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運營思維,打造個人品牌實現流量增長?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個人的流量和品牌都做不好,如何做好企業的流量和品牌呢?我個人建議,所有的職場人,都應該去做個人品牌,至少要具備個人品牌的思維。

市場/運營/營銷人,如何在企業營收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我們的主要職能:獲取流量,運營用戶,提高轉化,打造品牌。

一、為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

很多人會奇怪,我就老老實實上個班,為什麼要做什麼個人品牌呢?

所以,我先要個大家介紹一個公式,人生商業模式:成就=能力X效率X槓桿。

一個人的成就,是多種因素綜合的成果,能力和效率是我們成長那個過程逐漸養成的,今天我們主要交流的因素是槓桿,因為用對了槓桿往往能夠事半功10倍。

槓桿因素裡面,在既定的選擇下,產品和資本我們往往無法左右,但所屬團隊和個人影響力,是我們能夠去改變,改變一些因素來促進槓桿係數變大的,從個人實現更大的人生成就,也就是我們的路徑了。

是的,作為運營和市場部門,職責就是持續不斷的去為企業拉新、留存、激活、轉化和品牌,而作為一個專業從業者,除了提升部門能力之外,更應該提升的就是個人在以上幾個方面的能力了。

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個人的流量和品牌都做不好,如何做好企業的流量和品牌呢?我個人建議,所有的職場人,都應該去做個人品牌,至少要具備個人品牌的思維。

溫馨提示:大家請見諒,因為不是純方法論,所以案例裡面就有很多關於我本人的內容,這樣更加真實,也體現了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的實踐。

那到底怎樣算是有了個人品牌?

大家可以看一個對比:

我是鄒叔,專注運營增長,顧問費性價比高,請讓我給你服務吧。——這是推銷我是鄒叔,專注運營增長,現在特殊時期,顧問費3折起。——這是促銷你不認識鄒叔,但是聽過他的分享,覺得還行,想請他做內訓。——這是營銷你不認識鄒叔,公司想找運營增長顧問,朋友都推薦鄒叔。——這是品牌

我用了這多的篇幅來說大家應該要做個人品牌,但是大家時間精力都有限,做個人品牌能帶來什麼收益呢?

1. 低成本的流量

首先我想大家都了解,所有的成交中,轉化率最高的成交方式,其實是轉介紹,在我這幾年破千萬的業績來看,成單周期最短的可能只需要5分鐘。而TOB行業平均成交可能要1周左右,並且大多數熟人或者讀者推薦的客戶,都能成交,成交率高達64.1%。

人是情感型的動物,在商業化的公司和有溫度的人之間,大家更容易信任人,就像也許你不喜歡我所在的公司,但我這個任性的大叔,是不是可以了解一下?

既然選擇了打造個人品牌,勢必就會不斷的積累粉絲,來自特定領域的認知以及獲得關注,就能幫你獲得低成本的流量,如果這個流量和公司的客戶群體還高度一致,那就太棒了。

2. 高程度的信任

一切合作是信任,正因為有了了解、認知才會成為你的粉絲,這樣的過程能非常好的的解決信任的問題。

3. 提升個人價值

在愈演愈烈的職場危機之下,個人品牌不僅能帶來流量和新人,還能提升個人價值,特別是職場價值。

要知道一個企業的成功不能代表某個人的價值,經常有人說:別把平臺的能力當做個人的能力。

在打造個人品牌的過程中,你就是在不斷的提高自己運營和市場各方面的能力,同時提高自己的社會價值,直到有一天你可以驕傲的說:離開平臺,我依然有能力。

4. 督促自我成長

當你開始了建設個人品牌,就會將自己曝光於大家的眼光之下,公眾的監督會倒逼你珍惜羽毛,讓你不斷的學習,成長,自律,分享,包容,利他等等,直到你把優秀這種習慣融入骨子裡,畢竟,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人設塌陷。

關於個人品牌建立過程中的各種收益以及商業上的變現,就不在這裡展開,但是鄒叔告訴你,ROI高得超出你的想像。

二、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下面我們來講講,如何按照運營的思維,來打造個人品牌。

運營和市場的日常工作,我總結為了6大板塊,分別是: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投放運營,活動運營,社群運營,數據運營,所以我們就按照以上的6大思維和大家繼續分解。

1. 產品運營思維

按照產品運營的思維,我們要做的事就包括了:

明確目標人群分析現有資源尋找獨特價值設計功能模塊一個好的定位勝過10倍努力,一個優勢的資源有利於單點突破,一個獨特的價值有利於植入心智,一個好的功能可以提高留存。

1.1 明確目標人群

明確目標人群,就是在定位,就是思考自己做個人品牌,要樹立的形象和人群,你需要的流量和關注在哪裡,你就去哪裡。

如果你的目標人群和個人優勢,能夠和公司的目標客群高度一致,那應該是最佳選擇,如果並不一致,大家也不用擔心,只有你某一個領域的影響力突破了,在大家的認知裡面就是認為你的可信度高於其他人,這時候你在做一些一個影響力遷移是比較容易的。

舉例:比如創藍的大部分產品的關鍵決策人物(KP)主要是有大量C端用戶的企業中的的產品、運營、市場以及中小企業CEO,那麼我就把自己個人品牌的目標人群也定位為這些人群,就有了自己的定位:鄒叔,專注運營增長的營銷官,10億級增長的營銷操盤手。

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分享的人群裡面,曹虎老師定位營銷諮詢,陳勇老師定位於超級轉化率,徐志斌老師定位於私域流量,於勇毅老師定位於大數據,杜忠老師定位於工業品營銷等等,都是面向目標人群的精準定位。

1.2 分析現有資源

做定位的過程中,主要還是找到自己的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大家要在自己的天賦、能力和精力精力中去認真分析,因為個人品牌這件事,可能100年都跟隨著你。而發現優勢也沒這麼複雜,你最擅長的事,多去做嘗試;你獲得成績的事,多去重複;你感興趣的事,多去研究。慢慢積累下去,數據會給你反饋,這樣你也能順利找到自己的優勢。

在這裡也推薦一本書給大家《現在,發現你的優勢》,大家可以讀後,去測評,自我評價,並且重新認知自我。

1.3 尋找獨特價值

在尋找獨特價值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獨特之處,而有的人,如陳勇老師飛快語速,敏捷的思維,就很容易讓人記住,而像鄒叔這樣其貌不揚,聲線平凡的人就容易被人忽略。

我們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那個引爆點,讓自己變得不一樣呢?

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

研究友商:這在我們企業做運營和市場的時候經常用到的方法,在個人品牌,如果你明確了客群和自己的優勢,剩下的就是「競品分析」,去尋找同領域最牛逼的人,研究他,學習他。利基領域:利基也就是比細分更細的領域,去找到細分市場裡面可能存在的,同領域大咖忽略的點,做單點突破,比如增長裡面的裂變,裂變工具裡面的活碼,裂變流程裡面的文案,都屬於利基領域。塑造獨特:很多時候上面的點並不容易找,所以我們就可以塑造,把一件事做100遍,那也就成了一種獨特的東西,獨特到如賈伯斯的牛仔褲,雷軍的咧嘴微笑,楊守彬的花襯衫等等。而我因為實在沒什麼特別,於是就只能從功能模塊裡面去塑造自己獨特的價值。

1.4 設計功能模塊

產品模塊的設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斷的聽取用戶的反饋,思考用戶的需求,逐步去優化並且要灰度試錯的。

在個人品牌運營中,我們一樣可以去設計功能模塊,比如簡介、形象、溫度、附加功能等等。

舉例:從名字開始,我們就要去設計,我真名是鄒楊,但當我們去百度「鄒楊」這兩個字的時候,看到的肯定是王思聰的第七個女朋友的,一個漂亮的模特。所以我就改了個暱稱「鄒叔」,這樣你一百度,基本都是我,如果再百度「鄒叔的任性」,那肯定都是我了,鄒叔又很容易製造話題,以及拉近距離,我和他人的話題經常是從稱呼開始破冰的。

好名字的三要素:被搜索時容易找到,說出來時容易記住,聽到之後容易理解。

一個好的個人品牌也是需要內外兼修的,在職場和商務場所,一個乾淨陽光的形象就很重要了,心理學的研究表面,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主要來自於語言、語調和形象這三方面,而外在形象所佔比例,高達55.6%,可見外在形象的重要性。

另一個問題就是,不是每個人都那麼美麗動人或者器宇軒昂,我們普通人的出路在哪裡呢?我的建議是標準化,統一化:統一的形象,標準的動作,統一的介紹,標準的PPT,統一的色調,標準的風格。

就像我的個人海報照片幾乎都是同一張,PPT都是一個模板,並且有自己的照片一樣,時刻去植入讀者的心智。

最後的附加功能就比較複雜,耗時也比較長,我們需要思考只是建立一個標準的個人形象,還是持續的內容輸出,只是做一個公眾號,還是提供更多的社群承載,只是寫乾貨內容或者獨特觀點,還是提供培訓課程等等更多的功能,在這個起步階段,也不展開。

2. 內容運營思維

定位明確後,內容就是關鍵,好的內容,是傳播個人品牌的基礎。

個人品牌的塑造是一項長期的行為,所以持續的輸出,系統化的運作,高品質的內容,就成了強化個人品牌的一個重要手段。

而內容運營也有一些基本原則就是:

①首先要有用

促銷和推銷類型的內容用戶是很難接受的,有用的內容,需要學習網紅種草的方法,去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尋找讀者的痛點,癢點

我們為用戶解決的問題越大,個人品牌價值就越大,這一點就像泛粉和精準粉的區別,一個10萬汽車領域粉絲的帳號價值是遠遠大於100萬笑話粉絲的帳號的。

②其次要有料

有用和有料有什麼不同呢?有用就是,只告訴了答案沒有太多延伸和文採。有料就是,不僅告訴了讀者答案,還讓讀者增長了見識,了解了本質,刷新了認知,創作的內容豐滿,情緒十足,最後讓讀者,一句「牛逼」敬你,再贊轉評三連擊,666。

③更重要的是要有趣

其實對於職場人來說,有用有料比較容易達成,畢竟大家每天在做著專業的事情,但大多數人並不願意閱讀和接受乾巴巴的信息,讀者希望內容不僅給他們帶來知識,還帶來了愉悅,讓心情放鬆,讓大腦洗澡。比如所有將運營的理論內容,畫成漫畫,有人將枯燥的產品知識錄成視頻,讓用戶更好更爽的接受。

所以,我們才會「憤憤不平」,怎麼很多人乾貨無幾甚至不學無術,但就是為人有趣,天生桔梗,也可以千萬粉絲,這就是有趣的力量。

因為每個人的興趣點不同,我們又可以去輸出不同類型的內容,比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而實際上活動,小程序、APP都可以成為你的內容。而內容的價值從段子到海報,到文章到白皮書再到出版書籍,讓人的信任感又是遞增的。

所以我們這次也有很多的專業作者分享,《超級轉化率》作者陳勇,《小群效應》作者徐志斌,《大數據營銷》作者於勇毅,所以明年的時候,希望大家能看到《TOB營銷》作者鄒楊,偷著開心一下先,雖然我連書都沒寫完。

不少於做個人品牌的時候,還會有疑問,那就是如何持續的產出。

其實想要持續的產出,就必須要持續的輸入,鄒叔給大家四大法寶:

復盤來自工作的實踐;思考來自閱讀的理解;訪談來自大咖的見解;觀察來自跨界的融合。把上面四點做好,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沉澱,你的內容將不再成為問題。

3. 投放運營的思維

當大家明確定位,持續產出了不錯的內容,就需要不斷的擴散內容了。畢竟這是個酒香也怕巷子深,內容不長腿的時代。

內容太多,大家太焦慮,時間也有限,如果我們辛辛苦苦產出的內容不能被人看到,也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且不利於個人品牌的良好打造,所以內容的投放運營就顯得尤為重要。

投放分為付費渠道和免費渠道,付費渠道昂貴而煩雜,在能力還不夠的時候過早的引爆自己很可能帶來反噬,我建議是從免費渠道開始,逐漸去建立自己的影響力。

不少的朋友只是公眾號上發布內容的,但是現在公眾號的打開率持續走低,為了擴大傳播的傳播,建議大家一次產出,多次復用,全渠道分發。

一方面,你要通過更多的展示形式,去輸出自己的個人品牌,比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形式進行曝光。

另一個一方面,你需要全渠道分發去擴散自己的個人品牌,比如建立自己的個人網站、公眾號,知乎,微博,頭條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豆瓣,簡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市場部,梅花網,億歐網,鈦媒體等等。內容創作很重要,而內容投放比內容比創作重要10倍。

結合產品,內容和渠道舉例:我在全渠道個人品牌名都叫「鄒叔的任性」,頭像和介紹基本一致。而我每寫一篇內容,都會全渠道投放,比如我上周給數千個零售從業者的培訓《零售實體行業社群運營破局指南》,就是在沒有任何費用的情況下,被超過200個站點收錄,包含鈦媒體,億邦動力,新浪科技等等,帶來了較好的傳播,也帶來了不少關注。

這裡需要注意的事,每個自媒體平臺的規則都有差別,大家需要更多的去了解,而且雖然標準動作是全渠道分發,大家還是要在一段時間後,找到最合適自己的平臺,去集中突破快速崛起。因為你只有在每個品牌做到了頭部,才能利用頭部效應的賦能來實現槓桿化的躍進。

大家一定要明白,平臺的力量是遠強於個體的,有了大腿就要抱住。

4. 活動運營思維

對於活動運營思維來說,我有幾點建議:

4.1 既要組織也要參與

組織活動是你的主場,你可以串場,有主動權,送被人記住,屬於連接器,參與活動是借勢,借主辦方的勢能,屬於被連接的資源。

同時大家可以看到,我所有的海報形象,都是一致的,而我參與的所有活動都離不開運營和增長兩個關鍵詞。

4.2 聊1年不如見1面

我們在線上用內容和其他和大家建立了聯繫,培養了信任,這遠遠不夠,線上得來終覺淺,關係要深還得見,就像咱們最早在TOBCGO相識,還是需要通過家宴,線下活動來加強關係一樣。

而另一種例外就是你能在參加一些勢能非常的活動,並成為主角,那就能吸引別人來連接你了,比如參加知名電視節目,參加頂級會議成為嘉賓等等。

5. 社群運營思維

在前面產品模塊設計的時候,我們聊到了是否做線下活動,是否建立社群,是否做更多的產品,提供價值給你的讀者,這是需要大家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的。

其實社群,我是100%建議大家要做。

5.1 積累核心,形成圈層

首先社群是沉澱你的讀者,其次通過社群可以反覆觸達,加深信任。

這裡我就會用到工作中常用的模型:傳播,引流,留存,活躍,轉化。

而AARRR在個人品牌中同樣適用,我們用內容、活動去傳播和引流,用個人微信去沉澱讀者,在裡面挑選出核心粉絲,形成屬於你的圈層,不管他們是否能轉化為企業客戶,都會是你個人品牌路上極大的助力。

什麼叫做核心粉絲呢:和你的目標客群一致,信任你,願意和你相互幫助,共同成長。

5.2 跨界圈粉,影響裂變

當我們在某一個領域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嘗試選定不同的領域去跨界圈粉。

舉例:最早的時候,我都是在主流的2C網際網路圈去沉澱,偶然的機會,見證了TOBCGO的成長,於是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習,也結識了眾多的TOB行業大佬,並向他們學習。而最近我又將自己的社群運營、內容運營等能力複製到了零售行業,給數千零售人培訓,給近百個品牌輔導零售行業的社群、內容和營銷等運營增長模塊。

今天也是我在2020新年後的第7場線上分享,3月還有更多的計劃以及零售100品牌的活動輔導,這就是用自己可以復用的專業能力,在目標人群裡面,不斷的進行影響力的裂變。

這裡,個人品牌的目標,形象,PPT,內容依然遵循統一原則。

6. 數據運營思維

個人品牌的建立,是一個長期且不斷調整和優化的過程,所以我們要像做運營和市場一樣時刻關注數據,收集數據,挖掘優勢,快速迭代。

舉例:我們每次發完公眾號推送之後,可能看到很多數據統計,可以根據閱讀數,轉發數,留言等等指標,去判斷讀者對自己內容的態度,從而去優化。我們在知乎去答題的時候,可以根據不同風格的點讚數量,以及算法的套用,去優化內容。

關於數據運營的內容,我們後面可以另起專題詳細來拆解。

為了讓還未完全復工的大家不把專業給忘了,今天帶著大家複習了一遍運營的各模塊,見笑了。

三、從個人品牌的流量做到超級轉化

其實第二部分內容,更多的是做了引流和傳播,只有流量可不代表一定能增長,而如何提高個人品牌中國的轉化,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1. 流量的產生

要在產生流量的時候,就預埋鉤子,讓給公域流量能到你的私域流量裡面來。

比如,把有自己簡介和微信的內容分發;比如,所有平臺的名字一樣,讓人容易找到你;比如,所有平臺的簡介裡面都放上自己的額微信號,方便別人加你;比如,在PPT裡面放上自己的二維碼方便別人加你;等等操作,這樣就能讓你的接受者不斷接受到你的信息,並且主動去找你,加你。

流量產生的要義:不要追她,要吸引她。

2. 流量的承接

在承接流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導讀者添加你的個人號,這裡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比如及時的自我介紹,收集對方的信息,引導讀者關注你的公眾號,並且進入你的社群體系,爭取和你形成多點觸達。

流量承接的要義:既然來了,就不要走了,我和要你產生多種關係。

3. 流量的運營

當讀者觸達了矩陣中的個人號,公眾號,社群後,那就是不斷的去影響和轉化的過程了。

舉例:TOBCGO大會的長海報,如果我們直接轉發朋友圈的話,大家能看到的是一組沒有調性的模糊圖片,我就讓設計將我和一個商務總監的照片插入了海報中央,這樣子我發朋友圈的時候,現實的就是我們兩個人的形象,再配上兩句文案,以此通過各種細節的運營來提高關注和個人影響力。

昨天就有企業來談內訓課程,正如陳勇老師說的:細節裡藏著錢啊。

4. 善借外力,實現雙贏

我們在做個人品牌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實力和勢能都是不夠的,就像我也是個TOB領域卑微的小透明。

這裡就要介紹一個絕招給大家,那就是藉助外力,實現雙贏。借力,就像是華與華的提出的超級符號,去尋找一顆大樹,抱住。

比如尋找熱點去做內容,這是借力。比如在有流量的平臺去精心運用,這也是借力。

還是今天大會的案例,我把自己的照片放大,然後和一眾TOB大佬放在一起,這也是借勢。但是並不是經常有這樣的機會,那麼平凡如我們還有什麼辦法?

再來一招,尋找你身邊的大咖,和他們交流一是為了獲取知識,二也是藉助他們的勢能去產生價值。

如果大咖都沒有,絕招就是藉助社群了,努力去加入一些有真大佬的社群,比如我在TO B CGO的社群裡面,貢獻自己的價值,樂於助人,並且和群主搞好關係……這樣的借力,是大多數能做的,從一個群開始培養,當你在很多群裡擁有勢能之後,也就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

這就是借用外力,實現雙贏的基本框架,更多的內容因為時間有限,無法展開啊。

5. 自我實踐,賦能團隊

更重要的是,咱們不能自己一個人玩去了,我們還有團隊呢。

當我們學會了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幫助個人實現了流量增長的時候,別忘了還要需要賦能團隊,將你的所學所感和團隊去分享,特別是有商務團隊的公司,他們每天都需要接觸大量的潛在客戶,而且是公司的利潤創造者,比如我在公司給新人培訓的《打造員工個人品牌》,一直高居培訓排行榜榜首,偷笑一下。

運營/市場與商務,這一對在很多公司的矛盾體,就在這一刻,開始相輔相成,共同奮戰,一起為了公司的營收增長而奮鬥。

四、寫在最後的話

最近的疫情,很多朋友又提到了中年危機,實際上,我認為,中年危機不是從35歲開始,而是從思維僵化開始的。我也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是品牌,每個文案都可以導流,企業營收的增長,可以從每個人的流量增長開始積累,而0到10億的實踐,也就是從點滴開始。

從來沒有一個個人品牌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借力,都是逐步漸進,慢慢強化的,這種沉澱,會像雪山上的雪球,在你人生長長的坡上,不斷積累,變得越來越厚實,勢能變得越來越大,來成就未來的你。

從今天開始,嘗試去打造個人品牌,就像阿基米德的支點,用槓桿去撬動你的人生商業模式,並且實現個人和公司共同增長的雙贏。

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人一生中唯一該賣的就是自己。

作者:鄒叔,一個專注運營增長的首席營銷官,實戰型營銷顧問,多家億級企業營銷顧問。

本文由 @鄒叔的任性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被流量思維誤解的社群運營工作
    仔細想一想,你會發現上面這些「SOP 套路」是不是重複性高,幾乎不用動腦的,甚至很大部分的動作未來用機器就可取代?用流量思維看待社群,技術和思路含量低這是為什麼?多數品牌在「微信群」的受限下,以流量思維的低效能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 這是個技術活兒,用流程化思維打造個人品牌
    社群的願景是在未來的五年時間裡幫助10000名精英實現百萬職場年收入,幫助1000名精英實現100萬副業/斜槓年收入,幫助100名精英實現100萬被動年收入,從而實現財務自由。社群的使命是協助精英們建立良好的個人商業模式,讓天下沒有難過的日子,輕鬆實現人生價值,脫離低水平勤奮,最大化人生價值,讓自己懂得很多道理,也能過好這一生。
  • 打造個人品牌,你需要這7堂課
    秋葉老師帶領團隊推出了一本新書《個人品牌7堂課》,書中用7個思維闡述了如何打造個人品牌。如果把自己看成產品,怎樣做成受人歡迎又能帶給人價值的好產品呢?01.定位思維好產品外觀會讓人很舒服,與同類產品也會有相當的辨識度。定位思維很重要的一點是給自己貼標籤,讓別人一眼就清楚你是誰。
  • 《個人品牌7堂課》|如何快、準、狠打造出個人品牌
    為什麼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想著不遺餘力地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因為個人品牌這個東西值錢,而且做得越久越值錢。它就像一隻會下蛋的鵝,養大這隻鵝比較費勁。只不過,大多數人在養鵝的過程中,就放棄了。此外,往大了說,個人品牌能夠幫助一個人獲得成就感、傳遞影響力、實現自我價值。
  • 《個人品牌七堂課》:秋葉大叔的成名復盤,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就像秋葉大叔在《個人品牌七堂課》中所說,個人品牌,是指你的定位在大眾化人群中有廣泛的知名度,大家認可且喜歡你這個人,是因為你的專長、才華及個性,不是因為你背後的單位。公司會為一個人賦能,無形之中誇大某一個人的影響力。打造個人品牌也是有類似功效,讓自己從一眾同行中脫穎而出,更容易被識別,進而被記住。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地圖,關於增長的4個核心思維(三)
    編輯導語:增長運營工作一直是運營者的大問題,用各種方法進行流量的增長;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關於數據思維在增長中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思維的三個步驟;本文作者將繼續討論關於增長的四個核心思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副業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為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因為如果要做副業,目前最容易做到、且極具生命力的個人變現方法,就是個人品牌加內容的輸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2016年4月21日,papi醬與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楊銘等合伙人決定對其第一次廣告進行拍賣,最終以2200萬賣出;而papi醬獲得1200萬融資。個人品牌到底該如何做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建設。
  • 建群寶:私域流量的搭建與運營,打造用戶流量池
    什麼是私域流量?私域流量能給當今的企業或者個人帶來哪些效益?為什麼私域流量會成為當前網際網路一種非常熱門的營銷裂變趨勢?今天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私域流量就是指個人擁有完全的支配權的帳號所沉澱的粉絲、客戶、流量,可以精準觸達,多次利用。
  • 個人ip如何運營?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ip?具體好處有哪些?
    一、為什麼要打造個人IP? 「個人ip,網絡術語,是指個人擁有某種結果。在網際網路時代,它可以指代符號,價值,具有共同特徵的組以及具有自身流量的內容。每個人都是產品,將自己視為您生命中建立的最佳產品;個人品牌是最佳的護城河;一旦創建,就很難複製。在經濟增長的時代,也許個人IP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證明,但是現在在存量經濟時代,品牌價值將得到體現。」
  •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培訓背景: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超級個體再次回歸大眾眼前,成為商業新浪潮中不可或缺的稀有資源,話語權從企業轉向終端,從大眾轉向個體,新興企業品牌的塑造難度加大,超級個體的價值越來越大,如何成為超級個體,來適應新商業生態
  • 如何做用戶增長?用戶增長與產品、運營、品牌市場團隊之間的關係
    近年來,「增長黑客」和「用戶增長」是兩個非常火的概念,尤其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品牌開始更加重視用戶增長,招聘專門的用戶增長選手,設立用戶增長團隊。而用戶增長團隊所做的工作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運營團隊的很像,但在根本上還是專注於兩個目的:聚焦周期重複性以改變用戶的習慣;聚焦於引導用戶產生HVA。增長型的運營,其重點是關注LTV的提升,而LTV的提升一般是通過引導用戶產生HVA來實現的,所以增長型的運營一定要聚焦在HVA的引導上。
  • 私域流量運營輕鬆打造百萬業績的副業,個人微信號如何運營?
    在私域流量變現就相當於是實體店開門做生意,提到實體店,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盤下的店面第一件事肯定是裝修,根據品牌的特點裝修出一家店特有的品位,才能夠更吸引客戶進到你的店鋪裡面來消費.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但是我們做私域流量的時候,個人微信號就必須要有一個精準的定位,方便顧客在有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起我們,並且找得到我們。個人微信號在打造的時候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微信暱稱、個性籤名、微信頭像、朋友圈封面,接下來我們詳細說一下這四個方面的設置。
  • 從增長黑客到流量地圖,關於增長的4個核心思維(二)
    編輯導語:增長黑客,指的是創業型團隊在數據分析基礎上,利用產品或技術手段來獲取自發增長的運營手段。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為我們分析了用戶運營思維的兩個誤區,並且總結了建立正確的用戶運營思維的三個方向。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又分析了數據思維在增長中的應用,以及建立數據思維的三個步驟。
  • 零售轉型:藉助私域流量打造自由品牌
    據有關零售上市公司年報顯示:2018年永輝超市、家家悅、紅旗連鎖和步步高四家企業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20.87%/17.84%/24.32%/21.44%,較上年度分別增長3.55/0.21/0.43/1.44pct,永輝和步步高增長較明顯。總體來看,零售企業由於房租、人力成本、運營成本的快速上升,其費用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了,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經營壓力。
  • 範範:打造個人品牌如何具體的持續輸出內容?
    當然,你想做到這樣的結果,依然逃不出五行的第一步:[金]個人品牌打造術(讓粉絲愛上你的絕密武器) 一套系統解決 所有 賺錢盈利問題,金、水、木、火、土,相生相剋, 做人 做事 ,必須 遵守規律,懂 人性 那麼,我們如何打造個人品牌並具體的持續輸出內容呢?
  • 線下課程 | 團隊從3個人到30人,運營負責人如何將業務與管理兩手抓?
    從3個人到30人,如何業務管理兩手抓其實,對於運營負責人來說,每一次團隊的擴大,都是對其管理能力的考驗。3個人的小團隊和30個人的團隊內部分工和溝通成本一定是不一樣的。3個人坐一起,在工位上就可以直接聊事情,彼此負責的事情有限,對於團隊內的問題和失誤可以快速監測並糾正,實現小步快跑,迅速迭代!
  • 運營人如何用商業化思維拆解目標達成指標
    編輯導語:商業化也就是賺錢,運營人也就是如何運用運營手法為公司賺取利益;運營人在做商業化活動項目時,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評估,找到正確的商業航線;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運營人如何用商業化思維拆解目標達成指標,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上周看了一場有意思的運營人職場公開課,分享嘉賓開場提了個問題:「如何在3個月內給公司掙100萬?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3、對自我的需求:滿足用戶自我實現的需求,讓用戶與品牌、平臺共進退,將平臺的發展當成自我實現的事業,打造利益共同體。了解了這三類用戶的需求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活動運營和用戶運營,將用戶的行為最大程度的釋放形成勢能,讓用戶自驅動,讓平臺的飛輪效應達到最大。【二】人性思維在了解了用戶的需求後,我們最需要了解的還有人性。
  • 巨量引擎打造一站式解決方案,激發新銳品牌長效增長潛力
    近年來,中國消費力的升級,帶動了消費品牌的爆發式增長,品牌加快發展的同時,品類也在不斷激增。根據CBNData《2020新消費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新品牌數量增長至2017年的近2.5倍。與快速發展相伴隨的是激烈的市場競爭,新銳品牌如何在市場挑戰中挖掘新機遇,實現破局增長?
  • 團餐企業:用哪些產品引爆流量,哪些產品增長利潤?
    在團餐應用場景下,小吃品牌如何去呈現自己的產品,以統一的、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是關鍵。任何一個小吃品牌的打造,除了標準化的產品這個內核,還需要有一套很強大的運營系統把它包裹在其中,例如:餐具的選擇、加工的流程、人員的培訓、銷售的話術、定價的基礎……這些共同構成了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