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06日 09:20 來源:解放軍報
參與互動西部戰區空軍某指揮所助力邊疆少數民族群眾脫貧攻堅——戈壁灘裡蹚出致富路
穀雨時節,大漠的驕陽已有些灼人,西部戰區空軍某指揮所援建的新疆和田市吐沙拉鄉喀提其村的扶貧車間裡機器轟鳴,工人們生產的門窗等產品還來不及碼放整齊,就被裝車運走。
車間負責人阿不來提·艾比布欣喜地向記者介紹,自3月2日正式復產以來,營業額已超過30萬元,現在扶貧車間正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在村裡再招聘15人。
「多虧了子弟兵的幫助,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順利恢復生產。」阿不來提·艾比布說,疫情停工期間,指揮所官兵幫他們制訂復產計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助他們拓寬產品銷路,還指導他們做好復工後的防疫消毒工作。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這座扶貧車間裡的工人都來自貧困家庭,部隊幫助他們配套建起了小型託兒所,解決了父母外出工作時子女無人照料的問題。
「產業基礎扎得實,脫貧步子就走得穩!」西部戰區空軍定點扶貧工作隊隊長黃雪松介紹,由於當地貧困村底子薄,過去群眾返貧現象時有發生。為此,他們在實踐中探索出幫資金、幫技術、幫銷路的可持續發展產業幫扶模式,幫助喀提其村、斯亞村發展種養業、傳統手工業和庭院經濟。
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對村民收入造成的影響,該指揮所政治工作部黨委與斯亞村黨支部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倡導部分村民在庭院中自建「小工棚」種植蔬菜,確保防疫安全和自給自足。連日來,部隊官兵來到村裡,幫助維修加固「小工棚」、除草澆水,並提供技術和人力支持。
近日,斯亞村的一批毛驢馬上要出售,參與合作養殖的家家戶戶都喜上眉梢。2018年,該指揮所籌措資金為200戶貧困家庭購買繁殖母驢200頭,用於發展合作養殖,目前已盈利50多萬元。「我家去年從養殖社拿到1500多元分紅,今年的毛驢更壯實,肯定能賣個好價錢!」村民艾力·阿吾提欣喜地說。
走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微風在碧綠的麥田上掀起層層波浪,清水在四通八達的灌溉渠裡跳躍奔流,葡萄藤已經快爬到架子頂,大棚裡的各類作物長勢喜人,空氣中飄著溼潤的泥土芳香,記者很難想像自己身處沙漠深處的小村莊。
一棒接一棒,該指揮所官兵接力奮鬥了近20年,一點一滴改變了貧困群眾的生活,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結下深厚感情,探索並總結出軍地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互幫、互學、互促的「三互」活動經驗,先後有2名同志因參與脫貧攻堅成績突出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
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