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透露,人民銀行將同相關部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的試點。據了解,該試點主要是遵照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前提下,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包括一些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效率,將優秀的經驗和做法嘗試能否輻射到其他的地區,領域和行業,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引領作用。這也就意味著,像BAT、京東數科及閃銀這類科技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得益於多年的發展和業務布局,閃銀賦能金融機構、企業、商戶等領域形成了特定的優勢,在政策風口逐步形成的情況下,閃銀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自 2013 年成立以來,閃銀就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了B2B2C模式,開發了首個人工智慧評估體系,為金融機構、場景商戶等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交易解決方案。
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方面,閃銀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實現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匹配,幫助銀行和其他資金機構實現智能營銷,降低客戶獲取成本,提高決策效率。閃銀通過大數據技術自主研發了3R「Rules(規則)、Rank(排序)、Regression(回歸)」三大模型,通過該模型,金融機構可以最快 2 秒即可獲取評估用戶資信,促使完成交易,綜合效率比金融機構採用傳統方式提升了 6000 倍。數據顯示,目前閃銀已幫助超過 80 家金融機構完成了 4000 萬用戶的交易。
在提供技術服務支持方面,閃銀致力於通過提供技術服務賦能金融機構,展開「智能匹配+技術輸出+賦能場景」的服務模式,為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構建信用服務橋梁,幫助雙方實現簡單、便捷的金融服務。數據顯示,閃銀幫金融機構平均降低70%以上的欺詐風險,以及40%以上的壞帳率。
不僅如此,在發展過程中,閃銀始終堅持走出去,把解決方案模塊化、標準化的實踐經驗帶到全世界,實現科技的海外輸出,進行國際化賦能,截止到目前,閃銀業務已經布局至新加坡、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放眼全球,在科技和金融服務逐步融合的過程中,更需要像閃銀等科技企業不斷探索和創新,把成功經驗輸送到全球,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