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規劃將出臺 閃銀賦能B端迎新契機

2021-01-16 站長之家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透露,人民銀行將同相關部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省市開展金融科技應用的試點。據了解,該試點主要是遵照現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前提下,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包括一些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的效率,將優秀的經驗和做法嘗試能否輻射到其他的地區,領域和行業,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引領作用。這也就意味著,像BAT、京東數科及閃銀這類科技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

得益於多年的發展和業務布局,閃銀賦能金融機構、企業、商戶等領域形成了特定的優勢,在政策風口逐步形成的情況下,閃銀或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自 2013 年成立以來,閃銀就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造了B2B2C模式,開發了首個人工智慧評估體系,為金融機構、場景商戶等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交易解決方案。

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方面,閃銀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實現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的智能匹配,幫助銀行和其他資金機構實現智能營銷,降低客戶獲取成本,提高決策效率。閃銀通過大數據技術自主研發了3R「Rules(規則)、Rank(排序)、Regression(回歸)」三大模型,通過該模型,金融機構可以最快 2 秒即可獲取評估用戶資信,促使完成交易,綜合效率比金融機構採用傳統方式提升了 6000 倍。數據顯示,目前閃銀已幫助超過 80 家金融機構完成了 4000 萬用戶的交易。

在提供技術服務支持方面,閃銀致力於通過提供技術服務賦能金融機構,展開「智能匹配+技術輸出+賦能場景」的服務模式,為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構建信用服務橋梁,幫助雙方實現簡單、便捷的金融服務。數據顯示,閃銀幫金融機構平均降低70%以上的欺詐風險,以及40%以上的壞帳率。

不僅如此,在發展過程中,閃銀始終堅持走出去,把解決方案模塊化、標準化的實踐經驗帶到全世界,實現科技的海外輸出,進行國際化賦能,截止到目前,閃銀業務已經布局至新加坡、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市場。

放眼全球,在科技和金融服務逐步融合的過程中,更需要像閃銀等科技企業不斷探索和創新,把成功經驗輸送到全球,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閃銀左右開弓 B、C 端雙向賦能
    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實體產業的數位化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所以需要讓數字科技成為連接金融和實體產業的橋梁,一手助力金融數位化,一手助力產業數位化。而走在金融科技行業前沿的閃銀也通過自身的技術優勢強化對上下遊產業的服務與賦能。
  • 桔子數科科技賦能B端 成金融科技發展源動力
    (原標題:桔子數科科技賦能B端 成金融科技發展源動力) 近日,在2020
  • 億歐智庫:科技深度賦能消費金融 極融等金融科技公司迎來利好
    中國金融行業正在經歷著科技變革,行業新舊參與者正在重塑未來的金融業,對於那些有志於在金融科技領域掘金的玩家來說,真正決定它們未來發展的不再是C端的流量,而是對於B端的科技輸出和賦能以及對於行業新功能、新屬性的探索和拓展。
  • 金融與科技融合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和北京市朝陽區金融辦聯合主辦的「金融科技與區域金融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表示,在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之下,我國長期存在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矛盾面臨新的改革契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能夠發揮各自優勢,聚集各方資源,在生產、消費、流通等環節中,提供符合區域特點及需求的場景金融服務,賦能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打通融資「最後一公裡」,閃銀創新競爭力明顯
    日前,央行金融科技委員會召開2020年第一次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央行系統內外部力量深入開展金融科技研究,為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郭曉燕也建議,大力推廣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
  • 【八周年】張開興:金斧子將打造符合國情的TAMP型金融科技賦能平臺
    同時,通過金融科技賦能客戶投前、投中、投後服務,並培養和輸出了一支客觀、專業、高效的理財規劃師團隊。「從家庭規劃與目標出發,為其提供一站式的財務分析、保障規劃與投資諮詢、基金理財服務以及跨周期、全品類、風險收益均衡的高效率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將是金斧子打造中國式TAMP型財富管理平臺的終極目標。
  • 人工智慧被列入十四五規劃,眼控科技搶佔行業先發優勢
    國家和地方層面出臺的政策為國內人工智慧企業創造了強有力的增長機遇,而如何落地應用、與實體經濟融合,成為當前產業關注的重要議題。企業紛紛加速AI應用在各領域的業務布局,比如智慧交通、智慧航空、智慧教育等。
  • 華泰證券:科技無界,賦能金融新生態
    01、突破組織邊界邁向科技全面賦能  科技是貫穿華泰近30年發展歷程的一條主線。從11年前率先推出移動端服務平臺「漲樂」、10年前「大集中」改造零售業務線、到6年前上線新一代移動財富管理平臺「漲樂財富通」,科技助力華泰實現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跨越式成長。經過十多年對IT的堅定投入,華泰對科技的理解更加深刻。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以全球化視野、國際化高度打造的兩岸金融中心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近日正式發布,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金融科技賦能另一面:數據安全成金融數位化轉型關鍵
    會上,多位業界專家對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金融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金融業務中信息保護與數據安全也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數位化轉型和數據治理是密不可分的。」有企業表示。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年初突發的新冠疫情,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
  • 支付機構轉型進行時,銀盛支付堅持賦能B端
    陳敏從支付公司的角度切入,表達了關於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觀點,在陳敏的發言中,能清晰的看到支付行業未來的發展與出路。金融科技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陳敏認為,企業順利實現數位化轉型,主要看以下四個要素。
  • 非銀金融行業2021年度策略:順周期、金融科技、資本市場改革
    後期商務部將融資租賃企業的業務經營和監管規則的制定職能轉交銀保監會,融資租 賃與金融租賃形成統一管理體系,更為嚴格的政策也陸續出臺。2020年監管進一步加強,推 動行業「減量增質」規範化經營。監管趨嚴下,行業或迎洗牌,一批質量較差的中小企業將 被淘汰,而優質企業則會受益;此外監管趨嚴對於防範行業金融風險,整合行業金融資源有 積極作用。
  • 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再添樣本:區塊鏈護航「外貿重鎮」,深圳中行...
    相得益彰的是,作為大灣區金融科技「引擎」的深圳,先後出臺多個政策文件,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強化了行業發展信心,也讓先行示範區的金融藍圖,更加值得期許。強強聯手,探路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中行、騰訊、創維……這些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巨擘,剛剛在深圳完成了一次重要的探路。
  • 2020金證數字科技大會隆重舉行 科技賦能金融生態開啟新局面
    科技賦能金融提質增效 數位化發展趨勢已現作為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行業加快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升級成為當下經濟變革的關鍵。在數字經濟時代下,以科技賦能金融的蓬勃發展,促進金融創新大踏步向前,為產業創新發展和升級提供了新動力。
  • 如何打通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 業界展望金融科技賦能行業前景
    在當天下午舉行的金融科技圓桌對話環節,廈門國際銀行信息副總裁張宏,同方全球人壽總經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資源及行政官王前進,德華安顧人壽總經理助理、首席信息官肖萍,馬上消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王洪斌、融和科技副總裁李千裡進行了圓桌對話,各位嘉賓結合行業分享了金融科技領域賦能行業最新動向。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為中國金融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 科技賦能保險,變革引領未來 安永金融科技與永誠保險合作籤約
    央廣網上海9月2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安永今日與永誠保險共同舉辦主題為「科技賦能保險,變革引領未來」的新聞發布會,旨在進一步探討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賦能保險業,深化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安永金融科技與永誠保險合作籤約(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在科學技術理論和實踐高速發展的浪潮下,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新興與金融的融合日益深化,科技與創新不斷提升金融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降低運營成本,金融科技賦能並推動企業經營已成為金融業的共識,在企業改革和轉型中建立起數位化的核心競爭力。
  • 信用飛邱冠宇:科技創新賦能,航旅數位化服務迎來新契機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信用飛最新資訊 > 正文 信用飛邱冠宇:科技創新賦能,航旅數位化服務迎來新契機
  • 小贏卡貸堅守合規發展道路 為金融科技深度賦能
    近年來,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正推動各行各業向前發展,備受矚目的金融行業自不遑多讓,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成為繼網際網路技術之後為金融行業賦能的新能量。從全球大範圍的金融科技發展情況來看,我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融資金額、企業發展、技術專利及市場前景方面,無疑均處於領先的地位。
  • 金融壹帳通營收增五成 平安以科技賦能金融
    科技引領發展2013年,平安集團掌門馬明哲在當年的元旦致辭中明確提出「科技引領金融」概念,並寫入當年的年度報告中。至此「金融+科技」理念注入了平安集團的血脈,作為平安集團聯營的金融科技服務公司,金融壹帳通依託「金融+科技」的雙引擎驅動力量,緊跟科技前沿的技術創新,賦能打造面向金融機構的商業科技雲服務平臺成效顯著。
  • 強化科技賦能,探索無止之境 ——淺論平安的金融科技發展之路_財經...
    原創 王碩 看懂經濟作者|王碩某大型金融科技集團首席戰略官,金融科技五十人論壇青年委員,看懂經濟專欄作家(TA已經入駐小程序)近日,螞蟻金服改名螞蟻科技集團,突出科技賦能。2018年年末,發生了一個讓平安金融科技人都非常興奮的事情,即集團Logo中的「保險、銀行、投資」,改為「金融、科技」,大家拿著新名片,每次見客戶都要鄭重介紹一下這次變革。其實,隨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深入應用,科技在平安集團的定位也不斷演進。平安集團「金融+生態」的發展歷程是「三部曲」,即「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