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鄉親打通脫貧致富路——毛相林:「我願當一輩子築路人」

2020-12-22 瀟湘晨報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帘。這裡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布,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為「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鎖」在深山裡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展生態旅遊。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15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小時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念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說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裡開會,發現鄰村村民家裡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沒想到山裡還能這麼生活!」回到村裡,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錢從哪裡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夥你一句我一句。村裡有幾百畝地,鄉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帳:公路預計七八公裡,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於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著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裡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壞消息還是傳來了。村民黃會元被巨石砸中,滾落下山,悲痛萬分的毛相林一度動搖了修路的決心……此時,黃會元的父親站出來說,「為了子孫後代,我兒子死得光榮!繼續修!」頓時,大家齊刷刷地舉手,擦掉眼淚,繼續走向工地……

終於,2004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在山腰上,下莊人終於打通康莊大道!

「失敗了不要緊,繼續幹!」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當天就能往返縣城。不少村民開始外出務工,賺錢補貼家用。

不過,村裡沒有產業,只能自給自足,村民依然貧困。「修好路,還要發展產業,打開財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來,帶領村民繼續「折騰」。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發展蠶桑賺了錢,便號召村民種桑樹養蠶。沒想到,100多畝桑樹欣欣向榮,30多張蠶子卻死氣沉沉。原來,下莊村海拔高、氣溫低,不適合養蠶。

「毛矮子蠻幹,就知道瞎搞!」失敗後,村民們意見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會作檢討。

「老毛心還是好的嘛,只是急了點。哪個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產黨員還怕這個?」會上,老黨員楊元玖鼓勵毛相林,也平息了大夥的議論。

山裡人,脾氣倔。失敗反而激發了毛相林的韌勁:「失敗了不要緊,繼續幹!」

第二年,毛相林在縣城吃到一種西瓜,覺得特別香甜。他又動心了,想種植西瓜。不過,這次他精明了,先請教農技人員,自己試種兩分地。

可喜的是,種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給村民們吃,還賣到縣城,賺了一筆錢。在毛相林帶動下,下莊村終於有了第一個像樣的產業。今年,村裡西瓜種植面積達200畝。

村民們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勢而上。2014年,他邀請市縣農業專家深入考察分析,確定發展柑橘、桃、西瓜三大產業。

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終於打通了脫貧致富路——650畝柑橘套種西瓜、南瓜,150畝桃園套種西瓜。村民劉恆保種了10畝柑橘,去年初掛果就收入2萬多元。「光靠遊客開著小車來採摘,就賣完了,都不用出門嘞。」劉恆保說,明年柑橘進入盛產期,收入還將翻番。

「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舊閒不下來。他在琢磨,怎麼能讓村裡在外的年輕人回到家鄉,振興鄉村。

29歲的毛連長曾在外種西瓜、跑銷售。今年春節回家,毛相林上門找他,「連長,留在村裡吧,下莊村需要你們年輕人。」

看著毛相林滿頭白髮,毛連長又回憶起當年修路的場景。看著村裡產業蒸蒸日上,他動心了,選擇留下,還說服女朋友也回來,準備發展民宿,搞直播帶貨。

這兩年,返鄉村民越來越多。200多名外出務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選擇回來,振興家鄉。

2018年,毛相林提議,建一個全村的事跡陳列室,記錄下莊人修路的故事:「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在鄉黨委、政府支持下,下莊人事跡陳列室於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奮勇,當起講解員。

在村口的下莊人事跡陳列室裡,常常可見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遊客講述當年的奮鬥故事。

「這是我們當年修路時穿的鞋子,已經磨穿了……」毛相林說。這樣的話,毛相林不知講過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滿感情。

看著一撥撥年輕人來來去去,毛相林感慨萬千:「我願當一輩子築路人!」(記者 王斌來 劉新吾)

快評:執著堅守 不懈前行

【來源: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坑下莊的開路人③|毛相林:「我願當一輩子築『路』人」
    下莊人的步伐不會止於打通絕壁上的天路,不會止步於脫貧路,而是要實現鄉村振興,走上小康路!」「下莊精神,永不過時!」山高聳,那是下莊人挺起的不屈脊梁;路蜿蜒,那是下莊人留下的奮鬥軌跡。 55歲的村醫楊亨華以前只是個赤腳醫生,卻是下莊唯一懂醫的人。他原想著路修通了就出門打工掙錢,但哥哥楊亨榮出事後,他改變了想法。1999年,楊亨榮在修路時被巨石砸中腰部,致使腰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落下終生殘疾。「為了這條路,為了下莊,哥哥付出了半條命。而下莊只有我一個醫生,我若走了,大家生病怎麼辦?」楊亨華選擇了留下,一輩子都要為下莊人看病。
  • 【時代楷模】毛相林:鑿出脫貧致富的「絕壁天路」
    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說,在沒修公路前,村裡交通閉塞,到縣城就要花3天時間。 毛相林: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公路,不光只是窮,連生命都沒有保障。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年輕小夥子,二十幾歲,受傷了。我們用了三天時間,我們都沒有(把他)送到醫院,最後死去,這個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 1997年,毛相林開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修路。
  • 一輩子,一條路——「當代愚公」毛相林和他的下莊村
    他時常會想,如果當初不去修這條路,那6條性命是不是就不會消失,村裡人又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然而當他走在村裡,看到整整齊齊的小樓房、乾乾淨淨的院落、鬱鬱蔥蔥的果樹,村民們臉上滿足的笑容時,他又釋然了——如果沒有這條路,老弱病殘可能一輩子也出不了村,年輕人們可能拋棄家園再也不回來。
  • 當年最先報導毛相林帶領下莊村民修路的記者——覃昌年
    11月16日晚,當年最先報導巫山下莊毛相林帶領村民修路的記者——覃昌年在家中收看央視新聞聯播《毛相林: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的報導。回憶起21年前,自已採訪毛相林帶領村民修路的場景依然歷歷在目。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巫山下莊《毛相林:絕壁上「鑿」出脫貧致富路》新聞。
  • 毛相林領獎回來之後說……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生死相依只為了那一句承諾,報答你是我唯一的傾訴……」1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領到「時代楷模」榮譽證書和「時代楷模」獎牌後,與現場觀眾一起激情合唱了歌曲《不忘初心》,「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嚮往你的嚮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江西公安機關精準幫扶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芝麻開花節節高,今後日子會更好」江西公安機關精準幫扶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10月21日,江西省于都縣公安局駐張軍村第一書記溫樹華(右)走訪貧困戶。楊臣先家脫貧致富的故事,正是江西省公安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訓詞精神,著力解決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帶領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縮影。
  • 【正能量】巫山「愚公」毛相林:二十載絕壁開路 他帶領下莊人走出...
    這幾年,村裡陸續發展起650畝柑橘,依託柑橘產業,全村64戶287人成功脫貧。「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在下莊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個與世隔絕的小山村。而改變這一切的,則是帶領村民在絕壁上開鑿「天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愚公」的村主任毛相林。
  • 下莊人眼裡的毛相林:我不曉得啥子「時代楷模」,但我認他幹實事
    什麼人才能稱作「時代楷模」? 「時代楷模」又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再次走進下莊,看看下莊人眼裡的毛相林。毛相林帶領村民們發展柑橘產業,打通了致富路。毛相林帶領下莊人歷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天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易華 陳洋 攝這一兩年來,隨著下莊村的「天路」硬化,來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為了留住遊客,讓村裡人吃上旅遊飯,毛相林又爭取到了一筆旅遊專項資金,進行村容村貌提升。
  • 毛相林:「時代楷模」這份榮譽屬於下莊人
    記者 崔曜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生死相依只為了那一句承諾,報答你是我唯一的傾訴……」1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領到「時代楷模」榮譽證書和「時代楷模」獎牌後,與現場觀眾一起激情合唱了歌曲《不忘初心》,「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嚮往你的嚮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
  • 石順蓮:傳承苗繡技藝 帶領苗族婦女鄉親脫貧致富
    邀請五位脫貧攻堅戰中的婦女代表與記者現場交流,講述她們帶領父老鄉親致富的故事。 石順蓮是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原黨支部書記、十八洞村婦聯主席,她不僅帶領村裡的苗族婦女鄉親脫貧致富,同時也傳承了苗繡技藝。她帶動全村的婦女,建立了苗繡合作社。為什麼做苗繡?石順蓮表示,一方面是為了完成自己帶領大家致富的心願,讓村裡的留守婦女能在家門口賺點錢。
  • 視頻|下莊人眼裡的毛相林:我不曉得啥子「時代楷模」 但我認他幹...
    毛相林帶領村民們發展柑橘產業,打通了致富路。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易華 陳洋 攝低保戶說:啥子「時代楷模」我不曉得,但他人好,說話作數!「我就一門心思跟著他幹,守著我的柑橘樹過日子!」張勝生笑眯眯地說。農家樂老闆說:他就是實打實為老百姓幹事的人沿著山坡往下走,一群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打著木樁。「這是在做什麼?」「搞院落整治哩!」答話的是楊亨雙。
  • 大山深處的脫貧傳奇感動眾人 ——「時代楷模」毛相林...
    「當代愚公」毛相林帶領村民絕壁鑿天路的故事娓娓道來。毛相林帶領村民們發展柑橘產業,打通了致富路。「還有老年人,八十幾的,沒有走出過下莊,要我們把他們背到公路上,她要來看(路和車),很高興……車子開到終點,毛主任對大家說,今天是祖祖輩輩都盼望不到的事,在我們這一代把路修通了。我對得起全村的人,我也對得起死去的兄弟們。說完他哭了,我們都哭了……」說著說著,彭仁松在舞臺上哽咽了。
  • 下莊人:向天問道
    而真正站出來鑿開絕壁、打破封閉,將下莊拉回時代發展潮流中的那個人,他的名字叫毛相林。這合圍的絕壁,為下莊帶來了險峻的自然風光,同時也將貧困與下莊的百姓緊緊的綁在一起,任憑鐵骨錚錚的下莊人如何掙脫卻不可得,直到1997年冬月初八的那一聲炮響。魚兒溪泮,鐵錘、鋤頭,身體與絕壁碰撞出的鑿路聲,是久受封閉之苦的下莊人向天問道發出的吶喊!
  • 毛相林領獎回來之後說,還要為下莊的明天再幹幾年
    記者 崔曜 齊嵐森 攝/視覺重慶「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生死相依只為了那一句承諾,報答你是我唯一的傾訴……」1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布廳」,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領到「時代楷模」榮譽證書和「時代楷模」獎牌後,與現場觀眾一起激情合唱了歌曲《不忘初心》,「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嚮往你的嚮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重慶下莊人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
    這是下莊村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打油詩,2000年以前,村裡150多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大山,160多人沒見過公路,360多人沒見過電視,更別說高樓和汽車……閉塞的交通束縛了人們掙脫貧困和封閉的雙手,阻擋著全村通向文明和富裕的腳步。「要想富,先修路。」不甘「坐井觀天」的下莊人產生了在懸崖上鑿出一條路的念頭。
  • 脫貧攻堅丨護鳥人楊金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鳥」事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思茅港鎮茨竹林村芒壩小組,是「直過民族」地區的布朗族村寨,這裡共有50多戶200多人,通過國家的扶貧政策,2019年實現全組脫貧。如今,布朗山寨村民的經濟收入除了茶葉、咖啡等作物,鄉親們還利用當地生態優勢,主動進山保護常年生活在這裡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紫胸鸚鵡等鳥類,通過當起護鳥人,著力打造觀鳥經濟,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毛相林: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
    聚焦精準脫貧攻堅【毛相林: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重慶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
  • 記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當代愚公」毛相林:他率村民絕壁上「啃」出...
    一條出山的路,成為下莊人的奢望——沒人相信這裡能修出一條路來。毛相林,61歲,現任下莊村村主任,身高不到1.6米的他被大家稱為「毛矮子」。然而,就是這個「毛矮子」,帶領全村390餘人,在絕壁上譜寫出一個史詩般的悲壯故事——耗時7年,在絕壁上「啃」出一條出山公路。修路過程中,6條鮮活的生命,從絕壁上墜落。
  • 現在還有人這麼幹?102位「愚公」7年絕壁鑿路8公裡!
    也正是這雙手,與下莊築路英雄譜上其他101人的雙手一道,鑿出了8公裡的「絕壁天路」。現實版的「愚公移山」就發生在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毛相林說,用了整整7年時間,下莊人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在懸岸絕壁上鑿出了一條8公裡長的脫貧希望路!村民們在懸崖上開鑿道路。
  • 毛相林:「天坑村」的「帶路人」(8)
    新華社照片,巫山(重慶),2021年1月9日毛相林:「天坑村」的「帶路人」1月6日,毛相林(左二)和下莊村村民們一起觀看由巫山縣文化館組織的慰問演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是一個坐落在「天坑」裡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