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丨那一年,我請華國鋒同志為蘭嶺毛尖題詞

2021-02-18 江湖那些事

   

一個廠長找到華國鋒請他題詞的始末

華國鋒同志原名蘇鑄,字九成。1921年2月16日出生於山西省交城縣。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初南下,同年8月2日,他率南下工作團到達湘陰。8月4日,華國鋒任中共湘陰縣委書記。1951年6月調離。此後,華國鋒多次到湘陰指導工作。1990年11月,他再一次回湘陰看望湘陰人民。2008年8月20日,華國鋒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湘陰曾有不少幹部到北京拜訪過華老。1994年11月22日,時任湘陰縣委副書記彭應全,時任湘陰縣政協主席餘澤俊,與原湘陰蘭嶺茶廠廠長、現任湖南鐵香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黃厚仁到京拜訪華老。

今天,刊發一篇文章(原載市文史資料、湘陰周刊),講述黃厚仁拜訪華國鋒時發生的故事。 

◇黃厚仁 

1992年,我廠在時任縣委書記張介玉、副縣長郭健康等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經茶葉專家殷甫同志的指導,連片開發大面積荒山,引種福雲六號國家級良種茶,1993年用此茶研製的蘭嶺毛尖獲得亞太地區國際博覽會金獎,創造了湘陰第一個名茶,結束了湘陰無名茶歷史。為了使湘陰名茶擴大知名度,我們決定請在湘陰工作過的原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題寫「蘭嶺毛尖」商品名,此議一出,遭到很多人的反對,認為華老是已退下來的中央領導,不要去幹擾他。但是,當時的省農業廳廳長譚載陽卻向我講出了與此相反的看法,譚廳長說:「華老是一個很正直的人,人們有個逆反心理,看到這個茶是華國鋒題的詞時,都會買一點。」我們覺得譚廳長說得有道理,決定還是去北京一趟。 

1994年11月22日,我請了縣政協原主席餘澤俊同志、縣委副書記彭應全同志一同去了北京,餘主席、彭書記為了給我廠節約開支,堅持硬要住在北京的地下室,還吃方便麵。對這兩位廉潔的領導,現在我回憶起來既敬佩又覺得很對不起二老。經過華老親家郭老介紹,我們榮幸地見到了華老。華老住在一處清朝王府的一個舊宅內,只見大門外木柱子抱把圍粗,寬敞的走廊上堆滿了大白菜,華老夫人介紹說:「現在大白菜只有一毛八分錢一斤,多儲備點,下了大雪會漲價的。」我聽了心裡非常感動,一個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家裡,買小菜還怕漲價。華老身穿一件藍灰色長大衣,十分魁梧,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華老見了我們三人,一一同我們握手,華老先是問了湘陰的情況,然後興致勃勃地說:「湘陰是農業大縣,湖區多,垸老田低,要好好改造,你們要生產老百姓買得起的名茶。」華老很忙,馬上要去山西駐北京辦事處會客,於是我們說明了湘陰出了名茶想請華老題詞的想法,並把事先準備好的有蘭嶺毛尖四字在內的內容的文稿遞給了華老,華老看後回答說,「我從來不為商品題詞的。」我們很是著急,可能是看到我們失望和著急的樣子,華夫人為我們解難了,華夫人在一邊說:「華老呀,湘陰人以對你很好,你去了熱情,你還是題個鼓勵的詞吧!」可能是受到華夫人的相勸,只見華老說:「那好吧,明天你們來拿。」我們高興極了。 

第二天華老親家郭老把題詞送到了我們的住處。我們打開華老給我們書寫的題詞一看,只見「嚴格質量管理,爭創一流產品」,落款:華國鋒。全幅字筆筆工整,字字穩鍵。我們按華老要求,堅持注重茶葉質量,保持名牌特色。(作者系原湘陰蘭嶺茶廠廠長,現任湖南鐵香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


家都在看

 ● 是啥原因?這位從財政部派下來的「京官」要在平江過年

 ● 連續兩年參加考察觀摩,看這3位市民代表鏡頭裡嶽陽變化有多大?

 ● 過去一年,他們回鄉籤約近2000億元!今天,家鄉再次深情邀請

 ● 今天的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會上,和生書記提出要作四個表率!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爆料熱線:0730-8225050 微信號:yyrbjh

相關焦點

  • 隆重紀念華國鋒同志誕辰100周年
    文丨華新語  圖丨網絡  來源丨世界新語ID:WorldNewVoice華國鋒同志生於1921年2月
  • 難忘由遠而近的華國鋒
    一若干年前,很平常的一個周末,在京學習的我,忽然接到導師的電話,他用平時講課一樣的語氣對我說:「小周,快過清明了,我準備去華老那兒,你要是想去的話,可以一起去。」我知道導師說的華老是誰,因為我曾經在他家裡看見過華老給導師的題詞和他們兩人的合影。提到他們之間的交往,年近古稀的導師總會說起一些往事,導師的話看似平常,但總是激起我對一位黨內老同志的神秘之感。
  • 王立本致華國鋒同志信及批示與回復
    我認為,將你在視察工作中用過的物品,讓它在人民群眾中繼續使用,會使人們感到平等,精神解放,而且,又發揮了物的應有作用。將你親筆題詞放入鏡框,掛在會議室內,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是講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道理,可以供人們學習。那些物品,不知現在是否還陳列在那裡?因為從看見到現在已有一段時間了。
  • 華國鋒與胡耀邦的「君子之交」
    1976年底,華國鋒親自登門看望胡耀邦,胡的女兒回憶道:「一天,華國鋒突然來到富強胡同6號。我們全家都感到意外:華主席到咱們家來了!他坐在約20多平方米客廳的沙發上,跟父親無拘無束地談起來。」華國鋒真誠地請胡耀邦出來工作,並且講了他對胡耀邦出來工作的具體考慮:請他到中央黨校任常務副校長,主持工作。
  • 【史海釣沉】‖華國鋒來古丈、斷龍落下許多反動傳單...
    父親生前,給我說過華主席來古丈縣檢查工作的情景。華國鋒來古丈的那天早晨,父親和他的戰士們正在給武裝部大院辦公樓前他最喜歡的3米多高的芙蓉樹澆水,這棵芙蓉花枝和杆都是淡綠色的,碧綠的葉子是多邊形,像楓葉一樣,比大人的手掌還大。
  • 華國鋒主席六下毛田樹紅旗•燃燒的毛田精神(10)
    為了樹立毛田這面農業紅旗,胡耀邦總書記二次到毛田,華國鋒主席六次到毛田。偉大領袖毛主席對毛田更是心儀已久。因為毛田地處相思山區,交通不便,毛主席曾經下決心坐牛車也要去毛田。他在接見毛田區委書記許志龍時風趣地說:「毛田現在很不錯嘛!我還記得你們毛田的一首民謠:『早晨吹牛角(紅薯),中午拌糠砣,晚上還是現傢伙。』」
  • 毛澤東為何指定華國鋒為代總理?
    大家都不了解、不重視的華國鋒當上代總理。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第二, 毛澤東沒有明確再由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四人幫」 認為自己鬥了半天, 竹籃打水一場空, 替他人作嫁衣裳。 他從內心希望這是 「臨時的」, 將來由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 張春橋當總理。毛澤東的這個安排也出乎葉劍英的意料。 葉劍英和聶榮臻商量以後, 請了病假。
  • 袁隆平今年90歲,他說:我對華國鋒充滿崇敬、感激之情
    每一個幫助過雜交水稻事業的人,我都不會忘記。很多年過去了,我始終懷著對華老的感念之情,對華老充滿了崇敬和感激。雜交水稻有今日的輝煌,華老起了很重要的領導作用。 說上述這番話的人是袁隆平,他是偉大的科學家。「華老」指的是華國鋒。
  • 華國鋒的故事,沒有傳奇卻充滿人情,一封掛牆上的信講述戰友情深
    我是狼君,一個陪您讀歷史的工科小夥兒華國鋒1938年參軍,以年僅17歲的身軀抵抗日本侵略者,在軍隊中度過了11年,直到1949年初隨軍南下,到達湖南後轉入地方工作。華老在戰爭年代,長期任政委一職,也便有了後來對他「華政委」的稱呼。
  • 華國鋒的 「華氏顏體」 為何被公認為書法珍品?
    人到閒處,你我他。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
  • 華國鋒在臨死前竟說出這話 震驚14億國人
    1982年香港中原電影公司拍攝的《少林寺》受到空前歡迎,報刊每天登載有關影片的消息、花絮、少林寺軼聞、演員軼事,這時華國鋒因心臟病住在北京醫院, 他的醫護人員也被《少林寺》攪得心神不定,有人將此事告訴華國鋒之後,他立即把《少林寺》調來醫院放,醫生得知後,勸他別看,說裡面打鬥很兇,對心臟病者 無益,華國鋒卻淡淡地回答說:「勿憂,我知其戲均假。」
  • 許世友是這樣評價華國鋒的:「為人很厚道,就是耳朵要軟一點。」
    華國鋒同志也十分尊敬許世友,兩人私交也不錯。兩人還在一起共事過一段時間,1971年10月,華國鋒擔任廣州軍區黨員委第一書記和政治委員,而許世友也調往廣州軍區擔任司令員。 1976年,華國鋒同志被選為國家主席之後,許世友和他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了,經常在一起討論國事。
  • 周恩來總理的最後歲月,囑咐華國鋒把監獄清一清
    華國鋒回到家後,他又打電話給華國鋒,讓帶去科教片《養蜂促農》; 9月28日,他在病床上接見前往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活動的中央代表團成員,請他們轉達對新疆各族人民的祝賀; 12月20日上午,在體溫三十八度七的情況下,仍約羅青長談對臺問題,詢問臺灣近況及在臺灣老朋友的情況,囑咐不要忘記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
  • ...把監獄清一清|周恩來|華國鋒|清一清|毛澤東|亨利·傑克遜|賀龍
    華國鋒回到家後,他又打電話給華國鋒,讓帶去科教片《養蜂促農》;9月28日,他在病床上接見前往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活動的中央代表團成員,請他們轉達對新疆各族人民的祝賀;12月20日上午,在體溫三十八度七的情況下,仍約羅青長談對臺問題,詢問臺灣近況及在臺灣老朋友的情況,囑咐不要忘記對人民做過有益事情的人。這是他最後一次約中央部門負責人談話。
  • 一年前,我太太終於把戶口遷來了我家,我是女生丨來自臺北的靈感 E01
    直到現在,我的腦海中,仿佛還能聽到當時滿世界的新聞播報成為亞洲第一和立法院外響起的歡呼聲。我記得法案通過的那天,臺北下起了瓢潑大雨。但仍然有很多的同志朋友守在臺灣立法院外,等待立法院長最終敲響法槌,靜待法案通過的那個瞬間。在那茫茫的人海中,就有我們今天故事講述的主人翁:沐目和她的太太。我們跟沐目的緣分緣起於兩年多以前我們在臺北的實習,她也是我們同期義工。
  • 2017年春·不得不貴的信陽毛尖
    我又忍不住詢問茶婆:「中午可以休息一會了,下午幾點開始呢?」茶婆們笑著回答我:「不休息,吃完很快就又開始了,下午得多採點的。」純手工的鮮葉,最重要的不是鮮葉,而是純手工,那是多少雙手,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採摘才換來的幾斤鮮葉。對於我們喝茶人而言,有錢就可以買好茶,可對於採摘的茶婆來講,多採茶才能生活下去。這一個個芽頭,是多少個茶婆的希望,愛茶惜茶為上,可愛茶更應該理解茶中芽頭的來之不易。
  • 華國鋒從領導崗位退下十年後重返大寨,鄉音依舊
    華國鋒緩緩下了車。他明顯老了,臉上有了老年斑,當年的滿頭黑髮已經花白,稀疏地向後梳著。眾人擁上去,走在最前邊的是被華國鋒要到交城縣當父母官的陳有棠。華國鋒一眼認出來了,伸出手招呼道:「噢,陳有棠。」依然是那口濃重的山西口音。昔陽縣委和縣政府的官員也都來了。
  • 好毛尖不用苦尋!我們把信陽的茶山搬到洛陽了!
    老付全名付強,今年53歲。兩年前,我與他曾有一面之緣,確切地說是被他的茶徵服了。如今,當我再度坐在老付家院裡喝茶時,不禁想起《飛馳人生》裡的一段話:就是這熟悉的味道,我現在還能感受到它倔強而微小的小宇宙在和我呼應。
  • 華國鋒每次到主席紀念堂,都要三鞠躬後大喊一聲,堅持多年從未改變
    從蘇家後生到華國鋒 1921年,這一年,是我黨誕生之年。這一年山西的一戶蘇姓工人家庭裡誕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孩子的名字叫蘇鑄。1976年,偉大領袖去世,華國鋒作為接班人,負責當時的全局工作。 不過,對於新時代的開啟,華國鋒並沒有太多的主張。畢竟,一代人完成一代人的使命,對於華國鋒來說,自己的使命就是結束那十年,而至於新時代的探索和建設,要留給後來人完成。 因此,大約1981年左右,華國鋒便辭去了三大重要職務。並且因為身體緣故等一系列情況回家賦閒。
  • 莫道春歸無覓處,且請轉入此中來——漫話都勻毛尖
    晨起,泡一杯貴州綠茶都勻毛尖,清涼溫潤,有如和煦春風之縈繞。都勻毛尖原名魚鉤茶。魚鉤茶是崇禎皇帝欽賜的名字,在此之前,名喚「細毛尖」、「白毛尖」。1956年,由毛主席命名為」都勻毛尖「。傳說都勻毛尖是神鳥叼來的種子,被布衣王的女兒發現了,治好了布衣王的病。都勻產茶歷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間,都勻農村就已經形成大片鬱鬱蔥蔥的茶園。明代御史張鶴樓貶職充軍都勻,曾前往五山(今都勻郊區團山一帶,為都勻毛尖茶原產地之一)遊覽。步入茶山,禁不住詩興大發,賦詩一首:雲鎮山頭,遠看青雲密布;茶香蝶舞,似如翠竹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