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蒙文雅,貴州黔東南從江縣人民醫院臨床醫師,根據組織安排,2018年3月到從江縣加榜鄉平忙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組織的重託讓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平忙村是極貧鄉鎮中的一類貧困村,貧困發生率超過86.43%。這裡村黨組織隊伍薄弱、交通閉塞、群眾思想守舊、基礎設施滯後、經濟發展緩慢…… 為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平忙村群眾的期盼,我駐村的第一天,從搞好入戶調查開始,摸清底數,找準適合村支書的人選,協助鄉黨委政府,補齊村「兩委」一支強有力的班子成員。當時由於村委樓沒有辦公室,我就到從江縣人民醫院向領導匯報,得到了極大的支持,配齊活動場所各種設施,建好村委辦公室,黨員活動場所等,鞏固了基層堡壘陣地,為脫貧攻堅勝利打下堅實了組織基礎。
2019年3月修建防護欄、防洪提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後,接下來就要怎麼做事。我通過召開村民大會、組幹會、黨員大會等了解黨員、群眾的需求,又通過走村串戶走訪了解了他們的生活情況,上山下地了解這裡的資源。這裡基礎設施很薄弱,沒有籃球場、垃圾車、垃圾焚燒池、沒有硬化路等,但是這裡山林資源很多,就是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我抓住這裡的優勢和村幹一起大搞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我和村幹一年多的努力,這裡的基礎設施大有改觀,有了新籃球場、有了硬化通村進戶路,建立了廣播站,修建新垃圾焚燒池、買垃圾車、請專門的保潔員。為解決平忙村四組的活動場地、250米長的防洪牆,我到處聯繫找項目資金,經過努力修好了防洪牆,這條防洪牆在2020年「6.8」特大洪災中保護了沿河低洼居住的群眾。
平忙村的太陽能路燈
為修建四組的活動場地,我多次與中國貿促會駐從江縣扶貧辦副主任李鵬對接,得到他的大力支持獲得太陽能路燈150盞項目及高位消防管網建設項目20萬元。由於資金有限,我帶領村兩委多地學習消防管網建設和路燈安裝技術,組織帶領群眾投工投勞,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建設了高位消防管網,現在平忙村再沒有漆黑的夜晚,消防安全也得到保障,一個新農村的面貌基本形成。
2020年5月,組織在家婦女參加刺繡技術培訓同時還加強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宣傳文化知識重要性,組織群眾參加技術培訓4次共220人參加技能培訓,並考試合格獲得了資格證書,提高了他們的就業能力。
帶村幹到雲南考察學習學習黃精種植群眾的思想轉變過來了,接著怎麼使他們的荷包鼓起來,這是我和村幹認真考慮的大問題。我們首先從發展產業、解決就業等方面入手,結合平忙村的實際,利用這裡自然生長野生黃精的優勢,發展黃金種植。為提升種植技術,我帶村兩委到雲南、黔南學習黃精種植技術,回來後組織貧困戶開展林下黃精種植140畝,44戶貧困戶參與,按每畝收入1.5萬元計算,預計兩年後為貧困戶增收210萬元,群眾共獲益238萬元。為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我和村幹部發動群眾開展林下養雞和辣椒種植,所有的貧困戶都入股加入合作社,2020年得到分紅2600元以上。 2019年至2020年,動員貧困戶到省交集團、廣西等地務工181人,戶均1.5人外出務工,使貧困人均增收0.6萬元以上。
組織醫院專家給病危的貧困戶會診初到平忙,這裡的醫療衛生條件十分落後,群眾就近看病難。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在村裡義務給群眾看病,向群眾宣傳醫療扶貧政策及醫學基礎知識和生活衛生知識,引導大家衛生飲食,並邀請從江縣人民醫院內、外科專家多次到平忙村開展免費義診活動,送去了藥品,讓群眾就近就享受優質的醫療,解決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這兩年多來,我很少能回到家,缺少對老人照顧和愧對妻兒的關愛,但我把平忙當自己的家,把責任抗在肩上,讓平忙群眾好起來富起來,這是我人生最美好的記憶和最幸福的一段旅程。通訊員 劉華林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整理編輯 肖慧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