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如何用商業化思維拆解目標達成指標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商業化也就是賺錢,運營人也就是如何運用運營手法為公司賺取利益;運營人在做商業化活動項目時,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評估,找到正確的商業航線;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運營人如何用商業化思維拆解目標達成指標,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上周看了一場有意思的運營人職場公開課,分享嘉賓開場提了個問題:

「如何在3個月內給公司掙100萬?你怎麼思考」

有很多小夥伴回覆:

「增加流量渠道」「多花錢投廣告」「產品買一送一,或者採用低價策略銷售」負責過商業化營收的小夥伴都曾被問過上面的問題,如何達成營收商業化目標?有些人直接給出執行方案,有些人給出方法論。看直播間的回覆,好像看到無數個從前的自己。

我曾經也是個會直接給執行方案的小運營,記得有一次老闆問:為什麼會給出這樣的解決方案?理由是什麼?年輕的我信誓旦旦地回答:「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呀,而且根據以往經驗,這個辦法是有效的。」後來被老闆點撥一通才有所頓悟。

說這段小故事,不是否定前面的答案,想藉此跟大家聊聊關於商業化拆解思維。

所有人都在聊商業化,商業化到底做什麼?賺錢?拓展流量?商業化是否有可複製的方法?

一、什麼是商業化?

什麼是商業化?百度百科上,商業化是指權利人以自由、平等的交換為手段,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行為。

簡單說,商業化要賺錢,商業化運營需要扛起為公司賺錢的重擔。

二、商業化到底做什麼?

商業化可延伸出很多關聯詞,商業思維、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商業戰略……

那麼,商業化是否等於商業思維?商業模式是否等於盈利模式?很多用戶喜歡將這幾個概念混為一談。

商業化範疇很大,既涉及商業模式,也涉及盈利模式、用戶模式,關鍵是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產品的黃金航線。

這條黃金航線應該基於商業目標的拆解,制定出細分目標計劃;每個小目標的達成,都意味著對商業模式的貢獻;每一個點與點之間的連線,最終勾勒出完美的商業航線。

不管什麼產品,商業化亟需解決什麼問題?航線應該從哪裡出發?(之前推文《產品運營不懂數據分析,如何扛1億KPI》有提到萬能公式)

我認為商業化其實最迫切解決3個關鍵問題——提升流量、提升arpu,提升用戶使用率,基於此不斷優化產品運營策略。

1. 提升流量

流量為王的時代,沒有流量就沒有曝光,更別談後續產品的付費轉化。

當我們在聊商業化,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產品流量從何而來,去哪裡獲取流量。

常見的獲取流量的方法有:增加合作渠道、投放有效廣告、線下地推、裂變活動等。

合作渠道變數不會特別大,通常選定幾個產品目標用戶聚集的渠道進行長期合作,再額外拓展其他下沉市場渠道,如無突發意味不輕易更換渠道,這是目前常用的運營打法。

廣告投放獲客成本高,廣告點擊率在0.5%左右;獲客成本會根據產品類型的不同變化幅度頗大,幾塊到幾百塊不定。

活動裂變是獲客成本最低的方法,是跳脫AARRR模式之外最行之有效的流量獲取方式。

2. 提升arpu

數學上有一種關係叫正比例關係,簡單說是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它們的關係叫做成正比例關係。

將正比例關係回歸到商業收入公式中,當產品付費用戶數恆定,arpu值越高,整體的GMV會越高,這是一種正比例關係。

提升arpu的策略有3種:把免費模式變成付費模式、把低價變成高價、拓展新商業模式提升整體arpu;具體需根據產品規劃和改動影響面調整。

3. 提升用戶使用率

隨著新用戶獲客成本的增加,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用戶的品牌價值和商業價值。

尤其是活躍用戶帶來的廣告收益、付費金額、使用時長貢獻等,都遠超新用戶,整體LTV價值高;提升產品的用戶使用率(特別是活躍用戶使用率),能有效提升產品價值,並降低用戶流失風險。

怎麼提升用戶使用率?

關鍵是產品,你的產品是否有讓用戶驚喜的Aha moment?

Aha moment是決定用戶是否留存下來的核心功能點;其次是運營策略,push、相關推薦、猜你喜歡、內容供給、產品社交、產品服務屬性,都是提升用戶使用率的重要手段。

三、商業畫布

周鴻禕說: 商業模式不是賺錢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方面內容: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是怎麼去賺錢。

你是否清楚地了解自家產品的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收入模式?

引入商業畫布,大家可對照下表填寫自家產品的商業畫布,重新認識產品整體的商業模式。

所有人都在聊商業化,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不外乎4種——流量變現模式、直接付費模式、增值服務模式、佣金模式。

確定好產品商業模式,可使用樹杈法拆分流量、arpu、用戶使用率3大關鍵指標,找到業務突破點。(PS:切記頭腦發熱直接給執行方案,切記不加思索憑經驗做事。想清楚比立刻做要重要得多。)

作為運營人,我曾經也不知道如何去達成KPI指標,每次老大安排一個任務,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決,完全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去貫通整個打法;當老大問起來數據為什麼提升或是為什麼下降時,總是不知道如何回答,那是因為我們心裡沒想清楚。

如果運營有商業化思維,那麼從制定北極星指標開始,往後所有的運營動作都是環環相扣,圍繞關鍵指標拆解、分層、執行。

舉個簡單例子:

今年雙十二活動數據沒有達到預期營收效果,老闆需要你分析一下為啥達不成,你將如何回答?

如果你有商業思維,有拆解思路,你就知道該從運營維度、銷售維度、流量維度去分析,讓老闆知道數據未達成的前因後果。

類似這樣:

以上,你學會了麼?

#專欄作家#

8年大型網際網路產品運營經驗。曾負責過稻殼兒、手機主題等產品,對IP字體的打造引領了行業風向標。既當過業務操盤手,也當過自媒體創作者,對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有自己的見解。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運營思維:讓你更有條理地提升工作關鍵指標KPI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在我們進行運營任務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提升最終的關鍵指標呢?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本文作者基於自己的經驗,為我們總結了如下六種方法,希望能幫你有條理地提升工作關鍵指標KPI。
  • 如何用運營思維,打造個人品牌實現流量增長?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個人的流量和品牌都做不好,如何做好企業的流量和品牌呢?我個人建議,所有的職場人,都應該去做個人品牌,至少要具備個人品牌的思維。市場/運營/營銷人,如何在企業營收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我們的主要職能:獲取流量,運營用戶,提高轉化,打造品牌。
  • 阿里員工如何制定、拆解 KPI?
    網際網路行業中,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是常見的工作目標制定方法之一。那麼 KPI 怎麼運用才能最準確地瞄準發力目標,引導員工前行呢。本文將以阿里為例,講述如何制定 KPI,以及如何拆解 KPI。
  • 如何拆解KPI指標,打造業務增長的飛輪效應?
    本文以健身類訂閱號為例,拆解其中KPI指標,並分析了針對細化的指標,我們應採取什麼運營方式打造業務增長。前言本次我們將以健身類訂閱號為例,來拆解KPI指標。假設你是公眾號新媒體負責人,團隊共7人,一般一次推文發3條,營收主要靠廣告和賣課,目前粉絲數80萬。
  • 借麥當勞5G炸雞,拆解流量運營思路及提升框架思維|胖鯨MEETUP
    5月7日(周四)胖鯨的資深讀者、現就職於博拉網絡的朱曉峰,以麥當勞5G炸雞刷屏級案例為分享契機,跟大家分享如何提高項目整體策劃、目標拆解與系統輸出的能力。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與胖鯨共創內容。我跟大家一樣都是胖鯨頭條的忠實讀者,也是千萬奮鬥在一線(俗稱加班)的營銷人/運營人/項目人。
  • 如何從初級運營成長為運營總監?
    一、執行階段執行階段大多數是入門0-3年運營的小夥伴需要注重的事情,在這個階段注重目標拆解能力、運營技能提升、超強執行力和嘗試關注業務目標。1. 目標拆解能力這個階段通常的任務是圍繞領導既定目標來工作,領導通常會給到一個目標讓運營小夥伴去執行,比如:這個月APP的DAU提升100萬。
  • 不同階段運營人的能力提升模型
    最需要提升的能力:學習力(站在讓自己更全面的目標,去思考學習)、獨立高效解決工作問題的思維能力。1. 學習力學習應該是運營人以及職場人整個職業階段所需要的能力,只是區別在於——這個階段的運營人的學習目標是什麼。
  • 如何高效拆解並完成KPI?
    有位學員問我:要怎麼樣才能實現目標,高效完成KPI?他們公司是做淘寶電商的。去年做得不錯,銷售額有1440萬。由於直播,短視頻等紅利,今年想更上一層樓。於是,他接到公司的目標:今年你們團隊的目標銷售額是5000萬。KPI,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高效拆解並完成KPI?
  • 用PM方法論,思考人生目的、手段、指標
    >1、我們大腦的自動化思維和從眾心態,讓我們把不合理的指標當成目的,每天沉浸在很多偏離目標的事情卻不自知。指標定的越全面和合理,就越能還原目標的達成度。為了做B,B變成了一個小目標,就需要手段C,進而還需要達成目標C的手段D……我們以為把這個鏈條上的每件事做好,就可以實現終極目標(把D做好,就可以達成C,進而達成B,最終達成A),可是由於這個鏈條太長了,我們容易忘記最初的目標是什麼,而迷失在執行細節小事中。
  • 高階運營:如何用4P理論做增長?
    如果能從這些更抽象的層次來思考做好運營這件事,前面說的劃分更多是一些戰術和硬技能。想清楚了這些點,在我的運營工作裡我嘗試結合一些用市場營銷的思路,沉澱一些運營工作的實踐方法論。比如說做市場營銷的人應該很清楚祖師爺級的4P理論:產品、價格、渠道、推廣,藉助在這四個方向的營銷指導,怎麼成長為一個高階運營?
  • 數據分析基礎思維之:指標思維
    在數據分析工作中,數據必須呈現的是事實而不能是觀點,這樣才能保證每個人接收到的信息是相同的。而想要保持穩定的事實能力,指標思維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關鍵點。數據分析思維繫列文章第一部分留了一個尾巴,還有一個底層思維——事實思維沒有介紹。但是我覺得事實思維可以直接引申到指標思維,因此乾脆放到一起說。
  • 商業化體驗策略模型CXS:全視角體驗設計的思維結構
    這宛如一個黑盒子,大家都在做,但沒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2)提及「商業化體驗」,總會有人會把這個詞拆成「商業化」與「體驗」,並提出「商業化與體驗之間是有衝突的,如何協調兩者關係」類似的觀點。一方面我並不認為這個觀點成立,「商業化」與「體驗」本就是一體的;另一方面用實踐去反駁這個觀點的最有效辦法,但它需要時間。
  • 首席新媒體黎想教程:一份完整的運營方案,應包含的7個方面
    你用什麼樣的目標來衡量你做這件事的成果?  你做這件事的具體執行策略是什麼?也就是:人、事、財、資源、時間排期的明確。  方案的背景是為了更好的明確你做這件事的目的,目的是為了明確你做事的方向,目標是為了衡量你做事的效果,策略就是明確這件事你該如何去執行,也就是說你需要什麼人?做什麼事?需要多少預算?要動用多少資源?用多長時間?每個階段做什麼事兒?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運營也要基於人性,但是僅僅用一個「人性」又太籠統和概括了。我們需要把人性再進一步的拆解,鞭辟入裡的闡釋到每一個具體的點才能真正的為我們所用,才算是真正的底層邏輯。戴爾·卡耐基寫過一些列的暢銷書,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優點》,所以人性首先可以分成弱點和優點兩個方面,在這兩個層面上還能再做進一步的延伸。
  • 以某電銷中心KPI為例,講講精細化運營的指標分解怎麼做?
    這篇文章從KPI的重要性,KPI編纂的SMART原則、某電銷中心KPI分解實務三個方面分析了職場精細化運營指標分解過程。一、為什麼KPI重要如果以項目管理的知識來看,任何一項可稱為【目標】的東西,都可以劃分為子項目,工作集乃至最後具體到一項【事務】。
  • 如何合理的設計B端產品經理的考核目標?
    而如果是商業化對外售賣的SaaS產品,又有專職的銷售和CSM團隊,你能說銷售業績不好,是產品經理的鍋麼? 針對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本文嘗試給出一些可能的思路和方法,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討。
  • 如何用產品思維談戀愛?
    恰巧近期有朋友諮詢情感問題(阿境化身知心大哥哈哈哈哈),於是考慮,作為一位產品經理(簡稱PM,Product Manager),能否使用PM的思維來追求心儀的對象呢?那麼,來談談,產品思維在擇偶時的運用。換句簡單的話說,阿境用PM的思維教你們如何把妞/泡仔。
  •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2):產品定義
    《商業化產品「七步設計法」》是一個實踐方法論,將用一個文章系列連載(七篇),這個方法論試圖提煉出從0到1設計商業化產品的通用思路,重點介紹宏觀設計邏輯,即具備普適性的全鏈路商業化產品設計流程,而不傾向於介紹某款單品類產品的設計細節。
  • 切爾西與微博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在社群運營與商業化層面追求新突破
    微博與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宣布達成「官方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提升切爾西俱樂部的社交媒體資產,並在微博平臺為廣大球迷帶來更多獨家內容,構建「藍軍」球迷社群,激活粉絲價值,共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同時微博還將幫助切爾西俱樂部更好地打造直播和短視頻節目,積累社交資產,並打造品牌形象,在社交媒體上創造更多商業化機會。除此以外,微博與切爾西會持續發力微博社群運營,打造切爾西球迷交流社區,讓球迷置身社區化場景,更好地瀏覽興趣內容,並進行互動,打造切爾西俱樂部的中文社交「主場」。
  • 10位運營總監的6張思維導圖
    因此,作為網際網路產品的運營人,如何幫助企業和項目度過最艱難的冷啟動期,獲得種子用戶。並在之後的發展初期和中期,不斷帶來新用戶的增長,將成為衡量你的職場價值的重要指標。■ 思維導圖中提供了18種拉新渠道。涵蓋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免費渠道和付費渠道;短期見效渠道和長期有效渠道;適合2C的渠道和適合2B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