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戰場的青春之歌⑥︱鄉村夜校:青年志願者用知識照亮村民脫貧路

2020-12-26 天眼新聞

萬名大學生志願者下基層,奏響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2020年,全國青年報名意向服務貴州人數達62356人,省內報名人數達50013人,居全國第一。貴州省把「招募派遣1萬名大學生到基層開展志願服務」作為著力辦好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為大學生志願者創造條件,讓他們在基層散發光與熱。

七一村村民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習。羅甸團縣委供圖

「今晚有脫貧攻堅夜校課程,聽說有關於秋冬季農業生產的一些注意事項,我們吃完飯趕緊去夜校上課。」  每到周二和周四晚上,羅甸縣龍坪鎮七一村村民王小拎便和鄰居們互相邀約,結伴去村裡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上課。   從不太識字也不太聽得懂漢語,到不僅能夠運用普通話進行日常交流,而且還會熟練書寫自己名字以及生活常用漢字,布依族村民王小拎說:「這都得益於我們村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

王小拎口中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正是貴州共青團聚焦少數民族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以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單位,幫助貧困群眾「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和技能」而開辦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夜校成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和「加油站」,得到了群眾熱烈歡迎。  「大家好,今天我們的課程是關於秋冬季農業生產的一些注意事項。最近氣溫較低,大家在農業生產上有遇到什麼問題嗎?」11月2日傍晚,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老師、西部計劃志願者楊勝背開始了夜校的教學內容。  2019年,楊勝背大學畢業,毅然選擇了參加「西部計劃」,成為了一名志願者,開始了在七一村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的工作。   「因為村民們白天農忙,剛開始都不太願意來夜校上課,覺得是耽誤時間。」楊勝背說,七一村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剛開班時,並不是那麼受村民歡迎。

如何讓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具有吸引力?七一村的答案,是群眾需要什麼,脫貧攻堅夜校就講什麼。楊勝背不斷走村串寨、挨家挨戶宣傳,村民們開始試著來聽課。  政策宣講、普通話及規範漢字學習、技能培訓、種植養殖知識科普……村民們逐漸愛上了夜校學習。如今,忙完農活,吃完晚飯,村民們主動到夜校學習。  「老師教的課簡單易懂又實用。」村民羅加芬在參加脫貧攻堅夜校之前只會說布依語,外出務工時,由於很難用漢語和外人進行溝通交流,加之無技術、年齡大等原因,被很多工廠拒絕。經過夜校培訓後,羅加芬表現優秀,學習能力強,2020年1月她被聘為村級護林員,實現了自己的「就業夢」。  「七一村自開辦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以來,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遞到老百姓心中,激發了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七一村第一書記劉明剛介紹。   助力脫貧攻堅,彰顯青年力量。「共青團員是新時代發展的先鋒力量,也應該在脫貧攻堅中發揮先鋒作用。」羅甸團縣委書記張雯雅介紹,目前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已經成為共青團組織和廣大青年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平臺,凝聚青春力量,助力脫貧攻堅。

七一村村民積極參加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習。羅甸團縣委供圖

【微訪談】  記者:選擇作為西部計劃志願者參與到脫貧攻堅夜校工作,你的動力是什麼?  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老師、西部計劃志願者楊勝背:我覺得青年志願者就是眾多脫貧攻堅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在七一村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村民們的樸素、親和、好學讓我深受感動,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選擇參加西部計劃志願者是正確的。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作為青年志願者,我們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中不逐名利、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為助力脫貧攻堅貢獻青春力量,讓青春綻放出絢麗之花。  記者:共青團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揮了怎樣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團羅甸縣委書記張雯雅:廣大團員青年紛紛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如火如荼地投入到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中去,成為脫貧攻堅主戰場上最亮麗的風景線。在羅甸這樣一個布依族苗族聚居的縣,我們團員青年通過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的形式,對留守在家的中老年人開展掃盲行動、雙語教學、職業技能培訓,幫助貧困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學習漢語漢字,提高就業創業技能,增強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和精氣神,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青春力量。  【記者手記】  脫貧戰正酣,夜校燈火明,用知識提振鄉親們的脫貧信心。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緊緊圍繞群眾所需所急,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不斷幫助村民們增強「造血」功能,拔掉窮根、奔向小康,成為受群眾歡迎的課堂。  而像楊勝背這樣紮根基層的青年志願者還有很多,他們用奮鬥的青春投身脫貧攻堅,圍繞扶志、扶智等領域,充分發揮青年的活躍性、創造性,用知識提振鄉親們的脫貧信心,帶給山區農村新活力、帶給少數民族群眾新希望,助力脫貧攻堅貢獻青春力量,讓青春綻放出絢麗之花。

策劃 嶽振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肖知潞

編輯 劉思博

編審 王璐瑤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越來越多青年志願參與中國脫貧攻堅
    青年志願者在貴州扶貧一線給村民講解農技知識(資料圖片)。新華社發新華社貴陽1月7日電(記者駱飛)2020年7月,34歲的苗族婦女潘愛松終於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逢人她都忍不住展示一下。儘管筆畫有錯誤,字有些歪斜,但這仍是她最自豪的事。
  • 打通語言壁壘 邁出脫貧攻堅「第一步」——新疆農民夜校見聞
    今年3月1日,曾經紅火的夜校在庫勒來克村再次開課,從國家通用語言學習,到個人素質提升,再到專業技術培訓,村民們開玩笑說,上完夜校的自己是「升級版」。夜校在相對欠發達的庫勒來克村成為村民拓展眼界的渠道。
  • 凝心聚力 熱血青年助力脫貧攻堅戰
    作為一名有志青年,我更應該為脫貧攻堅貢獻自己的力量,爭做排頭兵,只有這樣才能不負青春,不負黨。」80後青年種劉備信心滿滿地說。1984年出生的種劉備,是濉溪縣百善鎮道口村村民,也是道口村團支部委員。疫情期間,身為團支部委員的種劉備,與村兩委、團支部成員一起,積極組織志願者,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投身到防疫工作的前端,在莊內進行道路酒精消毒、防疫知識宣傳、張貼宣傳標語、夜間巡邏值守等防疫工作。二是積極開展「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我該怎麼幹」學習討論活動。
  • ...的扶貧故事」青春志願西部行丨鎮遠縣報京鄉西部計劃志願者楊顯菊
    來到報京後,我重新組建了「報京鄉報京村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的成員框架,聘請了新的夜校老師5人,為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群眾開展掃盲行動、雙語教學推廣普通話和職業技能培訓,讓夜校點亮鄉村夜晚,知識提振脫貧信心。
  • 【戰「疫」說理】以青年擔當助力戰「疫」脫貧雙勝利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脫貧攻堅是時代使命,廣大青年作為社會中最具生機和活力的力量,應視疫情防控為施展才幹的舞臺,視脫貧攻堅為能力的檢驗場;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為戰「疫」和脫貧工作揮灑青春熱血,注入青春力量,讓奮鬥的青春在脫貧攻堅中再次閃光,展現輝煌。
  • 一所鄉村夜校激起的「蝴蝶效應」
    志氣之變: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下午2點,久場村楊家寨組村民李群,從食用菌種植基地請假趕回家中,帶上筆和小本,便匆匆趕往位於村委會的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村裡馬上就要開始上夜校課,你去聽聽,看看能有些啥收穫。」「什麼夜校課,有啥好聽的,能有什麼用?簡直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帶娃!」「老師們是來講脫貧的好政策,是教你們脫貧的正兒八經的技術。你還年輕,學到了技術,還怕以後富不起來嗎?」
  • 「電力引擎」照亮脫貧路——記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十三五」以來,國網四川電力積極服務四川省脫貧攻堅大局,全力推進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促進貧困地區清潔能源送出,精準開展貧困地區定點幫扶,把貧困地區「用上電、用好電」作為扶貧的主攻方向,確保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助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更好地服務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為美麗繁榮和諧四川建設作出貢獻。
  • 「講扶貧故事」李彥寧:兩縣脫貧路 四載青春歌
    2017年,34歲的他響應黨的號召奔赴脫貧攻堅一線,脫下多年的藍稅裝,穿上脫貧攻堅的扶貧紅,從隊員到第一書記,一幹就是四年,這四年從陵川縣葦水村轉戰到陽城縣章訓村,把青春的熱情拋灑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用青春的風採渲染著鮮豔的黨旗。初戰葦水:圍棋源地落子無悔葦水村地處圍棋源地棋子山腳下、淇水河畔,是著名傳說「李懺爛柯」發生地。
  • 以青春之名,續寫時代華章——寫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
    又一個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無數懷揣遠大理想、深植家國情懷的青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脫貧攻堅戰場。這個春意正濃的時節,他們以捨我其誰的擔當和一往無前的執著,肩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書寫偉大時代的青春華章。
  • 【人民至上——廣東實踐】跨界扶貧照亮百姓脫貧路
    【人民至上——廣東實踐】跨界扶貧照亮百姓脫貧路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05-27 ​他們原是警察、「書生」,如今他們奔走在扶貧路上
  • 扶貧人物誌② | 溫暖脫貧路,照亮人心田
    兩年前,田錫鵬受中建集團委派,到甘肅省康樂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開展精準幫扶工作,助力脫貧攻堅。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等多重挑戰,他為該縣制定了消費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多項幫扶措施,為康樂縣脫貧摘帽和20383名貧困群眾脫貧貢獻了中建力量。本期《建證幸福·共赴小康》之扶貧人物誌帶您走近田錫鵬的扶貧故事。
  • 脫貧攻堅——遠山的呼喚
    為了提升村民文化素質,他教授小學生講普通話,又幫忙開展農民夜校,向村民宣講種植養殖技術。 期間,他積極推動成立「拉莫村少年兒童活動中心」,通過向公益組織、社會愛心人士募捐等渠道,募集到價值5萬餘元的兒童滑梯、衣物、學習等物資。
  • 【你好,青年!】餘濤:為決勝脫貧攻堅貢獻青春力量
    【你好,青年!】餘濤難掩心中的思念之情,但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國家需要的時候,理應站出來。剛接到組織安排到沿河縣白石溪水村擔任第一書記的命令,也迎來愛人懷孕的消息,他毫不猶豫服從組織安排投入脫貧攻堅工作。即使是愛人臨產住進醫院,他也堅持將手上工作安排妥當才趕往家中。
  • 踏遍青山,鋪就中原大地信息脫貧路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用信息化發展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信陽鐵塔作為當地基礎通信設施建設主力軍,從成立到發展的這幾年恰逢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信陽鐵塔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融入地方脫貧攻堅戰中,加大加快農村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力度,紮實推進網絡信息扶貧工作。
  • 【脫貧攻堅】稱多上賽巴村第一書記巴代松毛
    就像每一個玉樹人見證了玉樹十年的涅槃一樣,巴代松毛更是把最好的芳華奉獻給了稱多的發展,用她的行動詮釋著共青團幹部圍繞黨政中心工作,用青春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用堅守來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使命擔當。巴代松毛在扶貧路上已經走了四年有餘,這路上留下一串串或深或淺的腳印,都記載著辛酸,記載著欣慰,伴隨她一路走來。從機關到村裡,生命無時無刻不在經受著成長的洗禮。
  •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
    【脫貧門道】脫貧、致富、奔康!香巴拉鎮唱響脫貧奔康的鏗鏘之歌!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香巴拉鎮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等要求,狠抓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責任導向,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整合、社會參與等措施,採取「集體組織+農戶+基地」「支部+企業+基地+貧困戶」「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下足繡花功夫攻 堅中之堅,匯聚各方力量解 困中之困,全力以赴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 用擔當譜寫使命 用奮鬥託起夢想——記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國企人」
    原標題:用擔當譜寫使命 用奮鬥託起夢想——記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國企人」久困於窮,冀以小康。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一個個平凡又偉大的中國人,包括衝鋒在一線的扶貧「戰士」,用他們的行動書寫著責任與擔當。李學森通過支持竹園村入股茶葉專業合作社發展村集體經濟,開展「扶貧車間項目」帶動村民就業,協調中國國新2020年捐贈650萬元建設利川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幾年來,利川市初步完成產業升級、發展勢頭良好。扶貧不能僅靠一人之力。
  • 踏遍千山萬水,鋪就中原大地信息脫貧路---中國鐵塔在河南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要打贏這場硬仗,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用信息化發展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  信陽鐵塔作為當地基礎通信設施建設主力軍,從成立到發展的這幾年恰逢脫貧攻堅進入決勝期。信陽鐵塔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融入地方脫貧攻堅戰中,加大加快農村基礎通信設施的建設力度,紮實推進網絡信息扶貧工作。
  • [人物]李建勳: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2017年12月擔任松山村黨總支副書記,李建勳更是全力投入脫貧攻堅,用實際行動把論文寫在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戰場」。  因為喜歡茶,畢業於雲南農業大學的李建勳在校期間,選修了茶學、制茶、茶藝等專業課程,並獲得了高級茶藝師、評茶員、茶葉加工員等資格認證。這個「業餘愛好」,讓李建勳在松山村脫貧攻堅戰場上有了用武之地。
  • 「我的扶貧故事」田義:在脫貧攻堅戰場譜寫無悔的青春之歌
    我叫田義,是一名從大山裡走出的大學生,是銅仁市兒童福利院一名工作人員,秉承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參加工作一年後,在2017年4月,我毅然重返大山,做了一名駐村幹部,帶領群眾日夜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在得知徐家巖組位於山巖上,無通組路,群眾出行困難,我帶領駐村工作組向市民政局領導匯報爭取,市民政局解決了毛路開挖資金,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努力,土井至徐家巖長達3.2公裡通組路完成硬化通車。至今,我們通過努力硬化通組道路14.9公裡,硬化入戶便道8.1公裡,改變了下雨出門一身泥,買賣東西靠肩挑背扛的現象。除了交通,脫貧關鍵還是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