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小魚缸不必使用強大過濾,有時可能起到反作用?

2021-01-1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這裡的小魚,指的是像燈科魚之類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這裡的小魚缸,指的是,三四十釐米的小魚缸。

為什麼我會想到這個問題?

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

既不能加闖缸魚,也沒有時間去開缸,最後反而上了三五層過濾,再加一個反氣舉,不為別的,就是強大的水流加上濾材殘渣,這個魚缸的水質就完蛋了

我們說,凡是採用這種小魚缸,飼養這些小型觀賞魚的,大部分都是新手,不可能去正八經的開缸,也不可能很好的養水。

這些問題,在沒有強大過濾系統攪和的情況下,簡單困水循環個三五天,或者七八天,放入任何的小型魚都沒有問題。

結果,因為學習了所謂的諸多理論和知識,本來很好的一缸水,開始改動過濾,又是加滴流盒,又是加反氣舉,總共那麼大的魚缸,您讓觀賞魚擱哪?

尤其是燈科魚類,一動濾材、一動水質,幾乎是必死無疑

這個觀點我也說過很多次了,尤其是紅綠燈、寶蓮燈之類的燈科魚,哪怕水體中有點氯氣、有點氨氮、有點渾濁,立馬就完蛋,即使沒有如此,有的還可能暴斃呢。

我們把魚缸的過濾頻繁變動、添加以後,強大的水流衝擊著魚缸,攪動的糞便到處飛揚,物理過濾不可能好好吸附魚便,然後再殘留在反氣舉裡。

這個反氣舉就是個人造垃圾桶,因為魚缸太小啦啊,它怎麼可能不氨氮超標呢?

問題就在這裡。

假設把這些所謂濾材全部撤掉,我就不相信它水質會不好,多次實踐證明,一個小外掛就能搞好

這個情況可能就是,魚缸的水質根本沒有困好,或者不太穩定,雜質還是能有的,需要一定的沉澱期,我的很多小魚缸也是如此,就是放水後,三五天不管,然後水質一清見底。

之後開啟小外掛一循環,或者抽抽底,雜質也就沒了,然後就放那麼幾條,連十條魚都沒有的燈科魚,這個水質怎麼可能不好?

很多新魚友是沒有等到水質徹底穩定,就開始放魚,或者小魚本身再有點病,水質有點渾濁,這就坐不住了,開始更改過濾,這一更改,大量的濾材雜質入缸,水質也就完蛋了,因為水體太小了啊。

魚,也就死了。

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問問很多的老魚友,有沒有在這樣小的魚缸內,加滴流盒,加反氣舉的?

關鍵問題是飼養的燈科魚,而不是金魚、小錦鯉。

所以說,根據什麼魚缸大小或者過濾,去選擇什麼樣的觀賞魚飼養,一定沒錯的,根本就不該在這種魚缸內出現的水質問題,反而新魚友就會碰到,這是養魚知識學得太多的緣故。

我的原生缸,從一開始就是使用一個小外掛,甭管它長不長藻,那個不重要,之前也沒有藻類,不也一樣很好的控制魚缸水質?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使用小魚缸飼養點小型觀賞魚,過濾系統過於強大,反而不好
    這裡的小魚,指的是像燈科魚之類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這裡的小魚缸,指的是,三四十釐米的小魚缸。為什麼我會想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
  • 飼養孔雀魚,使用什麼過濾系統為佳,這也能成為大家的難題嗎?
    因為我們的很多新魚友,並不是在單純飼養孔雀魚,或者說是裸缸飼養一個品種,有很多是把孔雀魚飼養在草缸裡,並且和其他觀賞魚混養在一起,那麼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借鑑草缸的配置了,基本上一個小外掛或者一個小濾桶完全可以達到配置。之所以擺不平魚缸水質,未必就是我們的過濾不夠大,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很多魚友看到文章標題一定會說,免隔離倒是可以,免換水未必是真的,其實我也不妨說句實話,飼養觀賞魚不可能完全免換水,但是相對而言,通過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飼養模式,我們的換水頻率就可以降到最低,包括了洗棉等操作都可以降到最低頻率。
  • 過濾濾材-生化球
    生化球和細菌屋等都是生化濾材的一種,一般多用於大型的滴濾當中,在過濾的主缸溢流區起到保溫、消音、增氧的作用。
  • 闖缸魚到底有沒有其存在的價值,如何判斷闖缸成功了呢?
    二、陪伴魚闖缸那麼我們也可以使用需要飼養的龍魚的陪伴魚來闖缸,這也是不錯的選擇,同樣的數量也不宜多,我們打比方說是粗線銀板魚吧,大致上三五條也沒有問題,它們也可以作為闖缸魚來使用,至於說有沒有可能出現先入為主,欺負後來者的問題,這就看我們選擇的觀賞魚品種了,這裡只是個比方
  • 貔貅佩戴的禁忌,不懂可能起到反作用!
    說到貔貅,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同時大對它又十分陌生,因為關於貔貅的很多風水幾乎很少人知道,導致佩戴貔貅也是白戴,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 飼養羅漢魚需要很大的魚缸和很強過濾系統嗎,其實不需要
    飼養羅漢魚,不可能從種魚養起,小魚苗或者亞成,根本不必使用太大的空間飼養如果大家到我們這裡的魚店參觀一下,估計能被魚店老闆給嚇死,接近20釐米的羅漢,飼養空間比它大不多少,這當然是售賣的一個特例,我們飼養羅漢魚也不能那麼小氣。
  • 【乾貨篇】過濾設備|過濾系統|過濾器材
    一個成功的有效過濾系統包括物理過濾、生物過濾和化學過濾。這三種過濾方式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一些初學者往往重視物理過濾,認為缸裡的髒東西都被吸到過濾器中了,魚缸自然就清澈了。其實不然,物理過濾做的再好魚缸也不會清澈見底,反而因為缸中缺氧,魚兒就像得了病一樣。
  • 孔雀魚生小魚前兆 孔雀魚生小魚怎麼養
    那麼孔雀魚生小魚前兆是什麼?孔雀魚,又稱孔雀花鱂、虹鱂、我國東北部分地區稱之為「鳳尾魚」、「火炬」,是鱂亞目,花鱂科,花鱂屬的一種熱帶魚,孔雀魚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自然,深受人們喜愛。下面就跟大家說說孔雀魚生小魚前兆是什麼。
  • 當魚缸裡的迷你鸚鵡魚成魚,出現下述情況,大小魚就應該分缸了
    為什麼觀賞魚會遭遇生殖間隔期我記得有位魚友也曾經說過,他的迷你鸚鵡魚,大魚把小魚帶了兩個月的時間,這種可能也是有的。這就是養魚老道平時所說的,觀賞魚的生殖間隔期,這個間隔期有的是因為它們太累了需要適當的歇一歇,有的是因為大魚的母性很好,不願意放棄小魚,有的還是因為環境或者水質、水溫的不適合,它們暫停繁殖,總而言之牽扯到很多的原因。
  • 寵物龜缸循環水泵的使用及選配知識
    龜缸潛水泵是過濾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水龜缸水質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水龜病產生的根源就是缸的水泵功率太小而養殖的密度又較大,造成過濾系統無法及時分解缸中的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等,惡劣的水質是細菌和寄生蟲滋生的溫床,其後果是水龜不斷生病。因此選擇合適的水泵非常重要。
  • 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大,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人家說的是一個意思,我們要學會自己去分析,要學會分析著去聽,這才是實情,人家說的並沒有錯,但看是什麼情況了。如果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告訴大家,全換水之後,大小魚可能都死,這又是為何呢?
  • 小型熱帶魚飼養的幾大忌諱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型魚總是養不好?
    所以說,從一開始飼養熱帶魚,我就從來沒有使用過小圓玻璃缸之類的器具,要不然也不可能輕易地繁殖出燕魚和鬥魚,那應該是初中時期的事情了吧。其實,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是很難的,絕對沒有大水體飼養起來更容易,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水平的高低,而是條件能否達到最佳。
  • 為什麼給觀賞魚隔離治病,不但病情加重,還會突然死亡?
    再一個就是,單獨隔離下藥,可以不必在主缸裡整缸下藥傷及無辜,也非常有利於我們對於病魚的觀察。不過,如果我們在下列幾個問題上不去注意,可能病魚還沒開始治療,就已經走向死亡了,也就是說,隔離還不如不隔離的好。
  • 不是飼養什麼魚都用闖缸魚的,大部分皮實品種,直接入缸沒問題
    最近有不少魚友頻繁問到,關於養魚是否需要用到闖缸魚,或者是魚缸養水的問題,特別是一些新魚友,飼養個草金魚、普通錦鯉或者其他中小型熱帶觀賞魚,也在詢問使用什麼闖缸魚為好?事實上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我所飼養的這些觀賞魚,根本就沒有使用到什麼闖缸魚的,或者說是使用到闖缸魚來養水或者使用其他東西來培養硝化細菌,普通觀賞魚幾乎沒必要。
  • 血紅蟲和小魚,用來餵魚容易患病,為什麼很多魚友都在用?
    有的魚友就很關心這個問題,好意的提醒養魚老道,說是拿這個小麥穗去投餵羅漢魚,有可能導致它們腸炎或者內寄的,在此,對於這位魚友的提醒,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正好,今天還有一位魚友問到了,說是既然血紅蟲不能餵魚,容易導致觀賞魚腸炎、內寄,為什麼很多魚場或者魚友都在使用呢,我看到人家的觀賞魚也活的好好的啊。
  • 為什麼說魚缸濾槽較淺,不必添加生化濾材?包括水妖精、小外掛
    這樣的魚缸水質反更容易有效控制,但是飼養密度當然不能過大,如果我們無法更改過濾的話。濾槽較淺,根本無法放置濾材,就不要再去畫蛇添足了就像我的這些小熱彎80缸,濾槽的高度,總共只有五六釐米,兩塊濾棉已經鋪滿了,哪有多餘的地方再去放什麼生化濾材呢?物理過濾的效果都不能夠有效保證,我們再去撤出一塊濾棉,加入什麼濾材?那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 魚缸裡有過濾系統,還能導致雜物在漂浮,那還不如沒有過濾呢
    昨天有一位魚友問到養魚老道,為什麼自己的小魚缸裡總會不斷有雜質在漂浮著,經過仔細查看,原來是他使用一個較小的小圓玻璃缸養魚,當然沒有任何的過濾設備。就算是我們飼養密度適當低一些,裡面鋪設的底沙和水草,只要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個體一大,魚缸裡肯定是雜物飛揚,這個是毫不客氣的。
  • 大魚打架小魚苗遭殃,繁殖的小魚苗應該何時和大魚分缸?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如早早把雄魚隔離為好,讓雌魚自己來帶小魚也未嘗不可。那麼,我們說到了,大魚吃小魚和大魚護小魚,它們在行為表現上絕對是截然不同的,這一點我們繁殖過幾窩觀賞魚之後,就會觀察的淋漓盡致了,具體的表現,細細分析的話,會有以下一些顯著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