成熟
    導讀:中國農業90%以上是小農戶,只有實現小農戶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現代化;拼多多正從賣貨模式切入產業賦能模式;中國有機農業的還處在初級階段,精深加工缺乏;牧原養豬為何成本最低..【熱點】高層定調:小農戶現代化才是農業發展大格局「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關鍵5年。
  • 《大國之基》立足中國現代化獨特性,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與策略
    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鄉村該何去何從,是必須要回答的理論命題。早在2003年,賀雪峰就提出了「鄉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的判斷。一直以來,賀雪峰主張將鄉村建設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固大後方。《大國之基》一書聚焦鄉村振興戰略與策略諸問題,從幾個層次展開作者關於我國現代化實踐路徑的思考。
  • 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原標題: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一直對農業機械化事業給予高度關注,進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在他的推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為改革開放後農業的穩步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 農業農村部:推動黑龍江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其網站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4885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整合現有政策和資金項目,加大對黑龍江省的支持指導力度,夯實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現代設施裝備水平,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推動黑龍江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 雲會議|田野政治學:小農韌性與韌性國家
    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由漫長農業文明歷史所形成的家戶小農為主體的社會。中國的歷史在家戶小農的社會基礎上長期演化發展而來。迄今為止,小農仍是社會的主體成分。第三次全國農業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2016,全國規模農業經濟戶只佔農業經營總戶數的2%。第二個特點,從小農社會與國家的關係看,就是雙軌治理,自我發展。縣上一軌是國家正式的權力體系,縣下一軌是小農社會的自我發展。
  • 如何全面認識古代中國的小農經濟?
    一、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推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2)不利因素①小農經濟規模小和條件簡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剝削,農業始終維持著簡單再生產,頑固地保持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態。
  • 中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空氣源熱泵息息相關-華天成董事長郭建毅在...
    中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與空氣源熱泵息息相關-華天成董事長郭建毅在2020清潔能源財富峰會的論點    【慧聰熱泵網訊】12月12日上午,2020清潔能源財富峰會暨熱泵技術大型培訓會在濟南西城泉盈酒店正式開幕
  • 楊正位:農會是臺灣實現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
    臺灣農會是多功能、綜合性的有機經濟體,設有供銷部、信用部、保險部、推广部等,將「小農」組織成了「大農」,把小農戶帶入了大市場。 ——「供銷經營」是臺灣農會的首要職責,聯結了小農戶與大市場,實現了以銷定產,扭轉了單個農戶的市場弱勢地位。
  • 大規模工業化農業就一定好?美國已後悔,開始效仿我國小農種養!
    而這種模式也一直延續到了現在,並被賦予了一個新的詞彙,即小農種養。而隨著化肥、農藥等農資成本的上升,小農種養模式,已經無法再產生可觀的利潤,於是土地撂荒和種樹的問題出現。而為了解決土地利用率低的問題,眾多專家便開始推崇效仿美國的大規模工業化農業。
  • 立足新發展階段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訪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針對這個問題,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要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發力點,以強化高素質主體培育為支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記者:如何理解新形勢下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