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著力補短板、鍛長板 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2020-12-26 經濟日報

今年以來,中國製造業不僅經受住了突發疫情的壓力測試,還為全球醫療物資供給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做出了貢獻。如何看待當前的工業經濟形勢?下半年工業經濟回升勢頭能否延續?工信部如何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就這些熱點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

工業經濟運行狀況逐月向好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從供需兩側對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如何看待當前的工業經濟形勢?

辛國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工業經濟佔國民經濟總量超過三成,是實現國民經濟基本盤穩定的「壓艙石」,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主戰場。

二季度以來,工業經濟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穩步復甦,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

工業生產秩序基本恢復正常。4月上旬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已實現應復盡復,4、5、6三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9%、4.4%和4.8%,回升勢頭加快。二季度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4.4%,產銷率也達到了98%左右,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企業預期持續改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已連續5個月處於榮枯線上方。

主要行業和重點地區同步好轉。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二季度有超過半數實現正增長。其中裝備製造業5、6兩個月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9.5%和9.7%,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從地區看,31個省份中上半年有18個工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

新動能逆勢增長。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5%。疫情催生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服務機器人、充換電樁等新興產品保持高速增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快速擴張。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

助企紓困政策持續顯效。面對疫情嚴重衝擊,中央果斷出臺8個方面90餘項政策措施,極大提振了企業應對疫情衝擊的信心。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比一季度提高1.48個百分點,5、6兩個月企業利潤分別增長6%和11.5%,實現由降轉升。中小微企業運行狀況明顯好轉。

宏觀政策效應還將繼續顯現

記者:下半年工業經濟回升勢頭能否延續,工信部將採取哪些措施鞏固回升向好勢頭?

辛國斌:儘管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但我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的市場規模、充足的政策空間和顯著的制度優勢,經濟修復能力和自我循環能力強,下半年各項宏觀政策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

工信部將扎紮實實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著力擴大有效需求。我們將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以提高供給質量激活消費潛力,全面實施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著力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在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基礎上,加快推進城市公交、物流配送等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置換,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加快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推進網際網路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製造業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加快推進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著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繼續密切關注國際疫情發展態勢,積極做好重點醫療物資保供工作,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創造良好條件。完善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加強國與國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協同配合,協調解決企業零部件配套、人員出入境、物流運輸不暢等突出問題。加快補齊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短板,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優質企業梯度培育,促進大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和融通發展。

著力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落細落實各項穩企惠企政策舉措,當前特別是把穩定中小微企業資金鍊作為優先目標,加強政企銀對接合作,推動完善資金直達企業的政策工具和工作機制,確保新增金融資金更多流向製造業和中小微企業。落實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限期完成清償政府機構、國有企業拖欠民營和中小企業款項任務,建立解決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推動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降低企業各項要素成本和制度性成本,維護公平競爭,激發企業活力。

著力推動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轉型升級。以需求為導向,引導企業大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強化共性技術供給,加速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應用和產品研發力度,大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實施製造業數位化轉型行動,引導企業開展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強化5G、人工智慧在智能製造中的典型應用,加快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

築牢製造強國根基

記者:保產業鏈供應鏈是「六保」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工信部將採取哪些措施?

辛國斌: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把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補短板、鍛長板,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築牢製造強國的根基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底盤。

持續強化產業鏈要素保障。圍繞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在線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依託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及時幫助解決企業在物流、人流、資金流、數據流等方面的斷點堵點痛點問題。

大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積極推動「雙創」,支持大企業主導構建創新體系和產業生態,著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新型產業合作體系。

努力提升產業鏈水平。鞏固產業鏈綜合優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現代化水平,加快補齊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集群。加快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不斷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好國家已出臺的財稅、金融、社保等各項支持政策,推動降低製造業融資、人工、物流等成本,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堅定不移深化開放合作。用好雙邊多邊合作平臺,推動建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應急協調和管理機制,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全球公共產品屬性。推動建立全球抗疫合作機制,打通重點物資和產品綠色通關通道,為各國抗疫和經濟恢復提供支撐。

以需求為導向加速5G建設

記者: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今年經濟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5G建設備受關注,工信部將採取哪些措施加快5G建設?

辛國斌:5G是新基建「領頭羊」。當前,我國5G發展呈現加速態勢,基站建設進度超過預期,7月底累計終端連接數已達8800萬。

下一步,我們將以建設促應用,以應用帶建設,以5G加速發展為國民經濟育新機開新局創造更好條件。

建好數位化發展的「高速路」。積極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獨立組網建設,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努力構建高質量、經濟高效的5G網絡。指導支持電信企業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網絡建設,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乃至一些農村逐步延伸。

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重點是推動運營企業從網絡建設、業務模式到經營理念的轉型。組織實施好「寬帶網絡和5G領域」2020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以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豐富拓展應用場景,擴大產業規模。

營造地方支持的「軟環境」。充分發揮5G對智慧城市發展的帶動作用,進一步調動地方各級政府的積極性,不斷完善5G網絡建設、安全保障、應用推廣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為5G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緊盯產業發展的「最前沿」。重點是持續推動晶片、儀表等產業鏈各環節的研發,促進5G基站設備優化升級,進一步向綠色節能方向發展。開展毫米波技術研發試驗,以滿足北京冬奧會大容量、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同時,加強6G發展方向及關鍵技術研究,跟上國際發展步伐。

構建開放合作的「朋友圈」。5G是全世界共同的5G。我們將繼續開展先行先試,為全球5G發展積累經驗,並與各國政府、產業界深化合作,共同打造開放的產業生態。同時,也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企業參與中國5G發展。

支持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記者:新冠肺炎疫情使眾多中小企業陷入了困境,目前中小企業生存狀況如何,下一步工信部還將採取哪些措施幫扶中小企業發展?

辛國斌:我國1.2億戶市場主體中,有3000多萬中小企業、8000多萬個體工商戶。「六保」任務中保市場主體的關鍵是保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保住了中小企業,就穩住了就業,就保住了我國經濟的源頭活水。

4月份以來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增速實現由負轉正,二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5.3%和13.6%,逐步恢復向好。但受疫情在全球範圍蔓延影響,中小企業仍面臨訂單不足、盈利能力下降、帳款回收困難等問題,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作用,緊緊圍繞抓好「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支持中小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一是抓政策惠企。一方面,將加強統籌協調,做好跟蹤督促,全力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實,為中小企業「延壽續命」、渡過難關。另一方面,將重點抓好近期出臺的《關於健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制度的若干意見》落地,形成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同時,加強分析研判,針對企業發展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研究出臺新辦法、新舉措。

二是抓環境活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按照《中小企業促進法》要求,常態化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優。狠抓《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落實,加強宣貫解讀,增強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誠信守約意識,健全投訴處理機制,強化監督檢查和失信懲戒,有效防範和解決拖欠中小企業款項問題。

三是抓服務助企。服務體系是中小企業促進工作的基本力量,也是當前的薄弱環節。下一步,我們將研究出臺進一步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健全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社會化公益服務相結合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動各地加強政企銀對接,落實金融惠企政策,做好融資服務。健全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推動數位化賦能中小企業,支持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促進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創新。

2020-071-14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產業鏈供應鏈 要求補短板、鍛長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指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以補短板和鍛長板穩定和強化產業鏈
    編者按: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的會議提到,「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更加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 崔衛東 藍鯨諮詢 補短板、鍛長板,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是我國市場化進入新階段、全球化進入新主場、現代化進入新格局的背景下必須更加注重的產業政策措施,是促進宏觀財政貨幣政策同產業、就業、區域等政策集成發力的重要手段。一、建立設區市層面重大產業鏈補短板和鍛長板組織機制。
  • 補短板鍛長板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鄧子綱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對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安全造成了直接衝擊,促使我國必須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 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安全:補短板與鍛長板
    (經濟觀察)後疫情時代的產業鏈安全:補短板與鍛長板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在會議提出的2021年重點任務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列在第二位。
  • 一把手訪談|陳金山:圍繞三十三條產業鏈鍛長板補短板
    1月13日,市經濟信息委黨組書記、主任陳金山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從大數據智能化發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解讀。重慶日報:要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重點要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的一年,重慶有何新打算?陳金山:總體上,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新格局下怎樣補短板鍛長板?看李東生如何解答
    在此背景下,第三期企業家高端對話網絡公益活動舉辦,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受邀出席,圍繞「補短板 鍛長板 融入新發展格局」,就雙循環背景下企業如何應對全球產業鏈重構、在新發展格局中打造發展新動能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 鍛造長板補齊短板:銀行業如何發力支持產業鏈供應鏈
    來源:金融時報鍛造長板補齊短板:銀行業如何發力支持產業鏈供應鏈本報記者杜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防止在重點行業及核心領域出現「卡脖子」問題。我國產業鏈鍛造長板、補齊短板成當務之急,這也是銀行業未來的發力點所在。
  • 「實踐新論」補短板、鍛長板:構造安全可靠的全球供應鏈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專門論述,強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
  • 【實踐新論】補短板鍛長板:構造安全可靠全球供應鏈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專門論述,強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的對外依賴程度在持續降低,2019年中國外貿依存度從60%左右降至30%左右,經常帳戶順差佔GDP的比重從高點的7%降至不足1%。
  • 既不「卡脖子」也不「掉鏈子」 創新產業鏈供應鏈這麼幹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確保不「掉鏈子」呢?來看本臺記者對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的專訪。但我國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著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某些關鍵環節還存在著「卡脖子」風險,「補短板、鍛長板」勢在必行。 工信部部長 肖亞慶:一是要補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強關鍵的核心技術攻關,然後布局建設一批國家製造業的創新中心。第二是要鍛造長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來打造新型的產業鏈。
  • 社論:地方十四五規劃應因地制宜補短板、鍛長板
    在中央的指導精神下,地方上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也突出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著力於補齊短板、鍛造長板,這體現了落實新發展理念,同時也是時代之需、人民之需。 這裡需要重點強調的是,因為國內和國際條件和環境的變化,地方上的補齊短板、鍛造長板,也顯得非常重要。 在補齊短板方面,首先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短板。即使是經濟發達地區,也存在短板。
  • 長江產經智庫圓桌會:拉長板與補短板:鍛造殺手鐧技術與解決卡脖子...
    陳杰 上海交通大學 補短板本質上是追趕和模仿重複,不能實現超越,而且要高度警惕領先者「換跑道」,白費投入。鍛長板才能做到領先。很有必要按照「鍛長板優先」的思維進行重新布局調整,集中優勢資源加大投入,或在全新領域上另闢蹊徑,或在原有領域上加快趕超。
  • 熱評丨補短板 鍛長板 識變求變應變
    四是,補短板、鍛長板,積極主動作為,或積厚成勢,或蓄勢待發,或謀勢而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央視新聞《相對論》與部長共話的直播當中,多位部長總結梳理上半年成績、分析回應下半年的挑戰。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上半年我國經濟大盤「穩」、結構調整「進」、新舊動能轉換「亮」、消費升級空間「擴」。
  •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
    來源:工信部網站辛國斌主持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2021年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主持召開電動汽車低溫使用問題研討會,與整車和動力電池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等近30名代表進行交流討論,詳細了解實際情況,組織研究解決措施。
  • 工信部:培養一批產業鏈...
    來源:證券時報·券商中國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志軍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有關情況,工信部有關負責人就「十四五」時期如何發展5G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答記者問。
  • 工信部肖亞慶談2021年工業通信業發力點
    我國明確提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新的一年工業經濟發展態勢如何?產業鏈供應鏈怎樣補短板鍛長板?如何拓展5G深度應用?記者就上述問題對話工信部部長肖亞慶。 辨清一個趨勢——工業經濟長期向好
  • 補短板和鑄長板相輔相成
    這是滇中新區區別於其他新區的所在,也是體現滇中新區競爭力的長板。在雲南臨近的周邊,成渝地區重點發展汽車製造和電子信息產業,貴州則確立大數據為未來產業發展支撐,被寄予厚望的滇中新區必須尋找符合省情和發展需求的新產業,才能充分體現滇中新區的特色,最大限度化解同質化帶來的競爭壓力。事實證明,在鍛造長板方面,滇中新區有著清醒的認識,也拿出了具體的行動。
  • 圓桌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補短板、鍛長板,多措並舉穩定我國產業鏈供應鏈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也指出,2021年將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產業鏈供應鏈,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那麼,如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更好支撐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張厚明:一是補短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
  • 國新辦發布會:「十四五」時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將重點...
    2020年12月24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新聞局副局長壽小麗在主持發布會時介紹說,今天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先生,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感興趣的問題。
  • 陳敏爾:更加注重補短板鍛長板築底板 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
    原標題:更加注重補短板鍛長板築底板 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良好開局 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8月10日至11日,市委書記陳敏爾赴黔江區、秀山縣、酉陽縣,就完成好「十三五」任務、謀劃好「十四五」發展進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